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庚辰年正月 > 69.木匠做桶

庚辰年正月 69.木匠做桶

作者:岚小榕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3 00:30:29 来源:笔趣阁

中秋一过,秋粮收割临近尾声。伙计陆续返回,谪仙烧坊进入开秤收粮阶段。

立窖后,两间作坊要同时开酿,王秉正把伙计重新编组,以老带新,开始打扫烧坊内外环境,清洗器具,做立窖的准备。

他跟左钧商量,新生产季,王法天不再每天读半天书,而是要带着一队人,盯住一间作坊,尽可能多地参与到酿酒的全流程中,尽快成为能独当一面的酿酒师傅。

秋粮收储比预想更好。立窖前,当地的苞谷、高粱和糯高粱的收储已超过五百石。仅曹家富从梓潼送来第一批就是清一色的糯红品种,数量也有二百多石。

重阳。立窖。两个作坊同时开锅蒸粮,每天消耗的酒粮多达十数石。原来的发酵池已满足不了日渐增加的酿酒需求,用桑木做桶代替发酵池的想法,再次在王秉正心中活泛起来。

当地人家中,都有一种叫皇桶的大木器,用来储物盛粮。王秉正想依皇桶样式,做一批更大更深的桑木桶来发酵酒醅。他要在木桶下装上木轮,这样装粮出糟,都会方便许多。

他找到铜牟最大的木工作坊,为自己定制想象中的大皇桶。做皇桶对当地木匠来说,只算普通活计,可听说要用桑木来制,木匠师傅就很犹豫。

原来,老桑之木特别柔韧且多树瘤,开锯、用斧和刨光,都较常用的松柏木难度大,做起来费工费时。

“费工费时,可在价钱上找补嘛!”弄清木匠的顾虑,王秉正给出解决方案。

“我们做个三尺高、三尺阔的皇桶,含木材一般要价是银一两。你用桑木做,能给啥样价?”木匠问。

“你给我做四尺半高、六尺阔,我直接给三两银一个。但桶板必须用一寸厚的桑木,下面底板销条上,得安上半尺阔的木轮。”王秉正粗算一下,大方报价。

三两银子一个桶,这个价对木匠来说太有诱惑力:“先按你的要求试做一个看。如果行,再接这活。”他暂时答应下了王秉正。

在当地蚕农眼里,淘汰的老桑木连好柴火都算不上,木匠没花多少钱,就从镇子附近蚕农那里买来一大车上好的干桑木。改板、清面、钻孔、打销,围成上大下小的桶壁。用青篾绾成桶箍,倒过来再箍了三道,然后把拼锯好的桶底板铺上销牢,用干锯末把边缝扎实。

木匠严格按照王秉正要求的尺寸,做好后的大桶,一人竟无法自如搬动,要两三个人一起动手,才能安放。让人挑水做了防漏检测,四十挑水,连木桶的一半都未装到。除了桶身过大之外,木匠还面临着另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安装木轮。

这个过程中,王秉正三天两头都会抽空跑一趟木匠铺。看到做出的样桶,连他自己都被吓了一跳。

与木匠商量,王秉正决定把木桶口径缩小一尺,保留五尺内径。直接在桶上装轮的计划也调整为加一个青杠木桶底座,将木轮装在底座下。方案变更了,但木匠提出,价格不能变,还是要三两银子一只。王秉正应了,并按照这种新定的尺寸,一次性要了二十只。

两间作坊四口锅,原来的发酵池只半个月工夫就已全部装满。此时,最早发酵的酒醅还未发酵成熟,不能挖醅蒸酒。王秉正只得把火歇了,一边催着木匠加快做桶,一边等着酒醅成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