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海上长城 > 369 大大的先手

海上长城 369 大大的先手

作者:流水夜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21:05 来源:笔趣阁

ps: 春节期间更新不够连贯,很抱歉。在这里一并感谢春节期间打赏的诸位书友:惰奲,五柳先生888,bealonge,老饕狂,老王阿瑟等书友投出的月票。

自从得到来自新加坡的情报开始,参谋部就开始了高速运转。

傍晚七点,李广正要吃饭,再次接到一份关于日军增援舰队的情报--这份情报是由执行放火任务的张乾文上校发回的。

张乾文自从二十一日完成了对苏门答腊岛的放火任务,pjp号水上飞机母舰,就开始返航。

归程中,张乾文并没有忘记空中侦察,只要天气允许,三分之一的水上侦察机都进行不间断的空中巡逻警戒。这种利用空中警戒保证舰队安全的方法在海抗军中已经是常规做法。不过,对于水上飞机母舰来说,这种做法也有一点点副作用。水上侦察机是降落在海面上的,回收战机耗时比较长,顺利的情况下,回收四架水上侦察机也需要一个小时左右。这样的频繁操作,会耽误舰队行程。但是相比于舰队的安全,这些侦察活动还是完全值得的。

二十三日傍晚,张乾文辛勤的侦察活动得到了回报。张乾文舰队是由东向西航行,而舰队的北方又是苏门答腊岛,南侧则是茫茫大海。从侦察的角度来说,靠近苏门答腊一侧和舰队的前方(西方)才是侦察的重点,因此这四架水上侦察机都被布置在舰队的这两个方向上。

四号侦察机在搜索了舰队东北方向之后,归航时向南绕了个圈子。事实上,这是四号侦察机飞行员临时起意的行动,飞行员薛淳一乃是pjp号上的飞行小队长,他这么绕圈子。实际上只是为了把该次侦察活动功效最大化。

二十三日的天气状况实在够好,虽然侦察机上并没有雷达,但是肉眼的视野范围也足足的可以达到三十公里之外,所以他肯定在他搜索的扇形区域内没有日舰的存在。所以他觉得应当在归航时顺便搜索一下己方舰队的后方区域。

六点五十分,四号侦察机上薛淳一的搭档电信员方双少尉就发现了日军南遣舰队司令大川内傅七中将率领的日军增援舰队。

等方双从望远镜中看到日军舰队中竟然有两艘“航母”,于是不顾危险立刻发报。

薛淳一胆大,在发现日军舰队规模庞大,并且有航母存在。但是晴朗的天空中并没有日军战机的身影,于是乎他大胆的把侦察机飞临了日军舰队上空。

他硬是冒着极大的危险在日军舰队上空溜了一个弯,勾引的日军舰队高炮纷纷开火。然后扬长而去。与此同时,电信员方双拍摄下了日军舰队十多张照片。

张乾文被突如其来的情报吓的满身冷汗。张乾文从军已经二十多年,经验丰富。但越是如此,他就越是后怕。要知道,薛淳一发现日军舰队的位置距离pjp后方仅仅一百五十多公里。如果日军派出了侦察机。pjp号几乎没有脱身的可能。

运气,纯粹是运气。

要说是张乾文的运气。也不算错。如果张乾文知道。日军这支舰队已经在他身后晃悠了两天时间,就不只是简单的被吓出一身冷汗了,而是瀑布汗。

事实上,张乾文的运气纯粹是日军南遣舰队司令官大川内傅七中将一手造成的。前文讲过,这个大川内傅七中将在日本海军中比较另类。

在日本海军中有大舰巨炮派,有航空派。但是大川内傅七中将却算不得哪一派。这家伙身为海军却是一个陆地派。

海军都是在海上作战,怎么会冒出了陆地派呢?这与大川内傅七中将的经历有关,或者说与大川内傅七能够挂上中将军衔的原因有关。

这个大川内傅七,在三七年的813淞沪会战中。乃是日军和华军德械师作战的中坚力量,当时他带领了几个日本海军的陆战队大队几千兵力和华军作战,在舰炮的支援下以弱势兵力抗住了华军如同潮水般的进攻。如果不带感**彩,当时的大川内傅七少将作为一个海军将领,指挥上海的战斗打的的确不错,可以说不比华军当时的几个赫赫有名的陆军指挥官差,一个海军将领硬是做到了陆地攻防灵活机动。

李广在上海时,看到的日军舰炮轰击上海,就是这个家伙下的命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个大川内傅七中将要算是李广,苏青,鲍刚等几个海抗军从德械师挖来的军官的死敌。

大川内傅七也因此扬名,也因此升为日本海军中将。但是,这个大川内傅七中将从很早开始,就已经没有指挥过舰队了。但是数十年的海军生涯,大川内傅七也是从驱逐舰开始干起,历经巡洋舰,重巡洋舰甚至战列舰舰长的职务,倒不是失去了基本的战术素养。可是其思维老化,比起日军传统的大舰巨炮派还要严重,一点点都不重视空中力量在海战中的作用。

锡兰岛上的日本陆军将领西村琢磨不断的催促增援,大川内傅七中将在中国呆的时间长了,倒是真知道救兵如救火,为了少耽误行程,舰队出了巽他海峡进入印度洋,日军舰队连一架侦察机都没有放飞过。

其实,大川内傅七中将这种极度轻视飞机在海战中的作用,在日本海军中不是特例。珍珠港偷袭,中途岛战役使得日本海军将领不少人看到了航母的作用,但是也使得日本一些海军将领看到了航母的脆弱,从而竟然走向了重视航母这种新型武器的反面,他们反倒更加重视战列舰,巡洋舰这些传统的军舰,仍然一叶障目,还在继续他们的视距内炮战的军事思维。大川内傅七就是其中之一。

具体到这次任务上,大川内傅七中将其实并没有太过担心,在他看来。一次简单的补给增援任务,根本用不着大动干戈。这次大川内傅七中将率领的舰队中,是以两艘重巡洋舰作为主要战斗力。

他虽然难以争取到真正的航母,倒不是争取不来战列舰的支援,要知道现在的新加坡港内还停泊着两艘战列舰呢。

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根本就不重视护航。在他看来,十四艘战舰护航十艘运输船根本就是一种浪费。

大川内傅七的数学很有问题,虽然日军舰队的确是二十四艘,但是其实是这样的配置:两艘重巡洋舰,两艘:航母。六艘驱逐舰,一艘累击巡洋舰,五艘扫雷舰,六艘商船,两艘油轮。

小学生都能算出来:这明明是十六艘战舰护航八艘商船和油轮。怎么是十四艘护航十艘呢?原来,大川内傅七中将根本就没有把两艘航母当做战舰。而是把两艘航母当成了运输船看待。

当然。这两艘大鹰号航母。云鹰号航母其实也和飞机运输船差不多。和海抗军的pc号飞机运输船相比,日军这两艘航母排水量大一些,满载达到了两万吨出头。但是由于小日本固有的那种吝啬,改造一点不彻底。海抗军的pc号飞机运输船虽然不能放飞战机,但是却能搭载六七十架战机,而小鬼子的这两艘航母却只能搭载三十架左右的战机。

而日军这两艘航母。只能放飞战机,却无法回收战机的奇葩设计,实在是过于怪异,无论哪个国家的海军都无法理解。难道放飞战机之后。就不管飞行员的死活了吗?

这就是小鬼子的思维。日军将领一贯的把飞行员当机器使用,这已经是相当开明的了。而把飞行员当一次性消耗品,却是不少日军将领的黑恶内心,估计大西泷治郎在战争末期搞出神风自杀式特攻于此有关。

不过大川内傅七中将不重视这两艘航母,但是这两艘航母却切切实实的吓住了不明底细的张乾文,也引起了李广的重视。

海抗军越是重视,大川内傅七中将的护航任务就越是危险。到了四二年中期,日本在太平洋上损失的商船数量已经接近百万吨,但是日军仍然没有足够的认识到护航的难度。这种认知上的错误,注定了日军要吃个大亏。这种大亏不仅仅是在印度洋上,也几乎同时要在日军和美军激战的所罗门海,珊瑚海上演。

大川内傅七中将的任务,第一要护航运输船,第一还要协助日军陆地部队进攻唐港。怎么两个第一呢?不奇怪的,小日本一贯如此,后世的日本商品精益求精,各个细节都做的非常到位。作战中,小日本的思维也是如此,两项任务都要完成,因此这两项任务是并列第一的。

护航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最近英军有两次护航行动,都是为了支援地中海的小岛马耳他盟军。第一次,英军出动了巡洋舰驱逐舰潜艇合计四十三艘军舰,护送十一艘运输船,甚至抛出了一艘老式战列舰作为诱饵,战舰和运输船正好达到了四比一的大比例,但结果仍然在意大利海军的偷袭之下以失败告终。第二次,英军出动了两艘航母在内的近百艘军舰保护六艘运输船补给马耳他。但是最终也只有两艘运输船到达马耳他。但是这两船军火,起到了巨大作用,确保了盟军稳定了在马耳他的战局,为盟军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川内傅七中将手中的两艘航母,如果是真正的航母,或许护航任务还好完成一些,但是仅仅是两艘功能缺失的航母,注定要在海抗军手中吃一个大亏的。不过二十三日的傍晚,李广的心情可没有这么轻松--他此时还不知道日军这两艘航母实际上只是样子货。

海抗军率先发现日军舰队,而且pjp号更加幸运的没有受到日军的空中打击。应当说,海抗军已经取得了先手。

先手很重要,但是由于日军舰队中两艘“航母”的存在,海抗军严重缺乏空中打击力量,先手的效能被严重削弱。所谓发现就是消灭,但是发现倒是发现了,仅仅凭借pjp号上的十二架水上侦察机几乎没有什么可能突破日军的防空,水上侦察机不是战斗机,更不是轰炸机,因此也更谈不上对日军舰队的致命打击了。

据估计,大川内傅七舰队还需要五到六天时间才能到达锡兰。海抗军所得的的两份情报为李广争取到了五到六天的部署时间,而这五六天的时间,对于海抗军来说才是一个大大的先手。

在中途岛战役中,李广曾经多次惊叹美军的情报能力和侦察能力。在即将到来的锡兰海战中,不管是由于南洋游击队的牺牲还是张乾文的运气,海抗军的情报和侦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海抗军赚来一个大大的先手。

情报一经确认,李广迅速开始调动手头所有力量,开始紧张的部署舰队。(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