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女伯爵 > 089【方四维的决定】

大明女伯爵 089【方四维的决定】

作者:莺影莹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2 22:14:49 来源:笔趣阁

“五两,五两…这么快就五两了?”一人站在牙行大门外的揭帖前,喃喃自语道。

这人一身襕衫,头戴儒巾,看样子是个儒生,只是这身襕衫褪色得厉害,而且袖缘和前摆底缘磨损严重,头上的儒巾也是破的。一副勒里勒特的形象,外人看来哪像个读书人?还以为是冒充的。

“我说范秀才,你家的地早先就挂了出来,还没卖出?”

问话的人许是认识这儒生,又见他一副如丧考妣的模样,不禁有些同情。其实这里卖地的人绝大部分都是这副模样,恨自己不早点卖,早卖还能少损失一点。

此刻儒生的脸色确实难看,一片惨白,他也没有理会别人的问话,只是双眼死死盯住那揭帖。呆立半晌,似乎站不住了,围在揭帖周围的人实在太多,外圈的人想挤进来,而里圈的人如果不是身强力壮的,早就被人流涌来的力量给挤了出去。

这儒生就被人流裹挟到了外边,但还是痴痴站在那里不动,瘦弱的身板像落叶一样,仿佛禁不住风吹。

他家的地靠近篁河北岸,不大,只有五亩,但都是上好的水田。可能位置不佳,又或者太小,他家这块地一直没有买家接手。

或许这位范秀才的模样太过‘可怜’,一位老者看不下去了,走到他跟前,安慰道:“秀才公,你家的地还没出手吗?”

范秀才似乎听见了,他机械的扭过头看着老者,两眼空洞毫无光彩。

“上好的田呐,当初花了一百多两银子,如今就只值二十五两,才一年时间就亏了大半去,这……这叫人咋活啊?”

老者闻言不禁奇怪:“咋不自家来种?你……秀才公应有优免呐,不会很难吧?”

“哎,我家只有一个老娘,除此再无劳力,本就打算卖了田搬到县城里居住,一来我老娘有些手艺,打算开个食铺,二来我也好安心读书,哪成想……”

“哦……”老者恍然,又道:“那也可以佃给他人种啊,你就只管收租不就完了。”

范秀才又叹了一声:“我也想佃,只是现在衙门搞那‘公田放领’,条件优渥,佃户都想佃衙门的官田,谁还佃我家这点地?巴掌大的地,就算我的租子再低,但也比衙门的高,就更没人佃了。”

“原来如此……”老者这才明白。又见他脸上死灰一片,就像大病快死了一样,心头不落忍,劝他两句:

“秀才公,老朽还是劝你,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说不定哪天这事就反转过来了,想开些吧。”

老者说完拍拍他的肩膀,然后摇摇头离去……范秀才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嘴始终一翕一张着,不知在念道什么……

————

方四维又改了方案,将那天与师爷所商议的,加上自己领悟的,重新添在方案里。然后跑了一趟应天衙门,去见府尹吴翰。

南京几个衙门,像府衙、都督府、守备、都察院,还包括南京户部、工部、兵部等,如今都在忙一件事:朝廷定下的修路方案是南北两端同时开始。而且南段的修路资金已经划拨到位,就等勘测完开工。

工程的开工,之前的准备工作自然多,资金、人员、物资的调动,各部门、各地方的协调等,都需要统筹。当然,更需要统筹的是确定利益该如何分配。

工程中的潜规则其实古今通行,何况这还是朝廷指定的大工程。但凡能参与进来的,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具体办事官员、供货商等,都是利益方。所谓利益,不过就是‘分赃’的方式。

所以吴翰事多且忙,不仅工程,还有夏税的催征都同样重要,一直要持续到来年二月。

但是方四维前来拜访,他还是要给面子,不光是因为方家,还因为这一年来**给他带来太多的惊喜,太多的意想不到。将来仕途都有可能靠它,像马仕璋那样。

吴翰在府衙的忠爱堂接见了方四维,两人闲聊几句,就直接转了正题,吴翰知道他来找自己定是有事汇报。

而且方四维为官时日尚浅,不是那种官场的老油子,为人处世都不怎么拐弯抹角,吴翰反而觉得这样挺好,至少不累。

方四维将来意大致讲了一遍,又把事先准备好的方案稿递上。

吴翰接过来先略看了一遍,然后再逐页细看,才看几页神情便渐渐专注起来。

方四维安静的坐着等他看完,他很自信,这份方案稿一定会受人重视。

半天过去,吴翰方抬起头来,又斟酌良久,才说道:“先说这事可不可行,应天府辖内本官到可以做主,但若是整个南畿,可能还需经过巡抚答应,然后再上报朝廷……”

方四维清楚流程,只是对于巡抚就不太清楚了:“下官知道巡抚南畿的是苏锡瑞苏大人,他如今在京城吧?”

吴翰呵呵一笑:“苏大人本是浙江巡抚,代巡南畿,八月之后,朝廷可能会另派一人巡抚南畿。”

八月之后……还不知具体什么时候,要真正等巡抚到来估计都得年关去了。方四维一想到此,不由轻蹙眉头。

吴翰想了想,又道:“再说归户一事,其实早有先例,本官知道浙江许多州县早就在推行归户。只是各地叫法不一,有的叫户领坵册,有的叫细号册,有的又叫家册、户管册,还有什么亲供册等等,总之不管什么名目,其实都是归户。但问题就是划分相当散乱,各处都有各处的标准,不能统一。”

“假如南畿想一体推行,需得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否则就不是归户而是无端制造混乱,凭白给百姓增添麻烦。”

方四维倒是觉得他说的有理,沉思许久,又问:“若是先在应天府治下试行呢?如果试行的成功,再上报朝廷,由朝廷统一推行?”

吴翰笑着道:“这样吧,本官可以答应先在应天辖内试行,正好趁此次清丈的时机,将鱼鳞册和黄册重新完善。归户所依据的不就是这二册,你说是吧?”

方四维点头赞道:“府尹大人果然考虑周全,而且下官觉得,趁此次清丈和归户之机,不如再考虑减免一些赋税和徭役,好比商役就可以考虑取消,乃至商籍。”

吴翰有些疑惑,但又想听听他的思路:“说说你的思路呢?为何想到要减免赋税?”

“其实还是赛马场给下官的启发,过去**的田赋税收一直排名最末,当然也有必然因素,**可耕田地太少,自然田赋也不会多。但自从有了赛马场,像今年**征收的商税就势必会大大超过田赋收入。由此下官就想,朝廷有意在江北成立一个经济区,经济好坏跟征收商税有关,若是商税能大大超过田赋收入,那为什么不可以减免一些田赋和徭役,百姓负担轻了,就可找别的挣钱路子,这样不就百业兴旺了?百业兴旺了经济不就起来了?”

“说得好啊!”吴翰忍不住赞道:“本官猜,你免商役就是想让更多的商人手艺人通过归户来落到你**?”

“是的,下官觉得,通过一些优免政策可以吸引更多的商人来此,商人一来,做买卖的本金不也来了吗?那么最终不都得化成商税?这不就双方受益,皆大欢喜了。”

“哈哈哈…”吴翰大笑起来:“本官这才听懂,原来四维饶了那么久的圈子,全在算计别人兜里的钱啊?”

方四维不喜这种说法,但囿于上官的面子不得不点头说是。

“即这样,那么本官也没有不支持的道理,只是方案还需考虑再细致一些,这是本官的建议。当然你**县试行,其间必定会有各种问题,细致一些,再遇到什么问题也好快速解决,你说是吧。”

“府尹大人说的是,细节之处确实还需打磨。”

————

目的达到,方四维便离开了府衙,赶往三山门外坐船,赶着落日之前回到**。在三山门外顺便还买了今日的报刊,好在船上看。

行船其间,方四维无事可做,便拿起报纸翻开来看,其头版首条消息就是无锡徐家的官司进展情况。

徐家的官司案他多少知道一些,所以见报上登有消息立马专注起来。

‘近日无锡徐向泰被人告减价占田……官司见告占田,即迫契退田,见告半价,即责退田给主,算递年所收租利,准还半价……’

方四维呵呵一笑,这官司算给了徐家台阶,不过徐家这次恐怕还是得大出血了。就不知对徐尚书的仕途有无影响?这事看似以徐家出钱完事,但对江南官场的格局产生影响是必然的。

回到**县衙,他直接去了后堂的书房,府尹的话也提醒了他,其实归户并非新鲜事物,重要的是归户之后赋役如何重新核算、厘定。还有,为了避免过程之中产生积弊,可以保甲为单位进行催征。也就是照滚单之法分限填单发于总保,由单首逐户滚催。

更重要的是,民间跨了区域的土地买卖,很容易此庄之粮飞入彼庄,则易出现产去税存、飞洒隐漏的问题。实行顺庄归户,在业户所占土地的每一庄都造归户册,即使地权转移,只需更改户名即可,而土地税粮仍在本庄。

所以,征缴、缴纳,这一上一下两主要问题,就基本可以很好解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