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女伯爵 > 090【京城来人】

大明女伯爵 090【京城来人】

作者:莺影莹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2 22:14:49 来源:笔趣阁

方四维确定了思路,就开始修改方案计划。

又是一夜过去……

饶是他仗着年轻身体好,恐怕也很难吃消这样高强度的工作负荷。不仅是他,整个衙门都跟他一样,就像一台开始运转起来的老机器,虽然慢,但毕竟运转起来了。

除了土地,还有诸多问题都急待解决。方四维是想引入更多的商人、手艺人来此落户,就还有商籍商役问题。商人有行商坐贾,只有与推行的火甲制相结合,也就是无论土著还是流移,都一同编入火甲字号,如此才能明确坊厢居民与县衙之间的赋役关系。

明确了赋役关系才能谈到缴税,在本地完税之后,等同于本地居民,也就没了占籍一说。而居民徭役,除有优免之外,居民、商人等一视同仁,不再另设单独的商役。

自从落户政策在衙门颁布之后,又在报纸上刊登出来,自此来**落户的商人、手艺人简直络绎不绝,比以往增加了几倍。这要是放到现在,就是吸引高精尖的人才落户。

除了土地税,便是商税,所谓‘关市之征’的市,赋税大体有二,一是商品税,二是门摊税。商品税各有税额,门摊是定额分配。

只是这个定额就值得商榷了,他去年就谏言过,定额完全可以改成根据店肆门摊经营状况征收营业税。仁宗时期的户部尚书夏元吉就提出过这种方法,后来不知为何又改成定额的十倍来征,而当时宣德帝认为十倍过于苛刻,改为五倍征收……

当时如此规定,是因为朝廷想通过强制手段推行钞法,而钞法通行之后,门摊又未取消,后遂成常例。

五倍、十倍如今来看,都不合理,按经营状况比率征收才是最佳。方四维又想起去年与邬阑争的‘祖宗之法’,他想征海底捞的间架税,以弥补营业税的缺失,可她却以‘门摊才是祖宗之法’为由,以及‘合理避税’的借口,来躲掉了加征。

一想到此,方四维就‘咬牙切齿’的很,这丫头简直滑头!

而所谓‘关市之征’的关,则是通行税,朝廷要在此设立经济区,必定会考虑设立‘钞关’,只是陆路的钞关恐怕就不能学漕运上的钞关,按照船只大小进行征收。

设关征税,势必也要和塌房、官房、客栈、牙行等相联系,这点方四维也想过,但还是要先将路线、地块,规划出来才能考虑实施。

那么现在所有的工作重点都集中在了土地拍卖。

计划修改之后,方四维回头再缕一缕,这一二三四五六七个问题,都要逐一解决,虽然事多,他还是充满信心。

他一脸倦怠,两眼下挂着大大的黑眼圈,这模样让刚进门的黄师爷下了一跳。

“县尊,你又熬了一夜?”

方四维两手搓了搓脸,试图振作一些,好一会才说:“有事?”

黄师爷一把年纪了是熬不起夜的,对于能熬夜的年轻人他只有表示佩服。

“应天府派人来知会了,说有圣旨和赏赐到到咱衙门,宣旨的还是陛下身边的一个大珰,让提前准备迎接。”

“圣旨?赏赐?为了什么?”方四维此刻脑子反应慢,一时想不出有什么事需要宣旨的。

“老夫问了那人,反正也不明说,就只是说有好事。我寻思着,难不成这么快你就要升官了?”

方四维被逗乐了:“哈哈,师爷别逗我了,怎么可能?我想应该是关于田土拍卖一事。”

“人快到了,县尊大人也要准备起来,”师爷提醒道。

方四维走出书房,一缕阳光投射到脸上,眼睛顿感刺痛,他赶紧用手遮挡住眼睛,好一会才适应过来。被阳光一照,又仿佛回了血一样,人立即精神了不少,而后匆匆赶回后宅……

方娘子也得到了消息,忙着整理他的官服,在准备一些吃食,她知道丈夫又熬了夜,昨晚就煲了一锅汤,夫君回来正好可以喝了。

方四维梳洗一番,净面净手,很快收拾妥当。方娘子端的吃食简单用了一些,倒是那碗汤喝了干净。然后下人伺候着换上纻丝的盘领右衽青袍公服,带上官帽、革带。

而衙门里,正堂正门打开,师爷指使下人各处打扫,然后设香案、贡品,等待宣旨官到来。

方四维率领衙门一众官员于大门外等候迎接,

不到一个时辰,就听见街上一阵嘈杂,有七八人骑马前来,为首一人身着圆领大红云肩通袖襕蟒袍,头戴钢叉帽,腰围革带,旁系红线牙牌。

马到进前,众人下马,为首那人正是司礼监的大佬,郑大珰。只是方四维与之不熟,但看一身装扮便知这人身份不凡。

他连忙率众上前迎接,一番礼数之后,遂前面引路,来到衙门正堂。

“方县令,先把正事办了再接着叙话如何?”郑大珰问道。

方四维连忙应道:“是,卑职已准备好了,这就开始。”说完他便率一众官员跪下听旨。

郑大珰拿出一卷素色黄绫绢卷轴慢慢展开来,然后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朝廷已划定**县为经济特别区,特许**县令方四维准备土地拍卖事宜……另,**儒学崇文兴教……严课程,增号舍,修堂室,有生贫者周恤之……朕甚感欣慰,特赏赐典籍善本伍佰册,以兹鼓励……钦此……永明九年八月十八日。”

“谢陛下隆恩……”方四维等人叩头接旨,尽管心中存了诸多疑问,只有待稍后再打听打听。

正事办完,方四维撤去香案,请郑大珰上座,他陪坐在旁。

奉上香茶,郑大珰端起啜了一口放下,这才笑着与方四维叙起了话。

方四维这会才搞明白,原来那一些书籍实际是邬阑送的,他大感诧异,昨天晚上还对她‘咬牙切齿’呢。但说实话也有些感动,县里的儒学的确需要补充一些书籍,就是这份钱一直筹措不出来,也只能他在心里记着这事,慢慢想办法。

“确实要感谢阑司珍,卑职会代儒学全体教员学生写一封感谢信,感谢她对家乡学子的支持。”

郑大珰笑着点点头,他本就是送一个顺水人情,这方四维心里明白就行。

话题又转了回来,提起此次土地拍卖,方四维心中突然有了一个主意,斟酌一下,说道:“既然陛下许微臣筹备土地拍卖一事,卑职心里倒有个不情之请,不知大珰能否答应?”

郑大珰温和一笑:“方县令不妨说说看,咱家也好参详参详。”

“就是在土地拍卖当天,卑职想请大珰来主持招拍仪式,就是不知大珰意下如何?”

此次他来,除了宣旨其实也有这层意思,永明帝交代过他,待拍卖当天亲自到现场观看,当然也有监督之意,回京之后再细细禀报与他。

“呵呵~好啊,那咱家就当仁不让领了这个差事,待回京,咱家也好在陛下面前说说,让陛下高兴高兴。”

方四维自是万般感谢。

目的达到,郑大珰也不耽误,便欲起身离去,其实他无需**县衙为其安排食宿,他自有好去处,所以方四维也只口头挽留了一番,便亲自送他出了大门。

方四维当然也乐得轻松,否则这尊大神杵在这里,他就更抽不开身了,本来就忙死了。

郑大珰让一群人拥着,又骑上马离开了县衙,到南门外登船去南京。

他一走,刚才还鸡飞狗跳的县衙内外,一下就平静下来,人们又各回各处,各就各位,该干嘛干嘛。之前被赶走的排队百姓这时又聚了回来,不过一盏茶功夫,大门外又有了一只长长的队伍。

方四维同师爷返回书房,既然圣旨都来了,那么当下就得将其他事情暂缓,全力做这一件事。

“县尊可有想好拍卖哪块土地?”黄师爷问道。

书案上摆着一张硕大的县舆图,两人注意力都集中在此,半天,方四维才说道:“我看这块地不错,正好也是官田,我记得。”他伸出手指智者图中挨河流的某处。

师爷顺着他手指看去,思忖半天,始终拧着眉头:“这一片除了官地还有不少民田,不是整体一块地啊。”

“不久前才清丈完这一片,我当然知道。就是想着这一片地当中,有过去卫所的一片地,当时作为屯粮仓,我想着可以借此次拍卖,再把这屯粮仓重新修起来。”

“但是那些民田你又如何处理?”

“先找到地主,看能否协商,补给他们差价,实在不行就补别处的地,尽量将这些地块转到衙门名下。”

“那日期定在哪天?”

“十日之后吧,准备充分一些也少出一些错,毕竟头次搞这个,还没啥经验可谈。”

“那最好事先在衙门外张贴公告,将具体流程、规定、参与方式等等讲清楚。还可以先登报。”

“好主意啊,我差点都忘了还有报刊,可以先登报告知。”

两人商定了细节,又敲定了日期和登报等事宜,时间又过去的大半天。两人皆感饥肠辘辘,方四维想起今日整天似乎只吃了一点,难怪这时饿得慌。

师爷看着他已是泛青的脸上,想起他昨夜就熬了夜,一直到现在都未闭眼歇息。

“今日就商议到此吧,老夫觉得你该回去睡觉,不能再熬了,再年轻也受不住这样熬夜。”

方四维一想可不,脑子已经成浆糊了。

“也好,今日先到这吧,明日再继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