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铁甲军 > 第三百九十一章 梁中书的毒计

大宋铁甲军 第三百九十一章 梁中书的毒计

作者:家家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2:44 来源:笔趣阁

源源不断的土豆、红薯粉、玉米粉通过马拉大车运输到河间来。

河间城及其周边三个县城一下全变成了大工地,凡是家里没饭吃的,自愿去工地干活。除了干活的人能吃饱之外,下午放工的时候还给分些吃的。

本来按照柴林的意思是一家给上一百斤的粮食,让他们自己慢慢吃去。

吴用说了,生米恩,斗米仇,一下把粮食发给他们,他们不乐意修路了,百姓的素质没那么高。

河间毕竟不是柴林的根据地,群众基础不行,柴林听取了吴用的意见,按天发粮食。

每天工地上十来万人工作,监工加上宣传队共同作用,干活的效率还是有保证的,最起码不会出现大量磨洋工的现象。

再说冀州府,梁中书率领李成、闻达主力军五万和杨志索超的三千先锋军汇合了,占领了辽兵丢弃的冀州城。

历经困难的百姓以为有好日子过了,最起码朝廷能发放些粮食不至于饿死,可是等来的空等。

府库空虚,自行想办法。

实际也是如此,辽兵把深州、冀州两个府的粮草都给袭击一空了。梁中书的大军每天消耗也是天量。

中军白虎帐,梁中书大喜,非常的高兴。

闻达说:“大人,此次光复深州、冀州,大人劳苦功高,咱们得尽快给朝廷上表才行。”

李成说:“光上表哪行,要把辽兵的旗帜、铠甲、首级送一部分给官家,彰显咱们大名府军的威武。”

“大人,城内外灾民十余万,为辽兵所害,如不加以救济恐怕难以熬过这个冬天啊。”杨志提醒说。

主将李成有些不满,说:“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咱们当兵打仗,把辽兵打跑了那就是天大的恩德,哪里还管的了灾民的事情。”

“这。”杨志语塞,他本来也是不善言辞之人,一时间竟无语凝咽。

梁中书倒是没什么不满,说:“杨先锋、索先锋这一战立首功,本将具表一并报给朝廷。只是救济灾民的事情有心无力。听说沧州军在河间府大破辽军先锋阿里奇两万骑兵,缴获物资颇丰。数百万贯应该是有了的,引导流民前往河间府就食吧,也好熬过这个冬天。”

李成眼前一亮,说:“大人,那柴林是前朝后裔,要这份功绩自然是没什么用。更何况沧州军未得调令,私自出防区,形同造反。”

梁中书道:“有理,本将就把这份功绩安排道李将军、闻将军头上,至于追杀敌将寇镇远的功绩就安排在杨先锋、索先锋的头上了。诸位可满意?”

“一切听从大人安排。”

既然梁中书已经说好了,大家还能有什么意见,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流民们得到消息,说东面的河间府有多余的钱粮,让大家前往河间府就食。

冀州到河间府虽然不远,但是也有二百里地,最起码要走两三天的时间,这短短二百里路就成了人间炼狱。

十万人,部分留在本地想办法,其他的都纷纷赶奔河间府。

年老的、体弱的、生病的许多人倒毙路边。

哨探立刻把消息报告给了柴林,柴林接到消息马上召集吴用、公孙胜商议。

公孙胜气的不轻,骂道:“简直是畜生,这些人没有死于辽兵之手,反而被自己人害死,当真可恶。”

吴用倒是没生气,说:“天下这样的人多的是,抠门货拿一斤粮食出来就跟要他们的命一样。不过梁中书这人还算说得过去,主要是他也没粮食。”

公孙胜深深施礼,说:“哥哥,还请哥哥速速拨粮救济。”

“来了可是五万多人,一个人一天二斤粮食那就是十万斤,一个月就是三百万斤。如此多的粮食光是运输过来耗费都很巨大。”吴用担心说。

公孙胜说:“那也不能见死不救啊。”

“河间府本地已经没办法筹措粮食了,与其运粮过来,不如把人运输到盐田附近新建流民村,然后进行分流,安排辎重营和四海车行来做吧,调两千辆大车,有个几天就能运输的差不多。”柴林说。

冀州和河间交界的地方,流民沿着官道跟下饺子一样,蜂拥而至。

以青壮小孩为主,老年人早已经在颠沛流离中过世了。

交界口,贴着大红的告示,写的是,凡是进入河间府的流民都会有吃的,每日两餐,但是要求所有人讲秩序,讲规矩,但凡有殴打他人,哄抢东西的,重责二十鞭,严重者斩立决。

公孙胜感觉这个告示写的太严重了,流民吗,都吃不上喝不上了,还有人殴打他人?还会哄抢东西?

前面路边修建着一排草棚,架着二十口大锅,煮的是高粱粥,陈年的高粱米做的稀粥,旁边还有些清洗干净的胡萝卜,胡萝卜发甜,生吃能补充维生素。

吃点粥、吃根胡萝卜就能活命,就能坚持下去。

大部分的人流民还是很感恩,很守规矩的,一个个坚持排队领取。

正午时候,忽然来了大群流民,拖家带口的大概二百多口子,应该是一个大家族的。

领头的是几个壮汉,手里拿着棍子,驱赶前面排队领粥的其他流民。

“走开,走开,不要在前面碍事。”

负责施粥的人说:“干什么的,想吃粥排队。”

“吃个粥还排队,都快饿死了。”一群人呼啦就上去了,占了三锅粥,拿了两框子胡萝卜,吃粥喝胡萝卜,把其他排队的人都赶走了。

公孙胜过来了,喝道:“立刻退回去,一个个排好队,然后在来吃。”

“你们这些为富不仁的坏人,施舍个高粱粥还这了那了的,一堆破规矩。”一个黑汉子说。

其他人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啊,这些富人假仁假义,施舍个高粱粥还感觉多大恩情一样,凭什么排队,秩序开始混乱,年轻力壮的开始不守规矩,把一些妇女孩子赶到了一边。

公孙胜才明白,自己有些志大才疏了,虽然心是好的,但是流民、灾民可不全是好人,规矩不立,法度不兴就不行啊。

“你那黑汉,不要在这里鼓动人心,赶紧的退回去,好好的排队,贫道就当没发生过,如果再敢乱来,哄抢东西,等会叫来了大兵可就不是闹着玩的了。”公孙胜说。

这汉子好像消息比较灵通,说:“还大兵呢,河间府的几千兵早让辽兵给打没了。”

公孙胜气的够呛,一晃佛尘,说:“你这厮好生刁钻,既然是流民就要有流民的觉悟,没人欠你的,不懂感恩,哄抢东西,扇动闹事。”

“别听这牛鼻子老道的,大家快点吃啊。”这汉子招呼身后的,看他意思是想把食物独占了。

就在这时候,就听见有人喊道:“谁在那闹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