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奇葩一箩筐 > 大明国祚奇葩帝王风云录

大明奇葩一箩筐 大明国祚奇葩帝王风云录

作者:孤临易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2 12:59:41 来源:笔趣阁

本书会写明朝近300年的历史,当然他们的皇帝是主人公,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他们,隆重登场的是老祖宗。

“得国正者,唯汉与明”是近代清史学家孟森先生的《明史讲义》第一章开头所言:中国自三代以后,得国最正者,惟汉与明。匹夫起事,无凭借威炳之嫌,为民除暴,无预窥神器之意。

因为西汉开国皇帝刘邦是平民、小吏出身;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更低微,其出身贫农,做过乞丐,为了糊口甚至出家当过和尚,没有任何家庭基础和资源凭借。开始的时候或许就是为了活下去,说的高尚点是为民除暴政,起初并没有篡夺最高权力的想法,而是靠形势而一步步走上了人主的宝座,的确神奇而又不易。

反观其他历代大一统王朝所谓大一统王朝,一般指秦、晋、隋、唐、宋、元、清帝王,秦朝不用说了,秦始皇本身是王;晋武帝司马炎凭借家族势力,权臣篡权;隋文帝杨坚大贵族出身,权臣加外戚篡权;唐高祖李渊是贵族出身,隋的臣子夺权;宋太祖赵匡胤是后周臣子,算是夺权;元太祖不用多说;清名为江山得自李自成,实则也是趁机得之。

刘邦和朱元璋都是受压迫者,与百姓属于同一阵营,不是门阀之间的内战,以这种方式得到的天下,才是最具正统性的得国方式。汉代和明代,都是“吊民伐罪”的方式取得了天下,所以正直无私,坦荡忧民的孟森认为“得国最正者,惟汉与明”!

开国君王,不仗着祖辈父兄荫德的,也就这两位了。是典型的草根逆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经典典范。华夏历代国更崇敬平民英雄高于贵族英雄,起事越低,过程越困难,越是让大家所敬佩。所谓白手起家历经艰辛而得天下。而最得历代史家所推崇。

不用过多介绍,开局一个碗从而一统天下,建立大明,设立锦衣卫。然而为了维护朱家人安稳的统治为了孙子杀了功臣,以为这局稳了。结果却是坑惨了孙子,因为正牌太子朱标年纪正当壮年36岁就早薨了,死后谥号懿文太子。因为大儿子朱雄英早夭,老朱对太子的爱转移到了略显尴尬的太子二儿子皇太孙朱允炆身上,这位杀人狂魔明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死后葬在南京紫金山明孝陵。

接位就是他的宝贝孙子,失踪少年慧宗朱允炆建文皇帝,生死不知所踪。

这位建文皇帝,他的善良害死了他,是不是个好皇帝历史有公论。登基后给父亲朱标上谥号尊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但愿传说中他是一个好和尚,佛法精通。不过他的生死至今是个谜,藏在南京紫禁城的那场大火里。

接下来这位竞争上岗的朱元璋的四儿子,朱允炆的好四叔。大哥朱标在,他心服口服,可是侄子朱允炆登基就急不可耐的杀叔叔削番。

靖难之役,直扑南京。番王造反成功唯一终生成就。给大哥把谥号改回了懿文太子。因为得位不正,怕历史后人说他。愣是把别的皇帝三辈子的事儿,他一辈子全做了,活活把自己累死了。对了,东厂是他建立的。他就是工作狂人太祖朱棣永乐皇帝皇帝改为成祖朱棣永乐皇帝。

这位雄主,要么不做,要么做绝。为了以绝后患,彻底断了大哥懿文太子朱标一脉的香火,为他的儿子,孙子铺路。

永乐大帝是昏君还是明君不重要了,属于他的时代结束了。带着郑和下西、洋永乐大典、五征漠北、迁都北京的光辉走了。

接下来是太宗皇帝,后来改成成祖朱棣的大儿子,曾经朱元璋钦定的世子。一位仁德的胖子,虽然只当了8个月皇帝,但是开创了一代仁宣盛世的仁宗皇帝。一登基就停了永乐朝的很多大项目与民休息,仅用了8个月就为儿子稳定了江山。

咱们心宽体胖的仁宗朱高炽洪熙皇帝,他的好太子,朱棣的好圣孙朱瞻基,斗赢了叔叔,一生充满争议的宣宗皇帝。文治武功,支持郑和再下西洋。安定蒙古诸部,用兵安南。

这位一生极为复杂的一位皇帝。史称蛐蛐天子宣宗朱瞻基宣德皇帝,只活了38岁。他的死带走了中国的大航海时代,使中国彻底错过了大航海时代的红利?

宣宗年纪轻轻就死了,立了太子朱祁镇,但是这个生在深宫长于妇人之手的新皇帝,想学他太爷爷朱棣,他爸爸朱瞻基,跑去打仗。这位大明战神,神威还没有大展,结果在土木堡被瓦剌也先的部队包围抓了自己成了俘虏,尔等卑鄙小人,不讲武德。

也先的父亲马哈木是被他的好爸爸弄死的,你说他能放过你?但是这位天才的外交皇帝愣是凭借着非凡的人格魅力,没有死,最后还被放了回来。

成就了“大明战神”加社交天才英宗朱祁镇正统皇帝两度登基的历史奇迹。

皇帝哥哥被抓了,于谦太后都着急,可怎么办?直接立他弟弟为皇帝就好了。心机boy朱祁钰代宗荣耀完成了大明皇帝开除十三陵终身成就。

因为他哥哥回来了,结果他想把他哥哥困死在南宫,不想把皇位还回去,命不好的是让他哥哥发动夺门之边还是复位了,最后他成为了中原正统明朝唯一一位正式登基过,但是没有被葬入十三陵的皇帝。还有一位是朱允炆他失踪了,没法葬。

朱祁镇被抓走当俘虏那年后来的宪宗朱见深才三岁,被强立为皇太子,他的叔叔登基以后就废了他,他爸爸回来又复立了他为太子。总之这位皇帝有很深的不安全感,宠爱大他17岁的万贵妃。大明鼎鼎的西厂是他设立的。这位恋母情节宪宗朱见深是为成化皇帝。葬在十三陵的茂陵。

专情万贵妃的老爸走了迎来了模范丈夫孝朱佑樘弘治皇帝。因为自己的老妈只是一个宫女,一生受尽欺凌。所以他一辈子只爱自己的结发妻子也就是孝成敬皇后张氏,勤于政事,开创了一代帝业“弘治中兴”。可惜的是他为了更好的为帝国工作,磕了红丸最后,三十六岁崩逝,撒手人寰。

他唯一的宝贝太子。会玩达人武宗朱厚照正德皇帝登上历史舞台。

记得很多年前笔者小时候大概是2000左右吧,有一部电视剧《绝色双娇》里面由张庭、焦恩俊、牛莉、宋丹丹等一众今天的大咖饰演,里面男主是化名朱寿实际上是正德皇帝的他,到民间游玩的故事。依旧记得他假扮南七省水总瓢把子的样子。“黑龙令到一吼天啸”记忆由新。他的原型就是这个荒唐出名的正德皇帝。

朱厚照谥号武宗,一辈子“玩”刀枪,抗衡文官集团。蹊跷的落水落下病根,离奇的死在了31岁,他到底是真昏君,还是被黑了这么多年?

“玩”死了自己的正德皇帝,没有儿子。大臣们急了,赶快找个近支来当皇帝。

幸运儿未来的职业道士世宗朱厚熜嘉靖皇帝粉末登场,天天当道士上瘾,干脆封自己为道君皇帝。最后吃九转大力丸把自己吃死了。

老爹吃死了自己,又比较长寿的神人老爹,接手的太子面临的是一个烂摊子,咱们接下来登场的这位极度好色穆宗朱载垕隆庆皇帝。虽然有隆庆新政,开放海禁的功劳。但是由于纵欲过度,加上长期服食春药,身体每况日下,难以支撑。本来皇帝好色,不是什么坏事。太祖皇帝生了20多个儿子,还不是长寿。可是他只当了六年皇帝,就死了。

懒癌晚期神宗朱翊钧万历皇帝的老子自己把自己搞死了,三儿子没办法谁让前面两个太子哥哥都死得早,当了皇帝。可是虽然有万历三大征的辉煌胜利,可是皇帝与文官集团的斗争还是没有停下来,干脆他躲起来30年多好不上朝,世上最懒的皇帝名号坐实了。

我们的一吃就死-光宗朱常洛泰昌帝登基了,可是他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太多痕迹,犹如一颗璀璨的流星划过大明皇朝的皇帝序列,因为是宫女生的,所以万历老子不喜欢,好不容易当了皇帝,郑贵妃一颗红丸,八位美人人从此就送了命。太子的时候会所嫩模什么的想都不敢想,当太子的时候简直是不明白人世间还有如此快活的事情。放纵之后就是无尽的空虚,感觉自己被掏空了,当时可没有某宝。于是这位可怜人儿,当了皇帝,享受了人间极乐,龙椅坐了一个月就一命呜呼。他的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不能飘。

偌大的大明朝陡然死了皇帝,这事儿可不得了。国不可一日无君,前朝灭亡争夺皇位的故事还在警示,大臣们着急了,赶紧的立一个吧。皇长子又是皇太子朱由校赶紧登基当皇帝。

天才木匠皇帝熹宗朱由校天启皇帝正式登基了,朱由校在位期间,魏忠贤与客氏专权,他专心在皇宫里做木匠,除了鲁班他是木匠史上最出名的,可惜他生在帝王家。换做妥妥的工艺大师非遗继承人,大师级别的人物。他做的木匠作品通通都可以卖出高价,当时太监拿出宫去卖,就可以卖高价。手艺妥妥的顶级棒。天启帝可以说是历史上“不务正业皇帝”里最务正业的了。

快快乐乐的当了七年宅男皇帝,他游湖一次不慎落水,死因至今成迷。大明进入了倒计时。

突然皇帝又死了,没有皇帝可不行,赶紧找一个。

咱们的亡国之君里面的明君思宗朱由检崇祯皇帝登基称帝了,他是明光宗朱常洛吃红丸吃死那个的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做木匠那个的异母弟。一上台就清理了阉党,一副中兴大明的气派,最终他的性格害死了自己和大明北方政权。朱家爷们铁骨铮铮“”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李自成把他一逼死,大顺朝建立,没多久满清就打着为崇祯皇帝复仇的旗号打了进来。

大明朝的魔咒,大多数皇帝活不活40岁,活过40岁的晚年开始犯糊涂。

不管怎么样,北京没了。崇祯上吊了。自挂东南枝,铁骨铮铮大明魂。

可是皇帝倒是君王死社稷了,太子不晓得跑到哪里去了,南方得到消息后,先是乱作一团。大明朝南京备份系统只好被迫紧急启动:

最靠近南京的番王戏迷皇帝福王,安宗朱由崧弘光帝赶紧跑到南京登基当了皇帝,为崇祯发丧。

阿?什么?当皇帝还可以比谁跑得最快的?凭什么?于是接着文官集团,东林党人开始扯皮,各种互撕,毫无底线的互相撕。

其他地方的番王各种不服了,凭什么你老小子可以当皇帝?老子我是老朱家根正苗红的皇族,凭什么?就凭你跑得快?老子不服!

结果弘光帝很快就完蛋了,紧接着生不逢时唐王朱聿键隆武帝邵宗登基,当皇帝,文官集团当然还在扯皮,很快又把他嚯嚯死了。

他登基做的比较好的事情就是把朱标懿文太子的谥号改回了孝康皇帝,庙号兴宗。等于承认了朱标一脉建文一朝的合法地位,维护巩固自己的统治,然而江河日下他没撑多久,在位时民族英雄郑成功受隆武帝的信赖,赐姓为明朝的国姓朱,并封忠孝伯,这也就是他俗称国姓爷的由来。可是还是没能续江河日下的南明一命,清兵倥偬南下,横扫万里河山。

其实清兵入关,真的是走了天大的狗屎运了。和元朝不同,他们是根就没有系统计划的,老子们就进来抢点粮食,劳动力,女人之类的。没想到就得了天下了?这让满清统治者措手不及,以至于一开始真的没有什么有效的统治。

赶紧的,下一位咱们广东天子唐王,也就是文宗朱聿鐭绍武帝,走马上任,毫无疑问,没多久就嗝屁了。

一路逃跑皇帝桂王登基称帝,继续在西南举起大旗继续抗清,也就是昭宗朱由榔永历帝,结果被吴三桂一路追了过来,用弓弦绞死。

之后虽然满清立国了,但是各路抗清的斗争此起彼伏。昙花一现的皇帝、监国各种出现,但是大明终究没有回来,比如我们熟悉的天地会,白莲教,天理教等等此起彼伏,一直到民国建立。天地会的组织演变为社团,例如洪门、美国的致公堂等。

开局一个碗,结束一根绳,终结一张弓。大明真的完了吗?我们能得到那些启示?今天我们又能从这些个皇帝身上,看到那些自己的影子,别人的影子,得到那些启发?

大明简史一口气就这么多,四舍五入300年吧。雄才大略,还是杀人如麻,为了天下幸福,还是一己私欲,各位看官大佬,心中自有定论。

尽可能的还原历史,即使是无利可图,需要穷尽很多时光。笔者也认为是有意义的,笔者发下宏愿,一定把这一部明史加南明史写完。也算是给这小半辈子一份时光的礼物,读历史品人生。

朱元璋的成功学,朱棣的造反,后辈帝王的致富学,以及王阳明的心学到底是个什么?包括自嘉靖起到崇祯朝的败家学问,以及后来的南明为什么不抗揍。希望能给诸君有所启发。

继续朱八八的逆袭之路,且看他如何一路逆天开挂超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