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二百四十七节 青霉素

大国崛起1900 第二百四十七节 青霉素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3:57 来源:笔趣阁

“不过青霉素我们倒也在研究。一种我们命名为青霉的霉菌分泌出来的物质!”

伍连德倒是没有奇怪杨潮怎么知道青霉素的名字,也许是自己哪个手下口误说出去了也不一定。

“那就是本官记错了。”

杨潮赶紧打马虎眼。

杨潮一时都忘记了什么青霉菌、链霉菌这个时空可都是伍连德发现的。

链霉菌自然就是抗鼠疫病菌中发现的,因为显微镜下呈现密集的链条状外形,所以鬼使神差的伍连德给起名链霉菌。

发现链霉菌和链霉菌抑制鼠疫病菌的原理并不难,难的是分离链霉菌分泌的链霉素,伍连德带人做了数千次试验,最后通过一种风干法得到了链霉素结晶。

链霉素这种生物酶,可金贵着呢,伺候不好就失去活力,一开始伍连德是将链霉菌容易进行过滤然后加热,结果得到的东西都死了,没有任何活性,根本就治不了人。

最终发现,在常温或者低温中,用风扇来风干的结晶体能够保持活性。

其实青霉素、链霉素这种东西,最好的办法是冰冻干燥法,直接将过滤溶液冻成冰,然后在冰冻状态下风干,活性保持的最好。可是伍连德还没有发现,杨潮也根本不知道原理,所以伍连德的风干法就是最后的方法。

“给本官说说,真能治鼠疫?”

一说到本专业,伍连德立刻就滔滔不绝起来,把自己多次试验的结果汇报给杨潮。

“那其他病呢?比如外伤感染?”

杨潮又问道。他更关心的是链霉素能不能抑制外伤。

伍连德摇摇头,他们也做了许多实验,发现链霉素对外伤感染的效果并不理想,倒是对鼠疫等一些传染病的效果极佳。

得到伍连德否定的答案。杨潮不由有些失望,随即想到刚才他们说的青霉素。

“那青霉素是怎么回事,本官好像在哪里听说过。跟本官说说。”

伍连德立刻说起来。

他们发现青霉素其实也是无意的,当发现从真菌中可以提炼药物后,他们如同发现了一座宝库一样,实验室的技术人员们。拼命从各种地方找真菌、细菌,土壤中、空气中,甚至有人从茅厕那种肮脏的地方取样本。

至于青霉菌则来的十分容易,因为这种真菌太常见了,比如馒头放在外边忘记了,过一段时间发现长满了绿毛,那绿毛就是青霉菌。

伍连德的青霉菌就是这样发现的,立刻就展开分离等试验,发现了青霉素。

“青霉素对一些细菌也是有抑制作用的。但是破伤风杆菌我们还没有试验,如果可以的话,那青霉素倒是可以治疗外伤感染。”

伍连德老实的回答道。

杨潮点点头:“那就就快试验吧。过去打仗我们多少士兵不是死在战场上,而是死在了医院里,死在了感染上,想起来就让人痛心。防止这种惨剧,还得靠你们这些专家啊。”

伍连德连连点头。

于是伍连德就把研究重点从鼠疫病菌上放到了外伤上,结果还真发现青霉素对各种外伤感染都有奇效。立刻就把发现结果汇报给了杨潮。

杨潮立刻指示他尽快想办法生产出来。

伍连德表示青霉素生产比链霉素更容易,因为更容易培养。这种在空气中就能滋长的绿毛菌,可不挑食,馒头、大米饭什么都吃。

不像链霉菌,伍连德现在还在用生肉做培养基,代价相当高昂。

有了链霉素的经验,青霉素的生产很快就进入了正轨。

伍连德拿出菌种。用大量的馒头进行培养,然后干燥结晶。

但还没完,伍连德还在继续研究,这种药物确实能够抑制外伤感染,但是多少用量。怎么用都是一个学问,作为一个医学博士,他还是更倾向于学术。

杨潮却管伍连德要了一批产品,招来几个参与研究的军医,让他们带着药品飞去俄国,跟斯托雷平联系好,说自己生产了一种可以治疗外伤的药物,打算给俄军伤员试试。

一战伤亡率奇高,大量伤员在后方的一员哀嚎,俄国人的医疗条件和医疗水平又是出了名的差,所以俄国人没有拒绝的理由。

杨潮让这些人把他们制定出来的试验方法直接在俄国伤员身上进行试验,俄国人其实也不放心,他们找的都是那些感染严重,几乎是必死的士兵。

结果竟然有相当多的士兵被救活,一下子就引起了轰动,俄国人表示希望大量购买这些药物,毕竟救治一个老兵,就可以少征召一个农村的劳动力,最关键是这些人上了战场就能杀人,不用进行训练,省去了许多时间。

现在前线吃进,德国人反攻之后,俄军连吃败仗,德国人损失两万来人的情况下,竟然消灭了俄军整整25万人,让兴登堡和鲁登道夫一战成名,此时俨然德军第一名将了。

前线损失越惨,兵员就更紧张,俄国人只能不断的动员,从山东采购的军火是不愁,因为中国人的军火质量不错,而且价格低廉,比法国货足足低了三成,这让俄国人最为喜欢,同样的资金可以买到更多的军火,谁不喜欢。

所以俄国人的经费并不是很紧张,他们大撒美金,希望把所有的青霉素都买下来。

“青霉素可不容易生产。”

杨潮派去的人跟杨潮通了电报之后,以生产困难为由,将救治一个人的用量定价为100美金,100美金就救一条人命,这还是很廉价的。

于是这种小玻璃瓶,橡皮塞的青霉素结晶粉,就大量的进入俄国人的军用品系列了。

很显然这种小瓶出自杨潮的手笔,一种恶趣味,将他小时候的青霉素小瓶给搞出来了。

德国人很快就知道了,他们通过俄国俘虏得知了这个消息。立刻就发电报到山东。

德国总督瓦尔德并没有离开山东,而是作为一个顾问,在杨潮新组建的政府中任职,他也不想离开山东,德国政府认为,瓦尔德继续青岛新政府中。有助于德国人战后收回青岛。

瓦尔德代表德国政府跟杨潮谈。

杨潮表示每瓶100美元,都被俄国人订购完了,自己现在一个月的生产量还没有1万瓶,根本都不够俄国人一个顾客用的。

德国人表示希望杨潮匀出至少一半,他们甚至愿意提高价格,用120美元的价格购买,杨潮则要求200美元,否则跟俄国人不好交代,表示多出来那部分是给俄国人的违约金。

德国人咬牙答应下来了。相比俄国人,他们更缺人力。

德国虽然缺人力,但是法国比德国更缺人力,德国动员到现在才动员了4成的适龄青年,而法国已经动员了8成了,他们的劳动力资源几乎枯竭,所以法国人更渴望这种能够救命的药品。

法国人的订单也来了,而且价格提高到了300美元。这都不算高的,要知道在欧洲黑市上。现在一小瓶青霉素的价格都吵到800美元了,而且很多都是士兵自己购买,他们希望在自己受伤后,缺乏药品的时候,能自己救自己一条命。

法国人咬着牙大肆采购,英国人财大气粗。自然不可能看着他们的士兵没有药品,于是英国这个大户也来采购了,价格此时已经涨到了500美元,黑市价格达到了1000美元。

杨潮从始至终都没有做过广告,但战争就是最好的广告。

而且工厂也从东北转移到了山东。因为伍连德发现,温暖的山东更适合培养青霉素菌。

杨潮不顾一切的让伍连德扩张青霉素工厂,他自己也没有意见,就是对杨潮卖那么贵,颇有微词,伍连德是有医生道德的,他发过希波拉底誓词,他认为这是救命的药,不该卖那么贵。

但是杨潮问他,价格贵是市场的选择,如果一个花费巨资培养出来的将军和一个普通士兵同时需要救助,但只能救一个的时候,选择谁?这个问题伍连德很难回答,杨潮说如果他不愿意选择,就让市场去选择好了,价格是保证把资源用在更有效率的地方,如果不让市场来选择,医生就得面对道德的选择。

杨潮还说,最好的救命方法,是尽快增加药品产量,如果能每个月增加到100万瓶,就等于救了100万人的性命,对此伍连德也是认可的,只能尽自己的力量增加产量了。

洋人除了要药品之外,还想得到青霉素菌种,现在他们已经通过无孔不入的间谍,知道了青霉素是从一种真菌溶液中得到的,但是这种真菌是什么菌种,他们却不知道。

要自己慢慢找,那就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了,后世的瓦克斯曼为了找到链霉菌,带着他的学生对1万多个菌株进行了筛选,此时英国人可没有时间帅选一万个真菌得到菌种,更何况瓦克斯曼发现链霉素那都是1930年代以后的事情了,青霉素从发现到提炼出来西方人可用了十几年时间,现在的科学发展,病菌学还是尖端科学,英国人也找不到太多的专家,没有系统的方法进行研究。

所以想要攻克这个难关,不是几年内能解决的,伍连德如果不是有杨潮帮忙,加上一点点幸运,他们也不可能这么快弄出来。

总之一句话,没有菌种,洋人搞不出来,有了菌种,他们都未必能搞出来呢。

但有了菌种洋人总有希望,所以他们千方百计想要弄到菌种,但当关系最紧密的德国人管杨潮讨要,杨潮都没给后,其他国家就只能采取其他方法了,一时间山东各种商业间谍活跃,可惜的是,青霉素工厂都是军管,他们始终无法得逞。(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