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庚辰年正月 > 59.优酒好价,好酒平价

庚辰年正月 59.优酒好价,好酒平价

作者:岚小榕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3 00:30:29 来源:笔趣阁

天年顺意,加上王秉正在外的诚信名声,铜牟镇周边的农户都愿将所产高粱、苞谷等杂余粮卖给谪仙烧坊不说,周遭保宁府、潼川府的一些粮贩,也闻讯把收得的杂粮倒卖过来。当年秋,谪仙烧坊购得的酒粮,比前一年多了五成。

在这些外来的酒粮中,王秉正发现一种籽实更饱满,颜色更红亮的糯高粱,便将这些单独进行了存放。

重阳节后,烧坊开锅立窖,蒸了第一锅酒粮。王法天也第一次走进烧坊,随王秉正学习酿酒技艺。

经过泥封加固和草帘隔热,前一年的酒未再出现明显的衰败。虽然新的储酒洞窟已经建成,考虑到酒入缸存放后以不扰动为好,且气温已逐渐凉了下来,王秉正决定洞窟只存放当年的新酒,老酒库的存酒仍原地储存,通过售卖逐步处置。

霜降后,新年的第一锅酒流出,有前面摸索出的经验,杂粮的配比已到最合理状态,酒的品质,较最早的一批又提升不少。酿成的新酒,王秉正经初步勾调后,悉数放入新挖洞窟密封存放。

秋渐深,卖烧酒的旺季又一次来到。不仅几家已有合作的酒楼酒家销量见长,一些外地酒贩也慕名而来。

一天晚饭后,王秉正同左钧到学馆前的半边街散步。刚走不远,两人被一正领着一帮挑夫在路边吃猪下水的中年男子叫住。

“左老生生可还记得我?”中年男子拱手向左钧一揖。

“你是?”左钧觉得似曾相识,但又一时记不起名字。

“在下是镇旁汲水熬盐的老何,我家犬子在先生学馆承教。”中年汉子自我介绍。

“哦,原来是何掌柜。”经来人一提醒,左钧记起学馆中确有一盐商子弟,就拱手回了一揖,问:“何掌柜有何见教?”

“我一熬盐的粗人,哪敢对先生有见教。刚才柜上盐工刚送了一批盐上船,见大家累饿,我邀大家一起吃点下水,喝点酒解饥御寒。有幸遇到两位先生,斗胆过来相邀,去这街边小铺小抿两口,缓缓这秋夜寒气,不知道两位先生能赏脸不?”

左钧父子平日里本就不是很讲究的人。见来人如此客气,又闻到了小铺毛边锅里食物翻滚出的香气,左钧用眼神征询王秉正。见他无反对的意思,就应道:“啥赏不赏脸的,只怕叨扰各位,有所不便吧?”

“啥叨扰。能请得两位先生在街边共饮,是我姓何的天大的面子呢。”那中年汉子见左钧父子没有拒绝,喜形于色,立即邀两人入座。那边的挑夫伙计也马上为左钧父子腾出两个上位。

这种煮猪下水售卖的摊铺,是四川沿江沿河码头的普遍存在。在干体力活人员密集的码头街边,租一间铺子或占一片空地,摆几张简陋桌子或条几,支一黄泥糊膛的篾编圆灶,架上黑铁大毛边锅,锅里的食材以猪的肝肠肺为主,也包括猪的头尾和乡里人家淘汰的老牛肉等,都是讲究人家不吃的东西。放点生姜、桔皮和盐,一大锅煮了,熟后将肉捞出切碎,用一大筲箕盛着架在毛边锅上。遇有客人来食,用锅里的原汤煮点萝卜青菜,再把肉在汤里冒热,撒点葱花芫荽,喜辣的再撒点糊辣椒面,就可热腾腾、香喷喷地上桌了。这样的东西,下酒送饭两相宜。更为关键的是,价钱公道,贩夫走卒,都享用得起。

左钧父子虽不认识同坐的盐工挑夫,但学馆就在码头旁临江的半边街上,很多人都认得左老先生。平日,大家对读书教书的先生都心存敬畏,今日见两位先生不拿架子,与自己同坐街边,不分彼此,大家的兴致一下就高了起来。那边小摊老板才把一大碗下水汤端上来,这边就有盐工倒了两碗酒端来。

“这酒烧喉,喝了还会上头。你们咋不换个酒来喝喝?”在众伙计的起哄下,王秉正和左钧端起酒碗喝了一大口。喝惯了王秉正酿的酒,对过去当地普遍喝的苞谷烧,左钧已有点不适。忍着烧灼把酒吞下喉,他问。

“换啥?那米酒甜腻腻的,我们喝来哪过得到瘾。”一盐工抢着回答。

“上渡口谪仙烧坊做的也是烧酒,那味道和劲仗,比这苞谷烧,好得可不是一星半点喔。”左钧有推销家产之嫌。

“那酒是好,我在桂园酒楼请客时也喝过,但那酒的价钱太大,合下来一斤一百多个钱,我等日常都喝不起,更不要说是下力的人了。”姓何的盐商接着说。

“哦。”王秉正呷一口酒,接住话,意示左钧别把话再说下去。

“你那酒价,确实太大了,寻常老百姓,真没那口福哦。”从下水铺子回学馆的路上,左钧像是在埋怨王秉正。

谪仙烧坊目前的酒价,都是桂园酒楼试销后,以销定价的。虽然王秉正最初也觉得酒价太高,内心有点不安,但从几个月卖酒的情况来看,来买酒的客户都能接受这个价,王秉正心里也就踏实了。

但听人说自己的酒价太高,很多乡邻都喝不起时,王秉正的心里五味杂陈。他很清楚,自己的酒好,是因自己掌握着独特的酿酒技艺。所酿之酒的成本,根本没有那些苞谷烧高,就是卖苞谷烧的价钱,自己也有稳定的赚头。可是已经约定俗成的酒价怎么去改变?如何让一般百姓能喝上自己的酒又不碰触现有客商的利益?王秉正自己一时半会也想不出好的办法。

隔天晚上,王秉正从烧坊回学馆时顺道切了包卤菜。爷俩对饮时,王秉正把自己的顾虑讲给了左钧。

“多买点粮,再开两口锅,把好酒做得更好,维持原价供酒楼这样的客商。一般的酒把量做大,满足普通百姓。做到优酒好价,好酒平价,问题不就解决了?”左钧在关键时刻,总能想出好的点子。

“优酒好价,好酒平价”,真就是啊!王秉正心中有了方向。

把好酒做得更好,王秉正决定在加大产量,确保酒质的前提下,将原粮酒醅所酿的中段酒单独入缸陈化,至最佳状态后再上市,专供上等酒楼消费。而继糟所蒸和头尾酒提纯的酒作为普酒,经过一定时间醇化后,以现在市场上苞谷烧的价钱售卖,让好酒的寻常百姓,也能喝上自己酿的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