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第1559章 驻马不前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第1559章 驻马不前

作者:让你窝心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1:32 来源:笔趣阁

江南的九月尚有花开柳绿,但塞北已经草木枯黄,挂满了白霜,甚至白海的岸边已经结冰。湖边的察汗淖儿行宫清晨笼罩在白蒙蒙的雾气中,城外侍卫亲军的营帐间的篝火尚未熄灭,值守的军卒口鼻喷着白汽,皮帽的边沿挂着冰粒。 贺惟贤走出营帐被刺骨的寒风一吹不由的打了个寒颤,又紧了紧身上的皮袍,压压貂皮帽,接过侍从递过来的袖炉,双手笼在袖中领着两位长随向皇城中走去,准备参加早朝。在城门外验了腰牌,踏进宫城,他不禁叹口气。 贺惟贤这口气憋在胸中很久了,自从新汗继位他的地位是每况日下,从前出入宫城何曾有人验过自己的腰牌,自己的这张脸比大汗的金牌都好使。可而今他不仅出入要被怯薛查看腰牌,连宿卫宫城的权力都没有了,只能在城外担任外围警备。 对此贺惟贤倒是也能理解,毕竟一朝皇帝一朝臣,自己虽然深得真金汗的信任,并受命扶植铁穆耳上位。但是他在殿上当众勒死了桑哥,又领兵清洗京中的政敌,将蒙元宗王权贵杀的血流成河,当然也为新汗所忌惮。好在真金汗也是明白人,给他留了条后路,让其率部出京担任太原路宣慰使,避开了可能带来的清算。 不过贺惟贤免了后边的清算,可依然受到了波及,他的父亲丢了上都留守的官职,收了金牌,授了一个广威将军闲散官职被挂了起来。但他还是很满足,能在这纷乱的局势保住性命,家宅平安也算是幸事。 “哼!”皇城不大,只是一个南北三百步,东西三百余步的长方形的城池,贺惟贤沿着御道不大功夫就走到宫城外排班准备进殿,看看石头垒砌的宫墙不禁冷哼一声。 蒙元实行两都制,从忽必烈汗时期开始,一般每年夏历二、三月从大都出发,“北巡”上都,八、九月返回大都,皇帝每年在上都居留的时间近半年之久。皇帝巡幸上都时,扈从人员有后妃、太子和蒙古诸王,还有宰相大臣、百司庶府,各以其职分官扈从,只留中书平章政事、右丞或左丞数人居守大都。 今年二月铁穆耳出大都北巡,贺惟贤受命领军到上都宿卫,在上都停留了半年后,准备按时北返。但是刚行了不过两日,就收到南朝皇帝从临安起驾北巡,南返大都的队伍便驻留在察汗淖行宫,十几万人在此已经停了近二十日。 虽然谁也不说为何,但是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大汗这是担心南朝破坏和议再次北侵,而南朝皇帝不过是打着北巡的旗号欲亲征。贺惟贤知道大汗怕了,唯恐南军一路北上直奔大都,届时被困于城中,因而称身体有佯在塞外徘徊不前。 贺惟贤对大汗的怯懦行为很是不屑,想蒙元历代大汗哪个不是武功赫赫的人物,皆曾亲自领军东征西讨打下了偌大的国家。而铁穆耳却只是听闻南朝皇帝北巡的消息,尚未证实南朝要北侵就吓得不敢回京,毫无先辈的英雄气概。 若是只是因为自己被边缘化,贺惟贤还能理解此不过是大汗的御下之术,但是看着那些排在自己前边同阶的那些昂着头一副得意洋洋的新贵及侍卫亲军万户,他心里就觉的气闷,想当年自己值守宫闱,侍奉先汗的时候,他们还不知道在哪里牧马种地呢! 在真金驾崩的那个血腥之夜,无数权贵殒命,那必然会有新贵来填补空位,而作为值宿汗帐的侍卫亲军自然是整顿的重点,驻扎在腹里地区侍卫亲军则是重中之重。 过去蒙古军队镇守漠北以及由诸王分领,留在中原地区的不多,其中编入侍卫亲军的一直不多,先后只建立了四支蒙古卫军,其中三支隶属于枢密院,由左、右翊蒙古侍卫亲军都指挥司统领。另外就是由东宫侍卫改编的直属于大汗的亲卫军。 在南军北伐之际,参战的蒙军诸卫皆损失惨重,真金抽调草原诸王军加以补充和重建,铁穆耳继位后又进行了加强,兵额八万,当下左、右翊蒙军膨胀到三万之众;宗仁卫也加以扩编达到二万;大汗直属的都威卫分成左、右两卫,兵额三万。 现下都威卫两卫分驻上都和大都护卫宫城,左、右翊两卫分驻太原路和大都路,宗仁卫则驻扎在和林旧都哈拉和林。蒙古五卫可能出于对贺惟贤有着拥龙之功,没有进行撤换,其余四卫皆有蒙古人担任万户。 从布置上看蒙古五卫亲军皆是屯驻在京畿重地,也可以看出这是铁穆耳为了遏制中原宗王卫军和草原诸王的反叛。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可以认为是铁穆耳给自己留的后路,若是中原大都城不可守则退居上都继续作战,而上都也被攻破则可以前往漠南的和林旧都继续当自己的大汗,显然其对南朝的威胁还是心存畏惧的。 汉军五卫依旧设前、后、左、右、中五卫,兵额十万,设置都万户府管辖,由枢密院副使张珪任都万户,兼领中卫军。而其余四卫则由出身女真和契丹的将领任万户,分驻于京畿周边州县屯田戍卫。 色目诸卫在与南朝北侵中,他们作为反击的主力在战争中损失最为惨重,有的几乎是全军覆没。因而这次整编只是保留了作战最为强悍的钦察卫、唐兀卫、阿速卫和西域卫,将其它裁撤的诸位编入其中,兵额不过四万,仍设钦察卫都万户府统管。 “贺万户!” “高万户、李万户!”这时又走过来两人,他们为汉军左、右两位的万户,也是这次随御驾宿卫。两人皆为女真人,而在蒙古军中当拔都的女真汉子也不少,出人才的比例甚至超过了金朝军队。 左军万户高灭里其祖高闹儿打过花剌子模,还跟着阔出太子打过四川等地;第二代的高元长参与了忽必烈灭宋战争,还跟着忽必烈的儿子远征交趾,最后死在了那里,而第三代的高灭里也是蒙元在广东的头号打手。 右军万户李庭是女真完颜部蒲察氏出身,在金朝重臣辈出。投元后,他不但打过宋朝,在襄樊之战中表现出色,还在西域作战,甚至参与过攻打日本的海战。因为他打得仗实在太多,谁都得高看一眼,把他看作是忽必烈时代赫赫武功的见证人,即使是铁穆耳继位后大宴时仍命序坐于左手诸王之下,百官之上。 “你们……”按照蒙元朝堂上的惯例,同阶的蒙古人和色目人地位要高于汉人,可成吉思汗和忽必烈却都把女真人看做是汉人,而贺惟贤却是蒙古卫军的万户,排班应该在他们之前,可两人却将他挤开,站在了他的前边。 “贺万户有事?”高灭里扭脸看看其似乎不解地问道,而李庭连头也没回,仿佛就没有听见。 “没事!”贺惟贤看看其满是戏谑的目光,知道他们看不起自己没有战功,皆是靠着先汗的宠信才有了今天地位。而当下他也知道当前是敏感的时候,这两人正得圣宠,他不愿因小失大,想想还是按捺下心中怒气,冷哼声道。 “中书令、枢帅……”这时安童、阔里吉思和李思衍、张珪等随扈的重臣也走过来,众官纷纷行礼。 “贺宣慰司,天凉了,城外寒冷,不若也搬入城中吧!”安童如今已经是中书令,位居百官之首,深受铁穆耳信任,对于其他人也只是含笑微微点头,但走到贺惟贤身前却驻足言道。 “谢上官,一切还好!”贺惟贤略一施礼道。 “贺万户不要客气,皇城中不缺汝一个院子,如此进出宫中也方便些!”阔里吉思上前拍拍他的肩膀也笑着道。 “下官哪里敢僭越,且要值宿皇城,不能擅离职守!”贺惟贤回礼推辞道。 “不要客气,昨夜宴饮大汗还曾提起贺万户,感念当日的护持之恩!”李思衍也从旁劝道。 “下官微末功劳,怎敢居功!”贺惟贤依然谦逊地道。 “有什么难处尽管说,不要客气,当日的恩情我们皆铭记在心!”安童见其一力推辞,也不再劝,与他拱手告别,看也未看施礼的李庭二人便向前走去,其他人则冷冷扫了他们一眼跟随而去。 “呵呵!”目光扫过,李庭和高灭里的身子明显一僵。贺惟贤见状心中一暖,知道他们也是感念当日自己所为,若是自己有了其它念头,他们也就成为一具具死尸,哪里还有今日的风光。而现下显然是见到自己受辱,给他撑腰张目的。 “众臣有事禀告,无事退朝!”又等了片刻,宫门大开,方臣祐高声喊道。 “……”这些日子早朝皆是如此,大汗根本就没有上朝,大家来也只是走下形式而已。 “中书令、枢帅几位请随老奴进殿议事!”众人准备离开,方臣祐笑着走到安童等人前传谕。贺惟贤也转身准备出城,却听到后边有人喊道,“贺万户,大汗有谕,请你进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