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九百七十四章 禽兽不如

苏厨 第九百七十四章 禽兽不如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5:38 来源:笔趣阁

这一刻,苏油真的被感动到了,对代表太皇太后的小黄门鞠躬一礼:“臣的这点小事,还要蒙太皇太后挂念,实在是……臣之罪也。”

说完又对赵顼一拱手:“陛下,人心狡险,深不可测。御史台之职,非道德深厚者未可当之。”

“设若为小人把控,为了营造出‘骨鲠’、‘铁面’的名声,不惜断续文字,歪曲事实,打听闺阁深隐,刺探群臣阴私。”

“开局一‘风闻’,后续全靠编,深求细罪,打击异己。”

“置国家大事于不顾,以弹去大员为荣显;不对事,只对人;只知道说这不好那不好,让他拿出办法,却只有一句话回复——请问相关部门。”

“这样的台谏,于国于民,又有何大用?”

“不通国政,不明实务,不分轻重。一个个只知道站在岸上,却指责将溺之人,问曰:‘何不预修泅泳之术?’于事又何补焉?”

“这是以纯粹的外行去指点内行,而内行们肩上各自担负着自己的职责,每日里忙碌操劳,还要打起精神来应付他们的胡说八道,无端指责!”

“所以臣以为,弹劾,必须有实证或者实名举报;谏议,不能只提问题,毫无建言。”

“所以臣请厘清官制,自台谏始!”

李定拱手道:“陛下,苏油今日敢废台谏,明日就敢行大不忍言之事!台谏之责,乃纠正君上,制衡百官。台谏若去,何人可当此责?!”

舒亶拱手道:“群臣失去制衡监督,天下必将大乱!此古有明证,苏油大言乱法,臣请立诛之,以谢天下!”

“舒御史说得好!”苏油立刻接口:“群臣失去制衡监督,天下必将大乱。苏油深以为然,那敢问台谏,如今却又由何人监督你们?”

舒亶顿时哑然。

苏油对赵顼拱手:“诏狱大兴,颠覆强汉;酷吏进用,始衰盛唐。这同样史有明证。”

“不管哪个台司,一旦失去监督,就会变成一头吃人的猛兽!”

“唐初太宗惩前朝之祸,用台谏而不予刑讯之权,大谏皆忠诚君子,可谓得人。”

“至武周用酷吏,兴诏狱,虽凤子龙孙,亦束手就戮,群臣战栗不敢言,盛唐由是大衰。”

“我朝台谏,欧阳学士,赵学士,司马学士,皆隆德君子。百官信服,士林交赞,秉直奉公,不构私仇。”

“故而台谏尚能正常运转,然依旧制度缺失,所赖者,靠的是掌司的高尚人品。”

“一旦为小人把控,局势大坏!”

“李定,亡匿母丧,世薄其行;”

“舒亶,为县尉坐手杀人,停废累年。张商英为御史,言其才可用,乃得改官。”

“其后将商英与他的私信宣扬天下,以事涉干请弹劾,致商英落馆阁,监江陵县税。”

“张璪,轻薄为人,当年在凤翔得诏入京,喜动颜色,行止癫狂。”

“子瞻为其同僚,作文以士大夫修身之要,厚积之行婉劝之。小人不以君子为德,反而衔恨刻骨,伺机报复!”

“此三人把控台谏,台谏还有何公正可言?”

“天下公誉道德之士,刚正之臣,朝中自有不少,因何一定要用此三人?!”

刚说到这里,却被赵顼抬手打断了他,眼睛望向殿外:“钱藻,有事?”

苏油回头,却是权知开封府钱藻。

只见钱藻在殿外躬身:“臣,权知开封府钱藻,有事请奏陛下。开封府刚刚破获了一起案子,其中物事,因事涉小苏学士,乌台御史,不敢不急报。”

靠!今天的瓜真是一个接一个,朝臣们感觉脑子都快要转不过来了。

“呈上来。”

一个内侍将钱藻拿出来的一封信件递上,赵顼取过看了,不由得脸色一下变得铁青:“这封信,从何而来?”

钱藻躬身道:“鸡西儿巷有一个私娼叫刘巧奴,这女子有个姘头叫李狗儿。”

“李狗儿平日里素好偷鸡摸狗,刘巧奴贪图钱财,也侍奉得殷勤。”

“三日之前,刘巧奴告到开封府,说李狗儿盗窃了她的钱财。”

“开封府派人缉拿,在李狗儿家中,搜出了刘巧奴告失的包裹。”

“里边的钱财自然是没了,李狗儿也服罪。然臣见那包裹乃是文士常用的招文袋,不似刘巧奴之物,便留心搜检了一下,发现了刚刚那封书信。”

说完一招手,一名衙役将招文袋送了过来。

钱藻冷笑道:“里边还有几样东西,与殿中一位人物有些干连,请陛下过目。”

招文袋打开,里边有文具盒,硬壳书夹,还有一柄精致的折刀。

钱藻躬身道:“这柄折刀乃四通商号所出的精品,夜光螺做的贴片,刘巧奴和李狗儿不识名贵,因此没有销赃。”

“臣将刘巧奴加以拷问,乃知是一名客人留下的,事后那名客人还找寻刘巧奴要回来着。”

“刘巧奴粗识文字,知道了他是官员,开了个大口,索价五贯。”

“那官员也同意了,双方说好了取回日期。却不料被李狗儿偷了。”

“臣见到那封信,又惊又怒,想到四通商号的精品文士折刀,都有编号和客户登记,可以终生保养,于是上门查检。”

“结果这柄折刀登记的主人,乃是御史台文吏贾鹏。之后传唤贾鹏,贾鹏说这柄折刀的确是他购入的,不过已经作为礼物,送给了自己的顶头上司!”

说完伸手一指三位御史那边:“监察御史台里行——舒亶!”

朝臣们不知道那封信上写的是什么,但是却见到舒亶脸色惨白,摇摇欲坠,一副快要昏倒的样子,就知道关系重大。

“真是朕的好御史,好正言!”赵顼摇着牙,冷冰冰的说道:“蔡京!”

蔡京从幕后出来:“臣在。”

赵顼冷冰冰地说道:“你要找的那首诗,看来就是它了。当着所有朝臣的面,给朕念出来!”

蔡京小心从赵顼手里接过,转身对着朝臣们,朗声念了出来。

“去雁云声疏藕淀,

寒池花影寂梨床。

匣中砚墨泥清韵,

槛外藤鸦滞晚霜。

难料轻身捐李广,

偏乖蹙运老冯唐。

相如有赋才终起,

莫与长门——怨汉皇!”

见众臣尚有些困惑,蔡京冷笑道:“陛下早疑御史台有私,命臣检点三案卷牍,臣经搜检之后,发现之前御史台献上的章奏中,曾言共收集苏油诗歌二十六首,正在审定。”

“而之后送上的诗歌抄录,臣反复查找,只得二十五,还有一首,无论如何都找不到。”

“这张信笺上,诗歌下方还有一行小字,‘此诗所传未广,岂可使上得闻,去休!’下面还有一个押字,应该是个‘定’字吧?!”

赵顼对苏油问道:“苏油,这首诗,是你作的吗?”

苏油躬身:“子瞻文字不谨,仕途未达,臣虑其忧沉积怨,写诗以宽之。”

“这首诗,的确是微臣在子瞻赴任徐州前寄给他的。”

朝臣顿时“哄”的一声就闹了,一个个变得义愤填膺。

御史台这是隐藏证据,谋陷忠良!

殿上的都是读书人,这首诗的诗意很浅显,一听就能够明白。

前两联,写的是秋日里清寂凄凉的景色,这种景象,容易使人产生悲伤的联想。

而后两联,却充满了关心和劝慰,希望苏轼不要触景伤情。

即便如李广,冯唐,都有不遇。而你的才华,可以与司马相如媲美,终将会被陛下怜才起复的。

可千万不能向他那样,为阿娇写什么《长门赋》,表达对汉武帝的幽怨之意。

苏油对赵顼的忠诚与敬重,在这首诗里表露无疑。

而御史台为了让苏油获罪,刻意将这首诗藏了起来,不让皇帝知晓!

舒亶立即跪下:“陛下,此事与臣无关啊……臣当日收集好诗词,是李定将这一首抽取了出来,还给微臣。微臣担心事后被人陷害追究,上面又有中丞的判词,这才带出乌台藏了起来。”

李定也赶紧跪下:“陛下,这主意是张璪给臣出的,他说要是这首诗送到陛前,陛下必然宽释苏油,弹劾不成,故而让臣指示舒亶!”

张璪也跪下声辩:“不是这样的!是李定给我们施加压力,说已经跑了一个苏颂,必须赶快将苏油苏轼入罪!”

“否则就要以御史三月无弹章的规矩,将我们的考绩录成中下,我们逼不得已才有此举。”

知道这样脱不了干系,张璪立即反咬一口:“臣举报!李定之所以这么急迫,是因为听闻朝廷即将大赦!他要钉死苏家人,因而邀约我们不断给陛下施压,务必要在大赦之前定案!要求陛下遇赦不赦章奏,现在就在他的袖子里!”

啪!赵顼狂怒地将几案上的白玉如意摔得粉碎。

他是至孝之人,忍不住浑身颤抖,指着下面跪着的三人怒斥:“太皇太后不豫,都能被你们拿来巧做利用?!你们……你们这等丧心之辈,简直是禽兽不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