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朝请郎 > 第406章 开明别业

大唐朝请郎 第406章 开明别业

作者:宁溪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2 15:55:10 来源:笔趣阁

不过,这回,老裴怕是没有机会能提前一步获得消息了,内侍和禁军是直接带着诏书出发的,没去他府上宣诏。

一般诏旨下来,尚书省的主事官会带着仪仗去当事人家中宣诏,和当事人在不在家没关系。

如果当事人在外府为官的,也是这么个流程,宣诏以后,再用驿传把诏书递过去,交到当事人手里。

就是走物流,尚书省的主事不出长安城。不只是尚书省,各省部司包括内侍,都不会出长安城外去做什么工作。

但东都是个例外。在大唐皇帝和诸官心中,东都河南府和长安是一体的,不加区分,都是首都。

东都甚至有着和长安这边完全一样的部门配置,包括各部司和禁军,以方便皇帝能随时来这边办公。

裴延龄任职的东都度支院,其实就是判度支使的留置部门。这个就相当于明代的南北二京。

这次调他回来也不是升官,而是让他以判东都度支院留守的身份分判度支使司。呃,可以理解为副局长代理主持全局工作。

所以裴延龄才会这么兴奋,不顾官场仪礼就往回跑。代理了,离转正还远吗?只是没想到出现个张军,十杆子打不着的人横插一杠。

张军是临近中午从大明宫出来的,并没有等中午和宰相们一起混御厨。

讨论了一上午的事情,他也没落着机会和皇帝单独说话。不过也无所谓了,马上李适要去凤翔,到了那边有的是时间沟通。

他和宰相们不熟,也不想牵扯太多,所以看差不多了就直接告退出来了。外面还有事情。

宰相们中午和皇帝一起吃,不过今天下班怕是要等到下午申时去了。

大唐朝的宰相,部门高官这些,基本上都是在宫内吃午饭,喝点小酒,睡一觉起来就可以回家了。

下午都可以不来,需要值班的只有值事官,宿值官。都是中下层官员。

但就像今天这种,皇帝有事需要和他们商量,那就不能走了,要坚持工作,要坚持到申时。申时,整个大唐的机关单位全部下班,皇帝也一样。

宫内不管晚饭,官员们或者回家,或者出去花差。

张军不可能陪到那会儿去了,该说的都说了,该解释的也解释过了,于是和皇帝首相告退。

其他人职位没他高。

出来先回别府,升平果然还在等他。两个人又温存了一会儿,一起吃了饭,升平才恋恋不舍的回家去了。

张军洗了个澡换了身衣服,这才出来回府。骑着马往回逛,听着卫阿荣汇报这一上午的情况。

等到了家门口,张军忽然一愣。

自己家在升平坊,刚刚还在睡升平……这种感觉怎么这么怪异呢?难道是冥冥中的天意?

大唐很多公主的赐号都是坊名。

紫蕊正带着人在外府知事堂忙碌,见到张军回来幽怨的看了他一眼,过来给他问好,伸手来要扶侍他更衣。

张军伸手握住紫蕊的小手来到主位坐下。“各处如何了?”

紫蕊正在做的,是各处财物人员的接收安排。李锜一案已经出了结果。

李锜几人的家宅田产财物仆婢查没,是充给凤翔府的,实际上大部分就直接给到了张军府上,直接由张军再分配。

这不是张军贪腐,是这个年代的规制就是这样的。

奴隶仆婢在这个年代也是财产,货物,并不会被当成人来对待,生死命运不在国家法度之内。

跟着李锜一起被抓的几个倒霉蛋,有两个没能过得了内侍那一关,被审出了问题,其余两个虽然不干净但也没什么大过错。

两个人被降级任用,福利待遇什么的都被减免了一大块,但总归还是官,努力努力还有希望,另外两个就比较凄惨,同坐。

唐代官举中最大的坑,就是坐罪。

一起连坐的官员从凤翔府,吏部到宗正寺,牵扯出十几个,又在其中挖出来两个大个萝卜,带出来好大一团泥。

张军拔了一个李锜,直接导致十多人连坐,贬降二十来个官员,杖毙五人,查抄罚没三十余户。

这件事因为起于凤翔,又感念这段时间以来张军的‘贡献’,李适大笔一挥,本案所涉都交给了张军来处理。

房宅要交割,田亩要丈量查收,财帛物料牲畜,琐碎的事情一大堆,仅是需要接收的人口就有好几千人。

这里面有农户,匠户,杂户,家仆,奴隶,胡奴,侍婢,奴婢,还不包括依附在这些官员府上讨生活的人群。

所有人都需要一一甄别鉴定,检查身体,重新登记造册。依附的人群不但要甄别造册,还需要调看核对各种文书合同。

这可不是小工程,紫蕊这边已经要忙到飞起了。

宅府田亩牲畜货物这些都根本没有时间处理,全部暂时封存派人看守,通府上下所有能调集出来的人手都在忙活人员的接收安置。

其实,在这个时代,一般情况下来说,最简单的就是人员的安排处理。

货物需要鉴定核算称量转仓入户,财物需要计数。人不需要这么麻烦。

直接挑年轻可用的,叫他们自己带着东西到哪里报道就不用管了,是死是活能不能吃饱住暖完全不用考虑。

那些不想要的人直接往官家一交,根本不用费心。

各部司台监都有管理奴隶的机构,也都有大量奴隶从事各种劳作,他们来者不拒,有多少要多少。还给钱。

但是张军做不到。确实是做不到这么轻松,就把奴仆隶从天然的视为物品货物一样,无视死活无视凄惨。

大家都是人生父母养的,都是血肉长成,都是人。

张军目前无法改变这个社会,但起码能管到自己,能管到这些依附于自己的人众。

起码这些划归张府的奴隶仆从,以后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不会再有压榨欺辱凌辱枉死被用于取乐等等。

那些手上有人命,有恶事,依靠欺榨其他奴隶仆从获得好处的头目仆头一类的人,抄没家产送去官奴。

其余各色人等除了安排到府内外合适的岗位上的部分,都会被送到府外别业从事耕种或者纺织等业务,不再是人非人,是畜非畜。

事实上,我们眼中平和兴盛强大的大唐,同样充满着血污黑暗,奴隶婢从活的还不如牲畜。

长安不是凤翔。张军在凤翔放还了不少奴隶仆婢,给了他们户籍,给他们分了田亩,或者到工坊织纺等处工作。

在长安,哪怕张军想把这些可怜人放还也做不到。户籍就解决不了。

一开始张军把这个事情想的简单了,在接兴化坊别府的时候,曾经许了府内的私奴家婢自定行止,想离开的给正式户口。

最后想走的并没有多少,大家依附主家生活已经习惯了,对外界一无所知,充满了畏惧,也不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和根本。

而且户口也并不好弄。万年县令差点崩溃,就差亲自跑过来给张军磕头了。实在是做不到啊。

好在紫蕊是个聪明的,舍了一些不甚重要的田宅物业,在城南郭开明坊购置了大量土地兴建别业,把这些人安排了过去。

虽然他们名义上还是张军府上的奴隶仆从,事实上和正常农户已经没有什么差别,耕种纺织,平静生活。

开明坊是下坊,位于南三横街,西坊门就在朱雀大街上,南坊门安上大街,街对过就是故南市。就是雁塔区政府那附近。

南市在大业安善两坊,是口马牛驴之肆,也就是奴隶和牲畜交易市场,两度开市两度因为这边实在太远人烟稀少而废置。

同是长安南郭,安化和启夏两门之间这片儿是最荒凉的最荒芜的城区了,没什么人烟,薪火不继,大量的荒弃。

所以地价便宜到远低于长安平均水平,紫蕊仅用北城那边一些相对偏僻的零散物业,就换置了大半坊的土地。

话说坊内本来除了一座光明寺,也没有什么别的了。

紫蕊在这里安排了畜养,农田,菜田,果林,蜂蜜,桑麻种植,开办了纺坊,织纺,绣坊,还有放牧牛羊,制乳,冶炼农具等等。

准备把这边两府之内的种养植面积慢慢的减少转移,增加园林绿化风景,扩湖,建亭台楼阁。

张军看了她的想法和布置,虽然实际上没什么用处,但还是鼓励表扬了一下,就任由她折腾。生命在于折腾嘛。

总的来说,这些各府罪配下来的奴仆侍婢落到张军府上,真的算是走了大运,要一步登天了。

但是这会儿他们还不知道,一个一个拖家契口,满面惶恐之色,胆战心惊小心翼翼又麻木的听着安排。

经过审问排查以后,为恶不良之辈先被剔除,直接送去卖为官奴。

然后就是查体,不管男女,光溜溜的接受检查,从头到脚一处也不放过,尤其私处,都有医工仔细查验,记录在案。

小孩子一样要接受检查,主要是看健康情况,有没有什么残疾疾病什么的。

查体过后就是沐浴,全部剃除私处毛发,再用肥皂搓洗干净,发放里外新衣。

等洗了澡出来再集合,所有人基本上就全部换了个模样了,然后按家庭分组,一家人的,单亲带子的,独身的,完壁的,都要区分开来。

独身的和完壁的大多就会留到府上,其他人会被送去开明别业那边工作。

紫蕊一样一样的把事情和安排向张军汇报,主要就是说了一下这些人的安排情况。

“别业初立,需要大量人手完善诸园诸坊,此事到是缓了用人之急,等安排妥当,奴奴再看缺寡去口市寻寻。”

“南市尚存吗?”张军愣了一下。南市不是废置了吗?

“确是废置了官营,”紫蕊给张军喂了口果脯:“周边诸坊多有宫营牧植之处,果林蜜坊挺多的,都需要大量的奴户牲畜,故民间交易尚存。”

开明坊周边几坊内,多有宫内和诸牧监的养殖种植场,也有官员的耕田林场,所以对奴隶的需求一直在。

所以安善坊还保留着一定的牲畜奴隶交易到是不奇怪。

张军府上的奴隶仆从肯定是不会拿去发卖的,病了给治,老了给养,出去采买其实也算是做善事了,张军并不反对。

“阿郎,”紫蕊半靠在张军身上,小脸红扑扑的低声发问:“却是为何要绞了阴发?”

张军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紫蕊说的是什么,看了看她又羞又想问的样子笑起来:“阴湿之处易生虱虫,去除不易,绞了干净些。”

紫蕊怔怔的看了看张军,下意识的伸手在自己私处摸了摸:“若,若是不绞呢?”

“哈哈哈,”张军笑起来,搂过紫蕊在粉脸上亲了亲,感觉甚是可爱:“只需经常沐头浴身,时常晾晒被衾便无事了。”

“真的?”

“当然,某哄你做甚?他等只是初来,没有洗沐的习惯条件,是以需要如此清除,以后便也好了,只需常常督促。”

张军府上的人都会被要求定时定期的洗头洗澡更换衣服。

凤翔也在大力宣传提倡各种讲卫生运动,增建了不少澡堂子,不断规范市容卫生知识,虱虫什么的基本止已经看不到了。

寄生虫这东西,大部分只要勤洗勤换就会自然免除。

张军没再去管这些奴仆的事儿,在知事堂坐了一会儿了解了一下,就回了后宅,回到自己的办公室。

想了想,张军提笔给王大监写了张怗子。

那李广弘造反小分队的事儿虽然具案,案犯也已经全部处死,但事情并没有完,这些犯人的家属,家财还是需要处理的。

张军虽然提议不迁连,不坐罪,李适也批示同意了,但也只是不会扩大范围,这些案犯本人的家产家人肯定是要抄没的。

还有他们的家族肯定也要被罚没一些财物,以示惩诫。

张军原来没打算掺合这事儿,但刚才听紫蕊的意思,家里缺人,这就想到给王大监写封怗子,把坐罪属从讨要过来。

那些罪犯的家属,官员家的会被充入宫中为奴婢,有一定才能的入掖庭,没才能的干活。

平民和军士家属没资格入宫,会成为官奴,女的长的好看点的基本上就是送入教坊,男人随机分配到各处干活,养马种地什么的。

这些人的处置没有人会去查访,张军想要也就是一句话的事儿。

其这些人不管是入宫还是充官奴,以后的生活都会是相当凄惨的,是现代人无法想像的,张军把他们要过来,真的是他们运气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