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美僮传奇 > 第三百四十五章 西北风云之十六:最后一步棋

汉中府,留坝县。

从留坝出发有两条道路可通关中平原,其一自然是前不久吴三桂、豪格经二里关、大散关,沿着大散水(也就是嘉陵江的源头)南下,经风险、留坝至汉中的道路。

从留坝出发,还有一条道路,那边是经褒水、斜谷水,也就是褒斜道直通秦岭北麓的金牙关,然后进抵眉县。

当然了,此时济尔哈朗的大军已经全部抵达了石鼓镇一带,金牙关过去便是五丈原,也可以从此地来到宝鸡南部。

这条道路不是前明的官道,褒水上的一部分栈道早就失修了,不过在最近一个月,李定国竟然偷偷地将它全部修好了。

此时,一支大军正在褒斜道上疾行,大军声势浩大,竟有四万之众。

其实,李定国自掌控汉中后就加入了安**,李安国也封他为开国候,并将他手下近万会骑马的老兵纳入到河州骑军的麾下,否则当时安**也不会那么快招足一万五千骑兵。

另外万余步军也得到了安**的整编,当然了,这一切都是在秘密状态下进行的,到此时身在重庆的李思文已经带着两万人北上了,除了川东的一万人,贵州都督焦琏的一万人也北上了。

出发前,李思文的山地营已经将褒斜道附近敌军探子可能的据点全部清除了,否则的话,如此大规模的行军敌人不可能不察觉。

还有两万骑兵自然是从陇右秘密潜到汉中的黄得功部了。

……

大军五日后抵达太白镇(后世太白县),满清在此地驻有三千步军,不过多是以前陕西、甘肃两镇投降的明军,抵达时正值黎明,李思文部的山地营已经紧紧将太白镇围了起来。

太白镇到五丈原还有六十里地,拿下镇子后为了安全起见,李思文留下三千人镇守该镇,等待后面李定国的后续部队前来接手,黄得功的骑兵继续向前迈进。

由于太白镇到五丈原都是山路,没有栈道一说,黄得功的速度立即加快了,在天黑以前进抵到金牙关附近。

济尔哈朗将大队全部调到石鼓镇,却没有忘记金牙关的防守,不过还是以前投降的明军在守着。

金牙关扼控着太白镇到五丈原的出口,不拿下此地完全无法通行,黄得功只得命令全体骑兵在道路上歇息,等到天黑后让一部分骑兵下马后偷偷摸到了金牙关的后面,一部分骑兵摸上了金牙关的关墙。

金牙关只有一千五百军卒,此时由于处于大战时期,倒是惊醒得很,安**在付出了几百人的代价后终于拿下了此关,黄得功一怒之下,将投降的关城清军全部斩杀。

金牙关一下,五丈原便暴露在安**面前了,济尔哈朗前不久设置的营地除了帐篷以外还完好无缺,正好便宜了黄得功的骑兵。

第二日一早,李思文部也赶到了。

两部进抵后并没有直接向平原上开拔,而是就在五丈原驻扎起来,此时由于满清大兵到了之后对周边百姓祸害的很厉害,对于这支这支突然到来的、准备打鞑子的大军却是欣喜有加,不可能忙不迭地去向济尔哈朗报信。

……

北边。

张啸虎率领的另外一万五千骑自击溃王屏藩部之后,王屏藩就再也不敢轻易南下了,何况他的部队还要遮护北边的陕西镇(固原),因为左光先部击败高得杰后,让堵正明部收容、整编其余部,自己却带着万人挺进到甬道上的隆德县。

隆德县正好位于固原与平凉之间,王屏藩兵败华亭之后如今只剩下六千多人,自然不敢轻举妄动,于是被左光先牢牢地钉在固原和平凉两地,这两地还有一些绿营部队,彼等守城尚可,让他们出城野战却力有未逮。

于是张啸虎的一万五千骑军便腾出手来沿着甬道南下,直接进抵到了千阳县附近,让守城的徐得功部大惊失色,张啸虎部却并没有做出攻城的举动,绕过千阳县后直接南下了。

在宝鸡唯一的木桥附近还有一座大营,这里是济尔哈朗大军的后勤辎重营地,守护大营的就是前不久遇到了白文选的黑甲骑仓皇逃窜,后被济尔哈朗、吴三桂大骂了一顿的吴应麒部五千骑。

不过此时正是双方战事焦灼的时候,为了稳定军心,济尔哈朗也没有将吴应麒怎么样,大军调到石鼓镇后便让他来守护辎重营。

辎重营所在叫马营镇,马营镇历史悠久,相传唐贞观年间,尉迟敬德遵循太宗李世民“刀枪入库,马牧南山,文治天下,发展生产“的旨意在此牧马扎营,垦荒种粮,繁衍生息,始称马营。

这日,吴应麒部正准备将一批粮秣运到前线去,眼看一场大雪就要来临,按照济尔哈朗的意思,要赶在下雪前将辎重营的一半粮秣都送到石鼓镇,其实石鼓镇到马营镇也就二十里路,这样的距离,按照日常的配给完全没有问题,不过眼看着安**在北面的动静层出不穷,济尔哈朗也有些胆寒了,准备在近几日犒赏三军后大举进攻,一举拿下李安国。

正在这时,北边的张啸虎大军突然来到木桥边上,吴应麒一看心胆俱裂,立即命人烧毁木桥,在彼等急切烧桥时,张啸虎的大军却并没有任何动作,任凭彼等将火油倒在木桥上点火烧着。

看到木桥在大火中跌入渭水后,吴应麒不禁长舒了一口气。

此时的渭水河水很浅,部分地方骑兵涉渡即可通过,不过渭水由于含泥沙较多,也只有熟悉水道的少部分人知晓可从哪里通过,想到这里,为防万一,吴应麒也不运粮了,紧守大营并密切关注着对岸的动静。

这时,一支骑军从大营西边过来了,都是清军装扮,看装束应该是勒克德浑率领的两红旗精锐,人数约莫五千人。

领军的将领吴应麒不认识,一口满洲话,他身边还有一位汉军旗模样的人翻译着,“接到探子消息,贼军已经从汉中地北上了,为了防备彼等偷袭粮草大营,特命我等前来协助防御”

吴应麒一听不禁大喜过望,虽然鞑子入驻之后自己少不了受彼等的欺辱,不过有这五千真满洲骑军在,怎么说也能保证大营无虞。

于是吴应麒欢天喜地地将这五千骑放了进来,刚刚放进来不久,大营东面、南面又出现了大队的骑兵,吴应麒定睛一看,乖乖,是安**!

那熟悉的铜盔以及军服,吴应麒一眼便认出来了,此时的他不禁感到庆幸——幸亏满洲大兵先一步抵达大营,否则以自己这五千骑绝对抵挡不住,看来这些安**就是从汉中过来的,一想到这个,内心也有些惶恐。

不是说安**除了在高家镇以及北岸的骑兵,便再也没有骑兵了吗?怎地此处还有大量的骑兵?

莫非是贼军已经将江南的黄得功部调了过来?

一想到这个,吴应麒忧急如焚,赶紧向那位正红旗的将领说道:“将军,事情紧急,必须赶紧将有安**大量骑兵到来的消息禀告给郑亲王”

那人却咧嘴一笑:“急什么,不是还有我等在嘛”,一口浓浓的陕西口音,吴应麒一惊,刚才此人不是不会说汉话嘛,怎地……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那人抽出佩刀放到了吴应麒的脖子上。

“你……”

“哈哈哈,你个憨货,看清楚了,老子不是什么鞑子,老子是安**,爷爷大号叫徐成!”

吴应麒不禁有些天旋地转,不过此时他正在此人的大帐里,自己孤身一人也不敢反抗,又想到大营外面的安**骑兵,他一下便明白了。

他立即跪了下来,“前明关宁军麾下吴应麒愿降安**!”

……

北边的张啸虎见到黄得功部后便离开了,他这一万五千大军立即开往宝鸡城,此时的渭水北面,尚有战力的不过是凤翔府的赵光瑞八千人、千阳县的徐得功五千人、陇安镇的沈志祥一万人以及围城的孔有德、孙龙万人,不过都是步军,张啸虎这一万五千骑兵在渭水以北如入无人之境。

张啸虎带领大军抵达孔有德的营寨后立即展开了进攻,此时由于宝鸡城西边是陇安镇、南边是渭水,孔有德的“围城大军”只在北边、东边设置了营地。

在牺牲了一百多骑后,张啸虎的大军用马匹拖垮了孔有德、孙龙两人的营寨,各五千骑便像旋风般突了进去,还有五千骑在外围游弋。

城里,陈永福见到安**大军来到之后,这心里也是五味杂陈,不过眼见得城下的安**正在大杀四方,自己总得做点什么,想来想去他还是下了决心,如今城墙上有他的一千人,自己的大营里还有两千人,大营的一头便是孟乔芳派来的一千汉军旗。

陈永福让人抬着几头肥猪进了汉军旗的营房,那些人其实也是惊慌失措,城外安**骑兵的盛况彼等也瞧见了,眼见得诈降之计就要破产,彼等区区一千人能不惊慌吗?

见到陈永福送猪肉和酒水过来了,彼等也没有想那么多,今朝有酒今朝醉,赶紧抓住眼下的快活才是正经。

“老陈,前几日我向你讨要肉食酒水,你还不肯给,今儿个怎地主动上门来了”

“嘿嘿,这不是军情紧急,我等要同仇敌忾,团结一心嘛”

当晚,这一千汉军旗个个喝得酩酊大醉,不过到了第二日这一千人全部身首异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