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四百六十四节 一朝回到解放前

大国崛起1900 第四百六十四节 一朝回到解放前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0:30 来源:笔趣阁

这次大地震来的太及时了,这几年日本人膨胀的厉害,经济越来越好,不但他们自身的工业发展速度很快,他们还借助中国跟美国的经济交流断绝的机会,从美国引进不少技术,汽车、石化,凡是美国人有优势,能出口中国,而又因为政治原因无法出口的技术他们都引进。

几年间,日本跟通用合作在日本建立了汽车厂,日本三菱财阀控股,跟福特汽车成立了合资公司,三井财阀控股,从去年出产开始,就对中国汽车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跟洛克菲勒合资的石化工厂,进口美国石油生产出来的石化产品,包括汽油、柴油都对中国市场造成了冲击。

汽车业的建立带动的一整套机械加工技术,石化企业的利润则极为丰厚,所以日本经济形势大好,以东京为中心的关东经济带已经颇具雏形,工业化率比他们原本该有的要强了很多。

经济上强大后,日本人的野心就开始膨胀,日本人的法西斯分子们十分活跃,积极怂恿政府脱离中国的控制,表示日本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政治外交政策,而不是像一个附属国一样服从中国。

这次大地震打击的,恰好就是日本的关东地区,正好是他们发展速度最快,城市化、工业化程度最高的经济带,由于发展比历史上更好,结果造成的损失也比历史上大。

反正福特和通用的合资工厂全都被这次地震摧毁了,不是他们建造的工厂不坚固,只是这个时代的钢混结构建筑,经受不住这种8级以上的大地震,高楼大厦的抗震效果甚至还比不上那些窝棚。

反正东京地区的高楼在地震中悉数毁掉,棚户反倒保存了一些。许多古建筑都在地震中化为一堆废墟,初步估算日本有10%以上的固定资产在地震中被大自然毁坏,无形资产的损失更是难以估计。

杨潮回国后,是因为潘训请求他回国,他希望杨潮代表中国出面组织国际救助日本。

潘训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借此机会巩固中国在东亚的主导权。给其他国家做一个榜样,让朝鲜、琉球和暹罗这样的国家看看,中国是不会见死不救的,这是最佳的捞取国际形象分数的机会。

之所以选择杨潮,是因为杨潮在国际上的威望比中国其他人更高,杨潮出面更能捞到分数,换一个人去,好像显得不够重视。

潘训选择杨潮的另一个原因,则是他现在百务缠身。无暇顾及日本的事情,因为他在做一项影响很大的政治工程——迁都!

杨潮自然乐意接受,立刻就通电世界表示一定要救助日本,中国绝对不会看到任何一个友邦的百姓在水深火热之中挣扎。

回到北京之后,杨潮立刻宣布要组建救助团队,并且代表中国政府承诺将提供一亿两资金的水泥、钢材等建材援助日本,同时要求启动东亚经济互助同盟中各国的救助义务,要求其他东亚国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朝鲜立刻宣布将向日本提供1000万两的木材帮助日本重建家园。琉球宣布援助10万吨位的轮船帮助运输物资,还不是成员国。只是观察员国的暹罗也很积极,宣布向日本提供100万吨的大米应急。

俄罗斯帝国因为跟日本的世仇,政府没有办法出面救助,但是女沙皇本人却宣布捐献100万金元的个人财产帮助日本渡过难关。

面对一群在展现国际友谊的友邦,日本人除了表达感谢之意外,还能说什么。

裕仁整个人都呆滞了。这几年他表现的一直很恭顺,但是心中却没有服气,始终以卧薪尝胆激励自己,表面上恭顺,对中国驻军不加反抗。反而尽力伺候,连日本特色的慰安所都以高规格给那些大头兵建设起来。

但是背后,日本的十万陆军却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各种武器装备都要熟悉,完全是当做军官培养的,就是等待机会重新站起来,可是这一次的大地震把一切都毁了。

各国都宣布给钱给物资,西方人也多多少少表达了关切,也捐献了一些东西,可是这次的损失不是物质能够弥补的,对日本人心里的打击太大了。

地震之前日本的国民情绪是高涨激昂的,地震打击之后,完全变了,变得沉沦,变得消极,末日舆论大涨,无数传言日本将会沉默。

裕仁自己都呆滞了一整天,恢复精神后,下达的第一个政令是立刻调集军队戒严东京,他现在要考虑的是不让野心家趁机颠覆现政府,接着亲自请求新任中国驻日军总司令马腾飞帮忙维护秩序。

整个关东地区一片混乱,彻底失去了控制,200多万人无家可归之后心中的积怨,如同一座喷发边缘的活火山,一个火星子就可能引发一场叛乱。

高速发展的经济之下是日趋不平衡的社会,财阀们日益膨胀,而贫民一日三餐都很难保证,很多农民一年辛辛苦苦到头结果为了交税,还要欠下银行的债务,实在是想不通。

不断扩大的工业区规模,也是建立在工人拿着仅够度日的低廉薪水,不断的出口商品到中国积累下来的财富扩建的,那些工人怎么可能没有怨言,恨不能吃了财阀们。

社会不平衡让北一辉、大川周明等法西斯性质的社团很受欢迎,包括军队中都有他们大量的拥护者,如果那些底层军官借机表达不满,武力谏言的话,裕仁也会很难办的。

自己恢复精神之后,裕仁跟自己的大臣们商议后认定,首要的是恢复老百姓的信心,家园可以重建,工厂可以重开,唯独信心这个问题很难解决。

开动舆论宣传,告诉国民们国际社会都在支持日本,尤其是中国全力支持日本,日本一定能够重建家园,不但具体公告各国给与日本的大额捐助,尤其重点宣传了中国政府任命他们的前总统代表中国组成救援日本委员会全权代表,不日即将抵达日本参与救灾的消息。

杨潮的名声在德国这种有强权传统的国家都有一大帮子拥趸,在日本这种对强者膜拜更深的国家,那就更不用说了,那完全就是国民偶像级别的,杨潮的威望抵得上十亿资金。

杨潮在北京成立了一个精干的团队,从铁路公司甚至军队中调集了一千多人,这些都是当年参与过江南救灾的组织者,有铁路公司的工程师、站长,有军队中的后勤人员、军官,人手到齐后立刻赶赴日本。

跟裕仁紧急会面,裕仁显得比过去颓废多了,这打击实在是太大了,大批大批的新建工业区整体摧毁,摧毁的地方都是日本最精华的地区,连他的皇宫都损伤不小。

只是现在具体损失还无法统计出来。

杨潮跟裕仁交流了一番之后,立刻决定与裕仁一起,开始频繁到各地去现身。

他们将到各个灾区慰问救灾人员,看望地震中受伤的伤员,说白了就是政治作秀。

十天中,跟裕仁一起收割了无数日本普通百姓廉价的感激之后,杨潮的团队和日本团队一起终于统计出了日本人的经济损失,总计超过了50亿,比原本的历史上高了一倍,因为此时的日本比原本的历史上工业实力更强。

50亿是个什么概念,法国进行北部十省的战后重建,最终动用的资金是40亿美元,毫不夸张的说,日本这次地震,比世界大战中国受损最大的法国的损失还大。

不同的是法国人打赢了战争民族精神十分自信,而日本人则是对抗天灾,对迷信的日本人来说,实在是很难恢复精神。

两国团队已经制定出了详细的救灾方案,将采购100万顶帐篷,先让无家可归的灾民获得住处,有了固定的住处,才好方便粮食等物资的发放。

同时尽快重启灾区重建计划,第一是尽快让日本关东地区经济秩序恢复,第二重建的过程中也能给无家可归的失业者提供一份工作。

杨潮还建议日本人可以借助这次机会,将落后的日本城市格局彻底大乱重新布局,邀请有经验的设计师整体设计,整体施工,毕其功于一役。

向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建筑公司发出邀请,邀请他们参与日本的城市设计,至少东京、埼玉、神奈川、千叶、静冈、山梨等东京附近的十几个县都得推倒重建。

问题是重建需要海量的建材,日本本来是水泥大国,这本来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可是好死不死的日本的水泥工业布局都在东京附近,三分之一就在东京地区,埼玉县也是一个水泥业中心,三井、三菱都公司都在这里建设了公司,还有大量的家族企业投身水泥业,一场地震全都毁了,日本反而需要进口。

“计划出来了?”

一个月后,高效率的团队已经初步计算出日本重建需要的资金。

“30亿美元!”

仅仅是重建建筑物就需要30亿美元。

“日本人打算怎么筹集资金?”

杨潮问道。

“他们有10亿的外汇储备,打算在国内筹资10亿,在国际市场上筹资10亿。”

在国际市场上,那就等于是说在上海融资。

日本人辛辛苦苦攒了这些年才攒下了10亿外汇储备,这一次地震算是全都掏出去了,一朝回到解放前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