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美僮传奇 > 第三十三章 左良玉来了!

明末美僮传奇 第三十三章 左良玉来了!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4:49 来源:笔趣阁

历史上的白旺可不是一位简单人物。

李自成兵败山海关后,一路从山西、陕西、河南败退到湖广,当时镇守湖广一带的白旺手里还有七万精锐,李自成到来后白旺劝他,“陛下,您的大军有十三万,一只虎还有十几万在路上,湖广产粮颇丰,我等以湖广为基础,节节抵抗”

“满奴最多也只有十万左右的人马,我等加起来三十万人马不一定打不过他”

可惜当时的李自成已经被满清的铁骑吓破了胆,一门心思想东下夺取江南之地,将白旺好不容易经营下来的湖北基地全部放弃,最后惨败于富池口一带,从此一蹶不振,最终亡于九宫山。

如果此时将黄州府让给白旺,以白旺的实力,只要派驻两三万兵马驻守也够左良玉喝一壶的。

关键是,李安国仔细想过,与武昌府相比,黄州府的地位就逊色多了,他一定会安排出身义军的金声恒等部进攻黄州府,而来自昌平的嫡系人马则会直取武昌,届时自己以五万之众对付他的十余万人马,虽然人数还是处于很大的劣势,但仍有取胜的机会。

还有一事让李安国急着想见一见白旺。

李自成兵败富池口后,白旺被手下大将王体中所杀,当时王体中与金声恒都投靠了清军,清军让他们俩攻略江西,金声恒见王体中兵强马壮,心里妒忌,便勾连王体中手下的将领王得仁(王杂毛)杀了王体中,吞并了他的人马。

这样看来,当时白旺所部的战斗力应大大强于金声恒部,就更不用说那什么惠登相、马进忠、马士秀等人了。

至于金声恒、王得仁最后“反正”,摇身一变成了抗清义士,那就是后话了。

“这话你等千万不可向外透露!”,让给白旺,大义说的通,不过在张献忠那里却行不通,众人散去前李安国又谆谆告诫。

李安国本来还想暗中行事,等一切都明朗后再告知诸人,不过转念一想目前这些人都是自己的心腹,待人以诚是起码的,另外,也要给周文江、李春江、顾景星等人提前安排好家事的时间。

在承诺训练时不杀人的情况下,李安国在麻城很快又招募了一万五千人——本着精兵的原则,他最终还是力排众议,并没有招满三万人,另外也是由于粮草的压力太大了。

至六月初的时候,张献忠又安排人送来了一些物资,其中李定国送了一千骑,张四虎送了五百骑,刘文秀送了五百骑,这些都是西营的精锐,李安国自是大喜过望。

孙可望那里更是难得的大方了一次,将缴获的火铳全部给李安国送来了,还送了一些火药、铅子,李安国从中又从中挑选了三千杆合用的,准备再练三千火铳兵。

“二娃,火铳中看不中用,你练这许多火铳作甚?还不如多练一些长枪兵”,李定国还在一旁谆谆劝解,不过李安国却甘之如饴,不以为意。

又练了三千刀盾兵,剩下的只能做长枪兵了,不过张献忠那里只送过来一万个枪头,只够剩下的长枪兵用的,李安国只好安排自己的匠作营自己打造了,幸好枪头打造容易,又不费铁,在向张献忠又讨了几百铁匠后一个月便做了一万多个,勉强将中营青壮的武器凑齐了。

九千长枪兵,前营、后营、中营各三千。

整编完成后,后营的前、后、中三营的兵力大大增强:

前营:火铳兵3000人,刀盾兵3000人,骑兵2300人(李定国的一千骑并入),长枪兵6000人,一共14300人。

后营:火铳兵3000人,刀盾兵3000人,骑兵2000人(刘文秀、张四虎的一千骑并入),长枪兵6000人,一共14000人。

中营:骑兵1700人,娘子军1000人,长枪兵6000人,一共8700人,加上可以随时抽调上来的青壮,军力也相当可观。

加上花小山的一千山地营,总共36000人,虽比左良玉的营头颇有不如,不过也算得上兵强马壮了。

七月中旬,张献忠的所有人马都调到了江南,李安国的前营立即占了黄州城,贺小石的后营占了蕲州城,并在茅山镇驻扎了了三千长枪兵,一千火铳兵,一千刀盾兵,一千骑兵,一共六千人由骑兵将领张啸虎统一指挥。

各大家族中,李、梅两家都愿意跟李安国到武昌去,而刘、周两家却愿意搬到安庆府,李安国也没有阻拦。

七月十八日,各大营头正在热火朝天地练兵时,周文江带着几名领头子扮成商人模样向德安进发了。

本来李安国还想亲自去,不过在众人的强烈劝阻下他还是停住了内心的冲动。

也是,一旦白旺翻脸不认人,自己就欲哭无泪了。

到七月底的时候,张献忠的大军已经开拔了,周文江还没回来,李安国此时已经将中营全部人马迁到武昌城了,前营的步军也迁到了兴国州、富池口一带,由于白旺那边没有消息,贺小石的后营人马只得在蕲州、茅山镇一带没动,而李安国带着骑兵还在麻城。

这时花小山的探子已经探知驻扎九江的左良玉部已经开动了,李安国心急如焚。

他担心的有两点,一是周文江历史上最后投降了左良玉,没准此次也会向白旺投降。

不过自从他的介入,历史已经有些变化了,此一节完全说不准。

他最担心的是白旺恼怒之下杀了周文江。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他发现周文江此人虽然其貌不扬,不过沉稳、干练,又是晓畅兵事的生员,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难怪历史上张献忠攻占武昌后任命他为兵部尚书。

时间已经是崇祯十六年七月二十九日,李安国决定再等一天,明天周文江再不回来的话,他就离开麻城,将江北所有队伍都撤往江南。

兴许是他穿越者的身份感动了上苍,正在他彷徨无顾时,周文江终于回来了!

他还带回了白旺的两万大军,统领大军的正是驻扎在孝感的王体中!

周文江脸上隐隐还有鞭痕,面色也憔悴不堪,见到李安国时只说了一句话,“都督,幸不辱使命!”

李安国心里明白此言背后还有许多酸楚,不过此时并不是一诉衷肠的时候,他点点头,直接走向了王体中。

王体中此时人骑在马上,约莫三十多岁,身形瘦长,面色蜡黄,颌下三缕长须,模样倒与张献忠有些相似。

“西营后营都督见过王将军”

王体中冷眼看了李安国一眼,“你这娃子就是黄虎的后营总管,哎呀呀,还是一个俊俏的后生,这黄虎是怎么搞的……”

李安国身边的人一个个眼里冒火,张六虎更是怒不可遏,正欲扑上去搏命,李安国一把将他拦住,对王体中淡淡一笑:“呵呵,有志不在年高,我大西营诸将士都是年轻俊杰,让王将军见笑了”

“俊杰,不见得吧”

李安国不想跟他扯下去,“王将军,你这次带来多少人马?左良玉的大军可正在路上呢”

王体中傲然一笑,“两万大军!其中有五千精骑,你等赶紧退往江南吧,看爷爷我如何杀敌!”

“.…..”

等李安国带着王体中的五千骑赶到蕲州,贺小石的人马已经跟惠登相开战了,看着几千骑来到了,惠登相又缩了回去。

原来果如李安国所料,江北的人马是三支义军出身的明军,惠登相是前锋,马进忠为中军,马士秀殿后,如果他们不是急着“收复”黄梅、广济两县,马进忠在广济、马士秀在黄梅搜刮,他们三家早就汇在一起与贺小石大打出手了。

李安国忧急如焚,等王体中接过战线后立即带着贺小石的人马北上,从黄州附近的沙州渡过长江,刚拆除浮桥不久,左良玉的大队船只便遮天蔽日开过来了,李安国让王自羽将船只全部开进月河,安排贺小石在武昌县附近防守,自己匆匆忙忙赶往兴国州。

贺小石一见最大一艘战船上挂着“郝”字的帅旗,“难道是郝效忠?”

只见郝效忠的船队的大船纷纷朝武昌县城北门的渡口靠岸,另外一些小船见王自羽的小船开进了月河,也毫不顾忌地追了过来。

贺小石紧张地思索着,敌军船队遮天蔽日而来,这郝效忠的人马至少有三万人!

“万强,你带三千长枪兵进城据守!”

“马武,你带一千五百火铳兵、五百刀盾兵、五百长枪兵去射杀进入月河的敌军!”

“其他人跟我去城北渡口!”

马武带着一千五百火铳兵及一千遮护火铳兵的长枪兵、刀盾兵沿着月河南岸向上游跑,等越过了敌军第一艘船只后让队伍停了下来。

他将火铳兵排成三行,每行五百人,两侧各安排五百长枪兵、五百刀盾兵遮护。

第一艘敌船一开始还吓了一跳,不过一见大多是火铳兵便浑不在意,有的还哈哈大笑,有的举起手中的弓箭便射了过来。

此时李安国平日严酷的训练起到了效果,一众士兵虽有些慌乱,不过没有人乱动。

“开火!”

随着马武的一声令下,前排五百人几乎同时发射了,初次对敌,自然少不了将通条射出去等窘况,幸亏李安国有先见之明,提前使用了定装纸壳弹,否则慌乱之下装少了药效果不佳,装多了药有炸膛之虞,射击效果都会大打折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