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美僮传奇 > 第三十一章 后营都督

明末美僮传奇 第三十一章 后营都督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4:49 来源:笔趣阁

“你们都是打小跟着老子从陕西杀过来了,有的还是老子从小养大的,从崇祯三年开始,如今已经是十六年了,记得当初在定边县起兵时,定国才九岁、安国才六岁,都是快饿死的两个讨饭的娃娃,如果不是我,你两人不是饿死就是被人吃了,文秀也差不多,十三年过去了,你们三个娃娃都长成了独当一面的大将,这谁又能想到?”

三人听了,赶紧离席在张献忠面前跪下道:“义父活命之恩,恩同再造,我等没齿难忘!”

“行了行了,老子既救过人,也吃过人,你们三个无非是长得好看,老子突然发了善心而已”

等三人归位坐下,张献忠继续说道:“起兵十三年,老子风里来雨里去,爬山涉水,什么难没遇到过?什么苦没吃过?不过该享受的也享受了,也算没到这世上走一趟”

“老子唯一伤心的是,当初在陕西跟着我造反的几万人如今只剩下几千人,你们几个都是其中之一,更是各营的将主,我们现在坐在这里端着楚王的金杯喝酒吃肉,当初的几万兄弟的尸骨在哪里都不知道”

说到这里,他用衣袖抹了一下眼睛。

“托闯营的福,这朱明的天下基本上快完了,老子的西营也松和了一些,以后应该没有大的仗要打了,自成那边,将来自有说道”

“好了,好日子就要来了,我们先敬死去的老兄弟一杯”,说完他将杯中的酒倒在地上,两边的人依样将酒倒在面前的地上。

“你们也是好样的,十多年过去了能活到现在,无一不是勇猛豪杰之士,稀松摆带的人也活不下来,这一杯老子敬你们!”

“敬义父(八大王)!”

“喝完这杯就要说正事了,兆龄、以显几个书生劝我明日称王,我本来不想答应,想当初朱洪武还弄啥‘广积粮缓称王’呢,眼下自成一支独大,老子这时称王,准引起闯营的笑话”

“不过后来一想,老子自定边起兵以来,一直到去年一直比自成强,眼下他人马虽多,老子也不能弱了声势,便答应了这几个书生,今后老子就叫西王,营头就叫大西营”

“为西王贺!”,只见孙可望一马当先,其他人赶紧跟上,纷纷离席举杯向张献忠庆贺。

“哈哈哈,一起喝了吧,这西王也就是一个名头而已,老子以前还是八大王呢,哈哈,这西王称了以后,咱这军制也得改一改了”

说完他看了众人一眼,心里也是豪情万丈,孙可望沉稳多智,李定国文武双全,其他人也各有所长,有的悍勇无敌,有的智计百出,关键是多半为年轻俊杰,再加上汪兆龄、徐以显、潘绰等文士,不见得比李自成差,这天下最终落到何人之手还不一定呢。

“好了,这几个月我们就在武昌、黄州招兵买马,招贤纳士,按照兆龄的主意,还要在两府开科取士,这些都不管你等的事,你等专司练兵打仗就行了”

“好了,形势变了,这军制也得改一改,我决定”

“除中老营以外,再设前后左中右五营,现在我就提前宣布各营的主将和副将人选,你们有问题的尽早说,免得明天正式公布时又叽叽歪歪的”

一听此言,众人皆是大笑。

“中老营还是可望统领,称大都督,文秀副之,双礼、文选、元利、自奇都在中老营”

“前营都督张其在,此人以前就是我西营下面的人,困难时投了官军也情有可原,老子在谷城时不也假意降了官军?这次能如愿拿下武昌,其在功不可没,若是硬拼的话,不知道又要死伤多少人马,我一早就答应他了,你等就不要争了”

“右营都督定国,化龙副之”

“左营都督能奇,尚礼副之”

“中营都督四虎,复臣副之”

“后营都督安国,自羽副之”

“义父怎地变卦了?不是说好让自己做定国的副手吗?这下可好,后营拖在最后,自己盘算中的大计可就泡汤了!”,别人还好,李安国却是大惊失色。

张献忠这样安排其实自有深意,中老营自成体系,为大西营的根本所在,因此放的人员最多,其中冯双礼一直主步,白文选一直主骑,马元利既能带兵,又是外交方面的人才,川北玛瑙山之后,带着张献忠的书信和金银财宝贿赂左良玉的便是马元利,这样的人自然留在中营。

潜山之战后,张献忠也有意识的让狄三品、王复臣、王自奇、王自羽统领水军,王自奇在中老营自然也是统领水军,狄三品是山西人,今天未能入席。

同样的,将来攻略湖南时,其实右路的压力最大,澧水、沅水、资水横亘在路上,变数最多,用西营统兵最强的李定国与勇不可当的张化龙搭档,自然无往而不利。

中营自然沿着湘江往下攻,勇猛的张四虎加上水军统领之一的王复臣也很合适。

湖南左路都是山地,用勇猛的艾能奇加上老成持重的王尚礼也是上好的组合。

不过让初出茅庐的李安国执掌后营,还安排一支水军(王自羽)跟着他,这确实是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八大王就是喜欢安国,让他统领开路的前营也就是了。

“义父!”,李安国大叫一声。

“何事?”,张献忠早知道这小子会问他。

“不是让我做定国的副手吗?这…让我独领一营,只怕……”

“只怕个屁!定国十七岁时便统领我西营的一半人马,当时也没人教他啊,你在大山以及打英山、罗田、麻城时的战例我仔细琢磨过了,称得上是有勇有谋,浑不似你以前的模样,你在麻城练兵我也派人了解过”

“虽然具体效果如何不知,不过你那股狠劲很像老子我练兵的模样,我还是很有信心的”

李安国一听,心知自己的一举一动并没有逃过义父的眼睛,赶紧说道:“哪儿能与义父相比,我在麻城练兵时就是杀人杀得太多了”

“哈哈哈”,张献忠大笑一声,走过来拍了拍李安国的肩膀,“不亏是老子从小带大的,这股狠劲儿确实很像,告诉你吧,你在麻城练兵时一共杀了四百八十八人,后来有两千多人因此退出了营伍,是不是?很好,依我看,操练这帮刚洗脚上田的泥腿子还杀得不够”

众人一听都是悚然心惊,不过张安国却有苦说不出,老子的一举一动都在你的眼里,今后的大计还怎么实施啊?

接下来便是喝酒热聊的时间了,众人一直弄到半夜才走,临走时张献忠将李安国留下来了。

“二娃,你心里是不是对老子还有意见?”

“没有没有,孩儿绝无此意”

“哼,你是我从六岁养到现在的,你心里在想什么我不知晓?”

“.…..”

“告诉我,你操练队伍的那些法子是向谁学的?”

“义父,我是这样想的,今后多半在南方作战,此处水网密布,骑兵的用处就没有北方大了,而要大用步军,非得有好的阵型不可,向几个俘虏的明军请教之后便……”

“嗯,很好,二娃,跟你明说了吧,我用张其在做前营都督,实际上是不得已而为之,这武昌府我也不会长待,一旁的闯营有几十万大军,你想待也待不住,南下攻取湖南是自然之选”

“攻下湖南后,这武昌府原本打算就留给几个降将带着少数兵马守着,能守住自然更好,守不好也无所谓,我等紧紧守住岳州就行了”

“不过看到你的变化后我便改了主意,今后我大军南下后,武昌府一带就由你来守卫,如果闯营打过来你就赶紧退到湖南,如果左良玉打过来你不妨和他打上几仗,你回去之后再招收一万人马,凑够……”

“义父,这左良玉手下可是有几十万人马,我就是招满三万人也太悬殊了”

“嗯,也是,那就五万人吧,安国,左良玉的营头除了四五万人较为精锐以外,多为乌合之众,不要担心,当初定国就是这么练出来的,实在打不过就撤回湖南”

“是!”

……

第二日,武昌城池旌旗招展,九大城门口都竖着两面旗帜,上面写着:“天下安静,威震八方”,楚王府门前也竖立着两杆大旗,上写:“天与人归,招贤纳士”

张献忠当日就任西王,铸西王之宝,改省城武昌为京城,武昌府为天授府,改麻城为常顺州,改紧邻武昌的江夏县为上江县。

又设六部、五府,京城设五城兵马司,设中、前、后、左、右等五军都督府,又任命了一大批文武官员,除了昨日的几位,还有:右丞相兼吏部尚书汪兆麟,左丞相兼刑部尚书徐以显,户部尚书王志贤,礼部尚书潘绰,兵部尚书孙可望(兼),工部尚书王应龙,水军都督狄三品。

其它各州、各县也任命了一大批地方官员。

大典完成后,李安国赶紧找了王自羽,考虑到将来汉阳城咄咄逼人的李自成大军,李安国计划把自己将来渡江南下的地点定在武昌城到武昌县之间的地方。

王自羽,今年也才二十二岁,王自奇的弟弟,短小精悍,一只眼睛大,一只眼睛小,军内诨号“大小眼儿”,也是骑兵出身,跟着狄三品操练水军才几个月,水军的技能比李安国也强不到哪儿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