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颜血 > 第七九零章 分封制

晋颜血 第七九零章 分封制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2:57 来源:笔趣阁

“呜呜呜~~”

杨彦从来没有对巧娘说过狠话,哪怕巧娘背着杨彦给郗璇下药,杨彦的表情也不象现在这般严肃,这一下被杨彦劈头盖脸一顿猛熊,巧娘受不了了,捧着脸痛哭起来。

杨彦狠心不去看她。

这种事情,完全是杨彦的家事,荀崧和荀邃不好插口,不禁面面相觑,不过把话说回来,他们对杨彦能想出这个点子,还是挺钦佩的。

其中的关键,在于监督。

这个监督,是暗箱操作,连荀虎和柳兰子都不能插手,换句话说,杨彦派多少支队伍,派多少人手去监督,除了他自己没人知道,这就使得监督者哪怕有心暗助皇子都不敢,因为谁都不清楚,背后有没有眼睛在盯着自己,只能尽心尽力起到监督的责任。

其实如这类交叉监督的手段,在现代很常见,但搁在一千多年前的晋代,那时人的思想还是很淳朴的,哪有这么多弯弯绕,荀崧和荀邃不由暗道一声服字。

这时,荀灌不满道:“杨彦之,你好话好说就是了,何必对巧娘说那么重的话?”

杨彦不以为然道:“慈母多败儿,我把丑话说在前面,免得到时候子女不成器,为之所累,我们别的不说,就看看汉代诸王,有几个好东西?花钱手脚大,我可以忍受,毕竟我不仅仅是一国之主,还是父亲,没有哪个父亲愿意自己的子嗣吃土。

可是你看看,那些诸候王个个穷凶极恶,侵民敛财毫无顾忌,残忍到令人发指,人皆言石虎残忍,而在我眼里,汉代诸王,比之石虎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我的子嗣中出了这种人物,我绝不会手下留情,宁可一脚把他踢死,也胜过留在世上祸国殃民。”

汉代最有名的诸候王,非江都王刘建莫属,此人是刘邦玄孙,景帝孙,刘建的一生,可以概括为银乱的一生,曾与父争妻,与妹通尖,以溺死女子为乐,宫人姬妾犯错,果体击鼓,还有剃发以铁圈束颈用铅杵捣谷,另鞭打,放狼咬死,活活饿死者达数十人,甚至他还玩人瘦,强使宫人果体四处按住,与羊狗那个!

这种人的心理已经扭曲了,历朝历代的诸候王,说句公允话,除了清朝王爷为祸少些,几乎都是祸害,究其根源,还在于王爷有了贤名实在是找死的行为,而且生下来就是人生颠峰,没有目标,不能奋斗,只能沉溺于享乐,再加上身为皇子,地方官员不敢管,诸多因素合力之下,诸候王成了祸害。

荀灌的面色青一阵白一阵,显然很不愤于杨彦的态度,不由哼道:“有话不能好好说嘛,对了,那你准备如何挑选储嗣呢?”

众女纷纷竖起了耳朵,如果有了标准,至少可以事先提点,有个数啊,就连巧娘都抹了抹眼角,侧头看来。

杨彦却是嘿嘿一笑:“自然是综合考评。”

这话说了和没说一样,众女陆续现出了泄气的神色,荀灌也轻哼一声,她知道问不出名堂了。

“好了!”

杨彦双手一压,又道:“诸子中,年龄最大的是虎头,才八岁,还早得很,现在我来说另一个问题,天下间,皇位只有一个,当不了皇帝的子嗣如何安排?如汉代那样当猪养,是祸国殃民,而晋代的八王之祸尤在眼前,诸子的出路又在哪里?”

“这……”

荀崧和荀邃相视一眼,现出了为难之色。

也确实,自三代以降,皇子之间的争斗便络绎不绝,一部春秋史,在本质上,就是兄弟倪墙,父子相残,乱臣贼子谋害主君的血淋淋历史,以至孔子都不得不对春秋大加删改,并创造性的运用了春秋笔法,实在是这段历史太肮脏,而春秋之后,除了战国因各国都面临灭国危机,外部的生存压力盖过了内部矛盾,因此战国史要比春秋史干净,但是随着秦始皇一统天下,秦、汉、魏、晋的历史再次演变为了皇子之间的争斗史,到了晋朝,更是登峰造极,八王之乱,把一个刚建立不久的大一统王朝给活生生折散!

不过这两人看到了问题,却不知如何解决,毕竟历史上对于诸候王,要么当猪养,任其祸害一方,要么给予实权,裂土分疆,成为祸乱根源。

从朝庭的角度来说,两相其害取其轻,选第一种动摇不了王朝的根基,而从杨彦的表态来看,分明是想把这问题给彻底解决,那该如何解决呢?

“哎呀~~”

荀邃受不了杨彦的卖关子,急道:“杨郎啊,若有法子,不妨说来,老夫与景猷老儿替你掂量掂量。”

“把地图拿来!”

杨彦微微一笑,回头道。

“诺!”

柳兰子取了两幅地图,分别摊在荀崧和荀邃面前。

荀灌和荀崧一席,也凑头看去,三人都有种认不识的感觉,这到底是哪里?

“诶?是世界地图!”

荀灌留意到了地图顶端的一行小字,再仔细一看,整个地图的中间部分,是一大片椭圆形的海洋,间中夹杂着大小不一,且形状各异的岛屿,有的如珍珠链,有的孤零零如一块大饼,还有的乱七八糟,看不出形态。

在地图的西侧,她看到大明,在大明下方是大晋,大晋的下方是蛮荒,蛮荒以西是身毒,而大明头顶上是鲜卑,鲜卑的上面是柔然,但令她震惊的是,往西去居然是广阔无边的陆地,自东向西依次是昭武诸国,霜贵帝国,萨珊帝国,东罗马帝国与西罗马帝国。

另隔着那椭圆形的大海,是一条狭长的陆地,标注为蛮荒。

众女也好奇,可是杨彦刚刚把脸色摆在那儿,又要把自己的儿子赶出家门,就给几个金币不管不问,心里都有气,于是强忍着不去看。

要知道,儿是娘的心头肉啊,足足五年在外面风吹雨淋,哪个不惦挂?但更变态的是,提前认输回来了,还得送进宗人府圈禁!

这是谁的儿?难道不是他的?

柳兰子摇了摇头,还是又拿了些地图给诸女讲解。

其实杨彦也清楚,哪怕他制定的手段再严厉,待他死了之后,都会慢慢变质,流于形势,可正因如此,他才要制定的尽量严苛,因为一项制度的废除,是渐进式的,不可能一下子废除,越严厉,废除的时间就越长。

荀崧、荀邃与荀灌三人还在看着地图,渐渐地,都震惊了。

荀邃问道:“杨郎,此图从何而来,中国乃居天下之中,在此图上,大明大晋怎会如此之小?”

杨彦笑道:“我若说是郯子托梦告之于我,道玄公可信?”

荀邃无语了,这种鬼话谁信啊,但是他又不好说,于是嘿嘿干笑两声,一脸的不相信模样。

荀灌不耐道:“杨彦之,你到底想怎样,直说罢,拿这幅图来想做什么?”

杨彦肃容道:“不管两位荀公与女郎是否相信,这幅图,就是我们脚下的世界,中原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外面的世界非常广阔,不知诸位可还记得,拥有八百年国祚的周朝,疆域是如何得来?”

“分封?”

荀崧捋着胡须,拧了拧眉。

在周之前,夏商的疆域其实很小,大致相当于现代的河南大小,武王得天下之后,行分封制,把大量诸候封往边陲乃至蛮荒地界,经数百年开拓,再由秦朝统一,才形成了自汉以来的汉地基础,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华夏民族能有今日,武王分封诸候功不可没。

“不错!”

杨彦点了点头:“太子只有一人,诸王留于国中,圈养害民,放权害国,所以我打算在立了太子之后,把诸子连同王府扈从分封往天下各处,任其开拓,当然,我所说的天下,乃是整个地图,并非常指的中原,诸子每五年遣使来洛阳朝见一次,让孤了解到他的情况,若有困难,可酌情给予必要的帮助。

因事关重大,孤不强迫,愿者自去,不愿者留于洛阳,擢才情者担任部门副职,非得诏令,不得出洛阳百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