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扩张之路 > 第八百二十五章

扩张之路 第八百二十五章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0:56:40 来源:笔趣阁

随着时间的流逝,寒冷的冬天也在一点点的过去。

毕竟哪怕是再怎么寒冷的冬天,也有过去的时候,每当冬天过去的时候,春天自然也就跟着来了。

当然,如果是遇上冰河时代那种情况,嗯嗯,那就算是一个例外了。

不管怎么说,春天的到来始终是令人高兴的一件事。因为这代表着难挨的冬天总算是过去了。遍布于北方的供暖系统也总算是可以歇歇,减少一点空气污染了——————当然,在这个时代,似乎还没有类似的观念。

不过迎来春天,告别冬天的仅仅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北方地区。在中国最北边的某些地区,比如说乌拉尔、西伯利亚亦或者是外东北等地区,寒冬依旧在继续着。

而对居住在这里的人来说,这个冬天就显得比较难熬了。

尤其是那些居住在库页岛上的居民,目前库页岛的居民,基本上都是从中东地区,亦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地区迁移过来的。

他们都是因为支持或者是窝藏抵抗分子的缘故,所以整个村落都受到了牵连。最后被全部搬迁到了万里之外的库页岛来。

对于这些居住于炎热地区的人来说,被迁移到了库页岛这样寒冷的地带来,无疑是非常难以忍受的事情。寻常的时候到还好说,虽然也有一些水土不服的问题,但是库页岛的气候明显要比在中东的时候凉爽许多,所以这些被迁移过来的人到也住的舒服。但是另一方面,等到寒冬来临的时候,那远比中东地区寒冷许多的气候。就让这些人吃尽了苦头。

毕竟已经在中东居住了那么些年,甚至可以说他们从出生开始,便已经在那里生活了,突然被迁移到了这里来,能习惯才是一件怪事。

何况这个时代的技术非常落后,生产力也没有办法和后世相比。

在这类极为苦寒的地方,生活起来自然也就更加的艰辛。

事实上如果不是国社政府在迁移的时候。顺便也给他们准备了许多药品的话,恐怕在迁移过来的头一个月,就已经有许多老人因为长途跋涉。水土不服,外加上寒冷的气候而死掉了——————到不是说严绍发善心,只不过他会选择把人迁移到库页岛来。一方面是为了警告当地人,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尽可能减少会帮助抵抗分子的力量。

反正不管当地的抵抗分子究竟有多少。最后只要把当地人全部都给移走了。自然也就没有什么所谓抵抗分子的问题了。

自然,这么做看上去似乎有些残忍,也有那么一些狠毒,毕竟严绍这可是在把数不清的人从他们的家园迁走。

但是在严绍看来,没有把这些人全都杀干净,已经是严绍非常仁慈了。何况在后世的时候,严绍对中东那片地区的宗教,可是一点好感也没有。

甚至于…

要明白。在占领了伊拉克之后,国社政府距离约旦。还有耶路撒冷那个地方可是已经一点都不远了。就因为这个缘故,国内的一些绿教信徒,甚至还曾经建议严绍继续用兵,直接占领耶路撒冷这块绿教的圣地,将中国的势力范围扩张到地中海。

事实上,这一点对于当时的国人来说还是很有诱惑力的,毕竟过去中国一直都饱受着列强的欺辱,甚至就连作为根基的东亚,也几乎全都成了列强的势力范围。换而言之,基本上已经算是被打到家门口,不,确切的说,是已经直接打进家里来了。

可是中国呢,却只能忍气吞声。

而地中海,从某种角度上讲也称得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如果国社政府能够将脚步跨入地中海的话,无疑是一种对欧洲列强的报复。

更何况耶路撒冷这个地方,对于许多人来说都不陌生,若是能占据这里,无疑是占据了一个有着莫大政治影响力的地方。同样,如果能够占据耶路撒冷的话,国社政府也能获得莫大的声望。

毕竟在绿教的心里,耶路撒冷可是一座圣地。

占据了那里,对绿教徒的影响究竟会有多大,完全可想而知。

然而最后严绍却以‘领土刚刚得到扩大,不宜过度的刺激到列强’为由,拒绝了这个提议。

当然,这仅仅只是严绍表面上的理由,实际上严绍仅仅只是不想沾上这个麻烦罢了。毕竟只要是来自于严绍那个时代的,没有一个不清楚绿教的麻烦。

为了早日解决这个麻烦,严绍甚至还在中东地区也推广了义务教育——————在严绍看来,摧毁一个宗教的办法并不是说让他强行信仰另一个宗教,而是让他明白,你所信仰的宗教从根本上就是假的,是不存在的。

也只有这样,才能彻底的解决这个问题。

至于强行让对方改信别的宗教什么的,碰上狂信徒了,只会让对方更加的玩命,这一点后世已经解释的很清楚了。

当然,如果这些绿教的信徒全部都居住在严绍哦控制范围内,严绍到是一点动用一些较为粗暴的手段,只是很可惜的是,他们所居住的地方却是在严绍势力范围外的位置,如此一来,严绍便没有办法轻举妄动了。

所以,到不如用‘无神论’的方式,来打消他们心中的抵触…

只要让他们明白了,现如今已经是科学的年代,所谓的神灵啊什么的根本就不存在,只能算是心灵上的寄托的话,自然也就不会再有这么多的问题了。

当然,这么做需要的时间肯定很长,但也总比留下一个需要用更长时间才能收拾的清楚的烂摊子强多了。

而且,由于严绍一直都表现的比较尊敬绿教的关系。国社政府在政策上也没有对绿教的发展进行任何的阻扰,所以有不少的绿教徒反而觉得其实这个国社政府也不错,至少比原来的强多了…

————————————————————————

因为严绍在表面上的一些怀柔措施。所以绿教的人居然会觉得严绍比较不错,完全不知道,其实这个世界上最讨厌绿教的人,恐怕就是严绍了。

毕竟在严绍的记忆里面,这些绿教徒可都是一些非常麻烦的家伙,一些只要是看到了,就绝对不希望沾染上的那一种…

不过对严绍来说。种族灭绝毕竟也算是个忌讳。即便这个时代的人对此还不怎么在意,严绍也不希望因为这个缘故,而上了后世的耻辱帮。那样会给自己的子孙儿女带来很多麻烦的。

另一方面,那些被迁移到库页岛的绿教徒们,到也不是没有想过改变这种现状。比如说是从库页岛上逃离,只可惜。在原来的时候为了防范占据了南库页岛的日本人北上。严绍可是在库页岛的北部驻扎了大量的部队,在库页岛的几个港口也都部署了一定数量的海军舰艇进行巡视。

换而言之,想要从那里逃出去,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而等到后来,中国与日本交战的时候,尽管有那么几个北部的人,穿越了中日之间的边境线跑到了日本人那边,但是绝大部分的人却因为中日两国之间紧密的防范。反而失去了逃脱的机会。

而等到朝鲜战争失败,库页岛全部落入国社政府手中的时候。那些从中东过来的家伙们,却是彻彻底底的失去了离开的机会…

到了现在,也只能就这么居住在库页岛上,靠着国社政府分配给他们的工作为生。

好在库页岛上的资源到也还算比较丰富,虽说因为寒冷的关系,居住在这座岛上的人都很难挨,但是却还是能够比较坚强的生活下去…

当然,他们到是曾经无数次的尝试过从这里逃离,只可惜,却从来都没有成功过。到了几年之后,不少人也有些绝望了,同样对自己村子里的某些人也怨恨了起来,毕竟如果不是他们的话,他们全村的人也就不会落得这个田地。

而这个某些人,无疑就是那些支持抵抗分子的家伙,又或者干脆就是那些抵抗分子。如果不是他们对国社政府采取抵抗措施,国社政府也不可能大动干戈的吧他们从中东弄到了库页岛来。

而对同村的人们的埋怨,那些人也有些无言以对。

他们当然清楚支持抵抗组织,很坑会招来大祸,却从来都没有想过会是这样的后果。也没有想过国社政府居然会用这样狠毒的方式来对付他们。

不过也是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尽管有不少的抵抗分子被迁移到了库页岛来,可实际上,这些人却都很安分。

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没有不安分的武器弹药等,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们不愿意继续牵连自己的家人和亲朋了。

因为国社政府很清楚,同时也很明确的与他们说过了,如果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只要则此查到了,那么下一次被迁移去的地方就不是库页岛,而是北极了…

最开始的时候,那些人还不是很了解那个叫北极的地方究竟是哪里,但是等到他们从书上了解了之后,却是彻底的打消了这个念头。

因为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严绍口中所说的北极,居然会是那么一个地方。而真要是被送到北极的话,要知道现在他们就已经快被亲朋的唾沫给淹死了,真要是弄成这样,他们岂不是真就愧见江东父老了?

更重要的是…

除了爱斯基摩人之外,谁会愿意到北极去住?

搬到库页岛来,就已经够让许多人后悔的了,何况还是那个据说环境比库页岛更恶劣,除了雪和冰之外,就再也没有别的什么的库页岛呢…

————————————————————————

和库页岛的那些苦逼们相比,另一个地区的生活虽然还要更寒冷一些。可是这里的人住起来也要舒服一些。

首先,尽管也有不少人是从其他地区迁移过来的,可是他们却全都是自愿的。其次。他们与那些苦逼的身份毕竟不同,国社政府在将他们迁移过来之后,也采取了多种措施来保障他们的生活…

这个地方,便是乌拉尔地区…

在后世对于乌拉尔其实有着两个定义,一个是指哈萨克斯坦欧洲部分的乌拉尔市,另一个指俄罗斯乌拉尔山脉中、南段及其附近一带地区。多山地、丘陵。冬寒夏暖,年降水量350到750毫米。有卡马河及乌拉尔河等。铁矿、有色金属、石油及钾盐等矿藏丰富。采矿、机械、冶金、化工等重工业在全俄占重要地位。

平直的乌拉尔山脉从北冰洋往南到奥伦堡的石柱群绵延2000公里。将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和东西伯利亚隔离开来,欧亚之间假定的分界线从这里经过。

事实上这一地区的名称,和其疆域线一样。在不同时期都有变化。中世纪的地理学家们将其命名为卡缅山脉,而俄罗斯的先驱者们直接称其为卡缅。只是在17世纪‘乌拉尔’这一概念才开始表示乌拉尔山脉及其周边地区所占据的区域。这一地区土著民族巴什基尔人中流传着关于乌拉尔勇士的传说,相传他为自己的民族献出了生命,人们在他的坟墓上堆起了土丘。而此土丘变成了山脉。

同样。乌拉尔地区的资源也可以说是异常丰富,尤其是乌拉尔山脉的东坡和西坡。乌拉尔山脉的矿产资源异常丰富,由于地质结构不同而东西坡有所差异。例如东坡以矿石矿床为主,有著名的磁铁矿、大型铜矿床、著名的镍矿区。也有大片的铝土矿、铬铁矿、金矿、铂矿床。非金属矿有石棉、云母和耐火土等。

西坡的矿藏有钾盐、石油与天然气。

可以说,作为一条世界上最著名的山脉,乌拉尔山脉的资源丰富异常。如果不是这个原因的话,乌拉尔地区,也不可能成为苏俄在后来的五大钢铁基地之一。而且是最重要的两个。当然,另一个自然就是乌克兰了。

不过很可惜的是。严绍在占据乌拉尔山脉的时候,可没想过要给苏俄留下一部分,无论是乌拉尔山脉的东坡还是西坡,都基本上落入了严绍的掌握之中。

换句话说,整个乌拉尔的资源也都是严绍的了…

这也是为什么,严绍会提起第二个五年计划的一个原因。

————————————————————————————

叶卡捷琳堡,如今乌拉尔行省的首府。

目前对于国社政府来说,全国有几个行省是绝对不能有失的,而乌拉尔行省绝对算是其中的一个。

毕竟乌拉尔并不仅仅只是一个寻常的省份而已,嗯嗯,一个资源丰富,同时有着较为雄厚的工业基础的省份。同时也是国社政府在与苏俄对峙的前线。

可以说,如果这里一旦失手,那么苏俄便可以直接越过乌拉尔山脉,对国社政府所掌握的西伯利亚地区进行威胁。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自从国社政府占领了这里之后,便一直派遣重军驻防与此。甚至可以说,全国的三个主要的兵力驻扎点,一个是在东北,一个是在京津,而另一个就是在这里。

在东北的原因很好解释,毕竟隔壁就是日本所占领的朝鲜。

另一个京津,尽管有着东北的旅顺,还有山东的威海保护,绝大部分情况下敌人是不太可能闯入渤海湾的。京津地区的安全也绝对要比东北和乌拉尔重要,但是作为这两千多万平方公里的政治中心,京津地区却是绝对不容有失的。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在京津地区一直驻扎在大量的部队,这也确保了没有任何人敢对这里轻举妄动。甚至于哪怕是在朝鲜战争期间最为危机的时刻,严绍依然在京津地区保留了足够数量的部队,当然,这也震慑了某些友邦——————在朝鲜战争到了对于日本人来说最危急的时刻,日本政府曾经想过派遣一支孤军在天津登陆。

当然,这无异于是一种自杀式的行为。但是那个时候日本人也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妄图通过攻陷北京的方式,来震动在朝鲜的国防军,促使和谈…

不过想这么做。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先想办法进入渤海湾。

毫无疑问,日本人并没有这种能力,何况那个时候日本人也已经是山穷水尽了,所以最后他们也只能选择投降。

最后一个乌拉尔也已经介绍过了…

没了那里,对于苏俄来说,西伯利亚也就一马平川了…

——————————————————————————

作为一个至关重要的地方,乌拉尔的防范至然是非常严密。尤其是叶卡捷琳堡更是重中之重——————在严绍的安排下,已经成为了一座充满未来风格的战斗要塞。

现在每年慕名而来的游客,甚至比迁入这里的居民数量都多。

不过也是因为这个关系。尽管名义上是座战斗要塞,可是实际上这里却是异常的繁华…

好吧,仅仅只是相对乌拉尔行省内的其他城市来说。

此时此刻,驻扎在这座城市里的部队士兵有许许多多。不过因为驻扎在这里的是有着‘病军神’之称的名将蔡锷。所以这座城市的人到是并不是很担心山脉另一端的苏俄。

毕竟位于这座城市当中的蔡锷,可是一个战无不胜的人物,他们完全没有担心的必要。

只是这个时候,居住在这座城市里的人们显然没有想到。他们的那位病军神,此时此刻却同样在头疼着,而头疼的原因,却恰恰就是因为严绍先前的那阵广播。

作为位于欧洲前线的重镇,乌拉尔省当然不可能会没有手听到严绍的广播。可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反而给蔡锷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打心里讲。蔡锷其实并不是很赞同严绍的行为,可是另一方面,与那些文人不同,蔡锷又很清楚,这个国家的确需要有一个强人来领导。

而毫无疑问的,这个强人便是严绍本人。

所以在严绍发来了电报之后,蔡锷是最早通电支持的几个人之一,可是另一方面,他在发完电报之后,却又觉得一阵无奈。

“大总统啊,大总统,你可真是,唉…”

拉开窗帘,蔡锷有些无奈的长叹了一声。

显然,他也料到了这番声明,究竟会在国内外引起多大的反响。事实上就在不久之前,苏俄的代表还曾经隐隐的提出了一些不满来。毕竟严绍的那番言论,可不仅仅只是对欧美的列强发难,而是在对所有的白人如此。

尽管苏俄一直都把欧美的那些国家看成是敌人,但是在失去了大部分的领土之后,苏俄已经是一个纯粹的白人国家了。如此一来,苏俄对严绍的那番话自然是非常不满。

显然,他们已经把严绍当成是一个种族主义者了,如果不是因为苏俄还有许多地方有求与中国的话,恐怕那个代表早就与蔡锷翻脸了。

不过即便是这样,双方的关系也变得有些冷淡…

对此蔡锷固然无奈,却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不过他到是一点也不担心来自苏俄的威胁,毕竟他坐镇在这里,目的就是为了防范来自于苏俄的威胁。同样,他也不觉得有自己在这里的情况下,这里还有可能会失守。

只是严绍的这番言论,实在是让他头疼。

————————————————————————————

就在蔡锷正坐在办公室里面头疼的时候,外面突然传来了一阵敲门声。

听见敲门声,蔡锷微微皱了皱眉,不过还是扬声道。“进来吧…”

得到了蔡锷的允许,办公室的房门被人推开,紧接着便可以看见一个非常年轻的年轻人从外面走了进来。在来到了蔡锷的身边后对着蔡锷开口道。“叔叔…”

这个称呼,在旁人看来自然是非常令人惊奇,可是另一方面,如果仔细的观察两个人的脸的话,就可以发现两个人的样貌其实非常的相似。

甚至可以说,那个年轻人与蔡锷年轻的时候几乎没有什么两样。

由此也可以看得出来。两个人的确是有着血缘关系。

不过那个年轻人才刚刚开口,便听到蔡锷在那里突然皱眉低声训斥道。

“不是和你说过了吗,在这里。要叫我司令!”

“是,司令!”似乎也是想起来了,那个年轻人连忙两腿一并,而后将手中的一份文件交到了蔡锷的办公桌上。

另一方面,蔡锷则是略微有些威严的扫了那个年轻人一眼。尽管是自己的亲侄子,但是蔡锷也并没有打算放纵。毕竟蔡锷很清楚,对自己的晚辈放纵。很有可能变等于是害了他。

如果说是在前朝的话,或许放纵些还没有什么,甚至就算是在临时政府的时候。基本上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可是现在的这个时候,别忘了,旁边还有一个宋教仁盯着呢。只要是落在了他的手里,哪怕是严绍的事情。恐怕他也不懂得什么叫退让。

更何况。严绍对自己的江山还是很看重的,尤其不希望自己的江山因为这种无聊的关系而被逐渐的侵蚀掉。如果说犯事的是蔡锷,或许严绍还能看在多年跟随的情份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是如果仅仅只是蔡锷的侄子的话,严绍是绝对不可能会融情的。

毕竟严绍可不会觉得,蔡锷的侄子就等于是自己的侄子。

从国社政府成立到如今,也有不少的功勋之后。犯下了一些事情,严绍可是从来都没有手软过。其中一个更是从安徽时期便跟随自己的心腹。

事实上,从某种角度上讲,严绍也算是一个合格的统治者。因为他的心也挺黑的,因为基本上除了自己的家人,亦或者是追随多年的一些心腹之外,其他的一干人,严绍都狠的下心去下死手…

也是因为这个缘故,所以蔡锷才不敢过放纵自己的家人还有晚辈。当然,他也绝对不是这样的人…

对他来说,最重要的还是为了让自己的晚辈成才,毕竟如今的蔡家因为蔡锷的关系,已经算是目前国内最具名望的一个家族了。然而这些名望却全部都是蔡锷自己一个人打下来的,蔡锷的身体又要比寻常人稍稍的弱上那么一些,要是万一哪一天他…

要是蔡家没有一个能主持大局的人的话,那现如今算得上是名门的蔡家,恐怕很快就要垮掉了…

不过说到底,那毕竟是自己的亲侄子,所以在严肃了一下之后,蔡锷很快便开口问道。“这是什么?”

“是北京方面发来的电报。”听到自己的叔叔文化,那个年轻人连忙回答道。

“是谁的?”听到是从北京来的,蔡锷微微皱了皱眉。最近因为严绍电报的关系,他这里可是没少被骚扰,尤其是那些骚扰电报,更是从来都没有中断过。所以在听到自己的侄子说有电报之后,很快他便把这个电报当成是和以前一样的那种电报了。

然而那个侄子随后的话,却是让蔡锷一愣。

“是大总统的…”说着那个侄子已经把电报拆开,显然也是清楚这份电报的重要性。

而听到侄子的话后,蔡锷在愣了愣之后,却是顿时变得着急了起来,连忙从自己侄子的手中拿过了电报,然后仔细的拆开看了看,过了半响之后才松了一口气。

因为电报上的并不是什么大事,而是严绍的那个第二个五年计划。

眼下第二个五年计划正在谋划当中,所以严绍特意发了一份电报,把乌拉尔地区的事情通知了蔡锷一声,也让他好能有一个准备,这样一来,位于乌拉尔地区的计划也能更顺利一些。

严绍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到是非常简单,尤其是关于乌拉尔的。主要是分为三类,一类就是开采类,也就是将乌拉尔山脉的资源全部从山脉当中开采出来。

比如说东坡和西坡的那些资源,乌拉尔能在后来成为苏俄最大的钢铁基地,自然是有他的道理的,其中的一个道理就是这里面蕴含着近乎于海量的钢铁资源。

只要有了这些铁矿资源,再加上其他的一系列资源,想要把这里打造成一座超大型的钢铁基地,几乎是一件易如反掌的事情。

另一个便是在乌拉尔地区修建大量的铁厂。将这些资源全部转化成真正意义上的钢铁。除此之外,一系列的机械制造厂也将会跟着一起动工,比如说曾经提到过的坦克厂或者是飞机场。亦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制造厂。

最重要的无疑就是正规的兵工厂,也就是对于枪弹等的制造了。

毕竟这类东西,才是一个军队最基本的东西,即便是成语当中,也有着弹尽粮绝这样的成语,所说的不就是一支军队,没有子弹了。粮食也耗尽了的处境吗…

偏偏西伯利亚,非常仰仗于西伯利亚铁路和中亚铁路这两条铁路,要是这两条铁路有了什么意外。基本上前线的部队也就完蛋了。所以在当地直接修建工厂也就沉了必然。

当然,这倒不是说这两个地区就真的什么工厂也没有了,事实上至少在乌拉尔地区,一些兵工厂还是存在的。

这些兵工厂有些是前俄时期的。当时的乌拉尔对于俄国来说。虽说并不是什么非常重要的地区,但是至少也比西伯利亚强的多了。所以俄国在这里到是也有那么一些工业,能够制造一些简单的枪械。

除此之外,就是后来国社政府在这里兴办的一些工厂,目的也很简单,就是为了向苏俄提供武器弹药——————俄式的武器弹药…

中国想要支持苏俄,但是却不能把自己给暴露出来,这个时候便需要一些伪装。也就是向俄国出口一些。其他人即便是得到了,也无法当作是证据的东西。如果直接向俄国出口武器的话。那么这些有着中国风格的武器,无疑将会成为中国背后支持苏俄的一个铁证。

虽说如今的中国已经不是可以轻易让人动了的庞大国家,但是要是让人知道了中国与苏俄勾结,这个罪名还是会引来极大的麻烦的…

所以,只好掩耳盗铃了,另一方面,列强也不是没有发觉,苏俄的武器装备似乎实在是太多了一些。这完全与苏俄现如今的工业不一样,毕竟根据列强所得到的资料,苏俄现在的工业可是已经几近于没有了,根本不应该有能力生产这么多的武器装备。

只是他们也找不出来什么证据,所以到也没有办法说些什么。

“第二个五年计划,要把这里也发展一下吗…”看着手中的电报,蔡锷微微沉吟了一下,而后点了点头。“也好,的确是该做一些准备了。”

这么说着,蔡锷看向了自己的侄子。“传令下去,让部队沿着乌拉尔山脉进行一次巡逻,务必要把山脉两侧所有的苏军哨所都清扫干净,一个不留!”

尽管国防军已经占据了乌拉尔山脉的两侧,但是这个山脉毕竟还是太长了一些,也太大了一些,所以总会有那么一些苏俄的士兵,会趁着国社政府还无法掌握整个乌拉尔山脉的机会,趁机在这里修建一些哨所,以象征着苏俄对这座山脉的所有权——————尽管这么做,也改变不了国社政府对整条山脉的事实上的控制,可是将来或许有一天会用得上也说不定,不是吗?

对此国防军在巡逻的时候,遇到了自然是会想办法把苏军撵走,但是要是苏军藏的够隐蔽的话,国防军也拿他们没办法。毕竟只有先把对方找出来,才能谈怎么撵走对方…

只不过这次吗…

既然政府打算大规模的开发乌拉尔山脉两侧,那么便不可能在容许苏军有任何的力量存在于附近,将其从乌拉尔山脉上撵出去也就成了必然。

不过从某种角度上讲,其实蔡锷在等这个机会也已经等了很久了。

他到是一点也不担心,这么做会激怒了苏俄,进而导致两国之间爆发武装冲突。因为这类事情其实一直都在发生,只是规模还没有这么大,何况苏俄哪怕是在国社政府已经提出抗议的情况下,依旧在这么做着,蔡锷又怎么需要考虑给他们留面子呢…

最为要紧的一点就是,两国的关系从来都没有好过,自然也就不必担心这些了…

“是!”

听到蔡锷的话,他的侄子微微点头。而后便转身离开了蔡锷的办公室,将蔡锷的命令传达了下去,一时之间。原本一直处于沉寂之中的驻军,顿时动了起来。就好象一头已经沉睡了好久的恶兽一般…

————————————————————————

乌拉尔山脉深处,一个极为隐蔽的地方,几个苏军的士兵正躲在修建在一个山洞里面的哨所当中。

对于西伯利亚和中亚这两个地方,苏俄可以说是从来都没有忘记过。只不过当时苏俄的实力有限,还无法同时和几个方向一起开战,非常需要有一个稳固些的后方。

再加上当时也只有中国愿意帮助苏俄。所以苏俄也只能是强迫自己忘掉这一地区…

不过,也仅仅只是表面上而已,实际上苏俄依旧寄望于自己在将来的某一天。能够夺回这两块土地。所以一边在与中国合作者,另一边,苏俄也从来都没有停止过自己的小动作…

比方说,在与中国合作的期间。在乌拉尔山脉上成立一些哨所。以表示自己对这个山脉乃至山脉后面土地的所有权。

自然,这些哨所也肩负着勘探地形,方便将来出兵的作用。

只不过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这类的哨所经常会被国防军发现,进而遭到扫荡。被抓获的苏俄士兵更是一个都没有留下,全部都执行了枪决。

所以这些哨所修建的位置,后来也是变得越发的隐秘。

到了现在,更是已经隐秘到了极点。

自然。这么做也让那些哨所里的士兵们吃尽了苦头,不过对于苏俄来说。这些却似乎都算不得什么…

此时此刻,这个哨所里面的几个士兵,正躲在用木头搭建的临时屋子里面,啃着不久前才刚刚偷偷摸摸从外面弄进来的干粮。因为哨所是在山洞里的缘故,所以比较昏暗,好在有一个油灯放在旁边,所以还算有些灯光…

因为长时间以来,国防军一直都没有发现他们的缘故,所以这些个苏俄士兵看上去并没有太多的警惕性。

不过…

就在几个人正在那里啃着没有半点滋味的干粮时,山洞外面突然冲进来了大批的士兵。甚至还没等那几个苏军士兵抓起自己的武器,一大片的弹雨便已经打了过来,当场打倒了三名苏军士兵,即便是剩下的两个,也是好不容易才躲过了弹雨。

只是,还没等他们做出反击亦或者是投降的选择,便见到十多颗手榴弹突然从外面扔了进来。

而后那些士兵头也不回的冲出了山洞,在一片爆炸声当中,那几个还或者的苏军士兵甚至都来不及惨叫,便已经被坍塌的山洞掩埋了起来。

类似的事情并不只是发生在这里,几乎整个乌拉尔山脉,只要是被发现是有苏军哨所的地方,都遭到了国防军的袭击。

对于国防军来说,真正让人觉得麻烦的,仅仅只是这些哨所的神秘莫测而已。只要发现了哨所的位置,那些哨所里面的士兵根本就不是国防军的对手。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在一个多月时间的扫荡当中。几乎整个乌拉尔山脉上的苏军扫所都被一扫而空。

为了避免出现更大的伤亡,苏俄虽然不愿,也只能把在山脉上的士兵全部从那里扯了出来。

自然,苏俄是绝对不会在这件事上抗议的,就好象他们从来都没有承认过曾经派遣士兵到乌拉尔山脉上一样。/

可是另一方面,因为这件事的缘故,中国与苏俄之间的关系,却是急剧恶化了起来。

不过对此蔡锷到是没怎么在意,毕竟中苏之间本来也不是什么友好国家,彼此之间互相憎恶,才是常态来着,不是吗?

而另一方面,就在蔡锷正在想办法让乌拉尔山脉变得干净一些的时候,另一方面,严绍却是在琢磨着另外一项庞大的计划——————与波斯有关的计划…

当然,严绍从来都没有想过要吞并波斯,但是对如何利用波斯,严绍倒是非常的有兴趣…

因为波斯的土地下,不但富含石油,而且地理位置对于中国来说也是异常的关键…(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