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八十一节 图穷匕见?

大国崛起1900 第八十一节 图穷匕见?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0:30 来源:笔趣阁

“哎呀,是杨老弟啊,来了怎么也不说一声。”

袁世凯这时候才装作看到杨潮的样子,立刻亲切的拉着他。

杨潮陪笑道:“见中堂忙着,未敢惊扰。”

袁世凯笑道:“杨老弟,你看我这些兵如何?”

杨潮道:“威武之师!”

袁世凯道:“还是虎狼之师呢。”

杨潮道:“袁大人练兵有方,下官钦佩之至。”

袁世凯道:“可惜啊。枪是有了,还缺机枪大炮。”

杨潮笑道:“只要有钱,还怕没枪没炮。”

袁世凯哈哈大笑着。

很快几个壮实的士兵就抬着几个大箱子上了高台,放下箱子,旁边那个执令旗的士兵,立刻打开来,竟然慢慢两箱子银元。

袁世凯指了指道:“看,本官也不缺钱。”

袁世凯当然不缺钱,直隶怎么也不算穷省,他当了两年直隶总督了,捞几百万两银子,理应不难。而且袁世凯捞钱的本事也相当不错,他手下有专门负责捞钱的幕僚,号称财神爷的梁士诒。

另外袁世凯还管了两年外交了,他跟洋人的关系相当不错,听说载沣要杀袁世凯,英国公使都紧急跑去求情,同样被英国人掌控的海关,每年给直隶多分一份关税也不是难事。

袁世凯每年送礼的钱都上百万,在庆亲王奕劻哪里,每次出手可都是十万两。

还有一点,北洋是有权力铸钱的,袁世凯这批银元,正是他铸造的北洋银元。

既然有钱,那就是客户,杨潮笑道:“不知道袁大人要多少?”

跟袁世凯做了两笔好买卖。

第一笔是正当生意,袁世凯采购了一百挺机枪,两百门大炮。

第二笔则是人情买卖,杨潮送三百万两纯银,跟袁世凯换成银元。

铸钱当然是有钱息的,因为铸钱总不会百分百用贵金属,现在北洋银元局主要铸的其实是铜钱,清朝的货币制度发展到清末,十分的混乱,既有大量西方银元流通,又有历代皇帝铸造的空方铜钱流通,还有洋人发的银行券,钱庄发行的庄票,票号发行的银票等等。

八国联军抢掠了北京,袁世凯当了直隶总督之后,根本就没钱可用,就只能铸钱。

托付给了周馥的儿子周学熙,周学熙从美国购买铸币机器,主要铸造铜币,从民间收集铜钱上来,然后压制成为铜板,还从国外收购紫铜来铸钱,利润更高,据说能达到六成利。

当然北洋银元局也铸造银元,只是用银子总是要成本的,所以所铸并不多。

而杨潮手里恰好有银子,而且还是纯银,是飞船从海底挖到的,虽然没有用原子级的分解能力,但是纯度也达到了这个时代检测不出来的地步,无论谁检测,都会认定是百分百纯银。

对于杨潮,这些银子肯定都是要花出去的,跟袁世凯换成银元也照样花,直接存到汇丰银行,最后也是汇丰铸造成了银币,反不如给袁世凯呢。

袁世凯最少也能从中得到三十万两银子的钱息。

因此这两笔生意大家都很满意。

杨潮得到了袁世凯一百挺重机枪的订单,一挺重机枪的价格是步枪的二十倍,一百挺总价值八万两银子,两百门70口径榴弹炮,每门价格四千五百两,附送百发炮弹,两百门总价值九十万两,两项合计九十八万两银子,一分都不能少。

但杨潮那三百万两纯银的铸息可就是三十万两银子,等于是白白送给袁世凯的,而且还答应明年会在跟他换三百万两。

在袁世凯看来,这分明是杨潮在向他示好,变相的给他送礼了。

谢绝了袁世凯请客吃饭,杨潮连忙联系上了一艘英国的运煤船,坐着就南下了。

不是急着回去过年,这都二十九了,除夕铁定是在船上过了,而是回去准备。

杨潮没想到北京的暗流如此汹涌,载沣拼命的拉拢自己,袁世凯则锋芒毕露,看样子这是打算摊牌了啊。

一想到袁世凯可能要跟载沣火并,杨潮就有些激动,当然他知道结果一定是袁世凯狠狠教了下载沣如何做人,北洋军打那群八旗子弟还不跟玩一样,袁世凯练了十年的班底,如果还对付不了一群吃吃喝喝的八旗子弟,那也太小瞧袁世凯了。

一旦袁世凯收拾了载沣,那么大刀阔斧的新政怕是阻挡不了了,谁挡谁死啊,毕竟袁世凯可是洋务派,哪怕他不是真心搞洋务,只是背着这杆大旗,他就必须做这件事,还是那句话,有些人办洋务,不是因为他喜欢办洋务,而是因为他是洋务派。

袁世凯身上背着深深的淮军烙印,而淮军早就被李鸿章带到了洋务的道路上,这是条单行道想拐弯都没得拐。

袁世凯火并了载沣之后,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洋务,同时开始用强力镇压那些反对派,中国就该大变样了。

但是杨潮也忍不住紧张,袁世凯打赢载沣那是没的说的,可是之后呢?顽固派势力会不会疯狂报复,以顽固派那种性子,还真的有可能做得出的,那群人未必有多么勇敢,但是那群人的智商却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当初就是这群人忽悠慈禧跟八国联军干了一仗,就是他们告诉慈禧义和团刀枪不入,可堪大用。

这种人本来就没有什么道理可讲,更何况袁世凯灭了载沣呢,他们不拼命才怪。

以袁世凯的能力,收拾这批人大概也要不了多少时间,但是中国太大了,一旦乱起来,怕是没有个三年五载是平静不下来的。

而且之后会怎么办,洋人会不会干预,杨潮现在可是知道了更多当初李鸿章放弃当总统的原因了,听说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李鸿章咨询英国人赫德的时候,赫德认为“唯一可行的方案是先让现存的朝代维系原状,到中国人感到它的政令不行时,才由他们自行解决。”

英国人希望中国保持原状,因此李鸿章才放弃了当总统的念头,跟载沣派达成了协议。

洋人会不会再一次干涉不说。还有一大批各怀鬼胎的实力,比如康梁的保皇党,比如孙炮哥的同盟会等等,这些实力如果也介入进来,怕就不是三年五载能够打发的了。

想到民国时期的大混乱可能提前到来,杨潮又不仅感到有些后怕。

“干!”

心里不由大喝一声。

打就打,早打早超升,像现在这么僵着,国家个一具僵尸一般,杨潮也是烦了。

早早打,早早结束,顶多是赶不上摘一战的果子,二战没准还能赶上。

这是杨潮最坏的打算了。

他必须赶紧回去准备一下,既然要打了,就得选择站队了,周馥过去是李鸿章的亲信,现在是袁世凯最大的支持者,一旦开打,山东铁定是站在袁世凯一边的,杨潮得跟周馥商议商议,看看如何能最大限度的保全山东。

一到烟台,立刻先赶去衙门。

“大人,有一封信!”

刚进衙门,老吏王诚就告诉了杨潮一个消息。

“谁的信?”

杨潮问道,这念头,大家都玩电报了,西方人都开始玩电话了,还写信这么老土。

“不清楚,来人叮嘱一定要交给大人。”

杨潮接过信,信封是空的,打开信笺,内容很简单。

“顺德饭店一聚。广隶!”

署名是广隶,广隶连在一起不就是一个康字吗?

康有为!

杨潮立刻就知道了。

如果这次没去北京,杨潮还猜不到这个家伙,但是刚刚从北京回来,又恰好从皇帝身边的太监小成子哪里得知了一些情况,知道这次载沣突然兴起拉拢自己,跟这个康有为还颇有关系。

小成子说:康先生给皇上写信了,说了杨大人很多好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