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美僮传奇 > 第三百一十九章 开国

明末美僮传奇 第三百一十九章 开国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4:49 来源:笔趣阁

“南京古称建康、秣陵,最有名者当属三国之东吴、南渡之东晋、五代之南唐,微臣愚见,似乎可以‘吴’、‘晋’、‘唐’冠以国名”

“不可,无论‘吴’、‘晋’、‘唐’都是偏于一隅之小国,大都督肯定是要包吞宇内、一统寰宇的,怎能以偏安国度名之?”

“大都督历来推崇汉唐,不如就以‘汉’或‘唐’名之,以恢复先祖之荣光”

“江南历史上是楚国的疆域,何不以‘楚’名之?”

“.…..”

李安国已经进驻宫城了,小朝廷撤离时带走了部分宫女和宦官,如今还剩下一部分,与北京内宫的宦官与宫女相比就相形见绌了,如今只剩下几百人,李安国身边只有三位夫人,有这些人倒是足以维持了。

一开始他还想将这些阉人全部清退的,不过转念一想这些人都是身体残废之人,就是出去了也是受人耻笑的对象,不如就养在宫里,至于宫女,年纪大的全部放出去嫁人了。

南京皇城,南端有大殿数座,为首者是奉天、华盖、谨身,其中奉天最大,以前是皇帝早朝的地方,李安国入主后,便将奉天殿改成勤政殿,将华盖殿改成武德殿,谨身殿改为南书房。

现在他正与奚鼎铉、周文江、白云飞、贺小石以及从江左赶过来的杨廷麟等人在南书房商议开国的大事,这首要的一桩便是定国名了,刚才众人各抒己见,争论得煞是热闹。

半晌,众人见李安国沉吟不语,便纷纷将目光投向他。

李安国站了起来,众人也赶紧起身,只见李安国左手握着拳头,右手不停地拍打着拳头,一边走一边思考。

不多久,他转过身来对着诸人说道:“诸位所说都有些道理,不过本督倒是有新的想法,你等看啊,我等华夏子弟历来自称中国人,抑或中华人,抑或汉人,以‘华夏’、‘中华’、‘汉’命名都可,依我来看,不如称为中华帝国”

“中华帝国?”,众人一听都有些不明其里,杨廷麟说道:“‘中华帝国’好是好,不过历来之强大帝国多以单字名之,这…似乎于礼不合”

李安国摇摇头,“我等安**所创之国度你等也看到了,并亲身经历了,与历史上所有之国度都大不相同,说为开创也不为过,推陈出新命名国度有何不可?”

众人见李安国似乎已经有了定计,也不想过多忤逆,便纷纷上前施了大礼,口称:“大都督明见万里,非我等能及”

李安国微微一笑,“好,既然诸位都没有异议,国名就这样吧,至于政务、军务之规制,本督也有新的想法,前明虽未设丞相,不过首席大学士却承担其实,实则换汤不换药”

“本督决定,设立政务院,专司打理全国政务,政务院设置总理一名,副总理两名,为内阁常务成员,六部之尚书为成员,日常政务便由总理处置,会后你等商议一下施政细则,反正本督的意思是,一般事务由政务院总理处置就行了,无须像前朝一样每日早朝,若是皇帝是这么个当法,我宁愿去做一个小兵”

“大的原则便是,除非有新的全国性政令、律令、重要人事任免、全国性预算、决算批准、重大案件、涉及他国等要务,其它的便由总理打理就是了”

“六部之中的兵部职责一分为二,地方团练、军仓、器械、粮秣、退伍等事务还是由兵部主理,野战正规兵团嘛”

说到这里,他偷偷瞄了一下诸人。

“本督之意,前宋设置的枢密院倒是一个好的办法,本督属意新设枢密院,专司打理作战事宜,枢密院设枢密使一名,职衔、品阶与内阁总理平齐,下设陆军部、水师部、海军部、军校四部,你等以为如何?”

几人中,杨廷麟、白云飞都是积年老吏,瞬间便明白了李安国的用意,安**虽说政务、军务都非常出色,不过终究是军事上的优势大一些,也是安**安身立本之基。

将地方团练、后勤辎重掌管在兵部手里,作战及日常操练掌管在枢密院手里,双方形成一定的制衡,这大都督真是好算计!

“我安**成军以来,贸易方面出力不少,干脆将其拨出来新设一部,就叫商部,专司全国海内外贸易之打理”

“我观皇城南侧是前明各大衙门云集之地,北边只有刑部、大理寺、督察院,今后枢密院就在南边的五军都督府办公,督察院由按察司入驻”

“不可……”,杨廷麟站了起来,他向众人看了一眼,“大都督,这督察院历史上虽各有名目,不过却是督查百官的关键所在,岂能……岂能……”

李安国笑了笑,“岂能让类似锦衣卫的衙门入驻?呵呵,以我观之,有明一代,督察院所其之作用甚微,有时还起到反面的作用,我意已决,这督察院原本之职责暂时撤销,今后若是有必要再设置吧”

“今后刑部专司邢捕之职,大理寺专司审理之职,这样吧,督察院的名头还是保留,刑部有案件需要审理的先提交督察院,督察院根据律法向大理寺提起公诉,然后再由大理寺审理,这样如何?”

见众人都是蒙擦擦,李安国便摆摆手,“此事就这样定了,你等在实施中慢慢摸索、体会吧”

“至于国旗,中华人士历来尊崇龙凤,这样吧,以红色为底,金色龙凤拱卫五星”

“再就是议事规程了,政务院、枢密院议事规程你等商议后拿出条陈供我参阅,确定后便按照规程实施,需要我决定的……”

“后宫干政那一套在我这里行不通,这样吧,内殿由秦峰的人驻守,你等要进入正阳门,由我的亲卫传递、引领就行了,内宫空旷,在内宫设置女兵一千,就由……”

说到这里,李安国有些犹豫,按说除了除了万宁之外,喜梅、嫩娘都可以带兵,不过这样一来,无论是让她们两人中何人带领都是问题,这样看来只得在外面寻找一人了。

他眼前顿时浮现出一人,想到这人,他眼里隐隐有些笑意。

“就由女兵负责传递、引领,我这里平素若是不出意外的话都会在南书房,以后内外宫殿的洒扫、膳食、服饰、出行、文档、库藏等务仍由宦官及宫女担任”

对于这个,众人自然没有异议。

“接下来便是封赏之事,诸位有何高见?”

众人互相看了一眼,这才是他们心里最为期盼的,虽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士大夫之梦想,不过封妻荫子、衣锦还乡更是他们所愿。

李安国见半晌没有动静,知道这事关重大,自己只得再次开口。

“安**虽然成军不到八年,不过在八年之内便打下了半壁江山,其中文武官员都出了大力,没有文官们的清丈田亩,就没有武官们的所向披靡,本督对于此事也有所考虑,既然你等都不出声,本督就先说了”

“还是施行公候伯子男五阶勋爵,不过我要丑化说在前头,此爵位只是荣誉头衔,没有封地,也没有特权,不过却有相应的报酬,这样,若是爵位对应的俸禄高于担任军务、政务职级的,便以爵位为准,若是低于职级的,还是按照职级对应的俸禄发放”

“另外,拥有爵位的,其居住、出行以及子女就学、从军、从政略微有些优惠,具体细则就由礼部制订”

“如今我等只占据了半个中国,爵位就不能太多,我之前想了一下,公爵最多两人,侯爵最多五人,伯爵最多十人,子爵、男爵在公爵、侯爵、伯爵定了之后之后再定,眼下赶紧要将这公、候、伯三爵定下来”

“这便是我等接下来要议定的事情,你等不妨畅所欲言,当然了,不要说自己,先说别人”

半晌,只见贺小石起来说道:“末将推举奚鼎铉奚大人为公爵候选”

奚鼎铉赶紧站起来说:“微臣推举贺小石贺大人为公爵候选”

其实在刚才李安国说出政务院、枢密院的名字以及“两名公爵”的话后,这众人都已经明白了,这政务院总理、枢密院枢密使就是为这两人量身定做的啊。

接下来众人又纷纷推举其他的侯爵、伯爵人选,途中李安国也插道:“爵位不仅要注重政绩、战功、能力,也有考虑资历,同时也要平衡先加入的、途中加入的、后加入的,义军出身的、官军出身的、自己培养的,不可偏废”

五日后,是公历五月一日,正是后世李安国的生日,在天坛、地坛祭拜天地后,他便在勤政殿正式登基成为中华帝国首任皇帝,接受百官朝贺。

新任的后宫总管,原南京的太监庞天寿这天可累坏了,因为这日同时宣布了各人的封赏事宜。

职位、爵位最终确定下来的是:

政务系统:

政务院总理兼吏部尚书、开国公奚鼎铉

政务院副总理兼兵部尚书、开国候周文江

政务院副总理兼户部尚书、开国候白云飞

工部尚书、开国伯宋应星

礼部尚书、开国伯方以智

刑部尚书、开国伯徐以显

商部尚书,开国子薄钰

督察院都御史,开国伯杨廷麟

大理寺卿,开国子周综文

应天府尹,开国子李春江

武昌府尹,开国子顾景星

南安府尹,开国子张家钰

四川布政使,开国伯堵胤锡

云南布政使,开国男严书勤

贵州布政使,开国男卢高

广西布政使,开国子史可镜

广东布政使,开国男余国柱

福建布政使,开国子黄元凯

湖南布政使,开国子周圣楷

江西布政使,开国子谭嘉瑞

江左布政使,开国子舒日长

浙江布政使,开国男杨柱朝

军务方面:

应天府(城内):

封贺小石为开国公,枢密院枢密使,中央近卫军提督,率军两万驻扎南京内城北大营。

封贺云龙为开国候,中央近卫军都督,率军两万驻南京内城南大营。

封彭家声为开国伯,中央近卫军都督,率军两万驻宫城东侧、外城之仙鹤门、麒麟门、沧波门之间的大营。

封李振国为开国候,南京外城提督,率军两万驻外城南北大营。

封王二喜为开国候,骑兵都督,率骑兵三千驻内城北大营。

封靳统武为开国伯,骑兵都督,率骑兵两千驻外城南大营。

封秦峰为开国男,皇城都督,领兵三千,兵员全部由各部抽调精锐以及陆军学校学员组成,驻皇城。

封沈云英为开国男,宫城总管,领女兵一千驻扎宫城。

这样的话,城池里便有精锐大军八万五千,随时可出动五万精锐,是安**目前最大的机动力量。

应天府(其它):

封杨天星为开国候,江南提督,率军两万驻大胜关-秣陵关-淳化镇,将南京紧紧抱在里面。

封何万强为开国伯,江南都督,率军一万驻镇江-江阴。

封徐成、黄惟明为开国子,骑兵都督,率骑兵五千驻镇江-江阴。

浙江:

封花小山为开国候,浙江提督,领兵一万五千,驻扎杭州。

封邱福为开国伯,浙江都督,领兵一万驻扎处州。

江左、江西:

封黄得功为开国候,江左、江西提督,领骑兵五千驻芜湖。

封凌风为开国伯,江西都督,领兵一万,驻九江。

封杨文为开国子,江西都督,领兵一万,驻赣州。

武昌:

封张勇为开国伯,武昌提督,领兵一万五千,驻武昌。

湖南:

封马武为开国候,湖南提督,领兵一万五千,驻长沙。

封尹先民开国子,湖南都督,领兵一万,驻岳州。

贵州:

封焦琏为开国子,贵州都督,领兵一万,驻贵阳。

四川:

封李思文为开国候,四川提督,领兵两万,驻重庆。

封陈友龙为开国伯,川西都督,领兵两万,驻成都。

封曾英为开国伯,川东都督,领兵一万,驻夷陵州。

封张啸虎为开国子,川西都督,领骑兵三千,驻江油。

封郑嘉栋为开国子,川东都督,领骑兵两千,驻广元。

云南:

封堵正明为开国子,云南提督,领兵一万五千,驻昆明。

封胡一清为开国子,云南都督,领兵一万,驻蒙自。

封谢志良为开国子,云南都督,领兵一万,驻孟定府。

广西:

封何万盛为开国子,广西提督,领兵一万五千,驻浔州。

封贺锦龙为开国子,广西都督,领兵一万,驻南宁。

广东:

封李三才为开国伯,广东提督,领兵一万五千,驻广州。

封童以振为开国子,广东都督,领兵一万,驻惠州。

福建:

封宋奎光为开国子,福建提督,领兵一万五千,驻福州。

封张勋为开国子,福建都督,领兵一万,驻漳州。

南洋:

封徐勇为开国候,南安提督,驻南安府。

封陈课为开国男,南安都督,驻金兰。

水师:

封王自羽为开国候,枢密院枢密副使兼水师提督,驻南京。

封汤志为开国伯,水师都督,驻武昌。

封宋江为开国伯,水师都督,驻岳州。

封杜虎为开国子,水师都督,驻重庆。

封阮发为开国子,水师都督,驻浔州。

海军:

封陈文盛为开国候,枢密院枢密副使兼海军提督,驻厦门。

封沈劲为开国伯,海军都督,驻崇明。

封张礼为开国子,海军都督,驻广州。

封胡大海为开国男,海军都督,驻钦州。

封李占春为开国男,海军都督,驻温州。

封陈奇策为开国子,海军都督,驻金兰。

封李兴国为开国子,海军都督,驻定南。

其它:

封燕厥中为开国候,按察司提督,驻南京。

封李丰为开国子,按察司都督,驻贵阳。

封赵静为开国子,按察司都督,驻广州。

封李汉堂为开国候,刑部左侍郎。

封万机为开国候,礼部左侍郎。

封蔡九仪为开国子,按察司南洋都督,驻满喇甲。

余者子爵、男爵数不胜数,此处便不一一列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