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八十三节 毛瑟手枪

大国崛起1900 第八十三节 毛瑟手枪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0:30 来源:笔趣阁

杨潮可不知道载沣知道他组建强国富民社,是因为康有为探听外加猜测的,杨潮还在怀疑是谁出卖了组织呢。

但是始终找不出来,只能暂时作罢,辞别了康有为后,处理了一下衙门的公务,然后立刻就赶往青岛。

从袁世凯哪里得到的大订单,得赶紧让兵工厂加班加点动起来,而且有必要亲自去一趟以示重视,因为载沣跟袁世凯随时都可能打起来,既然袁世凯获胜是没有任何意外的,那么继续加强袁世凯的力量,才能最快结束战争,尽快恢复和平。

古斯塔夫早就回德国了,正常生产后,负责管理生产的是总工程师鲍尔森,管理商务的是厂长爱森伯格。

“太好了,太好了!”

一听又有新订单,爱森伯格十分高兴,经营的好了,他可是有奖金的。

“今年生产应该能够保证吧?”

杨潮却有些担心,根据生产计划,今年就可以全力投产了,年产步枪十万只,机枪一千挺,大炮五百门。

“放心吧杨大人,我们可是派了三百个技术人员到这里的。完全可以保证。”

杨潮点点头,德国人分别从毛瑟和克虏伯派来了三百个技术人员,其中工程师级别的就有三十多人。

“不过华人学徒也要加紧时间培训。要想成本降下来,最后还得本地化,用本地人。”

这些德国人的工资水准可是很高的,本来在德国就比中国技术人员高很多,又翻一倍,他们一个个每月薪水就有三百多两,而中国技术工人,一个月给二十两就算高工资了。

“带我去车间看看。”

杨潮说道。

爱森伯格不能反对,立刻带着杨潮去各处车间转悠。

这年头可没有生产线一说,不过已经有了装配线,同样是各种零件先加工出来,然后集中到一起,让组装工人组装。

加工零件的车间,一座座机床林立,机床嗡嗡作响,旁边是忙碌的工人。

每个机床前都至少有一个德国人技术人员,有两到三个中国工人,这些中国工人大都是本地招募上来的学徒工,他们现在还操作不了机器,只能给人递个扳手了,拿个尺子了之类的,连换刀这样的辅助工作,德国人都不让他们干。

杨潮在加工枪管车间中转了一圈,把一切都看的明明白白,德国人似乎有意保留技术,不肯让这些中国工人学会,好几次德国技工不认识杨潮,不知道杨潮懂德语,就没有避讳的大声呵斥学徒,要学徒离得远一些,说这些东西不是中国人能学会的,看的再仔细都没用。

生气倒在其次,技不如人,受点委屈也得受着,问题是学不会的话,什么时候能培养出来自己的技术力量。

“让大家留一下,我有话要讲!”

最后当快下班的时候,杨潮让爱森伯格通知工人。

爱森伯格老实的去喊住工人们,这些人慢慢悠悠,不情不愿的最后走到杨潮面前,聚在一起。

“德国工人们,你们好。我知道你们来中国就是为了挣钱的,你们怕中国学徒学会了你们的技术,然后你们就不能在挣钱了。不过我要让你们放心,只要你们愿意干,就一直留在这里。不过如果你们哪一个人教会了一个中国工人,那么我就奖励他一整年的工资。教会了两个,就奖励三年的。”

杨潮刚说完,这些洋鬼子一个个窃窃私语起来,他们就是为钱来的,为的是两倍工资,作为年轻技术工人,他们大多数人都还在为了前途奋斗,正是需要钱的时候,所以才会不远万里来中国。他们一年就拿在德国的两年工资,可是这个中国人说教会一个徒弟,就给他们奖励一年工资,教会第二个给三年公子,算一算只要教会两个人,他们就等于拿到了十年工资,相当于在德国的八年了。完全可以直接回去了。

但是还没完,杨潮接着道:“当然怎么算会,我们也得讲明白,那就是能完整的学会加工每一个零件。我们会进行考核。同时我宣布,第一个教会学徒的,奖励他十年工资!第二个五年!第三个四年!”

这次那些德国工人不止是热切讨论了,有人不由欢呼起来,十年工资啊,相当于他们在德国干二十年了。

杨潮不管德国人,开始对人数远多于德国人的中国工人说道:“各位来自山东各地的孩子。我刚才告诉德国人好好教你们,你们学会了会给他们奖励。同样,你们学会了,也会给你们奖励。你们多数都是穷人家的孩子,都没有读过书。我一直在这里开办夜校,听说你们也不是很认真去学。这样是不对的。我现在宣布,今年年终考试,前三名奖励一百两银子,四到六名奖励五十两,七到十名奖励三十两。倒数后十名要罚,罚给别人洗一年臭袜子。”

杨潮说完,这些孩子呵呵笑起来。

这些都是小孩子,十一二岁,最大的不过十四岁,这个年龄段学习能力很强,学会之后也能为企业工作更长时间,但是这个年龄段也是最为贪玩的时候。

杨潮全方位的培养他们,不但让洋人教他们技术,还请了老师教他们识字和算数。

可是这些人学的很不认真。

“还有。你们都知道洋人挣很多钱对吧,一个月就挣三百两银子。我告诉你们,这就是技术。如果你们学会了,我也出三百两银子。到时候按照技术分级,第一级的工人三百两,第二级两百两,第三级一百两银子。连三级都达不到的,工场也不能要你们。你们就回家种地去吧。”

其实不用威胁,一个月一百两到三百两,足够让这些孩子震惊了。

就算他们还弄不清楚其中的意义,等他们回家跟家人一说,他爹妈也会用棍子教会他们好好学习的。

训完话,留下一个个激烈讨论,都忘记下班的工人,杨潮跟厂长悄悄的离开了。

“对了,杨大人,我们公司最新发来了一批货,想让您看看在中国有没有销量。”

厂长一边走一边说道。

“什么货?”

“一批手枪。”

“毛瑟手枪?”

杨潮一惊,大名鼎鼎的驳壳枪,他还是知道的,这是成功的设计,但却是失败的商品。

因为从开始生产到结束,在全世界就没有进入任何国家的军队装备,包括毛瑟有巨大影响力的德军。

“不行,我听过这把枪,太丑了,而且太大。你们西方人都觉得大,你认为中国人会喜欢吗。要知道中国人的体格普遍比洋人要娇小。这款枪不适合!”

爱森伯格叹了口气。

毛瑟公司也是病急乱投医,这款枪械的设计是十分成功的,生产了几十年几乎没有更改过任何一个零件,而且可靠性很好,只是精准性差的,但是手枪也不是用来精准设计的。

杨潮说的没有错,这款枪确实是失败的产品,在全世界都没有市场,唯独在中国受到了欢迎。有人说是因为武器禁运,只有手枪不在禁运范围之内,但是手枪的型号多了去了,中国人唯独喜欢这种手枪不是没有道理的。

这款枪外形很大,很很重,但是可靠性很好,威力也大。洋人觉得太大,是一种缺点,而中国人就喜欢大的东西,那么大一把枪别在腰上看着就嚣张,这也许是受欢迎的原因,是因为东西不同的审美所致。

所以杨潮告诉爱森伯格说这款枪没有市场,其实是骗他的,当然是别有用心的。

“你恢复毛瑟。说这款枪卖不出去。不过我会试图让中**队采购的,但是他必须答应我一个条件。把德国的机器都拆下来,半价买给青岛兵工厂。青岛兵工厂有他们三成的股份,如果能够赚钱,对他们是有利的。否则就让他们等着赔钱吧。”

毛瑟在西方没有说服任何一个国家的军队,这才到中国来试试,但是杨潮给这个条件,他们能答应吗?或者说他们有拒绝的条件吗?

其实这时代的武器生产,还没有什么专用机床,大多数都是通用机床生产所有零部件,最后装配在一起,所以杨潮生产步枪的车间,同样可以加工极强零件。

只有枪托等木质件才有专用的机床,因此杨潮要买的,不过是毛瑟的一批枪托机床罢了。或者说是要毛瑟把手枪生产放在青岛来。

“对了。必须附带专利授权。告诉毛瑟,专利费包含在机器中了。”

杨潮继续道。

杨潮相信如果答应的话,毛瑟将来会感谢自己的,因为他将看到,全世界除了中国,没人用这种枪,他自然会以为是杨潮救了这种枪,而不会怀疑其他的。

爱森伯格跟他的老板已沟通,毛瑟不出意外的同意了,因为他没有选择。这款枪出现已经五年了,他早就放弃了希望,否则也不会把枪拿到中国试运气了。

毛瑟送来的样枪,一共是一百只,全都被杨潮带去大石房,装备自己的那批手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