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二百四十八节 战争贩子同盟

大国崛起1900 第二百四十八节 战争贩子同盟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3:57 来源:笔趣阁

用青霉素打头阵,杨潮终于打开了战争账户,发财大计在正是开始,之前给俄国人提供军事装备,那只能用小打小闹来形容,现在才是正餐。

从中国到美国,杨潮动用了一百艘飞艇跨洋航行,上面满载着昂贵的青霉素。

他们到了美国然后会继续往西飞行,飞去欧洲,因为欧洲的客户下了大笔的订单。

很奇怪,小小的瑞士每个月竟然会需要10万瓶青霉素,丹麦、瑞典、西班牙、荷兰这些国家也订购了相当多的药品,最离谱的是葡萄牙,他们只有两百来万人口,竟然足足订购了20万只青霉素,全国每十人分一瓶,难道葡萄牙人闲得无聊到踢足球把腿都踢伤了?

但是生意就是生意,杨潮并没有问,客人有需求那就得满足不是。

在这一点上,他跟美国人十分有共识,因为摩根公司这段时间代理的生意中,就有向葡萄牙提供粮食的,粮食多了一些,满足一千万人日常需求,至于葡萄牙人到底要如何吃完这些粮食,摩根也是不管的。

好吧,这两人都在玩猫腻,因为中美两国宣布在欧战中保持中立,所以向欧洲出口军事物资属于违反国际法的行为。

所以美国人就打着向挪威丹麦等靠近英国的中立国出口的幌子从美国港口出发,至于到达的目的地为什么是英国,那大概是船长迷航了,这跟美国政府可没有关系。

唯一麻烦的是向德奥出口,因为这两国可都被英法给封锁住了,轮船根本就到不了两国的港口,所以吗在没有比通过瑞士转口更合适的了,只有港口的问题。直接开飞艇飞过去,谁还差你身份证是怎么的?

战争打到现在,可不止中国打开了战争汇款账户,美国人的账户数额更大,这不发了大财的摩根就到中国来了,名义是想要打造一条私人豪华飞艇。出价300万美元,私人订制!

但真实的目的吗,其实是来找杨潮谈生意的,至于飞艇,没有的事。

“我很乐意跟美国朋友合作。所有到与欧洲进行的武器贸易都可以通过纽约进行转账。但是我有一个要求!”

“杨先生请讲。”

杰克摩根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略显拘谨的坐在杨潮身旁的椅子上。

杨潮本以为摩根会嘴上叼着一根古巴雪茄,肥硕的身体窝进熊皮沙发之中,胸口挂着一条大金链子,手上还带着三只硕大的戒指。有50克拉的大钻石,猫眼大小的红宝石。

好吧,这个形象是典型的金融家形象,可是让杨潮失望了,这个摩根看起来完全没有**的银行家风范。

因为这个摩根,可不是战前杨潮去美国拉投资时候的那个摩根了,老摩根在1913年死了,死后给儿子杰克留下了6000万美元的资金。但留下了一个更有价值的金融网络,还有一个刚刚建立的美联储。

摩根建立美联储。后世认为是为了方便控制美国金融业,这倒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美联储在程序上,执行委员必须全部由总统提名,经过国会确认后才能上任,可以说是受到美国国会监控的。这是一种很奇怪的现象,后世的某些人很相信美国国会,但是却认为美联储是搞阴谋的,自相矛盾。

当然老摩根在的话,他确实可以控制美联储。因为他连国会都能够基本控制住,控制国会派来的委员还不是小菜一碟,只可惜摩根还没来得及控制,他就死了。

小摩根可没有他父亲的能力,他接任摩根财团之后,仗着父亲留下的金融网络,在战争中接到了帮英国政府筹措资金的权力,可是他却开始变卖老摩根留给他的遗产:大量的艺术品。

原因很简单,小摩根没钱了,6000万美元虽然不是一个小数目,但对于战争融资来说,那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他开始变卖父亲的遗产。

老摩根是一个奇葩,他这人花钱如水十分奢华,不过对他这种人物,花钱也不容易,房子、车子、女人能花多少?

摩根有两大爱好,第一是建游艇,著名的泰塔尼克号就是摩根的资产,不过沉没了。

摩根另一个爱好是收藏艺术品。

就好像中世纪的意大利银行家美第奇家族一样,摩根极为钟情投资艺术品,在全世界搜刮艺术品,凡是看到的珍品,绝对不吝啬花钱。

摩根的藏品中包括中国的瓷器、玉器,各种青铜器,埃及的神像,希腊的雕塑,名家的油画,有意义的印刷品,作家的手稿等等,总数超过十万件,其中许多都是大名鼎鼎的无价之宝,比如欧洲活字印刷术发明人古腾堡印刷的圣经,埃及人的莎草纸手稿,济慈、雪莱等这些文明世界的诗人、哲人的手稿,文艺复兴三大师之一的拉斐尔的油画《科隆纳圣母》,许多珍品随便拿出来就是几百上千万美元的宝贝,放在任何一家博物馆中都是镇馆之宝。

不过老摩根买下艺术品后,并不是放在自己家里,而是大把捐献,他有一个理念,要为他的国家搜刮最完美的艺术品,在他的捐献下,美国五大都会博物馆才成为最大的博物馆。

摩根死前几年是打算将所有的艺术品都捐献给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但是他要求纽约政府为他的藏品修建专门的展厅,将所有的展品集中起来,并且任命他为馆长。

这个要求让美国痛恨银行家的民众很不满意,嚷嚷着摩根的钱花都花不完,还要政府花钱给他收藏艺术品。

结果老摩根脾气上来了,不捐了,全留下给儿子,当然他给儿子留下的是一个难题,他的遗愿还是要捐出去的,但根据美国的法律。如果继承人不在两年内处理遗产,就要支付高昂的继承税。

而这笔艺术品的价值之高,据估计是整个美国艺术品存量的一半以上,因为美国毕竟只是一个100来年的年轻国家,除了老摩根这样疯狂从外国购买,自己国家生产出来的医术珍品还真没有几件。

根据市价估值。这批艺术品价值十几亿美元,当然老摩根花了多少钱买来的就没准了,毕竟不顾价格的购买可是很容易被当成凯子宰的,而且别人一看老摩根来买,大概也会聪明的提高一点售价的。

所以老摩根能统治美国的金融市场,却只给儿子留下了6000万美元,在美国连前十都排不进去,原因就在这里。

但是老摩根跟小摩根不一样,老摩根就算没有一分钱。就靠那张脸,就价值十亿美元,他一分钱不花,就能调动个几亿美元不成问题,可他儿子没有他那么大的面子啊,他儿子还没有在纽约金融圈建立自己的维新,可别以为华尔街那群疯子,会认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富二代的账。

所以小摩根还真是很缺钱。所以他低调的变卖摩根的藏品,不过他的行为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怀疑。没人会相信摩根家族是因为缺钱才卖艺术品的。等小摩根筹够了钱后,他就停止了变卖行为,将最后价值40%的艺术品全都捐献了。

不过小摩根到底是比不上他爹,他爹在的时候可以压制住美国政府,美国政府可以把洛克菲勒的石油公司拆分的七零八落,却始终没有敢动摩根财团。但是小摩根手里,一个比一个厉害的美国总统最终也将摩根财团拆分了。

“我需要摩根先生保证,所有的军火订单,都交由我们的战时工业局!我相信这不是什么难事,因为好像美国人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军火工业。”

对远没有老摩根霸气的小摩根。杨潮完全不客气,理直气壮的说出自己的要求,而且一副不容拒绝的态度,就差嚷道:不同意就滚。

“不不不,我们的杜邦就是最大的军火工厂。”

摩根反驳道,他也不傻,知道战争中,军火才是最赚钱的生意。

所以军火生意才是杨潮看重的,金融生意都可以先放在一边,让摩根财团去赚。

但杨潮说的很有道理,美国确实还没有开启他们的军火生产,原因很简单,美国没有大型兵工厂,所以当美国参战的时候,美军的装备基本上还是英法提供的。

当然,美国人发了战争财也是真的,不过他们提供的不是直接的军火,而是生产军火的钢铁等原材料,英法两国庞大的军工产业,只差原料而已。

杜邦准确来讲,也不能算是军火工厂,因为他们生产的是火药,只是半成品罢了。原本的历史上,杜邦提供了整个协约国40%的火药供应,生产能力巨大。

杨潮点点头:“好吧杜邦是一个例外。但是杜邦在山东也是有工厂的,我本人还占有4成的股份。我相信杜邦愿意给我留一口吃的。所以让杜邦在中国生产好了,他们肯定也看到了,我国的原材料、人工成本更低。至于杜邦在美国的工厂吗,还是生产化肥吧,中国杜邦工厂可都转产tnt了,中国农民都没有化肥用了,这可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如果杜邦同意的话,我答应战争期间,中国境内军火生产全都使用杜邦的火药。如果他们不答应的话,那么我将建立新的火药工厂。”

整个协约国弹药4成的份额,杨潮可不想放过。

摩根微微皱起了眉头,中国人这一招太狠了,杜邦在中国市场上的开拓这几年可是卓有成效的,战前杜邦基本上垄断了中国的化肥供应,利润非常可观,这些摩根可是清清楚楚的,因为他本人也是杜邦的股东之一,他本人跟杜邦更是亲密的朋友,正是在他的支持下,杜邦才有能力吃下那么庞大的市场份额,要知道美国盯着战争的,可不仅仅是杜邦,阿特拉斯火药公司眼红杜邦眼红的都快要冒火了。

可是现在中国人要杜邦在美国生产化肥,将火药生产都放在中国,杜邦在中国拥有庞大的化肥工厂,现在都转产火药,倒是足够满足欧洲的需求了,可是这样一来,美国杜邦可就没有了生意,虽然通过中国杜邦公司的分红,摩根也能赚一笔,可是那里比得上美国杜邦总公司股票上涨来的刺激。

历史上,杜邦公司的股票从战前的20美元,暴涨到了1000美元,涨幅达到了50倍。

“杜邦也许会答应,可是柯尔特自动武器公司、温彻斯特武器公司、雷明顿军火公司恐怕不会答应。”

“那他们大可以在市场上竞争啊,我只要摩根公司掌握的订单,相信您明白我的意思。”

杨潮心里却暗暗感叹,这个美国佬现在权力太大了,大到杨潮必须跟他合作,才有可能切下战争中最大的一块蛋糕。

战争打了半年,英国人物资消耗一空之后,第一个反应过来这是一场长期战争。

于是英国政府立刻开始进行持久战的准备,他们委任纽约私人银行摩根公司担任英国政府向美国私人银行募集战争借款的唯一金融代理,同时任命摩根共识为英国从美国采购全部战争物质的唯一采购代理。

摩根一面帮英国人在美国借钱,一面控制了所有美**需品和战争物资的采购,英国、法国和其他欧洲盟国的粮食和食品等必需品的供给,都由摩根银行一手操办。摩根通过在伦敦的分支机构摩根格林菲尔公司和巴黎的分支机构摩根哈叶斯公司来完成对整个协约国的供给和金融结算。

一手掌握金融融资,一手控制工业生产,不但得到英法俄巨额债券的承销生意,每一件卖给协约国的物资,摩根还要抽取2%的代理佣金,摩根两头赚取巨额利润。

另外摩根财团本就控制了美国许多大型垄断公司,比如美国钢铁公司,通用汽车公司,这些公司更是借助摩根之手成为战争中最大的受益者。

一面英国人的黄金落入摩根的腰包,另一面变成美联储的银行券交到摩根控股的美国钢铁公司、通用汽车公司等企业,在这场战争中,摩根对美国的控制力达到了顶点。

摩根控制的工业生产力占据整个美国工业生产的一半!

如果抢下摩根手里的订单,其实也就掐断了柯尔特那些美**火公司伸向战争的手,杨潮可不想养肥了美**工业,给自己日后制造一个麻烦,这些军工产业现在完全是苟延残喘,因为美国没有庞大的军队,他们主要开发民用枪支,幸好美国不禁枪,否则他们真的是一点生存空间都没有。

只要美国发达的军火工业发展不起来,美国对中国未来的威胁就要小的多。

“作为弥补,我要求得到您手里的青霉素代理权。由摩根公司独家代理向欧洲提供青霉素?”

摩根沉思了片刻,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

“也包括德奥?”

杨潮笑着问道,他知道美国人其实也没有中断跟德国、奥匈帝国之间的贸易,只是英国人查的比较严,英国人连丹麦的港口都控制了,丹麦不得不向英国的劳工部长劳埃德提供他们进出口货物的贸易清单,接受英国人往他们所有的港口派驻监察员,检查每一艘进出港货船,一旦发现违禁品,立刻扣押。

这就是霸主的底气,控制了国际运输,也就控制了贸易。

“我们是中立国,我们不向战争双方提供物资,我们的贸易对象是瑞士!”

摩根义正言辞的说道。

杨潮明白,普通货物无法打动美国人跟英国闹掰,但是青霉素这种价格高昂,偏偏又是必需品的东西,美国人是不介意让英国朋友不高兴一下的,如果利益足够,他们有能力扩大跟瑞士的贸易额,一切封锁都无济于事。

“成交!”

杨潮很痛快的站起来,跟摩根握了握手,两个战争贩子算是达成了同盟。(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