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一千零四十章 字说

苏厨 第一千零四十章 字说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5:38 来源:笔趣阁

等到有了马车,牛车,物产初步丰富,就得考虑销路的问题,行商市易也得跟上了。

最后苏油才说道:“四路要缉盗,防河,备战,差役极重,要解决这个问题,刺激人口增长,移民四路,是必由之路。”

“但是所有的一切,须得建立在钉死黄河之上,否则一次改道,一切辛苦全都白费。”

“河务差役这个死节,我也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除了水泥,竹木,铁筋,工具等资料准备充足之外,人力没说的,只有咬着牙硬扛。”

“黄河下游河务,其实就十二个字——截弯取直,加高堤防,束水冲沙。”

“虽然短短十二字,但是其中的工程量,堪称繁巨。”

“不过相州是个好地方,暂时不用考虑河防的问题,也就不用考虑繁重的差役问题。”

“我想借韩家之力,在相州发展刚刚所说的一套模式,发展我们的青苗法,我们的保马法,我们的市易法!”

“韩相公三朝元老,韩家冠笏满门,你们是四路的人望,我想让你们来带这个头,给四路百姓,展示出这一份希望!”

明明是送财童子还说得这么高大上,韩纯彦对苏油的胸中沟壑,气度眼光佩服得五体投地,也对韩琦对他的推重有了真正的明悟,拱手说道:“为四路百姓开拓领命,韩家忝蒙三代圣恩,自当义不容辞。”

聊到这里,长期利益算是诱惑韩家人上了道,接下来就该丢出短期利益了:“四通商号矿业司在相州发现了钾砂矿脉,不知道世兄有没有兴趣?”

韩纯彦有些懵:“这东西有何好处?”

苏油说道:“这个嘛,是一种元素,有了它,作物会长得更加茂盛,尤其是对叶用植物,开花结果,非常重要。”

“这样说吧,地里施加了这个,果树田地的收成,还得提升。”

“此外这种原料还是重要军资,具体我不便奉告,这个矿藏的发现,解决了我大宋以前这种矿藏只能从蓬灰,海草灰中提取的局限。”

“国家矿藏,七成归国家,三成归发现者,世兄要是有意入股,我可以让四通商号的主事前来与你商议。”

韩纯彦有些赧然:“这个……不瞒少保,韩家现在虽然看起来家大业大,其实……”

苏油笑道:“要不这样,四通与世兄先签署一揽子农业扶持计划,在韩家的土地上,按照刚刚所说的那套思路,建立五金坊,机械工坊,磨坊,面粉厂,饲料厂,牧场。”

“世兄以土地所有权为抵押,算是合作。”

“这些东西,四通拥有前二十年的使用权,二十年之后,自动交还给韩家。”

“在此期间,韩家的族人,佃户,将转化成新农场里的管事,雇员,韩家要负责按照四通的安排进行生产,耕作,畜牧。所得收益,商号收取六成,韩家收取四成。”

“同时四通吸纳韩家的人才和资金,韩家负责为四通在四路建立信誉,打通商路,提供商铺,双方共同开发钾砂矿,所得收益,同样商号收取六成,韩家收取四成。”

“当然这些只是大体,具体细节,如果世兄同意合作意向,自有四通的管事与韩兄商议。”

“蜀锦齐纨,天下并称。天下五福当中,北方称作衣福。”

“四通为表示最大的合作诚意,首先将与韩兄签署一项丝绸购销协议,让海商用粮食和南海货品,换取四路丝绸,如果韩兄同意合作,这行首一职,非韩兄莫属。”

这生意大到没边了!

韩纯彦再次站起身来,苦笑道:“纯彦很想说自己也是读书人,少保和我商讨商贾之事,是有些看不起我,但是……少保开出的价码,实在是让韩家无法拒绝。”

苏油也站起身来:“士农工商,皆是天子四民,苏油倒是觉得自己身上,每一种身份的影子都存在,为何要彼此割裂?”

“让世兄委身商贾之事,那也是儒商,是为了恢复四路,重振家邦,所计者仍旧是国事万民,何鄙之有?”

“不过接下来,我们就要说到文事了。”

“啊?还有?”韩纯彦看了看天色:“未若先设宴,席后再做详谈?”

韩家是冠缨世家,饮食起居皆有制度,苏油倒是觉得这等排场没什么好学习的,反倒是跟来的平正盛偷偷学了个饱。

饭食就不用多说了,肉太多,让苏油有些不习惯。

吃过饭,苏油和韩纯彦回到书房,这才商议起文事来。

首先就是在相州建立郡学,这也是朝廷章令,地方官肯定要配合。

但是苏油要求相州要搞成样板,要尽量让适龄儿童入学,还要配备足够的师资力量,培养人才,尤其是文理兼通的人才。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韩家要实现家族的经营转型,这方面的人才也必定需要储备起来,靠韩家肯定不行,好在苏油那里有全套的培养方案,现在只需要韩纯彦一个首肯而已。

韩纯彦对此并没有什么意见,韩家家族那么大,不可能人人都成士大夫,能给族人另外找到一条出路,本身也是家主的责任。

看看人家苏家人蜀中的玩法,就知道这一套的好处有多少了。

在苏油的忽悠中,土地如今并不值钱,以后可能会更加不值钱。

不说新宋洲了,光是南海郡九龙江口,那地如今都多得还种不完,吕惠卿连上了几道诏书,要求朝廷从福建,广东移民,充实南海,所以眼光不能光盯着土地。

韩纯彦拱手:“培养士风,这是家父多年的志向,关蜀之学,由理入情,以证求实,于今也算是显学,诸多举措,待与大兄商议之后,便即施行,料来没有问题。”

“不过少保,纯彦也有一事相求。”

“哦?”苏油最怕人家没有要求,闻言赶紧说道:“世兄自管道来。”

韩纯彦小心翼翼地说道:“家大人的文集……”

苏油这才恍然,笑道:“魏公生平不以文章名世,那是功业太高之故,其实词气典重,敷陈剀切,有垂绅正笏之风,出将入相之令。泰山嵩岳,巍峨高岸,如人不能近者。”

“然刚刚翻阅魏公手注典籍,方知还有可亲的一面,原来山岳之中,也有柔风细雾,兰石藤溪,可惜未为人所知。”

“我有个建议,何不将韩公的文章诗词作品集为一册,名为《安阳集》;将谏议章奏集为一册,名为《谏垣存稿》;将手校疏注集为一册,名为《昼锦堂笔记》。”

“庶几得全元勋辅弼声气之美,功望之隆,及闲暇所思,阅历所得。”

“由世兄负责勘定,可贞堂负责印版发行,如此足供后人瞻仰韩魏公全貌,韩兄以为如何?”

士大夫三大业,立德,立功,立言,尽在其中。

韩纯彦不由得感激涕零:“多谢少保,韩家阖族上下,皆铭感盛德。”

苏油笑道:“可贞堂与大宋诸多书楼皆有合作,我这也是在打魏公留下的万籍堂的主意。”

韩纯彦也笑道:“少保说笑了,我家万籍堂能得少保流芳,是我们占了大便宜了。”

大事到此基本商定,这才开始聊到诗词文字,风花雪月。

韩纯彦请教学问:“少保乃是文字大家,刚刚说道‘来’字即为古时候的麦子,那为何其后又有‘麦’字呢?”

苏油说道:“文字的变化,以情理推知,其初当为象形。”

“苍王仰观奎星圆曲之事,俯察龟文鸟羽山川,将结绳以治,易之以书契。”

“然象形不足,而加之以形声,会意,指事。”

“王相公的《字说》,全取象形,会意,以‘波’字为例,王相公以为会意,当解做‘水之皮’,其实偏颇了。”

“水波的波,从水;玻璃的玻,从玉;山坡的坡,从土;披挂的披,从手。其实这就是标准的形声相合,非会意组字之法。”

韩纯彦听得连连点头,王安石的《字说》,如今也渐渐不为学界所取,而关蜀的组字四法,合情合理,现在已经被大家所认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