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三国传奇 > 第一百七十章 降敌国舅

汉末三国传奇 第一百七十章 降敌国舅

作者:背砍刀诗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3 23:32:08 来源:笔趣阁

李邵、蒋琬遂还成都,以廖立之语悉数诉予孔明。诸葛亮仔细品评,良久不语,当夜即书奏章,次日呈报后主,弹劾廖立道:“长水校尉廖立,坐井自大,贬论朝士,公然指责朝廷不任贤士而用庸人,又说万军统帅皆不中用;诽谤先帝,诋毁群臣。若有人称朝廷军队简练、建制分明时,其则傲视屋顶,勃然变色叱之:‘何可称道者!’诸如此类不可胜举。一羊乱群,皆成危害,况廖立官任高职,下僚孰能辨其真伪?今请罢黜,以靖朝纲。”后主览奏,于是下诏废廖立为平民,流放汶山郡。廖立接诏大悔,便携全家至汶山,在那里耕养自给。后至建兴十二年,廖立闻说诸葛亮死于五丈原,不禁双泪长流,叹息道:“丞相既死,其谁知我?某终为异族之奴矣!”后姜维率偏师经过汶山,前去看望廖立,赞其意气不减当年,言谈自若。姜维辞别去后,廖立痛哭流涕道:“非是某意气不减,言谈自若,是皆为保全面子之故耳。”于是老死流放之地,妻小遇赦返回蜀地。此是后话,在此表过。

且说孙权既与蜀国重缔盟约,即与魏国决裂。黄龙二年,东吴戏口守将晋宗杀死将军王直,率部投降曹魏,被任命为蕲春太守,屡次侵犯吴国边境。六月,孙权命将军贺齐率蜀降将糜芳袭取蕲春,活捉晋宗,大获全胜。吴主大喜,重赏随征将士,糜芳随征有功,且因是蜀主刘禅亲舅,此时吴蜀两国和好,由此破格厚赐,拜为列侯。自此东吴众臣始对糜芳假以辞色,刮目相看,渐无讽刺辱骂之举。糜芳终得吴主赏识,颇有多年媳妇熬成翁姑之感,心中郁闷渐舒,便不似当初闭门不出,亦常率家仆至郊外射猎散心。这日丰获而归,行至原南郡太守潘濬府门之首,遂登门求见。潘濬亲出府门相迎,延至堂上落座,令从人献茶,问多日不曾相会,今从何来。糜芳掩面大哭,陈说痛悔当初献关投降之情,寄身他国委曲经年,今日方得稍解。潘濬听了,也为之唏嘘流涕,便即置酒相待,并请来傅士仁作陪。

列位看官,这三人虽皆为荆州降将,却待遇不同,天壤之别。凡蜀将降吴者,除却范强、张达不论,其最让吴人不耻者便是傅士仁。因其是主动献城,未施一刀一矢,可谓背主之尤;其次便是糜芳,但因毕竟是被困孤城,且中了傅士仁逼降之计,吴人尚能原谅。倒是这个治中潘濬,因是被吕蒙以荆州军士骗开城门,不得不降,并非主动献城,则又是一样人物,反得孙权礼遇。当闻关羽被杀之时,潘濬竟至泪流不止,望北而哭,数日不语不食。孙权敬其忠义,即拜其为辅军中郎将,授以兵权。又迁奋威将军,封常迁亭侯。全取荆州数郡之后,又称尊号拜为少府,进封刘阳侯,迁太常。论起官职,比在关羽手下倒升了不少。

同是降臣,尊卑不同;皆封官职,高下有别。当夜三人宴罢,糜芳、傅士仁辞归己府。傅士仁因见糜芳立功受赏,渐为吴将尊重,惟自己还如落水狗般,不得不夹起尾巴做人,不由长吁短叹不止,只恨命运无常,造化弄人。愈思愈恼,随连夜收拾细软行李,与几口家眷装载一车,偷偷离了江夏,逶迤向交州进发,去投其叔父士燮而去。书中暗表,原来那傅士仁本不姓傅,却是姓士名仁,是因曾被刘表聘为少傅以教幼子刘琮,故以傅为姓,在此表过。且说傅士仁单枪匹马,赶着车辆家眷,一路向南奔走,好一似当年关公千里单骑情状,只是少了关公一身凛然之气,好不凄惶。这一日来到零陵地界,忽遇到东吴巡界骑兵。傅士仁大惊,躲避不迭。那骑兵将领见来者可疑,随令将傅士仁拿了,去见平戎将军步骘。

步骘见拿了傅士仁,即问其何往,可有吴王大令或关防路引,傅士仁慌不能答。前文书曾有交待,步骘平生最恨此等背主叛降之人,此时见其分明是携全家叛逃,如何容得?即令一刀斩了,家眷发与部将为奴,将其首级令人送去武昌,呈报吴主。可叹!观其曹魏许多降将,如张辽等终得封妻荫子,名垂青史,不似傅士一代叛降之将,落得这样凄惨下场。列位看官!若是那傅士仁对步骘说出自己是交趾太守士燮之侄,此去是投奔叔父,怕是还落不得身首异处,恐倒要得一个大富贵结果。只是他心中有鬼,慌不能答,这才害了自身。说话的,如何这般讲?原来此时交趾太守士燮正被孙权视为座上之宾,亦同步骘私交甚笃,若知傅士仁是士燮亲侄,如何能下手斩之?反会亲迎远送,使部将礼送其归交州也。

那士燮却是何人,竟有如此名望?书中暗表,这士燮和刘表一样,原是汉末一路诸侯,因人生际遇个别,竟成一代化外天子,真个了得。说话的便在此为其作一个小传,以叙传奇。话说士燮字威彦,生于交州苍梧郡广信县。其先祖为鲁国汶阳人,为躲避新莽之乱而移居交州,经六世至其父士赐,遂为当地豪族,曾于汉桓帝时任日南太守。士燮年轻时随颍川人刘陶学习《左氏春秋》,后被举为孝廉,补任尚书郎,因事免官。其父士赐去世后,士燮被举为茂才,任巫县令。此时其兄士双因嫌恶交州乃是穷荒之地,遂远奔关中广阳,于其地娶妻生子士仁,后为避董卓之乱又南下荆州,投奔刘表,任为公安郡守,这才安顿下来。

中平四年,士燮被任命为交趾太守。交州刺史朱符向各地收重税,引起反抗被杀,州郡秩序混乱。此时朝廷混乱,交州即成化外之邦。士燮名为汉朝交趾太守,实为割据岭南各郡之王。士燮表奏其弟士壹任合浦太守,士䵋任九真太守,士武任南海太守,士氏亲族多出任交州要职。士燮性宽厚且有器量,谦虚下士,中原士人前往依附避难者数以百计,如袁徽、许靖、刘巴、程秉、薛综等皆曾为其座上客。士燮虽于偏邦之地为官,但崇尊儒学,手不释卷,并与关公同好,常沉醉于《春秋》,且为之作注,天下士人皆称颂之。

名士袁徽曾寄书给尚书令荀彧道:“交趾士府君既学问优博,又通晓治政,处于大乱而保全一郡之地,二十余年使疆境不罹战祸,百姓不失其业,商旅亦皆蒙荫。即如窦融保全河西之功,亦不如士府君保全交广之地也。士府君公务余暇尚习书传,尤对《左传》研析精微,解释甚为详密。《尚书》则兼通古今之文,对大义理解详备。”士燮受人称赞如此。由此掌管一州之政,威望尊贵至高无上。出入时鸣钟响磬备具威仪,笳箫鼓吹车骑满道,常有数十沙门之僧夹在车马群中焚香。妻妾子弟尊贵显赫,震服蛮族,虽南越王尉佗亦不如之。其后交州刺史朱符死,朝廷以张津继任,张津行为荒诞,为部将区景所杀。荆州牧刘表派赖恭接替张津之位,同时派吴巨任苍梧太守。曹操时为丞相,以天子名义赐士燮玺印,封士燮为绥南中郎将,总督交州七郡,兼任交趾太守如旧。士燮遣使者张旻奉送贡品到许都,虽道路隔绝,不弃贡责,朝廷遂诏拜士燮为安远将军,封爵龙度亭侯。此后,吴巨驱逐赖恭。

建安十五年,孙权赤壁大胜,即派遣步骘为交州刺史,交州遂归吴国所有。士燮率兄弟子侄归附,而吴巨却怀有异心,被步骘斩杀,此后士燮被孙权封为左将军。建安末年,士燮将子士廞送至东吴为质,孙权命其为武昌太守,士燮及士壹在南方诸子皆为中郎将。士燮又诱使益州豪族雍闿叛蜀附吴,孙权拜为卫将军、龙编侯。士燮常遣使觐见孙权,进献各种香料及细纹葛布,动辄数以千计,其他如明珠、大贝、琉璃、翡翠、玳瑁、犀角、象牙之类珍品,以及奇物异果,及香蕉、椰子、龙眼之类,无岁不贡。士壹有时贡献好马数百匹,孙权皆亲自致信,厚加恩赐以回报慰抚。士燮雅好儒学,南越诸国民众高度赞赏,奉为士王、南交学祖,捐建帝王庙以祀之,至今祭祀不绝。士仁被步骘擒斩之后三年,士燮病逝,享年九十岁,实为高龄天寿。其子士徽因叛吴自立,终为吴国攻灭。此乃后话,此处表过不提。

话休叙烦,书归正文。且说蜀建兴元年六月,云南监州郡耆帅雍闿受士燮所诱,袭杀太守正昂,归附于吴。孙权即受其降,下诏以雍闿为永昌太守。永昌功曹吕凯、府丞王伉仍奉蜀国正朔,率吏士闭境拒守,使雍闿不得进入永昌之境。雍闿因诱使蛮王孟获连结诸夷,使诸夷皆叛蜀汉,又联合牂柯太守朱褒、越巂,夷王高定等人起兵。诸葛亮闻报,因新遭皇帝大丧,军队元气未复,虽雍闿、孟获反叛,皆抚而不讨。遂专心务农植谷,闭关息民。并以都江堰为农本,设堰官,征丁一千二百人看护。未及三年,益州民安食足,兵力渐复。

细作探知吴蜀结盟,吴王孙权却一边与蜀结盟,一边又使交趾太守诱降蛮族耆帅雍闿,叛杀蜀国太守正昂造反,由此火速报入洛阳。魏主曹丕听知大怒,说道:“朕早说那孙权是个反复小人,今果不其然。某与孔明虽无故交,但此次却要替其管一回闲事,出这一口不平之气!”于是大集文武,商议起兵伐吴。侍中辛毗出班谏阻:“吴楚之地土阔民稀,用兵亦未见其利。莫若养兵屯田十年,足食足兵,然后攻之,则吴、蜀可破。”曹丕怒道:“此迂儒之论也!今吴蜀连和,早晚必来侵境,何暇等待十年!”即传旨起兵伐吴。司马懿建议从蔡、颖入淮,取寿春,至广陵,渡江口,径取南徐。曹丕从之,乃封司马懿为尚书仆射,留在许昌,凡国政大事,皆听司马懿决断。自此之后,司马懿方始进入曹魏统治核心,参与决断国家大事,在此提醒,表过不提。于是魏文帝令造可容二千人大龙舟十只,战船三千只,于中秋八月南征。诏命曹真为前部总督,率张辽、张郃、文聘、徐晃等大将先行,许褚、吕虔为中军护卫,曹休为合后,刘晔、蒋济为参谋。前后水陆军马三十余万,克日起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