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第1561章 惊弓之鸟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第1561章 惊弓之鸟

作者:让你窝心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1:32 来源:笔趣阁

贺惟贤语出惊人,让众人都是一愣,而铁穆耳却是面现喜色。从当下情况的看,他早就看出了大汗的心思,其不知道是因为被南军吓破了胆,还是在临安做质子时留下了什么阴影,反正面对当下的形势不愿意回大都。

“大汗,当前若想判断南军是否要北侵只要断明三点就可知道。”贺惟贤仿佛语不惊人死不休,又出言道。

“贺万户请说!”铁穆耳眼睛一亮,向前探探身子看向其言道。

“是!”贺惟贤向上施礼后道,“一者,南朝皇帝亲征,皇后监国的惯例。因而只要察明南朝北巡的行驾中皇后十分随行,就可看出是南朝皇帝亲征,还只是出门散散心。”

“二者,南军作战严重依赖辎重,而南朝军器坊和军需作主要分布在江南,他们若是北侵必会大规模调动物资,而他们运输依赖漕运,只要探明近时南朝运河上通行的漕船多寡就能判断出一二。”

“三者,南军北侵输送辎重,要就近大规模征发夫役随军出征,诸位皆知出兵一万,就需要倍数夫役,而动员大量夫役也需要时间。因此只要大略察明南朝征发了多少夫役,也就大致清楚南军要出动的兵力多寡,也就判明他们要发动战争的大小。”

“臣现下就想到了这些,对错还请大汗明断!”贺惟贤说罢施礼道。

“嗯,诸位以为贺万户所言是否可信?”铁穆耳点点头问众人道。

“贺万户说的极为有理,虽说御驾亲征,皇帝不会亲临战阵,但是也有很大的风险,往往出征会以皇后监国,并立储,以备不测。现下南朝皇后诞下嫡子,以其监国最为正当,一旦出事就可再立新帝,稳定朝局。”李思衍首先道。

他是南朝人,又是南朝进士,当然最为熟知南朝的规矩,说出的话自然也最为可信。几个人听了皆是点头,“嗯,迅速察明南朝皇后是否随驾!”铁穆耳立刻吩咐道。

“贺万户不愧是国之栋梁,熟知军旅事务,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常理,而我们的探子只盯着南朝诸军便是失策了。”安童接言道。

“不错,为了监视南朝军队调动,我们的探子损失惨重,却没有想到如此简单的方法,真是舍本逐末,得不偿失了!”阔里吉思轻叹口气道,“贺万户寥寥数语便道破了其中的玄机,若是吾早些请教便不会有此失误了!”

“枢帅言重了!”贺惟贤赶紧摆手道,“枢帅过去久在塞外领军,未与南朝新军有过交锋,不明他们的用兵方式也不为过。”

“是啊,吾从未与南朝大战,所知亦多是道听途说,有的说南朝军威强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火器十分凶猛。也有人不屑,称南军不堪一击,一旦进入开阔的中原和漠南,他们根本就不是骑**熟的我朝大军对手。现下听贺万户一席话才知些许真相。”阔里吉思点头道。

刚刚贺惟贤居然称阔里吉思不知兵,让大家不禁暗为其捏把汗。这阔里吉思可是自有从军,威震大漠南北,且是当朝双料驸马,又官居枢密使,统帅举国之兵。如此说话那岂不激怒了他,可让人纳闷的是他不仅没有恼羞成怒,反而承认下来,这份气度让人不得不敬服。

“下官当前主张暂留塞外,还是对大汗的安危担忧。”贺惟贤却似没有发现一般,轻叹口气接着道。

“哦,贺万户有何忧虑尽可道来!”不等他人说话,铁穆耳迫不及待地催问道。

“南朝当初在我朝征讨江南之时,几已亡国,只能据守琼州弹丸之地苟延残喘。而南朝在我朝多次征剿之下不但未能灭国,反而重新复国,凭借的并非是马步军,其实是依仗的正是其强盛的水军。”贺惟贤言道。

“不错,南朝据守琼州之时,不仅时常以水军骚扰东南沿海,且我朝二十余万水军先后皆败于其手,折损的船只数千,而今几乎损失殆尽,再无昔日之威。面对南朝水军的侵扰,也只能避于港中,不敢出战。”安童是经历过那个时代的老人,对往事十分清楚。

“嗯,朕在南朝之时,曾经见过驻泊于杭州码头的南朝御前水军,停泊的巨型海船高大威武,搭载的火炮就有四十余门,而中型战舰更多,皆装备火器,若是整个舰队只一个齐射,估计我们这座小城就会被夷为平地。”铁穆耳心有余悸的点头道。

“正是如此,据传前时南军征讨汪氏,就是由襄樊派出水军溯汉江而上,船队炮击沿江州县,城垣无不立毁,我朝军卒皆闭门不敢战,只能任其直至汉中,不日举城皆降。想见其水军只雄壮。”阔里吉思言道。

“大汗可知为何近两年我朝输往西域及窝阔台、察合台等国的丝帛为何滞销,价格也是一降再降吗?”贺惟贤再问道。

“难道不是他们间我朝势衰,刻意打压价格吗?”铁穆耳有些拿不准地道。他知道在蒙古人当初打天下时候,成吉思汗给自己的儿子在各地皆划有封地,以致当下彼此间相互交错。而在蒙元也尚有察合台和窝阔台汗王的‘五丝户’,尽管彼此间关系不睦,但每年仍要向他们输出数十万匹丝帛,他们也借此发展贸易。

“以臣所知,并非如此,而是江南丝帛大量输出到西洋和南洋各国,以致丝帛价格下降。”贺惟贤道。

“不会吧?!”安童惊讶地道,“以吾所知,我朝平江南后也曾大力发展海贸,向南洋和西洋贩卖丝帛、瓷器和茶叶,但是沿途诸国要么压价收购,要么科以重税,要么就是直接派军劫掠,绝无任人大肆贩卖的事情。”

“南朝初时亦是遭受沿途各国的强买强卖,而前岁南朝皇帝派出一支水军远征西洋,一年间破城上百,征服城邦数十,威震诸藩国,迫使他们签下城下之盟,开放榷场,免除关税。使得南朝货物行销诸国畅通无阻。”贺惟贤道。

“南朝水军已经恐怖如斯吗?居然可以夸越大洋万里远征,一岁间就征服诸多城邦、藩国!”安童听了倒吸口凉气,他为相二十多年,自然清楚他们为了发展海贸付出了多少代价,却也无力远征西洋,就是两次征讨东瀛也是损兵折将二十多万,数千艘战船有去无回,使得他们的水军元气大伤。

“吾是听闻前来太原收取税赋的窝阔台使臣所言才知,而后又有行商过境亦是如此说,才不得不相信!”贺惟贤叹口气又道,“而这也正是吾所担心的,南朝数万水军可以万里远征,那么尽可遣水军跨海自清州登陆,进入京畿腹地。而清州距大都快马不过一日路程,也就是说南军完全有能力绕过黄河天险,不必一一攻取沿途的重镇就能直逼大都城下。”

“咝……”殿上众人听罢皆是倒吸口凉气,手脚发凉,当下他们的大部分兵力皆布置在山东、河南一线,京畿地区只有十万侍卫亲军,但是若是南朝跨海来袭,甚至不等他们赶到就已经兵进大都城下。若是调动前线的宗王卫军回援,那么与之对峙的南朝大军就会如潮水般乘虚而入,追歼失去城池庇护的军队,而后果如何他们皆不敢想象。

“南朝即便有如此能力,但是大都城池高深,即便周边诸军来不及赶到,城中也尚有不下五万之兵,他们想要短时间内攻克城池几无可能。只要能坚守城池一个月,各处的勤王之军就能陆续赶到,反而是他们孤军深入深陷重围,面临被围歼的结局。”静了片刻,李思衍说道。

“呵呵,李相虽说是南朝人,却根本不了解当下南军的战力。”贺惟贤轻笑着摇头道,“上次南朝北侵攻打寿州,我们皆知寿州乃是四战之地,城池历朝经营千年年,险峻雄伟,壕深城高,从未被正面攻取过。

“但是南军攻打此城劝降不成后,以火炮轰城一昼夜,次日城陷,满城房屋损毁殆尽,数万军民生者寥寥,死尸枕籍如山,连城门都堵住了,而此战南军几无伤亡。当闻知寿州城陷,也是几无人相信,而后查明南军出动的仅为一军,他们拥有火炮不过百余门,可占据雄城,内有上万精兵,外有援军的情况下,仍然未能坚持数日便城破人亡了。”

殿上众人又陷入了沉默,若是南军真有这么恐怖的战力,跨海来袭大都城。而已现下南朝水军的能力和拥有的大量商船,搭载数万步军并非难事,他们只要争取在周边的援军赶到之前攻破城池,据城固守,那么形势就会产生逆转。

布置在前沿的大军被截断退路,更恐怖是若是大汗被俘获,或是遭到不测,蒙元也就此亡国了,“唉,幸亏朕没有贸然回京,否则真有覆巢之虞啊!”好一会儿,铁穆耳长舒口气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