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海上长城 > 371 绝对先手

海上长城 371 绝对先手

作者:流水夜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21:05 来源:笔趣阁

海面上,海抗军潜艇部队在运动,郑学昌带领的水面作战舰艇也在高速拦截,大战一触即发。

此战,海抗军可谓占尽了优势,但是战争的胜负还要看临门一脚。当初的萨默维尔指挥的锡兰海战,英唐联军占尽了优势,无论是情报还是侦察,亦或是装备。甚至是萨默维尔的指挥也几乎毫无瑕疵,但是由于缺乏临门一脚的功力,缺乏破盾的利矛,最后不仅没有能打胜,反倒以失败告终。

人的心理素质是有经历决定的。战前,李广要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要知道,海抗军此次出击的二十四艘军舰,几乎是所有的战斗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广越来越认识到,海战,对于小国,对于海唐来说,真的是一战倾国的。

即便是海军强国日本,也难以承受中途岛海战那样的损失。假如都是那样的战役,日本海军只需要三几次,就可以归零了。事实上,像中途岛战役那样的损失,连美国其实也是难以承受的。别看美国的工业能力强大,但是也同样的担不起一次五艘航母的损失。即便是太平洋战争的后期,美国有二十多艘航母的时期。

在阿拉伯海战中,海抗军太平洋号战列舰遭受重创,在中途岛海战中,自由龙号航母战沉。

这一切对于李广来说都是一种磨练。李广现在仍然关心胜败,但是对于战场损失却有了相当免疫力。在下达作战命令之后,李广反倒放下了患得患失的心态。

暗黄的灯光下,李广在思索另一个问题:日军只有六艘商船,到底运送了多少兵力和武器装备呢?

根据张乾文得到的照片判断,这六艘船,最大的排水量不超过六千吨。最小的怕是只有两三千吨。

据参谋人员的推算,这六艘船,最多能运送六千兵力(带装备),一万吨物资。

对于参谋人员这个推算,李广是有疑问的。要知道,西村琢磨在锡兰现在总兵力在一万五千上下,即便是增加六千兵力,怕是也没有取胜的把握。

难道不成,日本海军指挥愚蠢(指大川内傅七的指挥。),日本陆军也会愚蠢的看不清事实。采取添油战术?

李广的猜测,对也不对。

西村琢磨中将本来是要求把近卫师团全军运到锡兰的。但是在十八日,日军增援舰队出现了意外,两艘舰船触雷,一伤一沉。

日本海军方面倒是没有太多的表示。反正开战以来沉船也不是一艘两艘了。但是日本陆军可是对海军方面充满了不信任,这才刚出海。就有一艘运兵船触雷。船伤的不重,但是却淹死了几十个陆军旱鸭子。寺内寿一大将如何还敢把精锐的天皇卫队--近卫师团送往锡兰。

这个近卫师团,先不管战斗力如何,顶着个天皇卫队的名头,就绝对不容有失的。

寺内寿一临时调整,除了一个炮兵大队一个战车大队没有调整。却把刚刚送到新加坡的六千多新兵一股脑的送上了船。

对于寺内寿一大将的调整,西村琢磨中将有苦难言。这纯粹是他自找的,要知道他向寺内寿一大将的报告可是一直处于攻势,但是士兵“伤病”甚多。连续作战,需要修正补充。

日军占领科伦坡时,伤亡总数一万多人。骨灰和重伤兵被小泽舰队带回了新加坡,轻伤员还在科伦坡养病。

西村要求补充兵力,寺内寿一给了六千新兵,还有两个大队的技术兵种。要说不能算少了。谁叫西村琢磨一直在说战局有利,日军是攻势呢。

寺内寿一的想法很简单,本来就处于攻势,加上八千兵力,差不多应该能胜利的。

他哪里知道,此时西村琢磨的部队,减员已经不是当初的八千了。尤其是十九日一战,日军伤亡总数就达到了两千多人。从拿下科伦坡到十九日,西村琢磨的部队减员总数已经超过了五千人。兵力不是缺八千,而是缺少一万三千。

西村琢磨的报告,还有一点误导了寺内寿一大将。西村琢磨在伤亡惨重的情况下,根本不敢照实说减员都是战斗伤亡,只敢说成是“伤病”。

鬼子的确是伤病不少,当初海抗军潜艇二队一艘狴犴级潜艇战沉,牺牲换来的是两艘日军运输船只的沉没。其中一艘正好装载了药品和医疗器械。小鬼子们在锡兰,缺医少药。而恶劣的锡兰热带气候,更是使得日军伤员小病拖成大病,小伤拖成重伤。

伤了一根脚趾头,发展成截肢,截肢再发展成嗝屁。这种情况比比皆是。小鬼子在战场上有武士道精神支撑,也肯为他们的天皇卖命,但是看见伤兵的下场,哪个心里都在打鼓,生怕战场受伤,小伤变成催命鬼。

日军士气是一落千丈,在十九日往后,日军没有发起一次大规模进攻,反倒是鲍刚指挥海抗军在不断的反击。

得知增援兵力只有六千新兵和两个大队,西村琢磨中将已经不再是有苦难言了,而是在仿佛末日来临。如果上天给他一个机会,西村琢磨中将一定会发誓,哪怕撤职,也要给上司讲真话。

西村琢磨不知道的是,现在就是这几千新兵,也已经被海抗军盯上了。

-----

三十日,凌晨。

大西洋号战列舰带领十余艘战舰高速向北航行。海图上,参谋们不断的计算着理论距离。每隔十分钟,就向郑学昌报告一次。

一点整。

郑学昌发出命令:狴犴007号潜艇报告敌舰队方位。

为了避免被日军发现,过去的几个小时内,无论是狴犴007号潜艇,还是任天洋带领的其他潜艇都没有发报,一直保持着电信静默。

现在,虽然尚未接敌。不过两军的距离已经不会太远了,继续保持电信静默反倒有可能贻误战机。

一点零五分。狴犴007号赵洛书发回电报,准确报告了日军舰队方位,航向,航速。

先手一直在手。李广兴奋的在指挥部挥舞一下拳头。

一点十分。大西洋号战列舰开始调整航向。六艘防空驱逐舰从队列中分出,驶向东北方向,准备实施包抄任务。

大西洋号战列舰上,各个岗位上官兵都已严阵以待。气象员不断的测量风速风向,空气湿度也在一次次的确认。光学镜头开始加热,消除雾气。战舰的巨炮也开始活动一下炮管。上上下下的仿佛手臂在挥舞。

夜战在陆军中是一个课题,在海军中更是一个课题。在二战中,其实各国海军都在尽量避免夜战。因为在现有技术装备条件下,夜战的偶然性太大。对阵双方,既是在拼装备。拼训练,也在拼人品。

海军夜战。日军在各国中是最重视的。日本人走的路子是拼训练,艰苦的训练早就了日本海军自认夜战无敌的信心。

英国人既拼装备也拼训练,反正英国得天独厚的航海普及程度,使得他不缺有足够经验的舰员。而对海战理解的深刻,又使得英国非常重视雷达技术在夜战中的作用。

至于美国,海军素质明显比不上英国。主要拼的就是技术。英军虽然雷达技术在海军方面暂时领先美国(指四二年),但是美国人后来居上,炮瞄雷达的升级使得美军在夜战中有着不小的提升潜力。

对于海抗军来说,李广最想学的是英国。拼训练也拼技术。训练。大西洋号战列舰几乎是拼掉了一艘太平洋号战列舰才练出的手艺,应该不比英国人差。拼技术,大西洋号战列舰虽然某些指标比不得英国最先进的战列舰,但是同样是世界一流。而新技术--雷达,海抗军的大西洋号战列舰是海抗军唯一装备雷达的军舰。

这座雷达是萨默维尔上将组织锡兰海战前送给海抗军的。雷达在英国算是非卖品,保密等级相当高。不过萨默维尔本身就是雷达专家,送给海抗军的东西,自然不可能是什么好玩意。这只是英国人在三九年已经开始逐步淘汰的老式防空雷达,核心元件还是老式的电真空管,而不是新式的磁控管。峰值功率和频率参数都有些落后。

比起美军军舰装备的防空雷达,功能差一个档次。美军航母上的雷达除了刚刚完成改造的萨拉托加号航母,还都是太平洋战争前的装备。即便如此,也比萨默维尔送给海抗军的雷达性能优越。

美军舰载防空雷达可以探测一百公里,六十公里内相当精准。而大西洋号上这款雷达,只能探测六十公里,三十公里内才有相当的精确度。

作为防空雷达,六十公里和三十公里,对于战舰来说预警时间是二十分钟和十分钟。不要小看这点差距,生死立判的战争中,十分钟有时就可以决定胜败。

对于穷人来说,不挑剔的。海抗军更是如此,这款性能落后的雷达,海抗军不仅吸收了其中的技术,还改造了一下。外观上,天线不仅可以像一般的防空雷达仰着脸转动,还能改变仰角。内在方面,技术人员有针对的添加了一套滤波装置,现在这款雷达不仅可以当防空雷达使用,也可以当做对海搜索雷达使用。

不过由于使用的频率太低,还是三米波长,根本就谈不上什么精度。对于海面目标,三十公里内也能勉强发现,但是却无法分辨是岛屿或者军舰。而且由于终端显示还是使用的示波器,不是美军和英军配置的ppi雷达显示屏,所以操作难度相当高。不过对于这次海战的战场来说,这种低劣的性能已经有了作用,海抗军对于这片海域非常熟悉,此处绝对没有岛屿,雷达应当不会出现什么误导。

如此垃圾的一款雷达,在三十日凌晨却发挥了极大作用。雷达操作员报告发现敌舰时,大西洋号战列舰已经距离日军舰队不到二十公里。

风雨虽然不大,漆黑的海面上,仅仅依靠观察哨,根本就看不出多远。

雷达技术显现了他的作用,海抗军再得一分。

-------

日军大川内傅七舰队呈不规则环形正在向西直行。

二十公里已经相当近了,如果是白天,双方早已经开火。大战来临,舰桥中一片肃穆。郑学昌此时冷静异常,他没有立刻下令开火,而是下达了一连串的命令。

后来,李广对于郑学昌在这半个小时内的表现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名将风范初显。

郑学昌没有利用这一先敌发现的机会先敌攻击,而是指挥舰队进行了两次右转。

庞大的舰队在半个多小时内完成了一系列编队动作,海抗军舰队成功占据t字横头阵位。

此时海抗军的舰队排成双列,四艘驱逐舰位于第一列,而大西洋号战列舰位于第二列。要是按照传统的战舰编队,战列舰一般会处于相距二十公里的战列舰战线,而重巡洋舰则处于十四公里距离的战线。但是海抗军没有重巡洋舰。

如果按照一般情况,战列舰应当依仗射程远的优势,和敌舰拉来距离。但是郑学昌在这次战斗中,反其道而行之,把战列舰当成了重巡洋舰使用。而四艘驱逐舰则在十公里左右的距离列阵。四艘鱼雷艇则如同刺客一般的向着日军舰队两肋插去。

战斗的第一炮不是由大西洋号战列舰发出的。虽然此时郑学昌已经基本确认了日军舰队的位置。

一点四十九分,六艘防空驱逐舰在日军舰队后方率先开火,十二门三英寸高炮一起轰鸣。

刹那间,日军舰队上空被十二枚照明弹照亮,即使在雨夜中,日军舰队也露出了黑黝黝的轮廓。

不到一分钟,大西洋号战列舰两座四联装主炮已经调整了射击诸元,巨大的炮口喷射出灼热的弹丸。四艘驱逐舰也开始向着日舰倾泻火力。

海抗军主力占据t字的横头阵位,大西洋号战列舰距敌舰十四公里,驱逐舰距离敌舰十公里不到,鱼雷艇已经插向日军舰队两肋,日军舰队后方还有海抗军的防空驱逐舰打出照明弹,战舰率先开火。

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一点--海抗军占据了海战的绝对先手。(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