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八十二节 康有为

大国崛起1900 第八十二节 康有为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0:30 来源:笔趣阁

“您就是杨大人吧?”

顺德饭店门口,杨潮就被两个人拦住了,两个孔武有力的汉子,头上没有辫子。

这两人口气生硬,不像是中国人,倒像是日本人。

“你们是日本人?”

杨潮不由问道。

两人不置可否:“这有什么关系。康先生在里面等着呢。”

没关系吗?

康有为、孙大炮,后来的光头哥,一个个国内混不下去了,就跑去日本躲着,保皇党、革命党、立宪派、改良派,日本人有时候会同时支持四五只跟官方不同政见的势力,要说不想把中国搞乱,鬼才相信。

杨潮没有多说,在日本人的带领下,大踏步走进了顺德饭店。

一个高档包间,康有为还是很有钱的,搞维新的招牌确实能得到许多支持,南洋华人,美国华工,不知道捞了多少人的血汗。

不知道他的钱中,有多少是穷的穿不起鞋的苦力捐的,但是康有为却娶了六个老婆,玩过的女人不计其数,姨太太中有日本人,中国人,还有美国人,到了七十的时候,回国看到小姑娘浣纱还忍不住纳了个小妾,不过诡异的是,康先生却是提倡一夫一妻的,也不知道这货的脸皮是怎么长的。

对了人家还在美国、墨西哥等地拥有许多地产,在瑞典干脆花钱买下了一座岛,修建中国园林。

好了这些都是小节,炮哥、光头哥哪个跟日本女人没有关系,男人在外面革命,还不兴玩几个女人了?

“富态!”

杨潮第一眼见到康保皇就是这个念头,大腹便便不说,脸上也容光焕发,都快渗出油水来了,难怪后来梁启超跟他划清界限呢。

“杨大人!”

康有为先行礼,但只是抱了抱拳,连腰都不弯。

杨潮也抱了抱拳:“见过康先生。康先生归国,在下竟然不知,先生恕罪啊。”

“杨大人无需客气,请坐。”

杨潮刚刚坐下,康有为就招呼侍者上菜。

很丰盛,西餐、洋酒,十分华丽。

然后就是边吃边聊,康有为说的多,杨潮听的多。

这家伙口才果然不错,听说那有个美国华人小妾,就是因为听他演讲而崇拜上了他,不顾家人反对,哭着喊着嫁给他了。

不过内容却很贫乏,什么君主立宪了,工业强国了,不过是一些俗套,洋务派都明白。

但是他广征博引,张口就是美国如何如何,德国如何如何,法国又如何如何,看起来很有说服力,如果杨潮不是有后世的观念,怕是也要被他说服了,不过就凭他这口才,说服载沣那简直太容易了。

“吾观杨大人,亦有强国之志,如今办厂,修路,确为强国之法,不过只拘于小术,却不闻大道尔!”

说了一圈,说道了杨潮身上,康有为当面就评判起了杨潮,仿佛一个老师在指点学生。

杨潮也不计较这个,反而一副谦卑的请教道:“敢问先生,何为大道?”

康有为道:“我大清疲弱,根子上却是国体之弊,因而要强国,必先改国体,变法才能图存,当行君主立宪之制。”

制度问题。就是这一批人,他们影响了整个后世,无数波人都站起来说制度问题,然后一次一次的反复推翻旧制度,但是一次不如一次。却没有人肯向日本人那样,一步一个脚印,先把实业做好,然后慢慢改革,都急着想一步到位,想要一下子把根子拧过来,认为只要拧过来了,自然就发达了。

日本人用了二十年时间,才推出了他们的宪法,就这样尚且十分的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旧制度,中国一点不积累,上来就想放大招,怎么可能成功。

不过杨潮不打算跟康有为辩论,知道也说服不了这家伙,只能应付着,连连称是,让康有为很满意,以为就跟他以前遇到的那些华人一样,都被他的思想折服了,然后就可以忽悠他们加入自己,帮助自己了。

“不知杨大人以为,我国变法何时可成?”

载沣上台后,在张之洞、袁世凯等人的簇拥下,一开始就打着变法的旗号,当年就派出了考察团,就在几天之前,考察团就回来了,已经到了立宪准备阶段。

杨潮笑道:“若踏踏实实做事,十年就有小成,二十年可强国。”

这是杨潮的真心话,做工业的周期就是这样,轻工业也得三五年才能回本,然后进入良性发展阶段,重工业那动辄都是以十年算的。

但是康有为却摇摇头:“非也。吾以为,若行立宪之制,三年可有小成,十年即可大成。”

这货比杨潮还有信心,不过说的不是一回事,他还是觉得制度才是根本,制度好了,就强国了。要是这货知道印度三哥用了五十多年还是那个吊样,不知道还会不会这么说。

“先生所言极是,在下眼界终究下了。”

杨潮谦虚道。

康有为道:“听闻杨大人生在南洋,不知身在南洋哪里?”

杨潮心中腹诽,这货虽然是个大忽悠,但是还真是开过眼界的,南洋那地方他去了不知道多少次了,说个假地名肯定骗不住。

杨潮道:“马六甲。”

康有为道:“不知祖籍何处?”

杨潮道:“祖籍福建南安。”

康有为道:“家中可安好?”

杨潮叹道:“孤身一人尔。”

说完露出一副感伤的表情,这表情一点都不假,因为杨潮来到这个世界,那边的家人断绝联系,确实时常感伤。

康有为道:“杨大人年纪轻轻,家中可是遭了变故?”

年纪轻轻就只剩一人,肯定不正常。

杨潮喝了几口闷酒:“犯了事了,全家都被洋人——哎,就我一个人跑了出来。不想提了。”

康有为这才不好再问,不过却也长叹起来。

“康先生何故叹息?”

康有为道:“叹我华人命运之多艰,我国家之多灾多难。”

杨潮道:“大人莫急,行变法之策,假以时日我国必强。”

康有为又叹:“奸臣当道,弹劾容易啊。”

“奸臣?”

杨潮故作不解,心里却暗道‘来了’,康有为总算要说正题了。

果然康有为义愤填膺道:“数年前,先帝力图变法,却毁于一人之手。今上(当今皇上),亦图变法,却依然为此人所掣!”

杨潮明知故问道:“不知先生所说奸臣是谁?”

康有为道:“袁世凯!”

“啊!”

杨潮故意惊叹一声。

康有为看着杨潮,神色凝重,目光热烈:“不知杨大人肯与吾等奋力一搏诛杀此贼乎?”

杨潮皱眉道:“袁大人手握重兵,贸然诛杀,怕是不妥吧?”

康有为道:“吾等不急于一时。”

杨潮点头:“确实不能急于一时,图大事者,自当隐忍。”

话说到这里,也就没有说下去的必要了,康有为想要杨潮一个保证,而杨潮却不能保证,因为他知道袁世凯杀不得,非闹出乱子不可。

气氛一时沉闷起来,吃也吃的差不多了,喝也喝了不少了,杨潮借口不胜酒力,告退。

见到杨潮走后,康有为不由叹息,其实他是看好杨潮的。就跟载沣一样,其实他们不看好杨潮也不行,八旗子弟就没几个出息的,到了清末,这个养尊处优的民族已经彻底的失去了进取心,从天平天国开始,旗人中就少有人才了,胜宝、僧格林沁就算是最后一代了。

勉强出了个铁良和良弼,可惜因为出身不高,始终得不到重用。就算这两人,也跟人才辈出的洋务派差了太多,充其量是矮子里面拔将军罢了。

谁都知道,中国到了不变法就活不下去的程度了,顽固派坚持的那一套显然过时了,载沣也知道要用洋务派,可是能办洋务的,都是张之洞和袁世凯的人,他还能用谁去。

这两年也就出了一个杨潮,而且还不是洋务派嫡系出身,既不是张之洞也不是袁世凯提拔的,完全是靠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虽然一开始跟德国人走的很近,可是通过去德国道歉,逼迫德皇放弃赔款,再到修铁路争夺路权,连袁世凯都不相信杨潮跟德国人是一伙的了,更何况载沣一党呢。

所以载沣用杨潮,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了,至于杨潮的身份问题,那就不是个问题,这年头回国的那样华人如过江之鲫,多了去了。

载沣能看到,康有为自然也能看到。

甚至让载沣下定决心,不惜代价拉拢杨潮,就是康有为的主意。

康有为其实十多天前就回来了,他是跟考察团一起回来的,在欧洲跟这些人接上头,然后就打算回国了。

康有为是被慈禧逼走的,他始终是效忠光绪的,作为光绪的弟弟,对康有为没有恶感,而且康有为早就通过关系,向载沣表达了忠诚。

只是康有为不敢直接到天津去,因为袁世凯在哪里,慈禧死了,但是袁世凯还活着,而且是康有为的死敌,因此康有为不敢从天津过,甚至只要袁世凯在一天,康有为就不敢大大方方的露面。

于是他从烟台下船,在这里盘桓了好些日子,也听说了杨潮的所作所为,让他有些意外的是,在烟台,从洋人,商人,官员到老百姓,都认为杨潮是一个好官。

于是他不由得留心起来,一留心就出了问题,他从一个工程师口中得到了强国富民社这个组织,他自己就是搞组织的,对此格外留意,默默观察了许多天,发现那些强国富民社的社员,竟然全都是杨潮的幕僚,整日进出道台衙门,如果说杨潮跟这个强国富民社没有关系,他才不会信呢。

暗暗探听了许多日,发现这个组织的理念倒是不错,强国富民忠君报国等等都是他很认可的。

于是康有为给载沣写了一封信,心中报告了此事,同时向载沣解释了一番,表示这个强国富民社就跟自己当年办的强国会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国家,不是乱党。

这才有了杨潮在北京去,被载沣提出来的事情。

最后康有为打算弄清楚杨潮的立场,结果他发现,杨潮的立场很不明确,虽然对皇帝没有坏心,可是也对袁世凯没有偏见,显然是一个中立派,这让他感到十分可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