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之役乏善可陈,一个落后的水军组合远不是郑芝龙的对手,何况是已经比郑芝龙厉害得多的安**?
由阮进、三麻子的二当家佛尔男多率领的百艘战船不到两个时辰,也就是半日的功夫便大败亏输,中午时分,佛尔男多率先逃跑,可惜远处的海面上正在观战的三麻子另外百艘大船率先遭到了安**战船的打击。
沈劲仅用二十艘两用船便将三麻子的船队击破,最后俘虏了五十余艘,击沉、击毁了三十多艘,三麻子最终连嵊泗列岛的老巢也不敢回去了,仓皇向琉球列岛跑去。
沈劲也没穷追,返回时正遇上佛尔男多逃回来的十多艘船只,这下他们无路可逃了,又是一场大战下来,海盗们的船只既没有安**的灵活,又没有安**的皮实,最终全军覆没,佛尔男多也被散弹扫中掉进了大海。
那边厢的阮进独自面对七十艘安**大船更是不堪一击,历史上这位鲁王麾下的水师“名将”最终被俘,船只也大多被安**夺取。
不过,无论是明军的还是海盗的,彼等的船只安**大多看不上,最后倒便宜了杨文利和汪然明两人,都以最低的价格被彼等收购了。
不说南沙之役,却说安**在水上行动时,陆上也不乏动作。
花小山、杨文部从福安、蒲城出发,直扑浙江温州府、处州府;
张勋部从广信府出发,直扑直扑浙江衢州府、严州府;
贺云龙部两万人从广德州出发,目标直指湖州府、杭州府;
李振国部两万人、黄得功部五千骑从太平府出发,直指南京;
加上已经占据沙中岛、崇明三岛的凌风、彭家声部,安**从四面八方涌上来近十万大军。
与此同时,已经牢牢占据崇明三岛的陈文盛部水师派了五十艘大船南下,一路扫荡舟山、台州、温州海面,大败张明振、王朝先等浙江沿海的水师,同时李安国亲自带着五十艘大船从福建过来,将杨天星部万人也放在舟山岛上。
至此,江南、浙江四周都是安**,想要不战而退亦不可得。
不过此时明军陆师四面八方仍有步军十余万,想要一战一战打过去收复两地却不是李安国所想的,各路大军进入江南、浙江后行军速度非常缓慢,莫说是行军,就是民间商人的脚程也比他们快。
深入敌境,讲究的便是兵贵神速,李安国这是闹哪般?
回到南京。
却说安**各路大军进入敌境后,在南京以两面间谍形象招摇过市的马吉翔却不见了,按说像他这样一位人物跑了也就跑了,没有什么人会想到他,不过此人脑子里记着安**各路人马的诸般特征,留在身边终究是一件好事。
于是吕大器赶紧派人到处寻找——按照城门口的守城士卒的话来说,这几日并没有见到“马大人”出城。
却说此时南京城分为三层,为外城、内城、宫城,外城面积最大,自然是由不大放心的卜从善两万人镇守,不过外城实在太大了,外城城墙周长一百二十里,卜从善这两万人莫说铺上去了,就是驻扎在城北靠近长江的石灰山、中间的钟山、城南的大校场三处也显得空空荡荡的。
于是卜从善便想了一个法子,平日里全部是江南的团练在城墙上驻守,他的两万大军全部在上述三处,一旦有警再上城墙。
他的大本营便安置在钟山脚下,与北边的石灰山、南边的大校场两相呼应。
所以,外城墙只是一个类似于长城烽火台的作用。
至于西边,由于有秦淮河,自然有黄蜚的水师守卫。
内城,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京城周长也有六七十里,全部铺上去只怕要五万余人,镇守外城的是马士秀,由于外边还有卜从善,马士秀自然也不会将全部人马铺上去,平日里只有一万人马在上面,还多聚集在城门附近,剩下的一万人马全部在城北、扼控靠着大江的仪凤、阅江、钟阜、金川、神策五门的军营。
那里还是南京城最大的粮库所在。
宫城小一些,不过也有六里,赶得上一个县城的城池了,最受信任的左梦庚万人精锐便在那里守卫,自从左良玉“为国尽忠”之后,左梦庚便袭了他的宁南候侯爵,如今风雨飘摇之际,为了笼络他,更是将大明宗室之女嫁给他,他又一跃便为大明的驸马爷。
为了感恩戴德,左梦庚将五千人全部放上了宫城城头,一千最精锐的人马放进了皇宫,剩下的四千人全部在南边的洪武门驻扎。
当然了,皇宫里还有鲁王亲自管辖、名义上受大太监监管的一千名锦衣力士,分驻宫城东西两侧的东华门、西华门,加上朱常淓握在自己手里的锦衣卫五百驻扎在宫城北边、靠近后宫的元武门,皇帝的安全还是有保障的。
钟山脚下,卜从善的大营。
卜从善今年约莫四十余岁,家里三代都是大明的武将,河南人,其实若是不信任他的话,将他安排在京城最为合适,届时其内外都有明军扼控,他想要“不轨”确实要掂量掂量。
不过唐王、吕大器等人还是按照惯常思维将他放到了外城。
话说此时的南京城墙号称古今以来最大的城墙,连北京都比不上,周长就不用说了,一般的城墙高达六丈(18米)、墙基宽达六丈(十八米)、城墙上宽达一到两丈,全部都是用厚实的大青砖、条石加上夯土垒成,像这样一座庞然大物,就算安**调来了全部的三千斤的大炮轰上一个月也无可奈何。
鞑子上次能攻占南京当然是南京城自己出了问题,若是兵力足够,粮草充足,此地就是守上两三年也无问题。
可惜……
按照朱元璋当时修建城墙时的打算,此地最少要有三十万兵马驻守方可,不过随着承平日久,这城防也渐渐松懈下来,原本账面上还有守备勋臣、守备太监、南京兵部尚书麾下十万兵丁,不过大多羸弱不堪用,如今能转换成目前的五万人马,还是诸人花了不小的力气才成。
“安**真的杀了肃亲王?”
大营里,卜从善一脸不相信地盯着一人,只见那人赫然就是吕大器苦苦寻找的马吉翔。
马吉翔脸上带着他惯常的谄媚,“自然,除了肃亲王以外,尚有郡王一名,贝子多人,连那赫赫有名的骁将鳌拜也死于我军手下,前前后后,真鞑子死在四川不下两万!”
“啊?!”,卜从善内心狂跳不已,如此战绩,竟已经超过上次池州之战了,那是鞑子阵亡地位最高的也就是一个贝勒,而此次……
“马大人没有诳我吧?”
“大人说的甚话,我俩是什么关系,我会诳你吗?再说了,重庆总兵曾英也降了,他倒是一个不忘旧主之人,听说他已经派人到南京来了,不知时下到了没有,届时你一问便知”
“还有……”
“何事?”
“吴三桂的五千关宁铁骑也被我军全歼,以前投靠鞑子的秦军名将郑嘉栋、牛成虎、左光先也先后降了我军,如今整个四川都在安**的掌管之下”
“那献贼、闯贼余部…..”
“呵呵,在安**大军横扫之下,哪儿有彼等的容身之地,还是大都督慈悲,让闯贼余部经江油去了甘肃,让献贼余部经广元去了汉中”
卜从善听完后闭上了眼睛,他在心里默默盘算着鞑子的兵力,在武昌、池州没了两万,又在四川丢了两万,还多是精锐之辈,虽说鞑子凶悍,不过也不是这么一个折腾法,加上安**的水师又远远强于鞑子,看来这天下……
半晌,他突然睁开眼睛,然后一脸笑意地抓住了马吉翔的手,“马大人,末将今后如何行事尚需大人多多指点”
马吉翔笑道:“这还用指点,自然是识时务者为俊杰,追随我家大都督方为上策”
“那接洽一事……”
“诶”,马吉翔却拦住他,“不忙,大人想要立下更大的功勋,何不再进一步?”
“如何做?”
“我军就算拿下了外城,还有内城和宫城,不知大人……”
卜从善拈须沉思着,半晌说道:“城里的马士秀一向以左梦庚马首是瞻,左梦庚如今又是皇家的亲戚,此人不好弄啊”
“无妨,你等有进入内城的机会没有?”
“自然有,汇报军情,讨要粮草都需要进入马士秀的大营才行”
“哦?你这里有舆图没有?”
等卜从善将一幅偌大的绢制的舆图铺开,其实作为一位曾经长期在南京生活过的人,马吉翔对于南京的的城防自然不陌生。
他盯着舆图看了半晌说道:“大人你看,这是您的石灰山大营,这是钟山大营,这是北校场,石灰山大营不远处便是马士秀的内城北大营,其中有五门相通,你等平日里办事都是经过那道城门?”
“正中的钟阜门,此门附近便是兵部衙门设在此处军仓所在,内有粮仓一百万石,还有军械甲仗无数”
“你等去的时候都是多少人?”
“由于粮食只给我等发放一月之数,我等在月初的时候都是自备马车、人手前去搬运,人数倒是不少,不下千人”
“成了!”
马吉翔突然大叫一声,将卜从善吓了一跳,不过他瞬间便明白了他的意思。
“还是要万分小心,钟阜门可是马士秀的一千精锐镇守的”
“哈哈,无妨,再精锐,敌得过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