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奇葩一箩筐 > 第一章 朱八八的坎坷之路

大明奇葩一箩筐 第一章 朱八八的坎坷之路

作者:孤临易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2 12:59:41 来源:笔趣阁

本书会写明朝近300年的历史,当然他们的皇帝是主人公,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他们,隆重登场的是老祖宗。

“得国正者,唯汉与明”是近代清史学家孟森先生的《明史讲义》第一章开头所言:中国自三代以后,得国最正者,惟汉与明。匹夫起事,无凭借威炳之嫌,为民除暴,无预窥神器之意。

因为西汉开国皇帝刘邦是平民、小吏出身;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更低微,其出身贫农,做过乞丐,为了糊口甚至出家当过和尚,没有任何家庭基础和资源凭借。

开始的时候或许就是为了活下去,说的高尚点是为民除暴政,起初并没有篡夺最高权力的想法,而是靠形势而一步步走上了人主的宝座,的确神奇而又不易。

反观其他历代大一统王朝所谓大一统王朝,一般指秦、晋、隋、唐、宋、元、清帝王,秦朝不用说了,秦始皇本身是王;晋武帝司马炎凭借家族势力,权臣篡权;隋文帝杨坚大贵族出身,权臣加外戚篡权;唐高祖李渊是贵族出身,隋的臣子夺权;宋太祖赵匡胤是后周臣子,算是夺权;元太祖不用多说;清名为江山得自李自成,实则也是趁机得之。

刘邦和朱元璋都是受压迫者,与百姓属于同一阵营,不是门阀之间的内战,以这种方式得到的天下,才是最具正统性的得国方式。汉代和明代,都是“吊民伐罪”的方式取得了天下,所以正直无私,坦荡忧民的孟森认为“得国最正者,惟汉与明”!

开国君王,不仗着祖辈父兄荫德的,也就这两位了。是典型的草根逆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经典典范。华夏历代国更崇敬平民英雄高于贵族英雄,起事越低,过程越困难,越是让大家所敬佩。所谓白手起家历经艰辛而得天下。而最得历代史家所推崇。

不用过多介绍,开局一个碗从而一统天下,建立大明,设立锦衣卫。然而为了维护朱家人安稳的统治为了孙子杀了功臣,以为这局稳了。结果却是坑惨了孙子,因为正牌太子朱标年纪正当壮年36岁就早薨了,死后谥号懿文太子。因为大儿子朱雄英早夭,老朱对太子的爱转移到了略显尴尬的太子二儿子皇太孙朱允炆身上,这位杀人狂魔明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死后葬在南京紫金山明孝陵。

接位就是他的宝贝孙子,失踪少年慧宗朱允炆建文皇帝,生死不知所踪。

这位建文皇帝,他的善良害死了他,是不是个好皇帝历史有公论。登基后给父亲朱标上谥号尊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但愿传说中他是一个好和尚,佛法精通。不过他的生死至今是个谜,藏在南京紫禁城的那场大火里。

接下来这位竞争上岗的朱元璋的四儿子,朱允炆的好四叔。大哥朱标在,他心服口服,可是侄子朱允炆登基就急不可耐的杀叔叔削番。

靖难之役,直扑南京。番王造反成功唯一终生成就。给大哥把谥号改回了懿文太子。因为得位不正,怕历史后人说他。愣是把别的皇帝三辈子的事儿,他一辈子全做了,活活把自己累死了。对了,东厂是他建立的。他就是工作狂人太祖朱棣永乐皇帝皇帝改为成祖朱棣永乐皇帝。

这位雄主,要么不做,要么做绝。为了以绝后患,彻底断了大哥懿文太子朱标一脉的香火,为他的儿子,孙子铺路。

永乐大帝是昏君还是明君不重要了,属于他的时代结束了。带着郑和下西、洋永乐大典、五征漠北、迁都北京的光辉走了。

接下来是太宗皇帝,后来改成成祖朱棣的大儿子,曾经朱元璋钦定的世子。一位仁德的胖子,虽然只当了8个月皇帝,但是开创了一代仁宣盛世的仁宗皇帝。一登基就停了永乐朝的很多大项目与民休息,仅用了8个月就为儿子稳定了江山。

咱们心宽体胖的仁宗朱高炽洪熙皇帝,他的好太子,朱棣的好圣孙朱瞻基,斗赢了叔叔,一生充满争议的宣宗皇帝。文治武功,支持郑和再下西洋。安定蒙古诸部,用兵安南。

这位一生极为复杂的一位皇帝。史称蛐蛐天子宣宗朱瞻基宣德皇帝,只活了38岁。他的死带走了中国的大航海时代,使中国彻底错过了大航海时代的红利?

宣宗年纪轻轻就死了,立了太子朱祁镇,但是这个生在深宫长于妇人之手的新皇帝,想学他太爷爷朱棣,他爸爸朱瞻基,跑去打仗。这位大明战神,神威还没有大展,结果在土木堡被瓦剌也先的部队包围抓了自己成了俘虏,尔等卑鄙小人,不讲武德。

也先的父亲马哈木是被他的好爸爸弄死的,你说他能放过你?但是这位天才的外交皇帝愣是凭借着非凡的人格魅力,没有死,最后还被放了回来。

成就了“大明战神”加社交天才英宗朱祁镇正统皇帝两度登基的历史奇迹。

皇帝哥哥被抓了,于谦太后都着急,可怎么办?直接立他弟弟为皇帝就好了。心机boy朱祁钰代宗荣耀完成了大明皇帝开除十三陵终身成就。

因为他哥哥回来了,结果他想把他哥哥困死在南宫,不想把皇位还回去,命不好的是让他哥哥发动夺门之边还是复位了,最后他成为了中原正统明朝唯一一位正式登基过,但是没有被葬入十三陵的皇帝。还有一位是朱允炆他失踪了,没法葬。

朱祁镇被抓走当俘虏那年后来的宪宗朱见深才三岁,被强立为皇太子,他的叔叔登基以后就废了他,他爸爸回来又复立了他为太子。总之这位皇帝有很深的不安全感,宠爱大他17岁的万贵妃。大明鼎鼎的西厂是他设立的。这位恋母情节宪宗朱见深是为成化皇帝。葬在十三陵的茂陵。

专情万贵妃的老爸走了迎来了模范丈夫孝朱佑樘弘治皇帝。因为自己的老妈只是一个宫女,一生受尽欺凌。所以他一辈子只爱自己的结发妻子也就是孝成敬皇后张氏,勤于政事,开创了一代帝业“弘治中兴”。可惜的是他为了更好的为帝国工作,磕了红丸最后,三十六岁崩逝,撒手人寰。

他唯一的宝贝太子。会玩达人武宗朱厚照正德皇帝登上历史舞台。

记得很多年前笔者小时候大概是2000左右吧,有一部电视剧《绝色双娇》里面由张庭、焦恩俊、牛莉、宋丹丹等一众今天的大咖饰演,里面男主是化名朱寿实际上是正德皇帝的他,到民间游玩的故事。依旧记得他假扮南七省水总瓢把子的样子。“黑龙令到一吼天啸”记忆由新。他的原型就是这个荒唐出名的正德皇帝。

朱厚照谥号武宗,一辈子“玩”刀枪,抗衡文官集团。蹊跷的落水落下病根,离奇的死在了31岁,他到底是真昏君,还是被黑了这么多年?

“玩”死了自己的正德皇帝,没有儿子。大臣们急了,赶快找个近支来当皇帝。

幸运儿未来的职业道士世宗朱厚熜嘉靖皇帝粉末登场,天天当道士上瘾,干脆封自己为道君皇帝。最后吃九转大力丸把自己吃死了。

老爹吃死了自己,又比较长寿的神人老爹,接手的太子面临的是一个烂摊子,咱们接下来登场的这位极度好色穆宗朱载垕隆庆皇帝。虽然有隆庆新政,开放海禁的功劳。但是由于纵欲过度,加上长期服食春药,身体每况日下,难以支撑。本来皇帝好色,不是什么坏事。太祖皇帝生了20多个儿子,还不是长寿。可是他只当了六年皇帝,就死了。

懒癌晚期神宗朱翊钧万历皇帝的老子自己把自己搞死了,三儿子没办法谁让前面两个太子哥哥都死得早,当了皇帝。可是虽然有万历三大征的辉煌胜利,可是皇帝与文官集团的斗争还是没有停下来,干脆他躲起来30年多好不上朝,世上最懒的皇帝名号坐实了。

我们的一吃就死-光宗朱常洛泰昌帝登基了,可是他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太多痕迹,犹如一颗璀璨的流星划过大明皇朝的皇帝序列,因为是宫女生的,所以万历老子不喜欢,好不容易当了皇帝,郑贵妃一颗红丸,八位美人人从此就送了命。太子的时候会所嫩模什么的想都不敢想,当太子的时候简直是不明白人世间还有如此快活的事情。放纵之后就是无尽的空虚,感觉自己被掏空了,当时可没有某宝。于是这位可怜人儿,当了皇帝,享受了人间极乐,龙椅坐了一个月就一命呜呼。他的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不能飘。

偌大的大明朝陡然死了皇帝,这事儿可不得了。国不可一日无君,前朝灭亡争夺皇位的故事还在警示,大臣们着急了,赶紧的立一个吧。皇长子又是皇太子朱由校赶紧登基当皇帝。

天才木匠皇帝熹宗朱由校天启皇帝正式登基了,朱由校在位期间,魏忠贤与客氏专权,他专心在皇宫里做木匠,除了鲁班他是木匠史上最出名的,可惜他生在帝王家。换做妥妥的工艺大师非遗继承人,大师级别的人物。他做的木匠作品通通都可以卖出高价,当时太监拿出宫去卖,就可以卖高价。手艺妥妥的顶级棒。天启帝可以说是历史上“不务正业皇帝”里最务正业的了。

快快乐乐的当了七年宅男皇帝,他游湖一次不慎落水,死因至今成迷。大明进入了倒计时。

突然皇帝又死了,没有皇帝可不行,赶紧找一个。

咱们的亡国之君里面的明君思宗朱由检崇祯皇帝登基称帝了,他是明光宗朱常洛吃红丸吃死那个的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做木匠那个的异母弟。一上台就清理了阉党,一副中兴大明的气派,最终他的性格害死了自己和大明北方政权。朱家爷们铁骨铮铮“”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李自成把他一逼死,大顺朝建立,没多久满清就打着为崇祯皇帝复仇的旗号打了进来。

大明朝的魔咒,大多数皇帝活不活40岁,活过40岁的晚年开始犯糊涂。

不管怎么样,北京没了。崇祯上吊了。自挂东南枝,铁骨铮铮大明魂。

可是皇帝倒是君王死社稷了,太子不晓得跑到哪里去了,南方得到消息后,先是乱作一团。大明朝南京备份系统只好被迫紧急启动:

最靠近南京的番王戏迷皇帝福王,安宗朱由崧弘光帝赶紧跑到南京登基当了皇帝,为崇祯发丧。

阿?什么?当皇帝还可以比谁跑得最快的?凭什么?于是接着文官集团,东林党人开始扯皮,各种互撕,毫无底线的互相撕。

其他地方的番王各种不服了,凭什么你老小子可以当皇帝?老子我是老朱家根正苗红的皇族,凭什么?就凭你跑得快?老子不服!

结果弘光帝很快就完蛋了,紧接着生不逢时唐王朱聿键隆武帝邵宗登基,当皇帝,文官集团当然还在扯皮,很快又把他嚯嚯死了。

他登基做的比较好的事情就是把朱标懿文太子的谥号改回了孝康皇帝,庙号兴宗。等于承认了朱标一脉建文一朝的合法地位,维护巩固自己的统治,然而江河日下他没撑多久,在位时民族英雄郑成功受隆武帝的信赖,赐姓为明朝的国姓朱,并封忠孝伯,这也就是他俗称国姓爷的由来。可是还是没能续江河日下的南明一命,清兵倥偬南下,横扫万里河山。

其实清兵入关,真的是走了天大的狗屎运了。和元朝不同,他们是根就没有系统计划的,老子们就进来抢点粮食,劳动力,女人之类的。没想到就得了天下了?这让满清统治者措手不及,以至于一开始真的没有什么有效的统治。

赶紧的,下一位咱们广东天子唐王,也就是文宗朱聿鐭绍武帝,走马上任,毫无疑问,没多久就嗝屁了。

一路逃跑皇帝桂王登基称帝,继续在西南举起大旗继续抗清,也就是昭宗朱由榔永历帝,结果被吴三桂一路追了过来,用弓弦绞死。

之后虽然满清立国了,但是各路抗清的斗争此起彼伏。昙花一现的皇帝、监国各种出现,但是大明终究没有回来,比如我们熟悉的天地会,白莲教,天理教等等此起彼伏,一直到民国建立。天地会的组织演变为社团,例如洪门、美国的致公堂等。

开局一个碗,结束一根绳,终结一张弓。大明真的完了吗?我们能得到那些启示?今天我们又能从这些个皇帝身上,看到那些自己的影子,别人的影子,得到那些启发?

大明简史一口气就这么多,四舍五入300年吧。雄才大略,还是杀人如麻,为了天下幸福,还是一己私欲,各位看官大佬,心中自有定论。

尽可能的还原历史,即使是无利可图,需要穷尽很多时光。笔者也认为是有意义的,笔者发下宏愿,一定把这一部明史加南明史写完。也算是给这小半辈子一份时光的礼物,读历史品人生。

朱元璋的成功学,朱棣的造反,后辈帝王的致富学,以及王阳明的心学到底是个什么?包括自嘉靖起到崇祯朝的败家学问,以及后来的南明为什么不抗揍。希望能给诸君有所启发。

继续朱八八的逆袭之路,且看他如何一路逆天开挂超神。

悠悠文明上下五千年,有数不完的风流人物,评不尽的千古王朝。今天咱们讲的是中国历史时代的一个大一统的王朝明朝。

大明朝的皇帝,个个都是奇葩,个个都是标杆!

公元1328年,大元泰定五年、致和元年、天顺元年、天历元年这一年的大元走马灯一样的换皇帝,这又和老百姓有什么关系呢。

正是这一年的一个深秋,今天安徽凤阳,当时的大元濠州一个穷得揭不开锅的普通农民茅草破落土房院子外。萧瑟的秋风里,院外的枯枝抖落几片枯黄的败叶,一片肃杀。

老实巴交的破落农户朱五四在门外来回踱步,焦急的等待,脸上分明又露出几分苦涩,因为家里实在是太穷了,欣喜之余难免为了孩子能不能活而隐隐担忧。冬天就要来了,这家里吃食可够不够呀……又多了一张嘴,这可怎么办?

转念一想家里这不是又多了一个种地的人了嘛,也就是养活的时候辛苦一点,如果老天爷开眼赏饭吃,往后家里日子或许能红火起来吧?

可是这是男娃还是女娃?如果是女娃可怎么办?早早的把她嫁了罢。

老朱正纠结的想着,分明听见院子里一声婴儿的啼哭分外嘹亮,老朱当时心境写照想这孩子是健壮的吧,千万要是健康的呀!

听到高亢的哭声,当家的老朱心底是暗暗的松了一口气。

“是带把的,带把的。恭喜朱大当家的喜添新丁”

接生婆堆了一脸的笑容报喜。

破茅草土屋里,没有任何帝王出生那种什么金光四射,龙飞九天的异相。

原来说什么帝王降生必有祥瑞,都是那些酸臭文人的粉饰。小朱就这么来到了这个世界上。

常言道:帝王将相,宁有种乎。这一刻也似乎有那么一丢丢道理。

要知道朱元璋出生时的元朝还是蒙古族建立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大蒙古帝国一路打到君士坦丁堡城下,愣是把偌大的俄国打成了莫斯科公国,打得欧洲人哭爹喊娘,都没有一战的勇气,东欧各国大公、国王们组成的多国联军都被蒙古西征大军打得没了脾气。

这些该死的鞑靼人们,东欧王公们称呼蒙古人为鞑靼人。这些可恶的鞑靼人可比当年那些讨厌的月亮教徒可恨得多,当年匈奴人就已经很猛了,如今再来一次?当初十字军东征也没有这么难打呀?和东方人交过手呀!

欧亚非通杀,倾巢之下岂有完卵?分分钟要亡国灭种的节奏,当年势均力敌的月亮教势力已经被收拾干净了。这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新的“上帝之鞭”?

倘若不是钓鱼城蒙哥汗人如其名过于刚猛,说不定就把凑成了四大文明古国征服者的终生成就,当时的西征大军已经到了红海边,惊闻一代猛人蒙哥大汉亲征南宋却被被钓鱼城守军一炮送上西天的消息,西征大军赶紧带兵回去抢汗位,还要什么沙漠里光秃秃的金子塔,那狮生人面的建筑是个什么东西,俺们草原汉子看不明白!

反正没有草场不能放牧的地方都不是俺们蒙古人的土地,俺们不要也罢。随便丢下几千人马留守,结果大军撤走以后,自然是被反扑的敌人杀了个干净。

噢,麦尬的,耶和华,上帝啊!

欧洲人给了这座大宋朝庭领导的位于中国四川的传奇山城——钓鱼城取了一个传奇的名字“上帝折鞭处”。

金庸老爷子的提到的武林高手一起守卫的襄阳的原型就是钓鱼城。

在这里不由的要为南宋叫一声好,因为南宋虽然偏安,但是他们却是缺少燕云十六州没有大规模的养马基地的情况下,死扛蒙古人铁蹄最久的政权没有之一。

相信玩过战略游戏的同学都知道,少一个兵种,更何况还是当时科技含量最高的骑兵,这种可以快速机动,可以当今天坦克使用的骑兵。是怎么也打不赢,直接丢键盘GG的节奏。花刺子模作为当时的小强雄视西域,被一战灭国,一个回合都没撑住。

金、夏没有撑多久,欧洲不经看一战就拉跨,唯独大宋抗住了压力,在没有长城的情况下,仅仅靠血肉之躯依托地形的优势还干掉了蒙古大汗,改写了世界历史。

如果蒙哥大汉没有突然死在了钓鱼城下,蒙古人真的有可能一路打到埃及,然后统一欧罗巴,那时候的世界格局会有惊天变化,欧洲皇帝这一称呼也不再是游戏里的戏谑而已,真的有可能被蒙古人变成现实。

如此一来就只剩下英伦三岛在蒙古帝国的淫贼下瑟瑟发抖惶惶不可终日,当时外面可没有一个叫美利坚的大表弟给他输血,这时候的美洲玛雅人的后裔可不认得你们这些大鼻子英国佬,自然也不会有亚瑟王梅林法师什么的神神鬼鬼的故事什么“亚瑟王”、“圆桌骑士”来拯救大不列颠。那就更不可能能有人族火枪手狮鹫什么超魔幻的东西,“兽人永不为奴”自然不是可能,然而没有如果,蒙古人因为一座钓鱼城,历史在这里走了一个急转弯。

随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蒙哥死后,经过一番血腥的内斗。忽必烈当了大汗拿下了整个南宋,在元大都称帝,把国号从大蒙古国改成了大元,同时帝国也分裂成了四大汗国,名义上承认元朝是中央汗国,实际上各自为政。

立国后的大元朝,依然东征西讨。多嘴一句:大元朝还曾经两次大兵征讨伐日本,可惜被日本人所谓的神风吹败了。其实就是台风吹跑的,这个牛批够日本人吹一千年的,的确他们也吹了一千年。

二战末期的神风特工队,是一个特殊时期的产物。日本国内和咱们对它的评价都不一样,暂且不论到底如何评价。但是相信只要是一个有正确历史观的中国人,只能用草菅人命、臭名昭著等字眼来描述它。

回到大元朝,它享了近100年国祚,直到遇到了一个臭要饭的,生生被打成了北元,末代皇帝元顺帝带着金银细软战略撤退后,就再也没能回来。

以至于重回四分五裂,在历史上蒙古很也就神气了这么一百年,不过这个一百年是真的可以吹一千年的。

言归正传,老朱叫朱五四,那么孩子该叫什么名字呢?老朱一躲破烂的草鞋,裹了裹身上破烂不堪的土布单衣,一拍脑门,想出来了。孩子就叫朱八八吧。因为他是重字辈儿,家里叔伯家还有四个娃儿,他在本家排行老四,两个四,可不就是八八嘛,往后可不就叫成了朱重八。

其实也不能怪老朱没有文化,不信的话你看老朱油光泛滥的灿烂的笑容,笑得合不拢的嘴漏出的黄锃锃的牙,呼哧呼哧的傻乐的样子。

孩子她妈挂着汗珠惨白的脸上也露出些许母爱的笑容。虚弱的裹了裹破旧不堪的棉被,无力的挥手。常年的营养不良,加缺医少药,生孩子真的就是走鬼门关。

接生婆接过一小袋粮食嘴里嘟囔着母子平安,大富大贵等极吉祥话,乐呵呵屁颠屁颠的走了,又折返回来拿走了带来的小簸箕,里面有接生的简单工具。对于接生婆来说,怎么也算这凄苦的世道里一门勉强能户口的营生。

哥哥姐姐们,看着破布襁褓里的弟弟,也大呼小叫的有了乐趣。他们并不知道,在这个时候,家里多出一张吃饭的嘴,对于他们意味着什么,只是多出了一个新的玩伴而已吗?欢天喜地的再一旁傻乐。小朱,朱八八,就这么来到了这个世界上。他也并不知道自己未来有皇帝命,谁会相信他有皇帝命?

至少现在元大都里作威作福的蒙古王公贵族们是不会相信的。因为他们是现在世界的主宰,连朱八八这个奇奇怪怪的名字,都是他们规定的,毕竟老百姓普遍没有文化,在那个时代就更没有文化了。只好用简单容易记的数字来做名字,至少他现在还不是那个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从南打到北建立大一统王朝的朱元璋。

破烂襁褓中的朱八八饥一顿饱一顿顽强的一天天的长大了。如果说和普通的孩子有什么不一样,可能就是饭量大吧。俗话说胖大小子,吃死老子。朱五四愁呀,没办法赶紧的去帮地主老爷干活去吧。家里负担不起了。

此刻已经是一个可以简单劳动的小毛孩子了。如果可以的话最大的乐趣就是和小伙伴们一起去了疯玩,如果能漫山遍野的去疯闹,或许就是他最快乐的事儿就是能吃饱饭,然后再美美的睡上一睡。

可是小小年纪的他,不能做这些玩乐,因为他的要承担劳动。只有劳动才能吃饱饭,什么劳动呢,就是放牛,干农活,反正和读书无关的杂活佃农的活,都归他干。他也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只是大家都是这么做的,苦不苦的他也不知道。因为周围都是穷人没有比较,地主家的日子那简直是“天上人间”小朱八八不能想也不敢想。

这一日阳光和煦,小朱八八正在正在山间放牛。青草老头,他没有李密牛角挂书的情操,正所谓“牛角挂书何足问,虎头食肉亦非豪”。也没有张良遇到黄石公得以传授《太公兵法》的奇遇,得以“博浪挥椎处,惓惓报国仇”。

他最好的同村玩伴徐达,汤和来找他了。当然他们现在可能不叫这个名字,也许是徐四六,汤**之类的,这是蒙古人给汉人取名字的一个规定。

小汤一身破衣烂鞋,挂着清鼻涕和小徐一起来的。两个孩子蹦蹦跶跶跑在山野之间仿佛有无尽的精力。黑漆漆的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虽然穷但是有简单的快乐。这个时候这些孩子只想吃饱饭,玩得开心,仅此而已。

因为蒙古统治者为了方便统治和享乐,把人分为四等,一等蒙古人,二等色目人,三等汉人但是是金统治下的人,四等南人,也就是原来南宋的汉人子民。原本元朝的统治者也没有这么仇视南宋的子民,其实忽必烈在建国开始对待汉人和南人是有些优待的,准备重用汉人和南人来巩固统治。

忽必烈认为重用汉人和南人能够减少他们反抗,但是事与愿违,南宋遗民二十多年的反抗斗争,让忽必烈不断收紧调整民族政策。

后来在南宋的景定三年,也是蒙古的中统二年即公元1262年,汉人世侯、江淮大都督李璮趁忽必烈与其弟阿里不哥争夺汗位之时,趁腹地空虚,在济南起兵反叛,给蒙古的统治者带来了极大的震动。

李璮算计着原本想着绕过一塔二塔直接偷基地水晶的,不曾想没有王者的技术,展示出了青铜的水平,最终只有被团灭的命运。谁让对手段位差距太大呢?

被气得要死的忽必烈,一波带走不说,还顺便狠上了这些可恶的南人。

“大元·世界·最强王者·忽必烈·都是朕的!”被这种不讲武德的偷塔行为气得七窍生烟,原本给与尔等优待用来巩固本大汗统治,现在给俺背后搞这一套?干脆就压制吧。小辣鸡,改想开图开挂阴“我世界·最强王者·忽必烈·都是朕的?”

从此以后本来就重视海上贸易,不重视农耕的元帝国底层农民老百姓尤其是南宋故民这些除了四川以外的南人,可就倒了大霉了。汉人说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世界级大佬统治者面前,任何反抗都是徒劳。

如此一来按这种划分他们家包括他的小伙伴们都是安徽凤阳人,当时的濠州。濠州位于淮河与长江之间,在南宋与蒙古对峙的时候是属于南宋的地盘。那里的人在元朝的分等里,属于南人也就是最低贱的贱民。如果你不能理解,看看印度的种姓制度就知道了。

朱八八与同村的小伙伴们正好在放牛的路上遇见了。小汤、小徐一见到小朱小老弟也是非常开心的。一路聊天玩闹商量着晚些去哪里摸蛤蟆之类的,毕竟是男孩子嘛,又是半大小子难免会粗心大意。

“摸蛤蟆好呀!说不定晚些时候咱们可以弄个蛤蟆汤喝喝,给家里人也解解馋。”

“甚好!甚好!”

走着走着就发现听不见牛叫了了,这可如何是好?小朱当时就亡魂升天,手脚冰凉,这可不是小事,搞不好要连累家人,祸害全家的。

要知道,牛在古代可是很贵重的生产资料,丢了牛可是了不得的大事,赔偿不起不说,免不得要有一顿毒打,甚至于连累家里同样饱受苦难的父母和兄弟。那个年代拿他姐姐去抵账这种事儿可不是玩笑。

“你们谁注意了牛跑到哪里去了?怎么就不见了,这可怎么得了!”

小伙伴们,包括小朱八八知道牛丢了,都仿佛天塌了一般。

一路随着来时的路发了疯的找,终于小汤和、小徐,还有朱八八在一处山谷里找到了失足掉下山已经死透,但是依然睁眼的牛。

朱八八第一反应是很伤心,毕竟这头牛儿是他一直在养着的,牛呀牛呀,你怎么就自己走路不小心就死了呢。紧接着是之前的担忧,化作了害怕,这还了得。又不敢回去和家里人说。

“这可怎么得了!这可如何是好呀!”

小朱八八着急得不行,心里暗自懊悔,贪图蛤蟆汤却误事了。

就在小伙伴们都不知所措的情况下,转瞬间朱八八心里有了主意。

小朱八八表现出了超越同龄人的过人胆识。奶奶个腿的“要死鸟朝天,不死万万年”有什么好怕的?

牛已经死了,怎么也不可能活过来了,咱们把直接它吃了吧。

此话一出,所有小伙伴们都吓得目瞪口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直言他是疯了,事情万一败露,岂不是要受罚很重,说不定会被打死,给牛顶命。当时那个地主乡绅宗法制度管理基层的时代,打死个把子人算什么?官府可不会管的。

二话不说,朱八八,就劝说小伙伴们动手分牛,责任他一个人承担。

此刻小朱八八已经展现出他的聪敏才智和过人的胆略还有领导魄力。

不知道多少年没有吃过的荤腥的朱八八和他的小伙伴们大快朵颐把牛吃了个干干净净。留下牛尾巴,塞在石缝里。

哎呀,这个牛肉的味道还真是美味呀。管他什么责罚,先吃了再说。可能这就是小朱八八第一次感受到权利的味道吧。老子说了,把牛先吃了有什么事儿我来扛,再有人啰嗦聒噪,就别一起吃牛肉,以后也不和你玩了。那些熊孩子,一听这话,哪里能顶住牛肉的味道?朱八八恩威并施之下,王八之气四溢,仿诺天神一般,虽然是一身同样的破衣烂衫,怎么看都觉得英武不凡,但是和当皇帝真他女良的扯不上边,充其量也就是土地主的气势吧。

读史至此的笔者,始终有一个问题,他们几个小孩子是怎么吃完一头牛的?当然这些都不重要,吃饱之后,然后叫一个小伙伴躲在石头缝的后面装牛叫。

“你,对。就是那个鼻涕鬼,没错就是你,去那个石头后面装牛叫,不叫你停,不要停,听到没有。”

一个屁大的小孩子,就这么被忽悠着去装牛叫。吃人的嘴短,已经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了,只能乖乖听小朱的话去做。

牛的主人是刘德听闻牛卡在石头缝里不能出来了,打死是不信的,本身他又是比较苛刻的地主。

可是刘德呼哧呼哧气喘吁吁的跟着小屁孩们来到了案发现场,以及来时的路上闻到的隐约的血腥味儿,已经察觉到了事情不对。

一看到所谓的牛屁股和尾巴的时候,眼睛咕嘟咕嘟一转圈儿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可是他却是没有责罚朱八八,也没有怪罪任何人,只是自认倒霉的苦笑了一下,就回去了。

可能回去路上心里盘算,小鬼头算你们走运。要不然老子真扒了你们的皮,可惜了。没有办法整治你们,不然那个李三九家里的小丫头还真特娘的水灵,不能便宜了你们,得好好想个办法才行。

可能有读者要奇怪了,不是很严重的事情吗?为什么这个原本很苛刻吝啬的刘德地主老爷会这么轻易的放过朱八八他们呢?

其实并不是他心善,也不是朱八八的计谋有多高明,原因还是出在牛身上。要知道在古代,任何一个朝代,耕牛都是很重要的生产资料,地位不亚于我们现在的重要国家管控资源,因为只有了它才能高效的种地有粮食吃。

所以古代的官府对耕牛是有严格的管理制度的,作为耕牛的实际拥有者刘德有责任的,即便牛是朱八八弄死的。

所以刘德老爷只好自认倒霉,免于对朱八八他们的处罚。

当然朱八八和他的小伙伴们不知道这个道理,这样也给朱八八民间传说中的儿时添加了一种领导的能力,此处小故事不是正史,侧面反映出朱八八的胆略可见一斑。

吃了牛以后的朱八八人生就能一帆风顺了吗?他的人生还有很多奇特经历在等着他。

话说梁山好汉,江湖大侠动不动就小二来几斤牛肉,再来几坛子好酒,如何如何。纯属瞎说,要知道在古代历朝历代私自宰杀牛,都是掉脑袋的事情,好汉造反的自然不怕,江湖大侠快意恩仇自然也不怕,可是店小二有几条命让官府杀头?就算是乱世,又有几头牛可以给人杀呢?

话说起来汉朝的刘邦得天下之前虽然是个地痞无奈,但是人家好歹也是一个泗水亭长,刘备再草根好歹也有中山靖王之后的名头在,逢人就说生怕别人不知道。其他的开国皇帝或多或少都有些许基础。

刘裕,被吹上天的帝王,怎么说也是世族出身。虽然也是一代明君开创帝业,一路打怪升级坐上的龙椅。

中国自三代以后,得国最正者,惟汉与明。

这是民国著名史学家孟森先生在其《明史讲义》里的判断。

其一,匹夫起事,无凭借威炳之嫌。其二、为民除暴,无预窥神器之意。

用白话文解释就是,草根出生,没有任何势力依仗。为了老百姓出头,不是篡位,欺负孤儿寡母之类的行径。

这个话题放在这里,我们先看小朱八八以后的路如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