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三国传奇 > 第十五章 意图废立

汉末三国传奇 第十五章 意图废立

作者:背砍刀诗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3 23:32:08 来源:笔趣阁

且说王允等护住天子车驾,刚要回转洛阳,忽闻蹄声大作,对面驰来一彪人马,为首一将厉声喝问,天子何在。众官大惊视之,早有司徒张温及并州刺史丁原认出,来者乃是西凉刺史董卓。吕布不服,哼了一声,一催坐骑,便要上前放对。丁原见吕布纵马,急制止道:“我儿休得莽撞,来者乃是为父本官上司,并州牧兼领西凉刺史董大人,你我权且忍耐则个。”吕布闻说对面来者便是西凉刺史,甚感惊奇,遂按住辔头,冷眼旁观,看他怎地。

书中暗表,那董卓字仲颖,凉州陇西临洮人,生于豪强之家,少好游侠之举,极其豪放。及年纪稍长,尝独骑游于羌中,因为人粗猛有谋,多与羌族部落酋长交往,致名闻西凉。又因其体魄健壮力气过人,通晓武艺,能带两只弓箭,左右驰射,兼且野蛮凶狠,故此乡里及周边羌人不敢招惹,羌族首领豪帅亦极力迎合趋附,与其称兄道弟。永康元年,董卓任羽林郎,统管元郡羽林军。不久升为军司马,跟从中郎将张奂征讨并州叛羌,因功拜为并州刺史、河东太守。后代卢植领军,因败于黄巾军获罪,被贬回陇西。中平元年冬,北地郡先零羌和枹罕群贼反叛,拥立羌族北宫伯玉、李文侯为将军,杀死护羌校尉冷征。北宫伯玉又劫持金城汉人边章、韩遂,使与己俱反汉廷。边章、韩遂杀金城太守陈懿,以讨诛宦官为名,率军入寇三辅,侵逼汉帝园陵。汉灵帝急征举国强将精兵抵御,迁董卓中郎将,拜破虏将军,和司空张温、执金吾袁滂、荡寇将军周慎等,率步骑兵共十余万人屯兵美阳,护卫园陵。官军初战不利,张温心急如焚,惟董卓神色自如谏道:“今我虽然不利,但应稳定军心,以待时机反攻。”张温深以为信,由此谈笑自若,军心乃定。

十一月中某夜,皓月当空,忽有流星长达十余丈,映得半壁天空火光如柱。这一奇景只惊得边章、韩遂营中战马狂鸣不已,顿时整个羌人军营一片骚乱,久久不能安静。董卓欣喜若狂,于是立即与鲍鸿等对西凉军合兵夹击。西凉军无备,一时遭受重创,死伤无数。边章、韩遂败走榆中,董卓与周慎等将率军追剿,至于金城,却遭数万羌人围击。不到数日,官兵各军粮草殆尽,周慎军被彻底击溃。董卓却仍不惊慌,命令士兵在河中筑起高坝,截断上游流水,使众军整日在坝中捕捉鱼虾为食。西羌将领以为董卓军粮已尽,于是只围不攻,想困死董卓。逾旬日,不见董卓军动静,使羌骑去探时,汉军早已消失无踪,不知去向。原来董卓筑坝捕鱼,却是惑敌之计。董卓因抗击边章、韩遂有功,遂被封为台乡侯,食邑千户。中平三年,羌胡内变,韩遂格杀边章、北宫伯玉及李文侯,总领三部共十余万人围攻陕西,太守李相如叛离朝廷,归附韩遂。韩遂又联合马腾、王国等人合兵进攻三辅,声势浩大,势不可挡,未及两年便已攻到陈仓,危及长安、洛阳两京。灵帝急拜董卓为前将军,前往抵御。董卓与左将军皇甫嵩共解陈仓之围,再次大败韩遂、马腾,因此又得到朝廷封赏。

至此,董卓势力急速膨胀,朝廷大惧,于中平五年征董卓为少府,欲夺其兵权。董卓明白朝廷用意,便婉言拒绝,不肯就任。灵帝病重时召见董卓,拜为并州牧,隶属皇甫嵩所管。董卓自然不满,便奏灵帝道:“士卒大小相狎弥久,恋臣畜养之恩,为臣奋一旦之命,乞将之北州,效力边垂。”遂辞帝还营,统众进驻河东,自领凉人兼杂胡汉混合大军,羽翼日趋丰满,目中无人。屯兵河东以后,整个陇西便成董卓势力范围,籍此欲问鼎中原。得知灵帝驾崩,又收到大将军何进密令,召己进京讨伐张让,董卓便道:“时机至矣!”立即召集人马,连日引军进京,并上书少帝,大唱“逐君侧之恶,收张让军,以清奸秽”高调。

董卓却万万没有想到,在其还未及赶到洛阳之前,何进竟擅自轻身入宫,中了十常侍之计,已被张让等人杀死。董卓闻报,遂问计于李儒,意欲还兵归于河东,待机再起。李儒献计道:“既已进京,便无回军之理。为今之计,莫若以剿除宦官为名杀入京师,挟天子以令诸侯。”董卓深以为然,故此不待朝廷诏命,即刻提兵大进。大军尚未到洛阳,远远看到对面一支人马,军中打出天子仪仗。董卓故此纵马上前,出口便问“天子何在”,吕布不忿,捉戟在手,便要纵马上前,却被丁原止住,众人齐看刘辩脸色。少帝不知国舅何进檄召天下各镇诸侯进京之事,此时陡然见到西凉人马到来,一时沉吟不语,暗自思索对策。

少帝身侧有陈留王刘协,此时年方九岁,因见周围有许多军马护驾,不由胆气颇壮,想要在皇兄和群臣面前显示一番,遂勒马向前,向董卓喝叱道:“对面来者何人?敢在圣驾面前大呼小叫!”董卓眼见陈留王区区稚龄少儿,但语气颇为豪壮,不由一怔,顺口答道:“我乃西凉刺史董卓,奉大将军檄命,特来保驾。”刘协高声斥道:“既来保驾,天子在此,何不下马?”董卓不料眼前小儿竟有如此气魄,料是亲王贵胄,又见丁原与诸大臣围护车驾,不由收了气焰,慌忙下马拜于道左,山呼万岁。陈留王唬住董桌,心中大定,遂又以善言抚慰。董卓暗暗惊奇,就车前拜叩少帝,并奉酒食。少帝略加抚慰,诏命护驾还宫。董卓领旨上马,令西凉兵前导,并州兵马合后,簇拥车驾回归洛阳。丁原纵马前来拜见,董卓哼了一声,洋洋不睬。丁原身后吕布和张辽均各大怒,但因当着天子之面,只得隐忍不发。

少帝刘辩和陈留王当日还宫,见了何太后,母子三人劫后余生如梦初醒,俱各抱头痛哭。太后诏令扑灭余火,检点宫中,却不见了传国玉玺,并许多库中珍宝,俱化为灰烬。少帝怜念兄弟刘协,怕母亲因国舅之死而忌恨董后,又因忌恨董后转而欲杀陈留王,故将刘协留在自己身侧,不使其离开半步,并秘令胡车儿和臧霸暗地保护。胡、臧二人领旨,应诺而去。少帝心知董卓、丁原等诸侯在京,久必酿成大乱,又请太后诏命擢升袁绍为都尉,曹操副之,统领八尉禁军,以卫内宫。太后惊魂未定,且心恨少帝庇护陈留王,那袁绍和曹操更是杀了兄弟何苗的仇人,遂不准少帝所请。如此西园八尉群龙无首,各自为政,乱成一团。

董卓虽然屯兵城外,但每日带铁甲马军入城,横行街市,京都百姓俱都惶惶不安。董卓为了显示自身威仪,且欲观察百官反应,每于下朝之际带领兵弁出入宫庭,略无忌惮。后军校尉鲍信见董卓日益跋扈,遂向袁绍及司徒王允进言,宜早日定计,除去董卓。袁绍及王允二人未得太后旨意,皆说不可轻动,宜多加安抚为上。鲍信一怒之下,自引本部军兵出京,径投泰山去了。次日早朝,何太后照例垂帘主政,诏命封赏平乱诸臣,拜董卓大司空、前将军、鳌乡侯,总领京城禁军及本部西凉兵马;并州刺史丁原加封执金吾,却无兵权。

丁原大失所望,本欲自回并州,却又恋恋不舍,于是驻兵城外,心下犹疑不定。吕布看出丁原心思,遂进帐谏道:“那董卓虽然跋扈,手下不过三千兵马。京中禁军除后军校尉出走,其余尚有近两万兵马,都在曹操及袁绍、袁术兄弟手中。那曹操及二袁本与董卓不和,义父若与其联手共除董贼,何愁大事不成!”丁原沉吟道:“我欲除董卓久矣。奈何我与袁家兄弟及曹操并无交情,如谋不成,反遭其害。不如遣张辽且回并州,令张杨尽发并州兵马前来,与董卓并力死战!”即令张辽连夜赶回并州,调兵前来。张辽得令,飞马出营而去。吕布见丁原不纳自己计策,又走了膀臂张文远,暗自回营气恼。

且说董卓营中只有三千人马,自思远非西园八尉敌手。谋士李儒献计,令将部下人马分为两班,轮番于夜间悄悄出城,次日却列队自西门而入,擂鼓穿城而过,又自东门而出。如此十数次,满朝文武大惊失色,也不知董卓到底还有多少人马在城外,不敢轻举妄动。李儒见朝廷诸将不敢稍动,即劝董卓以何太后所赐兵符,令张济、樊稠持至西园尉,收揽八尉兵权。那西园八尉群龙无首,见了兵符即降,毫不费力。少帝此时未及过问禁军之事,胡车儿和臧霸又只在内宫应值,一心保护少帝和陈留王安危,对宫外诸般变故自是一无所知。

董卓得了西园之兵,随后又将禁军编入麾下,登时兵强马壮,放眼京师中再无敌手。王允眼见董卓坐大,后悔不及。董卓心中大喜,私下与李儒商议道:“我用先生之计,如今军权在手,朝廷已尽在掌握之中。但我观朝中文武各怀异志,袁绍等禁军将领更是不服,下一步将奈之何?”李儒道:“这个容易。主公可与群臣议废少帝而立陈留王,以观群臣动静,此秦赵高指鹿为马之计也。”董卓不解道:“我观当今少帝怯懦呆傻,陈留王虽年幼而聪慧机智。以聪慧机智之主代怯懦呆傻之帝,倘其终不为我所用,岂不弄巧成拙?”

李儒道:“主公有所不知。少帝表面怯懦,内心颇多智狡。且何太后在朝,文武大臣与何进有旧,必誓死报效于少帝,此非主公所能挟制。陈留王乃董太皇太后抚养成人,主公若诈称与太皇太后同宗,为其无罪而被鸩害昭雪,顺其遗命立陈留王为帝,则朝中必有因同情董后而顺从主公者。且自董后驾崩之后,陈留王无论宫内宫外均无亲信,若被主公拥立为君,除主公之外其还能用谁?如今朝廷无主,主公不就此时行事,迟则有变。来日主公可于温明园中召集百官,谕以废立之事;百官有不从者当场斩之,则威权之行,正在今日。”

董卓听罢大喜,即命次日在温明园大排筵会,遍请公卿。满朝公卿皆惧董卓威势,谁敢不到?自是战战惊惊,前来列座,且违心恭维董卓功德,谀词如潮。当下声乐齐奏,酒行数巡,董卓忽教停酒止乐,起身厉声道:“吾有一言,你等众官静听。”众人放下酒杯,尽皆侧耳恭听。董卓说道:“天子为万民之主,无威仪不可以奉宗庙社稷。今皇上懦弱不智,不若陈留王聪明好学,可承大位。先帝在时便欲立陈留王,在座诸公人所共知。若非何进违制而行,何有前日大乱?某依先帝心意,奉太皇太后遗旨,欲顺天命废少帝,立陈留王,诸位以为何如?”说罢双目炯炯,遍视群臣。在场文武诸官听罢,面面相觑,一时鸦雀无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