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第1560章 小心为上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第1560章 小心为上

作者:让你窝心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1:32 来源:笔趣阁

听到大汗钦点贺惟贤入殿议事,让准备散去的众人无不惊讶,可刚刚吃尽了白眼儿的贺惟贤却是一副风轻云淡的模样,丝毫没有因此而受宠若惊的表情。而当大家再看到宫中大总管方臣祐亲自下阶笑脸相迎,仿佛做小的似的前屈后恭讨好,使人更是心中一惊。

朝中上下皆知内府总管方臣祐深得太后的宠信,现在又得大汗的欢心,且与朝中权贵交往甚密,一般的人想巴结都巴结不上,那些位高权重的阁臣亦是不敢轻慢。可当下却对一个失宠的侍卫亲军万户如此热情,立刻让人惊掉了下巴。

“谢总管提携,在下感恩不尽!”二人落后众人几步进入享嘉殿,贺惟贤看看左右无人,低声谢道。

“贺万户客气了,咱家也非忘恩负义之人,当年的好处咱家都记着,太后也没有忘记,仍然会时常问起的。”方臣祐嘴里说着恩情,却给了其一个大家都懂得的眼神。

“当年不过是寸末之功,还劳太后惦念,吾甚是惶恐啊!”贺惟贤向大都方向施礼道。

他也明白方臣祐的意思,两人如今可谓是一条绳上蚂蚱,皆是暗中替南朝办事的。且南朝皇帝也没有亏待他们,还专门给他们开了条口子,用于走私蒙元方面紧俏的货物,从中赚取了无数的金钱。

“贺万户,当下行宫存粮不多了,还要烦请自太原调拨一些过来,用于用度!”方臣祐言道。

“咝……吾记的前时送到三万石粮食,怎生又缺粮了?还需要多少!”贺惟贤有些吃惊地道。大汗每岁北巡的队伍多达十几万人,而其中的供应大部分都落到了现在最为富庶的山西,也成了太原路最大的负担。按照往年的消耗,供应的粮草已经有余了。

“先准备五万石吧!”方臣祐言道。

“嗯,我即刻遣人送来!”贺惟贤皱皱眉,却也一口答应下来,亦清楚这是方臣祐在向自己传递一个信息,行驾还要在此久驻,一时半会儿不会返回大都。

他略微估算了一下,行驾返程的粮食和所需皆是由沿途的州县提供保障,并不会随行携带大量的粮食。而从山西调粮也需时日,最快也需要五日的时间才能送到察汗卓尔行宫,也就是说行宫存粮至少还有万石存粮,五万石的粮食差不多是行驾一个多月的消耗。

“这次国师没有随行,大汗已经遣人回京去接了!”方臣祐看其虽然答应的痛快,但还是有些疑惑,便又言道。

“嗯,如此一来一往耗时不少,看来要在这歇上些日子了,天寒地冻的不好熬啊!”贺惟贤点点头叹声道。

“是啊,现在酒水将尽,尤其是大汗最喜欢南朝的烧酒,若是能弄些来,可是所获不少啊!”方臣祐笑笑意有所指地道。

“呵呵,我府中尚有些存货,届时一并送过来,还要总管多多照顾啊!”贺惟贤秒懂,笑着拱拱手道。

“诶,你我兄弟,你的事情不就是我的事情吗!”方臣祐好像怪其见外地板起脸道。

“是我错了!”贺惟贤连忙赔笑道。而其用手指点点他,才露出笑容,相携向后殿走去。

贺惟贤心情并不平静,蒙元失去江南这个大粮仓后,其实尚有河南、河北、关中、陇南、山西及河套地区等产粮区,若是统筹好了不会出现缺粮之虞。而近年河南和河北灾荒不断,粮食欠产,但也不至于发生饥荒。

节约粮食当是最有效的办法之一,而酿酒要消耗大量的粮食,过去中原王朝每逢粮食短缺皆会禁酒以减少粮食的消耗,朝廷此次在安童等人提议下也发出了禁酒令。而蒙古人擅饮,自上到下每日不可无酒,权贵更是如此,他们便私下酿酒牟利,朝廷对此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没有权贵们因此受到惩处。

现下卫军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屯田种地,这也是朝廷经济重要来源之一。而卫军的万户、千户们见私酒有利可图,便纷纷参与其中,所需的粮食就来自于克扣兵卒那充作月俸的米盐,强征他们私田的粮食。

按照蒙元的军制,卫军兵卒可以可以从官府获得几亩免税地,且无须承担劳役,但他们要自行负担武器、战马和装备,另外还要调防到遥远的驻地,于是军中普遍出现开小差的现象,使得军纪崩坏,存粮无几,战斗力也就可想而知。

贺惟贤当然不能免俗,而所辖地区又是粮食的重要产区,但是他不会采用这种克扣粮饷和强征的手段,而酿酒所需的粮食另有来源,那就是来自于与南朝的榷场贸易。

南朝禁止向蒙元出售粮食,可对于有着特殊关系的贺惟贤来说并不是问题,朝中又有方臣祐作为内应,从中周旋,他每年皆会利用正当的渠道获取大量的粮食和南朝的佳酿。而他也会给南朝予回报,那就是优良的战马,每年能输出上万匹之多。

南朝的粮食价低,而战马价格昂贵,贺惟贤每年从中获利颇丰,方臣祐分润也不少,但他当然也清楚这是南朝皇帝变相给予的赏赐。可也正是因为他有了这个特殊门路,自然也就不会去剥削手下的军卒,反而有余利保证粮饷的发放,如此也赢得了手下将士的拥戴,战斗力也是诸卫前三甲。

现在行驾‘困在’这里,天气日渐寒冷,值宿的诸军兵士也需饮酒御寒,可在这塞外之地又不产酒,而在宫帐之中都要断顿之虞的情况下,那些宗王权贵尚能得到些赏赐,普通军将恐怕无酒可饮了。

现在方臣祐将运粮的机会交给他,自然也是想假公济私弄些酒来,且其身为大内总管自然有渠道神不知鬼不觉的将酒高价卖出去,更不怕有人会欠钱不还,可谓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而贺惟贤也明白如此既能获利,还能加强和维系方臣祐的关系,关键时刻更能够救命……

“参见大汗!”进入后殿稍待片刻,铁穆耳就坐,众人施礼参拜道。

“免礼!”铁穆耳让众人在御座边就坐,看看众人问道,“南朝皇帝现在还在向北而行吗?”

“禀大汗,据我方探子送来的急报称南朝皇帝在平江短暂歇息后,继续北行过了大江,已至扬州!”阔里吉思禀告道。

“大汗是这里?”方臣祐铺开舆图,指点着道。

“是否还有北行的迹象?”铁穆耳再问道。

“南朝皇帝当下驻跸扬州行宫,是否继续北行尚未可知,正在探查中。不过……”阔里吉思答道。

“不过什么?”铁穆耳听不待其说完,就急问道。

“据我朝探子所报,屯驻在淮东和淮西的南军近日调动频繁,且南朝皇帝的亲军除了随行的万余兵力外,驻扎在平江的亲军也再向北调动,目前目的皆不明!”阔里吉思言道。

“那屯驻襄樊的南军呢?”铁穆耳又问道。

“襄樊南军未发现调动的迹象,只是在进行秋季校阅!”阔里吉思答道。

“你们一定要速速查清南朝皇帝的去向,并探明南军的调动情况,是否有北侵的企图!”铁穆耳皱着眉头道。

“是,臣已经动员枢密院所有力量探查详情,并命沿边各军的斥候过境侦查。但南朝皇帝的行驾护卫十分周密,船队很少靠岸驻泊,我们的探子无法靠近。而即便在平江盘恒了数日,接见了不少官员,可也无法侦知所说的内容。”阔里吉思面带沮丧地道。

“大汗不必过于忧心,自和议后我们与南朝并无大的冲突,且各榷场依旧按时开放并无异常,全无用兵的迹象。而南朝早有秋后校阅的惯例,军队调动也属正常,南朝皇帝北行也许只是欲亲自校阅诸军而已!”安童见大汗有些焦虑,出言宽慰道。

“不可轻忽,南朝皇帝诡计多端,最擅长声东击西。现下淮东和淮东诸军调动频繁,而襄樊诸军按兵不动,就是有意麻痹我们,然后骤然发起袭击,让我军措手不及。”铁穆耳摆手道。

“大汗,南朝动兵向来讲究出师有名,而今我朝对他们百般忍让,又无挑衅之举,他们没有北侵的理由。而若是擅动刀兵,必然会受到朝臣们的反对,纷纷上谏,可他们南朝朝堂平静,因此臣以为南朝没有北侵的企图!”李思衍接过话题道。

“哼,南朝小贼最是无赖,岂是讲规矩的人,否则也不会将朕困在南朝那么长时间,若非我设法逃了出来,恐怕依然被其囚禁在临安。”铁穆耳对南朝皇帝怨念甚重,冷哼声道。

“大汗所言甚是,南朝皇帝奸诈,手段出常人所想,更是喜欢故弄玄虚,待你放松警惕时便会突然动手,否则臣当初也不会吃了大亏。因此绝不可轻忽,其也许正是借此掩盖其欲所为!”贺惟贤听了半天,已然明白铁穆耳的心思,起身施礼咬牙切齿地恨恨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