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二百四十六节 稳住市场

大国崛起1900 第二百四十六节 稳住市场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3:57 来源:笔趣阁

杨潮明白了。

日本人忍不下山东这口气,想要搞垮中国经济,他们打的好算盘。

日本在上海的银行现在就剩一家正金银行了,这是他们的清算银行,其他商业银行都因为杨潮的排挤,尤其是没收日本人财产的风潮,吓的回国了。

日本银行在上海搞风搞雨杨潮不奇怪,奇怪的反倒是汇丰银行的泄密,汇丰竟然会主动将日本人出卖,这倒是让人奇怪,看来沙逊家族学会老实了。

“一家日本银行发动的挤兑,就把你难成这样?别忘了,你是上海市长,你是官!”

“你要让洋人,让日本人知道,你是管着他们的。你不会查封正金银行?什么,没理由?你需要理由吗?那我给你一个!就说日本人涉嫌走私,派兵先关了正金银行。”

杨潮生气的扔下电话。

这个谢冠辉什么都好,就是对待洋人问题上,还是太软弱了。

虽然可以查封日本银行,但是日本人掀起的这场挤兑却不容易化解,毕竟纸币只要超发,就有了被人攻击的弱点。

查封正金银行后,谢冠辉还是制止不住挤兑潮,又请示杨潮。

“释放黄金储备,购买白银!”

第一步杨潮只能让杨子银行将黄金储备拿出来,加大白银储备,应付纸币的兑换风潮。

“动员上海的各大商会,告诉他们现在上海的纸币需要他们支持。”

“告诉汇丰银行他们,现在需要他们帮一个小忙,让他们出面帮忙稳定市面。”

“召集上海大大小小的资本家,告诉他们我们的储备充足,并且已经开始从国外采购白银。让他们不要恐慌,暂时不要加入挤兑。”

动员了上海一切经济力量,尤其是外资银行和资本家,这些人手里才掌握最多的纸币,普通老百姓手里能有几个毛票?

尤其是那些资本家,他们从银行和钱庄中的贷款。很多都只是在账面上的,银行其实没有那么多纸币,更没有那么多的白银,因此他们如果提款,估计银行只有崩溃一条路。

但是这些人根本不行,挤兑潮还是在继续,很多家钱庄和最近开业的一批小银行都开始关门了。

“宣布上海进入紧急状态,停止纸币和白银的兑换。杨子银行给那些钱庄银行无限量拆借纸币。同时打发债券收紧纸币。”

杨潮不得不运用行政手段,宣布纸币停兑白银。然后让杨子银行加印纸币给钱庄银行。让那些企业家可以提出纸币,但是纸币的信用就要用债券来维持了。杨子银行积攒的信用,这一次就要用出来,当然如果最后顶不住,崩溃的话,信用也就彻底破产了,如果顶住了,杨子银行的信用反倒会大大增加。

同时杨潮派去美国谈判白银收购的团队也传回了结果。美国人趁火打劫,要求1比30的价格跟他们兑换。此前银价可已经稳定到了1比37的价格。

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白银生产国,另外墨西哥等南美的白银大国,也基本上被美国人控制了,美国产银州一直都在胁迫美国政府,组成强大的白银集团让美国政府不得不把白银也算作储备。

其实美国此时名义上是金本位,实际上是金银复本位。白银占据总储备的很大比例,少的时候有四分之一,多的时候高大一半。

杨潮用黄金兑换白银,对美元的坚定只有好处,但是美国人此时不允许大量的金银运出美国。杨潮被迫用那5亿军舰采购费从美国高价买白银。

1比30只能让杨潮买到6亿两白银了,不过紧急时刻也顾不得了,就让美国人赚点便宜吧,反正杨潮知道欧洲的黄金会在战后都到美国,或者中国来的,他现在不缺黄金,只缺稳定市场的银子。

五天之后,大批飞艇直接空降上海,大量的白银一箱子一箱子的从飞艇上搬运下来,上海的恐慌情绪消失了,各大企业其实也需要纸币,毕竟他们要维持生产呢,这段时间的订单不断,生意正是好的时候,却因为没有钱发不出工资,买不来原材料开工不足,导致市面上的物价大涨。

恢复信心后,这些企业也不在挤兑白银,不管是银子还是纸币,都发出去,也没有引起物价的变动,上海市面这才稳定了。

最重要的是挤兑风潮没有从上海扩散到其他地方,尤其是山东,否则杨潮也控制不住,毕竟山东的工厂才是纸币的最大拥有者,也是贷款的最大承担着,他们如果慌乱了,鬼都拉不住。

而此时山东的工厂也懒得计较那些,他们都疯狂的生产,疯狂的赚钱呢。

因为自从俄国人开头之后,英国人、法国人也终于按捺不住,开始从中国采购军火,因为士兵成千上万的倒在战场上。

法国人组织上百万大军向德军发动攻势,在凡尔登到巴黎一线,在马恩河一线,总兵力达到了200万,比防守的德军90万多了一倍,他们要在俄国人发动东普鲁士战役期间,一举歼灭德军,接着跟俄军一起直接进入德国领土。

但是他们的士兵如麦子一样被德军收割,他们不断的把新兵派往前线,拥有完善动员体质的法国招人不是问题,问题是那些损耗的武器供给跟不上了。

法国人也有强大的兵工生产,但是供应两三百万人也很吃力,最重要的是随着大量的劳动力被征召之后,他们缺乏足够的劳力来维持生产。

兵工厂中的技术工人可以不用上前线,但是其他方面的劳力被抽调同样会影响到军工,工业体系是一张网,牵一发而动全身,随着兵力的调动,结果导致兵工厂里开始原料短缺,开始出现开工不足,开始供应不上前线装备了。

此时法国人哪里敢让士兵没有武器就去进攻啊,于是只能大量的采购,从美国哪里借钱,大量黄金运到美国,接着通过纽约市场转到中国的工厂,这些工厂只能疯狂生产来满足英法俄越来越庞大的胃口。

不但中国吃了个饱,美国人赚的更多,日本人也得到了大笔订单,国内的经济危机都已经消失了,就业充足。

人能吃饱了,也就没有那么多事了,最近日本人就老实多了,不但在东北彻底安静下来,也没有封锁山东,全国上下忙着消化英国妈妈给他们的大笔订货。

山县有朋的注意力都不在军事上了,当初他为了平息民怨,对财阀采取了强制手段,没收了许多银行,工厂,但是他手下都是当兵的,搞经营还真比不过这些财阀,那些吃不饱饭的工人,把过去对财阀的怨气又转移到了山县有朋身上。

其实谁都不怪,经济大环境好的时候,傻子都能挣钱,也就没有怨言了,经济环境不好的时候,地主家都没有余粮,不闹事才怪。

现在环境好了,但是山县有朋手下的大头兵还真搞不了经营,于是他就又把银行、工厂还给了财阀,过去用刺刀把人撵出去,现在又用汽车将人请回来。

山县有朋这点大局观还是让杨潮很赏识的,傻子都看到这场欧战是自己的机会,就算要在东方争,那也得等战后了。

但是山县有朋不该挑衅杨潮啊,他咽不下被赶出山东的那口气,指使银行在上海挤兑,这可就捋了杨潮的虎须了。

其实就算日本人不招惹杨潮,杨潮也不会放过他们,更何况他们还首先发飙了。

“飞艇部队做好准备,开始进行海上投弹训练。”

杨潮打算轰炸日本,跨越大海是最大的困难,在大海上掌握方向感可不容易,一模一样的海面看久了容易让人眩晕。

这个问题也不难解决,齐柏林的跨洋飞艇团队里,可不缺长期从事中美间、美欧间飞行运输的老船长,调过来一个机组成员,帮着训练就是了。

杨潮的飞艇舰队中,一个个也都是烟台航校毕业的,本来学的就是轮船驾驶之类的,学这些东西也有基础,所以绝对不难掌握,有个三两个月基本也就能去日本扔炸弹玩了。

杨潮则又一次密集的参观了一下山东、东北的工业,在战时工业局的重点扶持下,一家家机器制造业工厂陆续投产,转为军工生产。

尤其是东北的三十家大型钢铁厂,作为重点中的重点,更是在人才、建材、资金方面得到了优先供给,终于在1915年2月初投产了。

三十家钢铁厂自然都有军用钢材的产品线,加起来甚至比美国产量甚至都大,仅次于战争中的德国。

这一视察还真有收获。

哈尔滨的伍连德终于提炼出霉菌了。

“伍博士,听说你们弄出青霉素了!”

杨潮找到实验室中的伍连德就高兴的说道。

这可是大杀器啊,多少电影里演盘尼西林的故事,但故事背后是二战中美国人大把的赚钱,现在虽然是一战,但在杀人上可一点都不比二战少,弄不好还更多。

所以杨潮一听伍连德弄出了正在视察中,立刻就从铁岭钢厂跑到医院来了。

伍连德倒是一愣:“杨大人,不是青霉素,我们刚刚起了一个链霉素,是链霉素。”

杨潮顿觉失言,伍连德可没告诉他自己搞出了什么,自己反倒是直接说出了名字。(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