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五代兴唐 > 十九、北苑

五代兴唐 十九、北苑

作者:准噶尔刀王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55:20 来源:笔趣阁

同门下平章事韦说作为洛阳朝堂的使者在四月底抵达晋阳,准备迎归太子回京师继承皇位。对此,李岌只能是“称病不起”,声称重病在身,暂时无法还朝。

不过,他现在也不想与李嗣源公开撕破脸皮,以太子的名义发布谕令,算是承认了其“监国”的地位。另外,他命人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书信,请求发还父皇李存勖遗骸,归葬于代州晋王李克用的建陵附近。

历史转了一圈,又回到了李存勖当初刚继承晋王时的形势:河东大部及关中一部分听从李岌这位太子的命令,而原来的梁地甚至包括幽州都是监国李嗣源的势力范围,此外,蜀地由西川节使使孟知祥、东川节度使董璋和汉中的两川招抚使张筠各据一地。

情况比李岌在兴平时所预料的要好许多,当初自己是打算如果无法顺利回到晋阳,就直接跑路,找个犄角旮旯先躲起来,占山为王,徐图发展。

而现在,最起码李嗣源名义上还承认李岌的太子身份,双方只是在汾水关进行了一场小规模的战斗。

其实李嗣源手上能动用的兵马,就是其原来任节度使时本部的牙军万余,另外还有李绍真、李绍虔、李绍英等梁国降将也纷纷投靠,加起来只有三万多兵马。邺城留后赵在礼本是叛将,而且这些魏博军时而反叛,李嗣源也不敢轻用,以免引为烧身。

李嗣源成了监国,才知道做皇帝的难处,到处都是伸手要钱的,这朝廷开支,供养军队,每日花销巨大,而国库空虚,本就没有余钱,和远在太原的太子李岌一样,也是整日里都为筹措钱粮发愁。

当初李继岌、郭崇韬伐蜀后,从蜀地搜刮了一百五十余万缗银钱。李继岌回师时,带回了三十余万银钱,除了犒军用掉了一部分外,尚余百万缗银钱留在蜀中,为坐镇成都的西川节度使孟知祥所得。

现在李嗣源也是急需用钱,于是派太仆寺卿赵季良入蜀,为三川转运使,意图将剩余钱帛运回京师。

孟知祥坐镇成都,掌握着一半的伐蜀大军,拥兵自重,这到手的钱财哪里还肯再吐出来,百般推脱,并把赵季良强行留在蜀中,不使其回京复命。

李嗣源拿孟知祥也没什么办法,蜀地刚刚平定,又成割据之势。

……

韦说一行在晋阳呆了十来天,每天都要跑到晋王府探视“染恙”的太子一番,可把李岌给郁闷坏了。

每天都呆在王府里,除了后院正在建设中的实验工坊,哪里都去不了。

谢天谢地,总算是把这号瘟神给打发回了洛阳。

这韦说一行前脚出了晋阳,李岌也是坐了马车出了晋阳北面的大夏门。

晋阳以北,有座小湖,名作晋池,晋水流经晋池,其后再汇入汾水。晋池周边,是唐代的皇家园林,占地广阔。晋水上筑有堤坝,蓄水以供晋阳城中使用。这座堤坝建于先秦时期,北朝时期又经过大的重修,因其北面有纪念晋阳城最早的建造者,晋国上卿董安于的祠堂,所以称之为董祠堤。

这座小水库蓄积的河水,经过晋渠引水晋阳城内,以供生活及灌溉使用。

古代的城池,都是保留有许多农田的,不过,由于城中人口越来越多,晋阳城内所保留的官田现在还只剩下了两千多亩,并没有多少了。

晋池庄园本是皇家园林,名作北苑,一直归晋阳宫管理。在前河东监军张承业去逝,李存勖称帝后,晋阳宫包括北苑就被纳入皇室,成了李家的私产,于是北苑晋池就成了李家最大的一处皇家庄园。

李岌在晋阳宫监张枢的陪同下,带着十几人沿着晋水巡视。

快到五月,去年播下的冬麦已经接近成熟,青翠的田野表面开始泛起一层金黄。可以看出,晋池庄园耕种的田地还是太少,李岌在心里略微估算了一下,晋水两岸,从董祠堤到晋池,整个北苑可供开垦的荒地足有数千顷之多。

晋阳北苑是皇家园林,严禁私人砍伐林木,保存有大片的人工森林。这里的草木繁茂,土质不错。可惜因唐末以来,园林中的水利设施年久失修,一眼望去,到处是荒芜的残破景象,倒也显得原始。

策马沿着晋水而行,可以看到河岸两旁一些原来修筑的渠池痕迹,不过这些沟渠多年没有维护,渠坝坍塌,基本上算是彻底废弃了。如果将这些渠道重新疏浚整修,完全可以在这一带开垦出大片的良田出来。

“这一带如果重新整修沟渠,再招募些军民开垦出来,都是些上好的田地啊!”李岌感叹了一句,“我准备重建禁军,在晋阳城东、南、北三面实行军屯,羽护皇城。”

张枢道:“太子这是不准备回洛阳了么?”

李岌点了点头:“洛阳现在就是狼窝,我过去纯粹是自投罗网,今后很长一段时间,这晋阳一带就是我的根据。先稳定形势,发展生产才是要务。”

自中唐以后,这天下的局面失控实际上是由于府兵制败坏,军队失去控制开始的。

这唐末五代,藩镇割据,军兵为镇将所有,这才造成如今政令不行的混乱局面。李岌要想拨乱反正,就也得从做军阀开始,把自己变成国内最大的军阀。

自涂水河麓台山水库大坝开工,对工程进度最上心的人除了李岌外,就属晋阳都水监少承卢焕了,甚至这家伙比李岌还要关心大坝的建造质量和安全问题。

也难怪,在这个破时代里,只要能把旱田变成水浇地,粮食亩产就能够增加一倍。民以食为天,这等关乎民生的工程,对于他这样负责水利的官员来说就是天大的头等大事。

晋阳城里就有很多的农田,这是这个时代所有城池的特点。而晋阳城内,农地面积最大的,就是晋阳宫。由于李氏父子的优待,这座前唐时期所遗留下来的庞大宫殿建筑群并没有被强行侵占,依然保留着前唐时期的规制。

晋阳宫里还生活着四百多名前唐时期所遗留下来的宫人,大多是内侍,也有一些是年老体衰的老宫女。大唐都已经没了,这些人还躲避在唐朝所留下的皇宫里,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

晋阳宫监张枢就是这帮人的保护神。

作为原河东监军张承业的义子,张枢也是从小在晋阳宫里面长大的,对于里面的人也很有感情。

李岌把北苑皇家园林,作为屯田地,开始进行军垦试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