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海上长城 > 370 又是先手

海上长城 370 又是先手

作者:流水夜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21:05 来源:笔趣阁

二十四日凌晨,大川内傅七中将总算听从了参谋长滨田净少将的建议,派出了四架水上侦察机搜索周边海域。

不过,日军侦察机一无所获。其实也不可能有什么收获,过去的一夜时间里,张乾文带领的三艘战舰一直在以二十三节的速度奔向锡兰。而日军舰队由于商船仅仅以十节速度航行,两军之间的距离经过了一夜已经拉开到四百公里开外,小鬼子仅仅四架水上侦察机除非撞上大运,否则根本不可能发现张乾文舰队。

大川内傅七中将对于这样的搜索结果表示“满意”。战后,日军军官也搞不清楚,大川内傅七到底是对什么满意,反正从二十四日中午开始,日军舰队就再也不派出侦察机了。

时间再次晃悠了一天一夜,二十五日清晨,日军舰队距离锡兰八百海里(约一千五百公里)。此时,海抗军并不知道日军所处位置,目标暂时丢失。

大川内傅七中将派出五艘扫雷艇高速直奔锡兰。

二十七日凌晨,距离锡兰以东三百公里,海抗军潜艇二队发现了日军五艘扫雷艇。在锡兰以东三百公里,海抗军潜艇二队八艘潜艇,一字排开,完全遮蔽了近三百公里的海面。锡兰岛南北虽然有四五百公里长,但是唐港的海抗军控制了岛屿南端的近百公里。实际上,海抗军这八艘潜艇已经完全遮蔽了日军舰队到达整个锡兰东部海岸线的航线。日军舰队想悄无声息的通过,直如做梦。

二十七日白天,海抗军没有理会日军的五艘扫雷艇。在唐港的十二架战机冒雨起飞,连续轰炸了日军在科伦坡以及亭可马里的机场和码头。由于大雨损害了战机的发动机,一架p40战机一架水上侦察机坠毁,飞行员跳伞逃生。

二十八日白天。日军扫雷舰开始清理锡兰东北部的亭可马里军港,疏通航道。亭可马里军港的水雷,倒不是海抗军部署的,而是英军部署的。日军虽然占领了亭可马里近一个月时间,也仅仅是清理引爆了水面上漂浮的水雷,对于航道下潜藏的锚雷还没有来得及清理。日军这五艘扫雷艇其实就是为此而来。

亭可马里的岸防,日军倒是做的还不错。独立混成第二十一旅团山县栗花生少将负责此处的防御,他搜集了缴获英军的各种大炮足足五六十门,全部部署到了此处,好像有点固若金汤的味道。

二十九日。天气状况不算很恶劣,天空中只飘散着星星点点的小雨。大川内傅七带领的舰队主力距离锡兰以东四百公里。海抗军仍然没有发现。中午,日军舰队排成了不怎么规则的环形编队,把几艘商船和两艘航母围在中间,继续向锡兰挺进。

后来李广曾经评价过大川内傅七这一行为--航线实在太缺乏迷惑性了。日军舰队简直就是以直线方式航行。傍晚时分,日军舰队被海抗军潜艇发现时。和两天前通过海抗军潜艇侦察线的扫雷艇位置几乎是一模一样。

但是大川内傅七中将可不这么想。他以为自己派出的扫雷艇根本就没有被对手发现。而且他的行程安排也算是井井有条,舰队正好可以在夜间靠近亭可马里军港,突破最容易被发现的最后三百公里航程。只要商船进了亭可马里港口,那就是陆军的事情了,海军的任务就算完成一项。

总之,大川内傅七中将到现在还没有意识到。他的行程其实并没有多少秘密可言,想完成任务难比登天。

情报战和侦察日军已经完全落在了下风。

------

二十九日中午,发生了一件事情,令李广极其恼火。屠远超带领的十四架战斗机和一架运输机经过了几次跳跃飞行。到达印度。清晨,机群从孟买起飞,在本地治里市降落,距离唐港不过六七百公里。只需要再次加油就能飞抵唐港,对于眼前的战局来说可谓雪中送炭。

但是屠远超带领的战机在本地治里市机场降落之后,飞行员竟然被全部关押了起来。

印度次大陆的南端是一个大三角形,在这个区域中,西侧临近阿拉伯海的地区传统上都是英国殖民地,而东侧临近孟加拉湾的地区则是法国殖民地--也就是所谓的法属印度。而英军从锡兰撤离的部队,实际上现在所处的位置也算是法国殖民地,不过由于历史原因,这片区域的边界划分几乎相当于不存在。不过英军集结区域比本地治里市更加靠南,主要在和锡兰隔海相望的马杜赖和拉姆拉特布拉默。这两个地区,一贯的贫瘠,英国和法国此前并没有在此处建筑机场,现在英军正在马杜赖修建机场。

而屠远超降落的机场--本地治里市则是法国人建造的机场。本来,这里的法国殖民政府,实际上根本就没有什么武装,也没有丝毫的倾向,无论是对自由法国戴高乐政府亦或者投降德国的维希法国。在法国人和英国人的协议中,本地治里市的机场港口都向英军开放。要不然,屠远超也不能犯傻,胡乱找机场降落不是?

但是在屠远超带领战机降落之后,法国人不知道发了什么神经,大概是因为海抗军在马达加斯加的战争。出于法国人那种可怜的民族主义,竟然在飞行员吃饭的时候,包围了餐厅。这实在太出乎意料了,要知道在这里虽然是法属印度,但是由于长期以来英国人和法国人之间对印度的明争暗斗,大英帝国还是占据了上风,法国并没有在此处驻军。

连军队都没有,竟然做出扣押海抗军飞行员和飞机的事情,李广真不知道法国人是不是脑子进水了,难道海抗军的刀子还不够利?

英国驻锡兰总督--正在和法国人交涉。

当傍晚时分,任天洋的潜艇二队发现日军舰队主力正在扑向锡兰,李广的愤怒达到了极点。

很明显,今夜和明日就是最为关键的一天。

本来屠远超带领的战机完全可以在今天到达唐港。而且下午的天气状况也适合降落。飞行员休息一夜,恢复一下体力,正好参加战斗。这种配合简直算得上天衣无缝,可是却被突然冒出来的法国人搅了局。

此时,法国人一群法国殖民地官员还正在和英国驻锡兰总督英国驻锡兰锡兰总督兼三军总司令郝德杰爵士扯皮,提出诸如派遣观察团到马达加斯加预防出现人道主义灾难,海抗军必须确保马达加斯加法国平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等等要求。

七点五十分,李广发出最后通牒:二十一点钟以前,法国殖民地当局必须无条件放行,否则海抗军将会以轴心国视之。

后来。法国殖民当局倒是放行,但是飞行员被释放时已经超过了午夜十二点钟。比李广的最后通牒晚了整整三个小时。

这是后话,暂且不提。大战就在眼前,李广也只是在放狠话,无法立刻采取实际行动。

当大川内傅七舰队主力通过海抗军潜艇封锁线。李广立刻意识到,这是他面临的最为简单的一种情况。换句话说。大川内傅七中将的战术实在太过于低劣。

其原因有三:

第一。航母在夜间就是废物,尤其是在这种阴雨的海面上,根本就不适合作战。而且据海抗军所有的情报,目前日军还没有夜间战斗机,轰炸机。可以说,大川内傅七中将这就是自废武功。

第二。日本海军竟然没有利用其“航母”优势。航母开进锡兰海岸线三百公里的圈子内,即便是海抗军没有事先准备潜艇侦察,这样的距离范围海抗军侦察机也完全有能力搜索到。航母最佳的使用方法,应当是外围作战。大川内傅七中将竟然是主动放弃了航母机动性的优势。李广甚至想不出来,日军为何要放弃航母的优势。

第三,日军在夜间接近锡兰,好像是更容易避免被海抗军侦察到,但是白天日军卸船更加不便利。更容易被海抗军的空中力量偷袭。要知道,锡兰的天气多变,即使在锡兰呆了一年多的海抗军也无法完全把握这种热带天气,海抗军无法肯定明日是否阴雨,日军同样也无法准确预测。难道小鬼子竟然把顺利卸货的希望寄托到了天照大婶发威,期待会有连续几天的大雨庇护?其实,这是李广多虑了,人家小鬼子陆军海军分明,海军根本就没有考虑卸货的问题。

经历了多年的海上生涯,李广对海战越来越有心得。本来在李广的计划中,发现日军舰队,尤其是航母,要大大的费上一番手脚的,海抗军的参谋们早就制订了严密的搜素方案。但是大川内傅七中将的部署实在太帮忙,海抗军根本不用再费手脚。

七点五十五分,天色还未完全暗淡。

李广下达命令,潜艇二队开始包抄日军舰队,距离日军舰队的潜艇务必不能跟丢日军舰队。

七点五十八分,郑学昌的大西洋号战列舰接到命令。全速驶向亭可马里,务必在日军舰队进港之前,拦住日军舰队。李广下达这个命令是经过计算的。日军舰队此时距离亭可马里三百公里,舰队航速约十五节。预计十一个小时到达亭可马里。

而海抗军舰队在唐港以南六十多公里的海面上,距离日军舰队和亭可马里之间的连接线距离也不过三百多公里。当初,李广把郑学昌舰队布置到此处,除了便于在意外状况下脱身,还可以随时让唐港的战机提供空中支援。

情报是如此的清晰,参谋军官很容易计算出了航向,速度。

六个小时,只需要六个小时,三十节高速航行的郑学昌舰队就能轻松截住日军舰队。位置应当是在唐港以东约一百公里处的海域。

情报准确,而大川内傅七又如此给面子,简直是雪中送炭。要知道,李广做了多种准备,唯有这种情况对海抗军最为有利。

只要在六个小时内郑学昌可以截住日军舰队,也就是凌晨两点左右。锡兰天亮大约是在早晨六点钟,这样一来足足留给了郑学昌四个小时的战斗时间。

四个小时,小鬼子自废武功摒弃了最有威胁的航母,拥有战列舰的郑学昌就是战场的主宰。

这四个小时,郑学昌只需要全心对付日军水面舰艇,吸引日军的注意力,或者干掉日军舰队,或者把鬼子的军舰引开。而潜艇部队则趁机干掉日军的补给船只。

作为一个指挥官,李广第一次在陆地上指挥海战,做到这一步之后,他的任务其实已经基本完成,具体郑学昌和任天洋两人能打出什么战果,已经不是他的事情了。

十点二十五分,李广移交了战斗指挥权,郑学昌将负责战列舰编队和潜艇部队的指挥。(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