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美僮传奇 > 第三百四十四章 西北风云之十五:对峙

李安国的大军终于来到了关中平原,甫一抵挡,便遭到了吴三桂五千关宁铁骑的进攻。

由于安**为了出其不意,一方面让陈友龙的山地营沿着秦岭北麓行军,遮护官道上的大军,还时时清理前出探查的鞑子细作,一方面连夜行军,就是为了在天明前能在宝鸡西侧、渭水南岸、关中平原最西端的高家镇扎下大营。

没想到还是被清兵察觉了,吴三桂的五千骑便布置在高家镇。

幸亏李安国早就做了最困难的准备,接近关中平原时,他让大队稍事休息了这一阵,接着便让三千重甲骑兵打头,一万轻骑继之,贺小石的两万近卫军居中,自己的三千亲卫押后。

此时那三千重甲骑兵的统领终于显露出了真容。

白文选!

没想到白文选也秘密加入到了安**,还接替张啸虎成了重甲骑兵的统领,安**里面除了贺小石等寥寥几人知晓此事以外,其他人全被蒙在了鼓里。

三千重甲骑兵上身是二十斤重的板甲,双腿被锁子甲护住,头盔也与安**常备的铜盔不同,而是与大明以前的凤翅盔相似,不仅遮住了整个头部和颈部,头盔顶上还有一层面具,平时放在头顶,作战时可拉下来遮住整个面部,只露出眼睛。

马匹的前半身除了眼睛、鼻孔以外也被锁子甲紧紧包住,马匹全部是在所有马匹里精选的高头大马,骑士人手一杆八斤重的虎枪,白文选自己则是一杆重达十五斤的马槊。

为了摄人心魄,甲胄、头盔全部涂成了黑色,加上黑色的披风,就像一道黑色的滚滚洪流。

吴三桂这五千骑是由他的侄子吴应麒指挥的,他一方面带领骑兵杀向安**,一方面急急派人通报布置在大散关、和尚原、五丈原一带的鞑子骑军大部。

安**进入关中平原时,天边刚刚泛出鱼肚白,不过白文选的三千重甲骑兵在微弱的天色里还是散发出骇人的光芒。

吴应麒首先被惊到了,本来他还准备出其不意给安**一个下马威,不过面对着这道滚滚黑流,他这边所有的骑兵都有些不知所措。

于是他们的马速慢慢地慢下来了。

趁着这个当口,白文选一马当先带领黑流直接冲了过去。

为了摄人心魄,骑兵们手里的虎枪枪尖却是磨得透亮,滚滚黑流中不断闪现银光,更使人为之魂飞魄散。

吴应麒跑了,其实以关宁铁骑的实力,就算不敌这三千重甲骑兵,也多少能抵挡一阵,不过重甲骑兵那骇人的威势还是吓到了他。

随着吴应麒的逃跑,五千关宁铁骑无一例外都扭转马头落荒而逃,没多久便没了踪影。

白文选追了一阵子便停住了,以来这重甲骑兵并不以长途奔袭见长,也跑不快,若是狠下心来追过去,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

而来,现在关键的任务是扎下大营让士卒们得以休息。

不知道济尔哈朗会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不过安**在这种情形下如何扎营也有操典可循,贺小石的两万大军立即在高家镇的对面之间约莫四里长的路线上挖起了壕沟。

而山上的陈友龙部也是沿着这条壕沟线挖起了掩体,沿着南北走向的壕沟线,陈友龙一连占据了五个山头,每个山头都挖掘三道掩体。

一个时辰过后,岳乐、谭泰带着两蓝旗的一万精骑赶到了现场,不过此时安**已经挖掘好了一道深约六尺,宽约一丈的深壕,壕沟里还布满布了竹签、刺桩,而山上的陈友龙也挖好了两道掩体!

岳乐见状,只得在对面约两里地的地方停了下来。

等到济尔哈朗带领的另外两万骑抵达时,安**已经在壕沟、掩体后面架好了火炮,端着隧发铳的士兵也严阵以待。

不过此时,安**的大营还刚开始建造,大营也很简单,不过是扎下帐篷,然后在大营周围打下一圈木桩。

山上的陈友龙则是在这五座山头后面分别扎下营帐。

山头的最南面则是险峻的悬崖,敌人倒是可以从那里以及更南的方向绕到陈友龙后面,不过一来济尔哈朗部都是骑兵,李率泰的步军想要赶到此处还有一番功夫,最终济尔哈朗还是放弃了当天进攻的准备,就在高家镇对面的石鼓镇扎下了大营。

彼等扎营时以一万骑作为掩护,不过安**并没趁机出动的迹象,济尔哈朗的大营倒是有惊无险的扎好了——与安**自己扎营不同,真满洲大兵们是不会干这些个活计的,从凤翔府强征过来的一万夫子在鞑子的指挥下很快就扎好了营帐。

当天晚上,李率泰带着那两万乌真超哈营也赶到了,彼等便在陈友龙的对面扎营,也是有上万的骑兵遮护,不过陈友龙也丝毫没有出动的迹象。

于是,两支都在五万人规模的大军便在关中平原的最西端约三四万亩的土地上扎下营盘,开始对垒起来。

第二日,只见围困宝鸡城的徐得功也带着万人赶到了,此时已经将安**吸引到了关中平原,诈降之计有还是没有都无关紧要了。

徐得功这万人的到来便预示着一件事——鞑子要利用这万人开始开始围攻山头或者填壕沟了!

不过孔有德却不想耿忠明这一万精锐都消耗在填壕沟上,在他一番据理力争之后,济尔哈朗最终答应了,再在关中平原的投降明军里抽调一部分过来,用作进攻山头和填壕沟之用,不过徐得功部需要第一个打头阵。

这样一来,双方就在这条壕沟附近对峙起来,这一对峙便是三日。

……

在庄浪、宁静两县,左光先与高得杰各万人的对峙也过去了十几日,某日,高得杰终于得知了自己面前的敌军已经不是两万之众了,恐怕与自己城里的兵丁也差不多,听说另外两万人已经偷偷越过六盘水进占了华亭县、安戎关、陇县,大败徐尔显部时,自己心头一腔怒火顿时无处发泄。

在他亲自镇守的庄浪县,他带着带着三千精锐出了城。

以前的明军中,当以东江镇的士卒最为精悍,接下来便是关宁军,这里说的是步军,在吴三桂、祖大寿的时代,关宁军由于财大气粗,基本保证了足食足兵,否则祖大寿也不会在皇太极重兵围困之下坚守锦州长达半年之久。

加入清军后,由于满清军纪严苛,吴三桂更是做不到大量克扣军饷了,不过由于他家产丰厚,现在也不屑于在这方面做文章。

高得杰这三千人便是纯粹的关宁军底子,他就拼着这万人在雅州一线打得平素异常骁勇,还将冯双礼的五万大军大败的杨展部溃不成军,并将他们逼进了大山。

高得杰以一千刀盾兵突前,后面是一千弓箭手,后面则是一千长枪手,以往按照这种布置,以关宁军的实力,击破了一处又一处坚固的营寨。

不过他在安**的营寨前碰了一个大钉子,左光先的部下虽然还是常规的火炮配置,不过也不是区区三千关宁军可以击破的——虽然现在的他总共才有五千人,每面只布置了一千八百人左右。

在散弹、实弹的轮番轰击下,高得杰部在接近营寨约莫二十丈的地方便溃不成军,高得杰不甘心,正欲催逼麾下继续向前猛冲,这时从营寨周围的小山后面传来了隆隆的马蹄声!

结局是注定的,原来黄得功部在焉支山大败僧格后立即派了两万骑南下,其中一万骑布置在庄浪、宁静两县附近。

高得杰仓皇之下拼死朝城门奔去,不过再快也快不过骑兵,最终他这两千多人马被五千骑团团围住,高得杰无奈之下只得弃械投降。

高得杰一投降,庄浪县也没了继续坚守的理由,接着便是静宁县,在一万骑以及高得杰的现身说法下,静宁县也回到了安**手里。

消息很快便传到了正在拼死攻打但徒劳无功的济尔哈朗那里,安**剩余万余骑的消息终于得知了,没想到竟然是这么一个结果!

济尔哈朗等人都是哑口无言。

在平凉府的王屏藩此时还催动大军猛攻华亭县,得知高得杰部的消息后,赶紧仓皇撤退,此时又有五千骑出现了,王屏藩五千人只有一千多退到了平凉!

又有五千骑,这下安**藏着掖着的那一万五千骑几乎全部露面了,所有的棋子都以摆上了台面,此时济尔哈朗的心思倒是定了下来。

于是,他勒令孔有德、孟乔芳各派出五千人猛攻壕沟,前面则是上万的从陕西各处抽调过来的填壕大军,有投降的明军,现在绿营部队,也有部分夫子,济尔哈朗似乎回到了清兵屡次入关“打草谷”时针对京畿一带的大明城池的做法时代。

但壕沟一线依然牢不可破,不过此时李率泰的乌真超哈营也上来了,双方开始进行火炮对轰,有了火炮的加成,鞑子填壕沟的速度逐渐快了起来,虽然彼等也付出了大量火炮被毁的代价。

不过济尔哈朗完全舍得,只要填了这道壕沟,三万精骑一旦突入,彼等草草扎就的大营没有侥幸的可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