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美僮传奇 > 第三百二十章 南洋风云之一:柴棍攻略

“陛下,徐勇去南安特别府,一晃已经多年了,听说他在当地分别娶了真腊人、占城人、安南人大族的女人,与柴棍的真腊守将也来往密切,长此下去……,末将建议将他调回来”

一晃已经是九月份了,安**大兵压境,加上安**从湖南、江西两地抽调了大批的吏员到应天府(江南)、浙江,清丈田亩、分发新田契的事务进行得十分顺利。

期间江北的鞑子、汉中的孙可望、西北的李自成都没有动静,由于要稳定江南、浙江一带,新起了“龙兴元年”年号的中华帝国皇帝李安国并没有大动干戈,而是以安定、静养为主。

这日,在南书房,李安国正与枢密院的贺小石商议军务上的事情,奚鼎铉也赫然在座,谈到南洋一带时,贺小石突然说出上面一番话。

李安国却摆摆手,“不妨,如今我国在南安三地已经移民四十万,整个真腊国加起来也只有子民不到两百万,其东边原先有广南人作祟,如今换成了中华帝国,其北边有南掌、清迈,其西边有暹罗,与其都是大敌”

“听说近期暹罗占据平原一带的帕拉赛东东王窝罗翁不断发兵攻击真腊国,迫使真腊国国王再次迁都,他们在此时必定不敢招惹我等,徐勇此人我还是知晓的,作为以前明军的将领,小动作自然是有一些,若是说他想占据南安自立,他还没有这个本事”

“不过还是要防患于未然,如今南安的军力如何?”

“回禀陛下,如今我军陆师三万五千人都是按照安**的标准配置,其中一万人由徐勇亲自率领,驻扎在新安城”

“王兴率领万人驻扎在同奈江以东的的隆庆、头顿、罗夷三地,其亲领三千人驻扎在柴棍以东、同奈江上面小岛的城堡,其余七千人分驻隆庆、头顿、罗夷三地”

“目前我国在湄公河流域南边最大的河流后江上新建的城池已经全部竣工了,按照陛下之意,已经命名为南靖城,由以前在赣州投降的明军将领吴之藩率领万人镇守,如今同奈江到湄公河,再到后江,陛下所说的湄公河流域广大的土地基本被我国占据了,再往南便是更为广袤的不毛之地,您看……”

“继续移民!”,李安国心里一凛,再往南便是后世越南的渭清、朔庄、永州、金瓯所在,总面积近两万平方公里,虽然到处是杂草丛生、毒蛇巨蟒鳄鱼出没之地,不过都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按照先前移民的烧荒之术,以及中华百姓的勤劳、忍耐力,不出十年又是一处大粮仓。

“就在江南、浙江两地动员移民,对了,加上福建,这些地方除了太湖流域的常州、无锡、苏州、松江、湖州一带,其它的地方都是地少人多,马上动员,告诉他们,沿途旅费官府全包,到之后官府帮着建设新居,头三年免除田赋”

他盯着奚鼎铉说道。

奚鼎铉点点头,“陛下,您看要迁移多少人家?”

“如今江南、浙江、福建三地的总人口有多少?”

“近两千万”

“嗯,还是尽量动员位居山区水田较少的农户前往,按照三年之内十万户,也就是五十万人的规模在各省动员”

“十万户”,奚鼎铉一听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那需要多少运力啊。

李安国看着他笑道:“勿忧,除了我军海军帮着运输以外,官府的海上船队,加上杨文利、汪然明、林春的船队,一次运送一万户不成问题,收复江南、浙江、福建之后也要将民间的船队利用起来,听说松江的沈家可是海上大豪,不妨也发动起来,费用由官府出就是了,或者对彼等的商税、田赋适当做一些减免也行”

“充分利用东北季风,争取在今年就运四万户过去,对了,通知海军,尽快派船南下,让张家玉做好接受移民的准备”

“是,陛下”

“小石你继续说”

“是,陛下,目前我军的海军陆战队共有五千人在南安一带,其中金兰港有三千人,头顿港有两千人,统一由陈课指挥,金兰港有大船三十艘,小船五十艘,由李常荣统一指挥,头顿港有大船二十艘,小船三十艘,由杨彦迪统一指挥”

“湄公河流域有水师小船一百五十艘,由邓耀统一指挥,总部便设在湄公河上新建的永隆城,其中同奈江、湄公河、后江各布置了一些船只,永隆城还有张国祚率领的五千陆师镇守”

此永隆城的位置就是后世越南的永隆市所在。

“团练呢?”

“金兰、隆庆、头顿、罗夷、新安、永隆、南靖各有千人的规模”

“也就是说我军若是要发动的话,这些城池便只有千人的团练驻守了”

“是的,陛下”

李安国仔细想了想,“你刚才所说的事也颇有道理,京城附近精兵众多,倒是可以抽出人选南下配合徐勇,小石,以你来看,谁过去比较好?”

贺小石答道:“若是配合的话,李振国部的胡一鸣就行了,若是接替徐勇的话就需要一名侯爵以上的大将了,以末将的意思,李振国、杨天星均可”

李安国沉吟半晌,“那就让杨天星去吧,带上三千人,你与他一起去,今年就不展开北伐了,等拿下柴棍,将真腊人驱赶到湄公河上游,湄公河流域两侧以西、以南,凡是没有大规模人烟的地方都先占下来”

“是”

“柴棍有多少军队?”

“按照南洋按察司的消息,也有万人的规模,不过这些士兵多半是来自占城国、广南国的雇佣兵,真正的真腊人不多,这也是真腊国王提防身在柴棍的副王做大故意为之,副王无法,只得招募这些雇佣兵”

“那真腊国呢?”

“陛下,湄公河的上游有一处大湖,大湖周围都是广袤的平原,已经完全开发出来了,真腊人大多聚集在大湖周围,靠近南掌国的地方也有一些,那里是广袤的山区,听说副王以前便在那里居住,后来不知怎地来到了柴棍”

“真腊北部山区,加上南掌,盛产高棉树、柚木、檀木,高棉树是当地人衣衫布料的材料来源,听说真腊人善于纺织木棉成衣,周边的各族也称之为高棉人,柚木、檀木可是建造海船的好东西,其木质细密厚重,还有独特的气味,蚁虫不侵,我军海军的船只材料太半便是从这里进口的”

“真腊国也有水师,不过与我军相比就差远了,其京畿附近有禁军三万,加上北边与南掌接壤的地方、西边与暹罗接壤的地方各有万人,加上柴棍的驻军,一共有六万人,不过听说其国内上层斗争纷纭不休,皇室子弟也是针锋相对,目前真腊国王能控制的也就是京畿附近的那三万人”

“其兵多半使用刀具、长矛等武器,有少量军队、主要是驻守皇城的军队配有火器,数目不详,不过彼等的象兵还是不能小觑,听说其北边、西边、京畿、柴棍的军队里都配有数目不等的战象,战法与我国骑兵颇有些类似”

“一是用战象冲阵,二是大象背上有一个大竹筐,竹筐里配有士兵三人左右,或持弓箭,或持火铳,随着大象冲阵,端地不可小视”

“若我军进攻柴棍,真腊国国王出兵营救的可能性有多大?”

“回陛下,彼虽与副王不和,与镇守西边、北边的王室宗亲也不和,不过此处毕竟是他们的国土,若是得到了消息,肯定还是会派兵营救的,不过彼等能出动的便是京畿附近的三万人,抛去镇守京城的人马,能出动的最多两万人”

“按照安**的战力,有大量火炮,防御得当的话,对其战象倒无须太过在意,怕的就是两军突然相遇”

“攻打柴棍,徐勇的那一万人就可以了,迎战援兵,王兴、张国祚两部可抽调万人迎击”

贺小石说完一笑,笑完见李安国盯着他,心里一凛,突然意识到眼前这人已经不是以前的“二娃”了,货真价实的中华帝国皇帝,赶紧收敛面容。

“陛下恕罪”

“为何发笑?”

“陛下,微臣听说这暹罗国是真腊国的世仇,一旦真腊国城里防备空虚彼等便会从西边趁虚而入,真腊国的都城迁移了几次,几次都是因为暹罗国大举入侵所致,一旦真腊国王从京城出动援兵,必定会被暹罗国侦知,微臣时才失态发笑便是此故”

李安国点点头,并没有责被贺小石的意思,心中想的却是柬埔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吴哥窟恐怕就是毁于暹罗人的大军。

“这样来看,彼等为了防备暹罗人,能出动的军队最有可能的数目便是万人喽”

“陛下明见万里,微臣也是这么想的”

虽然如此,李安国还是让贺小石、杨天星带着三千人南下了,贺小石去的目的自然是等战事结束后由他宣布让杨天星取代徐勇的事,随行的还有按察司的燕厥中。

南洋一带虽有蔡九仪在盯着,不过作为按察司的最高长官,也需要经常下去了解民情、官情、军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