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四百一十二节 南洋谈判

大国崛起1900 第四百一十二节 南洋谈判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3:57 来源:笔趣阁

中国一直坚持这是中国和荷兰两国间的事务,不允许任何其他国家参与,而荷兰人打的就是希望英美参与的打算,没有打过支持,荷兰人没有任何机会守住南洋这片殖民地。

杨潮的游轮离开日本,在琉球经停了一天,然后就出发继续往南洋赶去,两天之后,到达了暹罗。

暹罗热烈的欢迎了杨潮,曼谷港口上有数万华人来迎接杨潮,暹罗的华人数量还是很多的,在南洋各国中名列前茅,第一是这个国家是独立国家,对中国人还算友好,比越南等那些列强殖民地的华人过的更加舒心,得到的机会也更高一些。

“我国对因为马六甲的封锁给贵国带来的损失十分抱歉,作为补偿,本国愿意跟暹罗结成自由贸易同盟,减免所有暹罗的关税。”

见到暹罗国王拉玛六世之后,杨潮十分友善的表达了态度。

拉玛六世还算是有为,在位期间继续深化拉玛五世朱拉隆功国王的改革,比如引进义务教育制度、建设发电厂、下水道等,甚至还修建了一嘴曼谷国际机场,这还是很赶潮流的。

也正是因为暹罗有拉玛两代改革的国王,所以才能不被英法给吞并,在英法的夹缝中生存,只可惜暹罗这个国家,历史上没有出现过高度组织的政权,组织能力的不足,让每一任国王的改革都只是浅尝辄止,不能像日本那样进行全面的改革,因此始终都只是一个二流国家。

而且暹罗始终处在英法之间,面临列强威胁的境地,西边是英国殖民地缅甸,东边是法国殖民地柬埔寨和老挝。也有过争端,也割让过领土,也被治外法权迫害过,不过由于拉玛六世的明智,欧战最后选择加入了协约国,得以废除了治外法权和关税特权。完完整整的收回了国权。

“我国对加入东亚国家经济互助同盟非常感兴趣。如果有可能的话,我国愿意加入中国、朝鲜、日本和琉球的东亚经济互助同盟。”

拉玛六世表示道。

其实暹罗就这个问题早就咨询过外交部了,只是那时候才刚刚打败日本,还需要消化胜利果实,先确立东亚霸权,希望西方国家认可,所以杨潮不想挑战英法,一直没有答应,现在到了将霸权扩大到整个东南亚地区了。你就可以吸收暹罗入伙了。

很显然暹罗加入这个经济互助同盟的目的,不仅仅是处于经济考虑,更多的怕是在寻求一份安全,经过这几年的观察,暹罗肯定看出了中国组建的这个经济互助同盟,兵部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是一项平等的同盟关系,而且打着经济同盟的名义。军事味道也淡了很多,不会引起其他国家的强烈反对。

英法夹缝中的暹罗。很显然想抱上中国这条大腿。

“我国很乐意邀请贵国加入东亚经济互助同盟,不过还要朝鲜、日本和琉球的同意。”

当然这只是客气,中国同意了,日本等国还敢说半个不字。

接着拉玛六世又跟杨潮谈了谈其他的问题,最后还提出请中国帮暹罗建造两艘战列舰,杨潮以华盛顿海军条约为由拒绝了。那个条约中规定,签约国不能帮其他国家建造战列舰,也不能帮其他国家建造航母。

而且杨潮也表示自己目前只对中国经济负责,因此只有跟外国谈判经济问题的权力,也不适合谈论军事问题。

这话鬼都不信。

别说暹罗人不信了。荷兰人都不信。

就在杨潮尚在暹罗,荷兰人竟然找上门来了。

荷兰驻暹罗公使通过暹罗求见杨潮。

荷兰人实在是没有办法了,中国人对他们的态度极为强硬,荷兰人还想指望英国,此前一直等待这英国海军的到来,可英国人被中国舰队堵在马六甲海峡,除了嘴上叫嚣之外,就没有了下一步的动作,英国外交官只是一个劲的向荷兰保证,他们会坚定的支持荷兰,可是根本不可能有实质性帮助。

巴达维亚可是被封锁了两个月了,在封锁下去,荷兰经济就要崩溃了。

但中国政府始终没有跟荷兰人正面接触,他们占领勿里洞岛的时候,给荷兰发了一个照会,告诉荷兰人,如果不反抗,就不会死人,所以当时荷兰人的抵抗只是象征性的,他们的军队连子弹都没有发,就是担心士兵忍不住,擦枪走火引起战争。

可是巴达维亚这里,中国人还是这一套,荷兰人却不敢放弃了,勿里洞岛放弃了也就放弃了,哪里的锡矿虽然吸引人,可跟爪哇岛的油田比起来,就不足为道了。而且巴达维亚是他们的殖民地的总部,第一大城市,总督府所在地,把这里都丢了,就太说不过去了。

但是守也是不可能守住的,于是他们只能用布雷来防御,让中国舰队开不进来,所以与其说是南洋舰队封锁了巴达维亚,不如说是荷兰人自己将巴达维亚堵起来的。

正因为有这些水雷,南洋舰队才没有进攻,而是要求荷兰人投降,自己把水雷清理了,让中国舰队靠港,展开调查。

荷兰人哪里敢放中国人上岸,他们很确定中国人来了,恐怕就不会走了。不然调查去勿里洞岛就行了,为什么非要上巴达维亚的港口。

“不不不,我们对南洋没有领土要求,我们只是为了保护华侨的权力。”

面对荷兰驻暹罗公使对中国这次军事行动诉求的询问时,杨潮信誓旦旦的表示道。

“不过,更多的,我就没有权力告诉你了。不过我建议你们接受潘训的要求,因为这是正确的解决方式,而不是祈求英国人的帮助。老实说,如果不是你们让英国人介入的话,事情还不会这么麻烦。”

杨潮十分诚恳的说道,至于荷兰人信不信,他就不知道了。

荷兰人愁容满面的走了,而他很快就受到了他们国内的回复,让他继续跟杨潮接触,最好能得到杨潮的保证。

可是他再也见不到杨潮了,杨潮很快就离开了暹罗,回国去了。

英国人靠不住,美国人不想管,荷兰人倒是想谈判,但是潘训给的条件是让荷兰人先把水雷排了,等中国士兵踏上巴达维亚后双方再谈。

荷兰人屈服了,他们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寄希望于杨潮私下的保证,希望杨潮的信用还有用,否则他们就真的没有半点希望了,除了灰溜溜的撤离南洋外,难不成还要跟中国人打一仗吗?

荷兰人按照布雷图,小心翼翼的自己把自己扔下去的水雷一颗颗又起了出来,清理出了巴达维亚的航道,亲自将中国舰队迎接进了巴达维亚港口。

两万中国海军陆战队员和海军士兵踏上了港口,立刻就解除了荷兰驻军的武装,接着开始对陈润发事件展开调查,一份份残酷的南洋用工情况被公布到报纸上。

潘训每一次都情绪激昂的对这些人间惨剧予以谴责。

报纸上每天都有潘总理如何如何说的消息。

这让潘训一时间赚足了眼球。

同时很多报纸也在开始报道潘训总理施政这几年的政绩,在全国建设了两万多所小学,全国百分之八十的适龄儿童开始走进学校,只是学校还是在收学费,对很多贫困人家来说还比较辛苦,而且一些偏远山区和交通不便的地区,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全面推广小学教育。

但谁都不否认能做到这种程度,潘训的功劳已经超过了清末李鸿章、张之洞那批人办教育的功绩了。加上这次南洋事件,潘训多次发表评论,时而对海外华人的遭遇报以同情,时而对殖民者的残酷加以谴责,时而对当地黑势力的恶性予以痛斥。他的态度也让老百姓很满意,慢慢树立起了一个谦逊,富有同情心,有责任感的总理形象。

荷兰人已经下定决心要一条道走到黑了,反正中国的军事力量都占领了巴达维亚,中国人不走他们也没办法,所幸豁出去了,派员积极配合中国人在南洋的调查,随着一出出负面消息的爆出,让荷兰政府的形象都大受影响,但这时候荷兰人管不了了,比起南洋殖民地的巨大利益,脸面算个屁啊。

倒是荷兰王室,女王威廉明娜非常震惊的表示,对荷兰殖民地上出现这些惨无人道的事情感到不可思议,但是她没有否认,而是做出一副积极负责的态度,公开承诺,一旦调查结果属实,荷兰政府今后一定加强殖民地的管理,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同时愿意对受害华工给予赔偿。

荷兰人唯一的希望就是保住殖民地,尤其是壳牌公司开采的几座油田,甚至荷兰政府已经做好了放弃这些殖民地的打算,当然他们有好几个备案,如果中国人愿意让荷兰保留最重要的爪洼岛的话,荷兰人不介意割让其他地方给中国,如果中国人一点都给荷兰留的话,荷兰将会将南洋殖民地让给英国,让英国跟中国争去吧,他们已经没有能力在维持殖民地,玩殖民帝国的游戏了。

而随着所有调查的完成,中国人竟然真的同意跟荷兰人谈判了,让荷兰人意外的是,中国人给出的谈判内容中,竟然没有半个字提到领土问题,全都是华侨、华人和化工的问题,这让荷兰人喜出望外,开始倾向于相信中国人并不打算抢夺这里的领土,他们也只能这么想,因为这是他们保住这块富庶殖民地的唯一机会。

于是荷兰人积极的跟中国在南洋展开了谈判。(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