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美僮传奇 > 第三百零九章 江南风云(3)波谲云诡①

就在安**利用按察司在南京的探子四处活动时,江对岸的鞑子也没闲着。

由于安**封锁了长江,最近又突然占了中沙岛与崇明岛,明眼人都瞧得出来彼等最近肯定有大动作。

江北三王也不例外。

三王中实力最强的孔有德独守湖北,江面被宋江、汤志牢牢地锁住动弹不得,自然没有任何心思在这方面打主意。

尚可喜镇守的安庆一带相差仿佛,不过耿忠明镇守的扬州一带却有大把的机会。

安**虽然拿下了中沙岛,之后在从太平到江阴一带的巡逻更加频繁了,不过终究不如在自家地盘的江面自如,船只一旦有事,你总得停靠修葺、补给不是?

故此,虽然在这一段江面加强了巡逻,不过从频次上、严密上还是有机可乘。

秦淮河注入长江的地方、外城定淮门附近的江面上有两处沙州,一大一小,小的在北面,大的在南面,与出江口一起组成了一个天然的屏障。

这处屏障便是黄蜚水师的主力所在,黄蜚的衙门便设在出江口附近的码头上。

黄蜚的兵力承自原东江镇总兵黄龙,也就是黄蜚的亲舅舅,黄龙没有儿子,便过继了黄蜚为他的儿子。

黄蜚原本姓凃,他也有两个儿子,一个叫黄尽孝,一个叫凃尽忠,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不过如今两人都是他水师旗下的大将,老大尽孝如今已经是堂堂的参将了,老二则是一名水师游击。

既然来自东江镇,其麾下的兵卒大部分是来自原来辽东的人马,其中不少人还与江北三王沾亲带故。

黄蜚由于手握重兵,又担着遮护京城江面的重任,父亲黄龙又是不屈殉国之人,朝廷自然优渥有加,朱常淓上任后立即封他为定波候,一下子,这地位不仅高了好几截。

自从安**扫荡长江一带后,对面的孔有德、尚可喜、耿忠明手下的水师不是藏在汉江、大运河一带,便是根本就没有水师了——比如尚可喜,如此一来,黄蜚终于可以一抒胸臆了——虽然一旁的安**水师还像在自家地盘那样招摇过市,不过黄蜚也明白,安**水师想要灭掉自己那不过是抬抬手的事,彼等频繁过江无非是盯着对面的鞑子。

安**屡破鞑子的消息当然也传到了黄蜚耳朵里,特别是杜虎北上灭了鞑子设在海州、胶州的水师基地后更是耳熟能详,由于自家与鞑子有血海深仇,在得知消息的那一刹那,他不禁有了立即投靠安**的冲动,也是,若是还在江南小朝廷里盘桓,家仇国恨何时能报完全是一个幻影。

不过他终究是深受大明厚恩的股肱之臣,想来想去还是决定以大明为重——虽然大明的日薄西山、摇摇欲坠所有人都看在眼里。

黄蜚封侯后,他的几个手下也水涨船高,纷纷得以提拔到总兵的高位,不过也只有两位,一位是以前广鹿岛的水师千总,尚可喜的远房侄子尚之谦,一位则是他以前退入太湖时结识的苏州水师将领总吴志葵,每人手下都有五十艘大船,兵丁五千人。

核心的一百艘大船自然掌握在自己两个儿子手里。

尚之谦驻守在北面的栖霞山附近,吴志葵驻守在南面的大沙洲,黄家父子则在秦淮河的出江口,牢牢地锁住京城的江面。

得知安**突然袭占中沙、崇明二岛后,黄蜚立即醒悟安**要采取大动作了,他心里既兴奋又失落,个中内情就不足为外人道了。

不过他也不是坐等“大动作”的到来,他立即让尚之谦、吴志葵紧守讯地,不可擅离职守,既没有帮着镇江的沈廷扬、蒋若来收复中沙岛,也没有主动加强对江面的巡逻,如此行事,谁也不知晓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镇江的沈廷扬、蒋若来两人也没有主动去收复近在咫尺的中沙岛,他们也知晓,实力实在是太过悬殊了。

朝廷得知后也并没有下令二人采取激进的行动。

一切都很平静,一江春水依旧向东流,繁盛如花的秦淮河依旧游人如织,一切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

这一日是尚之谦三十六岁的生日,对古人来说,三十六、四十八,那可是比四十、五十岁更隆重的时候,尚之谦自然要大摆宴席,邀请各路亲朋好友与会。

帖子也下到了黄蜚这里,尚之谦也知道,能请得动黄蜚自然是好事,不过他多半会派自己两个儿子之一带着一份厚礼到来,自己是不会出席的。

黄蜚也是这么想的,他在准备礼物时心里还在暗骂,“大敌当前,飘摇无定之际还有心思大摆宴席,真是莫名其妙,自己偷偷在家里摆几桌庆贺一下不就完了?”

不过尚之谦是跟着自己多年的老人,又是手下两大将之一,既然得到了他生辰的消息,面子上还是要过得去,于是他便让黄尽孝备了一份厚礼代他前去祝贺。

这时他的二儿子凃尽忠说话了,“大人,如今国事艰难,这大江一带的安危全系于大人一身……”

话还没说完,黄蜚冷哼道:“什么系于一身,不是还有沈大人嘛”

凃尽忠笑道:“大人,那沈廷扬手下的实力您也不是不知道,尚之谦、吴志葵任何一部的实力都比他强,担着一个水师总兵的名头,其实也就是滥竽充数罢了”

“尚之谦是您的老部下,家里都惨死在鞑子手里,是当时广鹿岛唯一没有跟着尚可喜投奔鞑子的,忠勇双全,以孩儿愚见,您还是亲自去一趟吧,如此,显得您虚怀若谷,礼贤下士,更得将士们的爱戴和忠心,何况如今波谲云诡……”

“波谲云诡?”,黄蜚瞟了他一眼,“你最近是不是听到什么消息了?”

“孩儿没有”,凃尽忠赶紧申辩道,“不过尚之谦与对岸的尚可喜终究是一家人,大人若是有一些怠慢的话,恐怕……”

“他敢!”,黄蜚呼地站了起来,站起来后兴许是感觉到自己在小辈面前也太沉不住气了,这样的话将来如何教导他们,于是他又坐下来,将两个儿子招到跟前。

“尽忠、尽孝,我今日就跟你等把话说清楚了,无论将来发生任何事情,都不许降了鞑子,东江镇上百万人,惨死在鞑子屠刀下的至少有八十万,你们的爷爷一家便在其中,千万不可学江北三狗,就算朝廷再怎么委屈你,也不可如此行事!”

“是!父亲”,看到黄蜚如此郑重其事,二人赶紧答应下来。

黄蜚最后还是决定带着两个儿子一起去给尚之谦贺寿,如今稳定压倒一切,虽然他很有信心保证尚之谦不会背叛他,不过保险起见,他还是得走一趟。

两个儿子中,文才武艺没有话说,不过尽孝耿直,尽忠胆小,都不是方面之才,这一直是他的心病,还好他如今也才四十出头,春秋正盛,否则在眼下在这个波谲云诡的局面下,二人不知什么时候就被别人吞了也说不定。

吴志葵他不担心,那是一个像他一样对大明忠心耿耿之人,但尚之谦却有些滑头,自己将来百年之后,两个后备终究是需要人来照顾,自己的麾下多半是来自辽东、山东的旧人,吴志葵是苏州人,自己都还没有建立起偌大的威信,遑论照顾他人。

尚之谦就不同了,他不禁善战无前,而且很会做人,方方面面都照顾得很周到。

“拿上那匹玉马吧”

那匹玉马便是上次徐尔显想要夺取、中间被安**打断了的那件不凡的礼物,黄蜚为人耿直,也一直没有送出去,如今送给尚之谦倒是合适。

尚之谦的驻地离此地只有二十多里水路,父子三人便乘了一条大船贴着江南一侧向东驶去。

途中,吴志葵乘着一条小船赶了上来,他是苏州有名的武进士,一身武勇名满江南一带,见到黄蜚便急急地问道:“大人,尚大人也给我下帖子了,您看……”

黄蜚想了想便说道:“我父子都去了也就行了,家里面不能没有人值守,你还是回去吧,之谦怪罪的话就说是我说的,我把礼物带到就是了”

吴志葵确实是忠心耿耿之人,一听此话便如释重负,赶紧把一个包袱交给尽孝,“那就多谢了”

船只不多久便抵达尚之谦的驻地,一听说侯爷大人亲自来给他祝寿,尚之谦喜出望外,赶紧带着手下千总以上将官在码头上迎接。

回到尚之谦的驻地后,自然大开宴席,考虑到黄蜚的心情,尚之谦悄悄撤去了鼓乐,开席前黄蜚将那匹玉马递给他,“之谦,我等都是辽东健儿,迫不得已才呼啸海上,不过终究是骑马打仗畅快,记得毛大帅以前总是在嗟叹自己手下没有战马,如今我等已经是水师了,不过还是不能忘了骑射”

“这匹玉马,听说是用上好的和田玉制成,温润如玉,又栩栩如生,就送给你了,权当贺礼”

尚之谦赶紧单膝跪下接过,“谢侯爷”

黄蜚又将一个包袱递给他,“这是志葵的贺礼,家里面不能没有人,我就让他留在家里,你不会怪他吧”

“那里那里”,尚之谦赶紧接过包袱恭恭敬敬应道。

……

酒过三巡之后,黄蜚突然感到自己头有些晕晕乎乎的,不对啊,自己在辽东的时候喝上一晚也没事,到江南后虽然很少喝酒,不过也不是三杯便醉倒了吧。

于是指着尚之谦说道:“之谦,你……这…..是何酒?竟…然有如此劲道?”

迷离中,只见尚之谦笑嘻嘻的,他端着一杯酒继续向黄蜚敬来,“大人最近一直在修身养性,很少喝酒,不妨事,过一阵子就好了,来,属下再敬您一杯”

黄蜚端着杯子正想继续喝,这时一阵眩晕袭来,手中的杯子“咣当”一声掉在地上,然后就人事不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