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三国传奇 > 第十四章 董卓进京

汉末三国传奇 第十四章 董卓进京

作者:背砍刀诗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3 23:32:08 来源:笔趣阁

沉吟半晌,丁原依旧难以决断,遂命中军去唤自己义子吕布,以及参事张辽二将进府,以商议行止。中军官领命,出门跨马而去。不到一刻,只听府门外马挂鸾铃声响,声止门开,两员大将走进厅堂,正是吕、张二将到了。书中暗表,那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人,父母早亡,前年投军到丁原帐下,力抗黄巾屡立战功。丁原爱其武勇非凡,却又惧其得掌兵权难以驾驭,遂命其担任帐下主簿,以父子相称。吕布因缘际会,少年时在冀州黄公山得拜乌角先生左慈为师,学得一身盖世武艺,善使一杆八十六斤方天画戟,真个是天下无对。又因膂力过人,所以自习硬弓,箭法通神——此乃其个人天赋异禀,却非左慈仙长所授。左慈亦恐吕布仗恃戟法箭术为恶,无人能制,故后来收赵云为徒,亦令其苦练箭法,此乃后话。吕布习成武艺,尝以卫青、霍去病自诩,放言欲凭军功封侯边塞。左慈先生知其难得善果,遂借故赶其下山。吕布仗凭勇武,投入并州刺史丁原帐下,奈时运未至,也只得暂时屈身,以待天时。

再说那张辽字文远,原籍雁门马邑,乃是汉武帝时马邑之谋的发起者聂壹后人。汉武帝因马邑之围未能伏击匈奴而失利,将与聂壹一起谋划诱敌的大行令王恢下狱,使其负罪自杀。聂壹闻说王恢获罪,遂带家人隐遁不出,此后家族为避怨而改张姓。张辽与吕布同时从军,二人家境出身相同,自然互相帮衬。张辽膂力过人,且又好学,闲时节常向吕布讨教枪棒戟法,不觉武艺出众,常人不敌。张辽本也有意使用铁戟,吕布却不许,说两臂若无千斤力气不可使戟,若遇劲敌战到百合以上,兵器反成累赘,易为对手所乘。张辽听他说的有理,便拣与戟相近的兵器,打造了一杆浑铁钢枪,重约五十四斤,常人却也舞之不动。

二人来历表过,书归正文。丁原见两员爱将皆至,遂拿过大将军檄文,递予二人看了,询问如何行止。那吕布正愁没有机会晋升,闻言极力撺掇道:“义父勿疑,此乃百年难逢之遇。常言道,功高莫过救驾,计毒莫过绝粮。况且张让等养尊处优,又失了禁军兵权,杀之如同割鸡容易。义父替朝廷及何大将军除了权宦,何愁不得三公之位?这执金吾微职自然不在话下,定是司马防另行高就后甘心让之,义父不必放在心上。”丁原又问张辽,张辽也道:“吕主薄说的是。我闻西凉刺史董公已然起兵,我并州属其治下,主将已发而部下壁观,恐事后不但获罪朝廷,亦且得罪董卓。请将军早作决断,即刻应召发兵为上。”

丁原见二人所说一致,主意遂定,便令都尉张杨领兵六千留守并州;自己率吕布、张辽点兵五千兵发洛阳。张杨又名张阳,字稚叔,并州云中人氏,常于上党防御山寇,武力超于常人;丁原命为帐下武猛从事,颇与吕布、张辽交好。只说丁原率军南下,兵渡黄河之时,恐西凉军马从此逃走,遂下令火烧孟津渡口。火光照得全城皆亮,民宅烧毁无数,百姓哭声震天。吕布、张辽见到火光大起,急令部卒救火,听说是刺史将令,二人愕然无语。列位看官,丁原这一把火不要紧,却等于送信于十常侍,诸侯大军将至洛阳,由此枉送了大将军何进性命。孟津渡口火光大起,早有沿路探马报至京城。张让闻知外兵将至,急与同党共议,须抢先下手杀了何进,再矫诏阻止外兵入京,方能自保。

十常侍商议妥当,于是命令暗伏刀斧手五十人,于长乐宫嘉德门内,再入后宫泣告何太后道:“今大将军不听娘娘言语,却听部下袁绍挑唆,矫诏召外兵至京师,欲灭臣等,望娘娘宣大将军入宫谕止之。如其不从,臣等只就娘娘驾前请死。”那何太后被张让等蛊惑日久,又常被何苗在耳边替张让进言,哪里知道其中阴谋?听了张让言语,当即降诏,令人飞马出城,阻止丁原人马进京,并宣何进入宫,想要他与张让当面和解,休得再争。何进不知就里,得诏便行。陈琳竭力劝止,何进不听,但也由此加了小心,令袁绍、曹操各选精兵五百,命袁绍之弟袁术统领,布列于青琐门外。袁绍与曹操带剑护送何进至长乐宫,黄门假传太后懿旨:“太后特宣大将军,余人不许辄入。”将袁绍、曹操等都阻在宫门之外。何进昂然直至嘉德殿门,张让、段珪迎出,左右围住,宫门尽闭,伏甲齐出,立时将何进砍为两段,却将首级从墙上掷出,冲墙外高叫:“何进谋反已经伏诛!其余胁从弃兵投降,尽皆赦宥。”

袁绍及曹操见了何进人头,知道今日之事不能善罢。若能拼却一死趁势杀了十常侍,尚有一线生机;若是投降阉宦,事后仍不免有灭族之祸。袁绍遂厉声大叫:“阉官谋杀大臣!大将军有功无过,素日且对我等不薄。诸将应努力向前,与俺共诛恶党!”即与曹操斩关入内。何进部将吴匡率兵于青琐门外放火,直杀入内庭,见何苗提剑而出,遂命禁军道:“都是这奸贼与张让同谋,害死亲兄,与我斩了!”众军应声上前,不由何苗分说,乱刀砍为肉酱。袁术看见火光突起,知道得手,遂引兵突入宫庭,但见阉官尽皆杀之,一个不留。袁绍见宫内宦官大半伏诛,便令军士分头来杀十常侍家属,不分大小,尽皆诛绝。当时宫中火焰冲天,赵忠、程旷、夏惲、郭胜四个中常侍被赶至翠花楼前,剁为肉泥。

那袁绍与袁术本是同父异母嫡亲兄弟,皆出身于汝南袁氏,一门四世三公,其父乃是司空袁逢。传说生袁术之时,有神仙托梦给其母亲,说其怀中之子有天命在身。袁绍当初过继于伯父袁成为养子,生母仅为府中婢女,故此早年在家中地位颇见低微,名望不如袁术。袁术年轻时负有侠气之名,常与朝中诸公子田猎游玩,后闻其母谓自己有天命在身,遂改其志,习学经典及治国方略。初被举为孝廉,后经多次调任,官至河南尹、虎贲中郎将。因大将军何进掌朝政大权,袁术与袁绍得其拉拢,故此同掌西园校尉军马,替朝廷出力。只说赵、程、夏、郭四贼既死,张让、段珪、曹节、侯览却是见机得快,急引禁军进入内苑,将何太后及少帝刘辩并陈留王刘协劫去内省,从后道潜走北宫而去。何太后被张让等簇拥上车出宫,耳听杀声四起,此时方悟是自己害了兄长何进性命,以至于此,不由悔之莫及。

当时有尚书卢植正在外廷值守,见到宫中火起,知道发生事变,立即擐甲持戈,率领护卫立于阁下,挡住车驾,大声喝道:“恶贼哪里去?卢植在此!”段珪正拥逼何后过来,见到卢植拦路,知道此老乃是剪除黄巾叛军的第一个功臣,弟子遍于天下,哪敢迎敌?即刻回身便走,连部下及天子车驾也都不顾。何太后见此,连忙拼命跳车逃生,摔了一个趔趄,幸被卢植看见,急命军士救下。适逢曹操领着禁军前来,卢植即命其救灭大火,同时遣兵追袭张让、段珪等贼,寻觅少帝还朝。当时有河南中部掾闵贡在侧,奉令引兵追出城去。胡车儿、臧霸亦在军伍之中,此时刚刚赶到宫阙,听卢尚书说到不见了少帝刘辩,二人吃这一惊非同小可,急忙互使一个眼色,趁乱裹入闵贡队伍,一齐出城前去寻找少帝。

张让、段珪劫拥着少帝刘辩及陈留王刘协,冒烟突火,连夜奔走至北邙山。约摸二更时分,只听后面喊声大举,正是闵贡率领人马赶至,扬声大呼道:“劫驾逆贼休走!”张让急令随身禁军迎战,却被胡车儿和臧霸两杆枪冲入阵伍之中,片刻间杀得人仰马翻。胡车儿救主心切,如泼风一般杀入阵伍之中,冲到帝驾车仗之前,一眼看到张让,不由怒火万丈,只顾催马提枪前冲,无人能挡。张让见事紧急,怕遭擒不免受辱,遂跳下车来,转身投河而死。胡车儿杀散车旁护从,掀开车帘看时,见车内空空如也,只遗下帝服与王服两套扔在榻上,少帝与陈留王却无踪迹。这时臧霸飞马已至,急问道:“皇帝何在?”一边往车中看时,与胡车儿齐叫声苦,不知高低。闵贡策马而至,胡车儿和臧霸回禀车内无人。闵贡大惊失色,见车旁草丛中蹲着两个车夫,抖作一团,遂以手中马鞭敲打左首车夫头顶问道:“皇帝和陈留王安在?”那车夫抖得愈加厉害,随手指道:“被段珪带人劫持往东去了。”

闵贡听了更不怠慢,急忙带兵去赶。胡车儿和臧霸正要随闵贡去追,却被那车夫立起身来,一把拉住胡车儿辔头,低声道:“师兄,哪里去?”胡车儿闻言大喜,于星光下仔细看时,见那车夫不是少帝刘辩,却是哪个?刘辩屈身将另一车夫拉起,对胡车儿说道:“此亦并非车夫,实乃朕弟陈留王刘协。方才你等与张让、段珪对敌之时,我弟兄恐被贼人当作人质,便与车夫换了衣服,放他们逃生去了。你们二人来了,这就好了——哪里也不要去,只在车前护卫,等候援军前来迎驾即可。”说毕,与陈留王重归车内,再次换上帝王衣冠。

臧霸被搞得云头雾脑,不由问道:“换衣脱困,陛下机智人所不及。却为何又对闵大人谎称自己被段珪劫去?”少帝在车内道:“段珪那奸贼罪恶盈天,岂能不逐而歼之?朕若显露身份,闵贡又不认得我和陈留王,一时难以分辨真伪,定要盘问。稍作耽搁,段贼必然漏网,再难缉索。”臧霸恍然大悟,暗自敬服。却说闵贡一路向东追赶,不上十余里路程,果然赶上段珪,因问天子不知何在,当即大怒杀了,悬头于马项之下。此时已过五更,天空初现晨曦,竟是乱了一夜。忽听身后呼声大起,只见司徒王允、太尉杨彪、左军校尉淳于琼、右军校尉赵萌、后军校尉鲍信、中军校尉袁绍,一行数百人马,前来迎接车驾。闵贡诉说失了少帝和陈留王踪迹,众人正惊慌失措间,一骑快马由西而至,臧霸在马上大呼道:“陛下与陈留王在此,令各位大人前往护驾!”王允等大喜,上前迎着车驾,君臣皆哭。

君臣正待启程回京,忽听北边喊声大作,一支铁骑向南疾驰而来,约有三五千兵马。为首者乃是并州刺史丁原,身后左右两员大将夹护,正是行军主薄吕布和参事张辽。丁原高叫:“前面可是皇帝陛下?臣并州刺史前来勤王护驾!”司徒王允和太尉杨彪见了,心中大定,令丁原下马见驾。丁原伏地拜倒,陈留王好言抚慰,命其先使人将段珪首级往京师号令,同时簇拥少帝还京。经此一役,十常侍之乱方告平定。先是有洛阳小儿在城内传唱童谣:“帝非帝,王非王,千乘万骑走北邙。”至此果应其谶。当下车驾返京,前行不到数里,忽见旌旗蔽日,尘土遮天,又有一枝人马到来。王允等不知何处兵马,不由相顾失色。袁绍奋勇骤马而出,军高声喝问:“来者何人?”绣旗影里一将飞出,厉声问道:“天子何在?”袁绍、曹操等听其问得无礼,俱各惊怒,丁原却已认出,来者正是西凉刺史董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