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美僮传奇 > 第三十二章 布置

明末美僮传奇 第三十二章 布置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4:49 来源:笔趣阁

考虑到两月后要进攻湖南,张献忠准备将留在蕲州、黄州、浠水、黄梅的队伍全部拉到了武昌府,目前留给李安国的这支“水军”便是长江北岸唯一的一支人马。

“这就是你的水军?”

看着黄州(黄冈市)与武昌县(鄂州市)之间沙州南侧、月河出江口附近的一百艘渔船,李安国目瞪口呆。

这些渔船全部是湖北一带常见的在江里或湖泊里打鱼的小船,每船最多坐二十人,有的有棚子,有的光秃秃的,不要说安置大炮了,就是三百斤的佛朗机炮也不行。

王自羽双眼一挤,他有这个毛病,眼睛总是一挤一挤的,以前也是马战的高手,西营在安徽拿下庐江县、巢县后在巢湖训练水军,便赶鸭子上架让他也上了。

他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都督,原本在巢湖还夺了一些大船,可惜潜山、桐城之战后都丢了,不过这些士卒大多都是在巢湖训练过几个月的,也在武昌府、黄州府招募了一些渔民”

“都督,你也知道,左良玉这狗日的东下时将武昌府、黄州府的战舰搜刮一空,上游荆州等地又是闯营的地盘,我等能搜刮到这些渔船已经很不容易了,有几艘大的自然放到了打湖南的营头”

李安国盯着这些渔船,看着不远处的沙州,心里不禁一动,“自羽,如果用这些渔船经过这沙州搭浮桥可行吗?”

王自羽挤了一下眼睛,“没试过,应该行吧”

“好,你的任务便是在七月底之前在此处搭建一座浮桥,我回麻城后拨一些木匠、铁匠过来协助你”

离开武昌县后,李安国立即派张六虎带着一百骑过江回麻城,让他通知周文江等人继续招兵,整个武昌府、黄州府除了罗田、麻城、黄安、黄陂四县,其它地区的青壮几乎都被其它营头招募了,李安国本来还想在武昌府招一些,这样的话他们守卫本乡本土也更为尽心一些,不过听了李定国的话后便打消了念头。

他自己带着两百骑沿着长江南岸向东行走,抵达富池口后眼前的景色便为之一变,富池口对面是长江,背面是浩渺的网湖,东南面是幕府山,幕府山北边山脚下不可通行,想要从这里抵达江西,必须攀过幕府山,而幕府山的西南侧又有瑞昌城护卫着九江府。

富池口的西侧是兴国州(后世阳新县),下辖通山、大冶两县,兴国州也是朝廷主要的军械制作点之一,不过李安国是指望不上了,艾能奇的营头已经占了兴国州,按照西营的惯例,匠人自然是要一同带走的。

不过想要守卫武昌府,必守兴国州,守卫兴国州,必守富池口,李安国心里已经起了等西营大军西向攻打湖南后,自己一定要把前营放在兴国州的念头。

富池口附近还有西营的船只,李安国等人从那里过了长江,沿途经过黄梅、广济、蕲州,三县均在大别山下,这么大的方向区区一个后营自然守不过来,李安国决定放弃黄梅、广济,重点守卫蕲州-茅山镇(后世蕲春县)一线,等西营大军撤离后便将所有人马拉到江南。

不过江北鄂东这么大的地盘拱手让给左良玉或黄得功,他还是心有不甘。

回到麻城后已经是十天了,此时已经是五月下旬了,回到李家大屋时,他并没有看到万头攒动,踊跃参军的场面。

“都督,还是上次练兵杀伤过多所致……”,李安国现在已经正式是西王麾下的后营都督,周文江汇报时自然用上了新的称呼。

“哦?”,这一层李安国到没有想到,他想了想说道:“你等怎地不知变通?就说此次募兵不会杀人了不就行了?赶紧贴出布告,就说新兵训练期间不会杀人了,不过缩减饭食、打板子还是要的,盖上我的关防,赶紧去吧”

李安国这次回来,还带回了“大西后营都督”的关防,张献忠铸“西王之宝”时一起铸造了多颗金印,“大西后营都督”便是其中之一。

当晚,李安国在李家大屋召集各营的总管商议守卫武昌府的事。

一听西王将武昌府交给后营来守卫,众人既兴奋又担心。

周文江说道:“都督,左良玉的大军号称八十万,其中的水分自然很大,不过三十万精锐还是有的,我等即使招兵之后也才五万,强弱之势分明,不如弃守黄州,全力守卫武昌府”

李安国点点头,“左良玉营头的情形你知晓吗?”

周文江摇摇头,一旁的李春江却说道:“都督,学生倒略知一二”

李安国一听,心想他多半是从他叔父那里得知的,“公揖请说”

“都督,从叔父的邸报以及他的讲述来看,左良玉的营头分为两股,一股是他从昌平带来的人马,多以辽人为主,其中以‘铁骑王’王允成为首,尚有李国英、徐勇、郝效忠、吴学礼、张应元等人,除张应元来自陕西外,多半来自辽东,都是总兵、副将的职位,每人营头的精锐在万人上下”

“加上招募的青壮,收拢的残兵败将,每人的营头在一万到三万不等,加上左良玉之子左梦庚亲领的家丁三千精骑,这些人加起来应在十万左右”

“这些人的战力最强,其中尤以各自的中军最强”

“另外就是左良玉在四川、河南收降的义军部众,这些人最多,有说五十万的,也有说三十万的,从来没有一个准头,不过从左良玉向朝廷索要的军饷名录上来看,这些人的精锐在十五万左右,其余的应该是彼等之家属”

“其中有几人名头最响”

“一为金声恒,以前诨号‘一斗粟’者,此人在左良玉的营中是最受重用的出身义军的人,兵力应在四万左右,连带家属恐怕不下十五万”

“一为马进忠,以前诨号‘混十万’者,兵力也在三万左右,连带家属也有十万余人”

“一为惠登相,以前诨号‘过天星’,兵力家属与马进忠相仿”

“一为马士秀,兵力略少,也有两万人左右,家属也有五六万”

“昌平的营头加上这四将,连带水军,合起来应在二十五万左右,这便是左营的精锐,另外尚有一些小的义军或在河南被打散、归附左营的朝廷军将,多者四五千,少者一两千,都顶着参将、游击的头衔,这些人太多,学生记不太清楚”

“加起来也有四五万人,所以,左营能打仗的也就是三十万人,所谓八十万,多半是将各路义军的家属也算到里面了”

李安国一听,心里悚然一惊,在他的记忆里,无论是昌平的五将,还是义军的四将,每一位都不是易于之辈,特别是徐勇、李国英、金声恒、郝效忠、马进忠这五位,名将虽然称不上,不过弓马娴熟,悍勇无比还是称得上的,前三位更是为“我大清”攻城略地立下了汗马功劳!

自己就算有五万大军,不过多是新练的人马,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是这三十万大军的对手。

“九江那里还有什么人马?”,想到在原本的历史上留在武昌的张其在等人最后窜入了江西,还夺下了袁州、吉安两府,难道此时江西较为空虚?

“都督,朝廷在江西、湖广、应天、安庆特设总督,督所驻九江,现任总督乃吕大器,不过左良玉、黄得功不可能听他的,他的手下有一个总兵,叫张勇,乃甘肃人,年不及三十便为总兵,听闻此人骁勇善战,手下有一万精锐步骑,火器配置也不少”

“张勇手下有一将,年岁比都督还小,今年应该才十七岁,不过已经是游击将军了,叫王进宝,骁勇更甚于张勇,传闻他是张勇的义子”

“吕大器所倚仗的主要是张勇,他手下还有一名叫张世勋的副将,不过听闻与左营来往甚密”

李安国一听眉头又是一皱,这张勇、王进宝可是所谓的清初“汉人四杰”之二,没想到也在九江!

“南昌呢?”

“其它各州府相差仿佛,都是地方杂兵耳”

“.…..”

众人议到半夜,最后李安国一锤定音。

“小石,你的后营立即开赴蕲州,等西营其它人马撤到江南后立即进驻蓟州城,守好茅山镇-蕲州一线”

“在蕲州找一个胡慎斋的医师,找到后务必倾心接纳,此人是医圣李时珍的外孙,医术高明,我后营将来用得着”

“新兵征募训练完成后,我给你再加一万人马,等义父的大军到湖南后从黄州过江,放弃黄州”

“二喜,你带着前营人马立即奔赴黄州附近,等西营人马撤出后立即进驻黄州城”

“李叔,你的后营暂时留在麻城,立即开始招兵买马,我会老军中抽调一百人给你,彼等会协助你完成整训”

“等西王的大军去湖南后,你们再出发去黄州,从那里渡江到武昌府,我已命令副都督在七月底之前在那里搭建一座浮桥”

汤志、顾景星、李春江等人听了此言不禁大惊失色:“都督,你真要放弃黄州府?”

李安国有些尴尬,他可不能像历史上的张献忠那样,任命汤志为麻城的游击将军后便拍拍屁股走了。

“不,我等兵力有限,只能镇守一地,这黄州府嘛,也不能平白让左良玉祸害了,我准备让给德安的白旺”

“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