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颜血 > 第四八八章 再赴郯城

晋颜血 第四八八章 再赴郯城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2:57 来源:笔趣阁

(谢谢好友罗贤超字匡济的**,好友偷菜大大的两张**,好友一剑68的打赏~~)

“仲宁,怎么了?”

见着大侄子的神色,虞潭忍不住问道。

虞喜没有答话,而是径直奔往炉子,直直盯着瓮里的水,从有稀疏的气泡冒出,到愈发密集,再到水沸腾起来,直至水面上出现了一层白沫子,才叹道:“伯父,这煤炉实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啊。”

“哦?”

虞仡接过来,不解道:“堂兄,煤炉不就是用于取暖烧水做饭么,与薪柴相比,无非是有管道把烟气通出,室内气味较为清新罢了,又哪得这般赞誉?”

虞喜摇摇头道:“你可知为何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外人初至某地,常会水土不服,轻则腹泄,重则身亡?”

虞潭父子相互看了看,眼里满是迷惘之色。

虞喜道:“我曾钻研数载,发现根源在于水,水从表面上看,清澈透明,实则含有诸多肉眼难以觉察的细小虫瘃,当地人常饮此水,肠胃会渐渐适应,而外人初来,饮下带有虫瘃的水,会百般不适,引发各种病症,要想杀灭水中虫瘃,只有把水煮开,大伯请看,这水面漂浮的一层白沫,理该是虫瘃尸体。“

父子俩纷纷起身,探头下看,果然,水面的一层细细白沫,就好象里面真有什么细小的东西一样。

虞仡问道:“从兄,把水煮开并非难事啊?”

虞喜摆摆手道:“如你我,喝开水不难,自有人服侍,但是普通小民之家,若非饭点,谁会专门生火烧水,故平时多喝生水。

有了煤炉则不同,煤基连续燃烧,中途不可熄灭,非饭点时将清水置上,渐渐烧开,随时随地都有开水可饮,若是将来煤炉全面推广,人人饮开水,水中再无虫瘃,自是不担心水土不服,仅此一项,便活人无数,所以我才说煤炉利在当代,功在千秋,杨府君此举,实有大功德啊。“

这个观点乍一听,似乎不可思议,但细细想来,还真是如此,虞仡的神色有些复杂,望了望老父,几次欲言又止,却又开不了口。

“何事?”

虞潭留意到了虞仡的异常,问道。

“这……”

虞仡猛一咬牙:“儿猜测,杨府君似有与我等吴人缓和之意……”

虞仡把杨彦议立司州刺史时,刁协的眼神作为着重点如实道出。

听完之后,虞喜古怪的看着自己的堂弟。

虞仡哪怕是快三十人的人,也不由老脸一红,讪讪道:“从兄,弟就寻思着,那杨彦之若志在天下,必有意与我吴人缓和,想那义兴周氏主枝被灭,旁系需仰人鼻息,吴兴沈氏元气大伤,而顾陆朱皆与杨彦之有怨,张纪两家又曾于背后算计过他,反倒是咱们虞氏,与他素无恩怨。“

虞潭淡淡道:”你可是想投靠杨彦之,谋那司州剌史之职?“

虞仡吞吞吐吐道:“儿就是觉得,当今世道纷繁,稍有不慎便是毁家灭族之祸,多条路子……也能为家里多寻一条退路。

更何况我余姚虞氏自先祖仲翔公(虞翻)起,便颇遇不公,仲翔公最初辅佐孙策,于微末时便追随孙家,论起才情,不逊于二张、顾雍,只因性直,数次直言进谏,惹怒吴主孙权,曾有一次醉酒后差点被杀,虽得大司农刘基拦住,但不久后,便被发配交州,想仲翔公白发苍苍,哪能去那蛮荒疫瘴之地,果不其然,数年后便因病身故。

再到阿翁您,侨人南渡,百般打压我吴人,这不须多说,还有从兄,那诸葛恢算个什么玩意儿,竟敢强征从兄为属,我余姚虞氏何时沦落至被人呼来喝去的地步?

那杨彦之虽出身卑微,却好歹也是我吴人,些许恩怨,未必就不能化解!“

虞仡越说声音越大,再回想起自己的三朝黄门生涯,这真是胸中一口郁气喷勃而炸啊!

虞潭与虞喜相视一眼,神色有些动容,也有些黯然,不过虞潭仍是哼道:”杨彦之将来若在江东强推占田制,让你把家业、田亩、丁役交出,你可愿交?“

这也是虞仡最大的心事,杨彦的能力已经不用置疑了,又从谏如流,知人善用,从哪方面看,都有明主的特征,可这坑爹的占田制成了横亘他心头的一座大山,偏偏占田制是武皇帝颁布,只要天下还姓晋,占田制就合法合理,届时杨彦手持名份大义来征收田亩丁役,是交,还是不交?

“哎~~”

虞潭重重叹了口气:“刁玄亮此人外贞内奸,你呀,中了这老鬼的计了,他看出你在朝不得志,故暗中撩拨于你,以乱我人心!“

虞仡颇为挣扎,嘴唇动了动,终究什么都没说。

……

天色渐渐黑了,王敦把钱凤请了过来。

”凤拜见丞相。“

钱凤深施一礼。

“嗯~~”

王敦抬了抬手,笑道:“坐罢!”

“谢丞相!”

钱凤在下首就坐,有婢女奉上茗茶,王敦也不吱声,端起茶水轻轻抿着,那丝丝缕缕的雾气散发出醉人的清香,倒也怡然自得。

钱凤心知王敦在等自己说话,他可不让王敦开问,于是象征性的品了两口之后,放下茶盅,拱手道:“丞相,凤回去细细思寻了一番,处弘公说的也是,暂时宜静不宜动,应以安内为主,攘外为次,而内务繁琐,无赫赫功绩,称王怕是人心不服。

不过……这并非不可解决,倘若主上失德,丞相可顺势监国,届时风调雨顺,祥瑞四起,小民必念丞相恩德,理当劝进如流。“

”哦?“

王敦眼神一亮。

钱凤微微一笑,不紧不慢的诉说起来。

王敦的面色数次变幻,既有隐秘的忌惮,也有浓浓的赞赏,许久,才点点头道:“士仪有心了,此事交由你操办,不必急于一时,但求一击必中。”

“诺!”

钱凤躬身施礼。

离去之后,钱凤没有立刻着手,他的计划涉及到杨彦,同时又不能把自己和王敦暴露出来,因此需要做个周密的盘算。

又过三日,一道丞相手令送入虞府,着虞仡再往郯城宣旨,进杨彦之为吴王。

虞仡如受了羞侮般,勃然大怒:“虞某才从郯城回来没几日,现在又让我去,难道丞相手下连个跑腿的都没有,是否当我余姚虞氏好欺不成?“

前来传令的是琅琊诸葛瑶,世子王应的狐朋狗友,倒也不恼,带着戏谑之色呵呵笑道:“黄门休怒,因制度初定,朝中诸人庶务缠身,实是抽不出人手啊,只能委屈黄门再跑一遭了,请放心,丞相必会记在心里,他日回返,理应予以重用。“

这话不说还好,一说更气,所有人都在忙碌,就他一个闲人,意思是他虞仡除了跑腿,百无他用么?

“好!好!好!老子做了三朝黄门侍郎,早就不想干了,请转告丞相,另择贤能,今日老子就奉回印信,回余姚老家耕田,丞相能奈我何?“

虞仡脸都涨的通红,一口一个老子,咆哮道。

诸葛瑶沉声道:”黄门此言可真?莫不要再考虑一下,切勿意气用事啊!“

”哼,你等着,我这就取来印信!“

虞仡怒哼一声,正要向里走,虞喜却是从旁闪出,唤道:”慢着!“

”从兄?“

虞仡愕然望了过去。

虞喜摆摆手道:“跑一遭亦是无妨,为兄与你同往郯城。”说完,便转头道:“请敬告丞相,我这从弟稍作准备,便即刻过江。”

诸葛瑶拱手笑道:“如此甚好,仲宁兄不愧有贤达之名,诸葛某就告辞了。“

留下策书之后,诸葛瑶施施然离去。

虞仡这才不满道:”朝庭辱我,那蜂目老儿亦辱我,从兄为何拦我,索性辞去职务,无官一身轻,岂不是落个逍遥自在?“

虞喜摇摇头道:”丞相势大,能不得罪还是尽量不要得罪,况为兄对那杨府君颇有些好奇,今次便借你东风,与你走一趟郯城,看看其人究竟如何。”

“从兄?”

虞仡不敢置信的看了过去。

虞喜点点头道:“诚如你所言,板荡之世,多一条退路也好,反正只是瞧一瞧,不成于我虞氏也没什么损失,速去准备罢,明日启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