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五代兴唐 > 三八、冬祀

五代兴唐 三八、冬祀

作者:准噶尔刀王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55:20 来源:笔趣阁

进入九底月,晋阳书院还在筹备当中。

李岌并不太重视驻扎在晋阳周边三处皇家庄园的屯田军卒们的军事训练,在他看来这些老弱的民兵用于守城还行,如果是野战,基本上算是白给。

他把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了各皇庄新建的工坊和筹备晋阳书院方面,只是偶尔会巡视一下自己那一千人的亲军。打仗这种事情,就应该让手下那些武将们去冲锋陷阵,大显身手,自己只要坐镇后方,保证前线的供应就好。

可是刚从关中回来的大将元行钦和三处军营的统制符彦卿、何福进和王全斌三人却从来都不这么认为。

在他们的意识里,李岌这位太子,就应该像两代晋王李克用、李存勖一般英明神武,在战场上带头冒着敌人的箭矢带头冲锋。

这年时代,由于人们普遍的寿命只有四十多岁,所以在做事情的时候,普遍缺乏耐心,显得急功近利……

没有办法,时不我待,有些事情不快点干完,人就真没啦。

古人做事,实际上远不如后世人那般从容……

所以,这几个人在这个冬天就没有让手下这些人安生过。

每天早晨出早操跑步这是必须的,这倒是李岌的要求。

但是每隔五天,全军需要长途行军到古交,然后每人背回五十斤煤块或是铁矿石回来,而且要求当天走个来回。这样的长途拉练就十分辛苦了,好在华夏民族似乎对于痛苦的忍受力远超于北方的草原民族。不过这么时间久了,这些军卒身体虽然慢慢变得强悍起来,但是性格里明显就要比过去暴戾得多,营中的打架斗殴次数明显增多。

李岌见此不禁很为这支部队的纪律性感到担心。

而在巡视过军营,元行钦这厮却为此感到洋洋得意,他说练兵就是要练出这股戾气出来。

这是什么谬论?

元行钦他们几人的抱负却是很伟大的,就是想把这些屯田军卒训练成为凶悍的杀人机器,而李岌却是想把他们变成合格的劳动者。所以在整个冬天,这些人就在一直不断地变着法子在操练着手下连李岌亲军在内的这七千人马,有时甚至还把三座皇家庄园里的庄丁也顺便给操练一顿。

看样子这帮家伙们是时刻准备着走上战场,甚至在他们眼里,那些庄园里的庄丁们也是很好的军卒。

而身为这支部队的最高统帅,李岌却没有任何想亲自在战场上建立不朽功业的念头,他的目标就是能好好地活下去,尽可能地活得比任何人都要长久一些。他坚信只要自己活着,就能一点一滴地改变这个操*蛋的世界,使之慢慢变得好起来。

而战场,特别是冷兵器时代的战场,决不是一个适合生存的环境。

在一场初雪过后,北地的原野上放眼望去,荒芜大地夹杂着大块的白色,雪山连绵起伏,倒也别有一番景色。

晋阳北苑,晋池东汾水之畔,李岌与大将元行钦两人策马伫立河畔。

“听说那李嗣源已经选定皇子继嶦继承大宝,正在筹备登基仪式。”元行钦道,“如何自处,太子须提早定夺。这么再拖下去,岂不寒了晋阳一众将士之心!”

“继嶦年仅五岁,更易操控,李嗣源倒是打得好算盘。这天下动荡,社稷沉沦,看样子就要打仗了!”李岌眯着眼往远方向看了一下,“我还准备多些时日,看样子是不能再等了。如果洛阳那边继嶦先被扶立,我们就失了大义的名份,这东西必须要争要抢!”

“太子准备怎么去做?”

“古人不是有陵前就位之礼么,我也准备这么去做。十月初一太原百官共同前去雁门建陵祭拜祖父武皇,计划就同时在那里祭告宗庙。”李岌说道,“实际上天子登基的国宝玉玺和天子金印、仪仗、冕服都已经好,只是我希望尽量往后拖一下。只要我登基称制,这一场大战就是免不了的。这到了冬日,不好用兵,咱们就又多了一冬天的准备时间。”

元行钦点头道:“太子倒是思虑周详,这过了十月一,气温骤降,天寒地冻,李嗣源就是想发兵,那些军将们也不准愿意。”

李岌道:“此事将军知道就好,莫要先与人言。这晋阳城里,心向李嗣源的人也有不少,万一消息提前传到洛阳,被其抢先行动,就有些被动了。”

这件事做的十分机密,目前只有太原府尹张宪、通判卢弼、主薄曹信、晋阳宫监张枢和李岌的随从内监李环几人知道,少府监的派过来的工匠们在晋王府制作完玉玺、皇帝的几枚金印、帝冕、龙袍等物品后,都被软禁在了晋王府内,不得离府。

在外人看来,太子继岌短时间内还没有登基加冕的打算。

称帝并不是件简单的事,要做的准备事项实在是太多了,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完成。

九月二十五日,李岌率太原百官从晋阳出发,前往代州建陵祭祀祖父晋王李克用。李存勖在称帝后,追谥李克用为武皇帝,进庙号为太祖。这包括亲眷再加上晋阳百余大小官员的车队,再加上一千侍卫亲军,倒也是旌旗招展,浩浩荡荡前往雁门而去。

从晋阳到雁门三百余里,为了保证提前赶到,所以一众人等提前五天就动身了。

一路上倒也无事,四天之后,到了二十九日傍晚,一行人抵达雁门。

雁门节度使周光辅、节度判官卢琰等一众官员出城迎接,将太子与一众官员安置在署衙及驿馆内。老将安金全也接了通知,带了百余亲军从朔州赶来会合。

建陵就在代州城西北,北靠雁门,南面滹沱河,在雁门山脚下一座巨大的坟堆。李家出身草原,太祖李克用的建陵构造十分简单,就是用青石砌了一座墓室,其上封土为丘,四周是一大片的荒原种有松柏倒也慢慢形成一片树林。

李克用墓旁建有一座不大的寺庙,名作柏林寺,作为武皇香火供奉之地,兼为守陵之用。每年晋王府都会向柏林寺拨付600贯费用,以作香火之资。小庙里只有十来个僧人,李岌到了雁门后,就住在了这柏林寺中。

在安顿之后,太原府尹张宪和晋阳宫监张枢两人则负责操持准备十月初一的冬祀典仪事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