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美僮传奇 > 第二十六章 会攻麻城(3)

明末美僮传奇 第二十六章 会攻麻城(3)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4:49 来源:笔趣阁

“总管,我敢肯定李酉卿一定会降”,周文江说道。

“哦?何以得知?”

“总管,现今大明大势已去,作为朝廷重臣的李酉卿不会看不到这一点,另外,李酉卿号称刚直不阿,不过并不是海瑞一类人物,颇通权变,现如今我军云集城下,为盍族人丁性命计,他也不会死守”

“何况总管在梅家大屋练兵以来,号令严明,秋毫无犯,又有罗田、梅家堡两地只取钱粮,不伤一人的先例,由不得他不降”

“再说了,如果是闯营大军抑或八大王亲自北上……”

“别说了”,李安国赶紧打断他,动不动就拿他和张献忠做比较,他可担待不起,这话就在营里说还行,如果传到张献忠的的耳朵里那就大大不妙了。

“总管,李长庚就是想投降也不容易,城里还有周家、刘家、董家等大户,特别是刘、周两家,平素鱼肉乡里,可谓恶名远播,彼等不会不知道义军的作为,势必劝阻李长庚”,汤志在一旁补充道。

李安国想了想问周文江:“这周家、刘家家资如何,你可知晓”

周文江道:“锁口河附近的田地、山林均为刘、周两家所有,刘家还在承天府、武昌府、黄州府有多处良田和铺子,家资应大大超过周家”

“周家嫡支各房加起来绝不亚于罗田万家,白银十万两,米粮几万石总是有的,刘家就深不可测了,锁口河的粮食估计不多,不过肯定超过周家,银钱更是远远超过周家,锁口河是刘家的老巢,银钱加起来恐怕不下三十万两”

“啊?!”,李安国、汤志两人都是大吃一惊,李安国以前跟着张献忠也见过不少有钱人,不过多为分封在各地的皇室子孙,上百万两的库藏也见过,一个地方乡绅有几十万两银子就不是他能想象的了,多半是仗了他锦衣卫世家的声威所致。

“更有甚者,刘家利用其锦衣卫的关系,与梅家一样,不但在南京购买大量军械,在北京也没少买,我可是亲眼见过,梅家家丁使用的刀具、弓箭、火铳听说都是从京营里淘换过来的,具体数目倒不清楚”

“至于其他各家,包括李家在内,家资嘛,估计与周家差不多,这也相当可观了,周、李、董三家至少有粮食二十万石,白银三十万两,军械无数,其他稍小一些的家族银钱估计没有上面几家多,不过都是在本乡本土经营上百年的家族,粮食加起来恐怕还有多的”

李安国一边听着一边在想拿下麻城之后自己扩兵的人数,按照一人一天一斤粮食大略计算,一万人就是一万斤,一年就是三百多万斤,也就是三万多石,凑个整数便是四万石,十万人便是四十万石。

西营募兵都是连带家属一起招募,一人入伍,身后至少站着四人,招募两万兵,就有十万张嘴巴要吃饭。

他如今已经有了上万的人马,最多只能再招募一万兵了,再多了自己也吃不消,再者,张献忠也不允许,按照惯例,各大营除了中老营人数不限以外,其它各营的人数上限就是十万人、两万兵。

“总管!”,李安国正在盘算着自己的募兵大计,一个传令兵传了进来,“外边来了一辆马车,说是什么李长庚,要见总管”

“啊?”,三人都是一惊,没想到李长庚这么快就有反应了。

三人赶紧来到营帐外面,只见营门口一辆黑蓬马车,马车边站着两人,一位须发皆白,带着四方巾,墨绿色的直裰,一位也有五十多岁了,一身粗布短衣,估计就是赶车的。

李安国不禁有些佩服李长庚了,城外上万大军逼城,他竟然就带着一个车夫,独自一人来到城外!

不过现在分属敌国,他赶紧收拾起自己的敬仰之心,双手背在后面,装作一副凛然不可侵犯的模样来到马车前。

“我便是西营前营总管,敢问……”

李长庚一见,心里也是震撼莫名,这人也太年轻了,也太俊秀了了,哪里像一个统领几万大军的贼将?还写得一手好字?

“老朽便是李长庚,城里众人推我出来与总管大人商议战和之事”

“哦?原来是四部尚书李大人,这边有请”,最终还是李长庚的老态让李安国放下了身段,走到李长庚身边一把扶住了他,李长庚本来想挣脱,最后还是罢了。

一旁的周文江、汤志也过来见礼,李长庚却冷哼一声,搞得二人十分尴尬。

来到李安国的营帐,李长庚喝过茶水后便盯着李安国看,李安国心里很是不满,难道这厮也有**的癖好?

“李公!岂不闻直视敌方大将非礼也”,半晌,他咳嗽一声表达了不满。

“哦”,李长庚也有些尴尬,“恕老朽失礼了,总管莫往心里去,老夫只是觉得总管大人如此年轻,如此俊逸,在城里时只是略有耳闻,没想到百闻不如一见,总管可比彼等所说的还强上百倍”

李安国心里暗骂,面上却不动声色,“李公谬赞了,我西营历来是能者上,庸者下,将领大多是年轻俊杰,譬如张可望、张定国、张文秀、张能奇等,不知李公是否有所耳闻,最大的也不过二十七八,最小的与我相差无几”

“原来如此,看来我大明朝确实过于迂腐了,还是义军能推陈出新啊”

“李公此来……”

“正为满城百姓而来”

“哦?”

“在正式与总管商谈这战和之事前,老朽能否请教几事?”

“李公请讲”

“你这前营与八大王的正式营头相比孰强孰弱?”

“这…,稍弱一些”

“此话当真?”

“自然”

“好,八大王拿下鄂东之地后有何打算?”

“不知,我等麾下将士,唯八大王之命是从,岂敢妄揣上意?”

“依你之见呢?”

“我刚才已经说过了”

“好,还有一事,这龙飞凤舞的书信可是你亲手所写?”

“是的”

“何人所授?”

“嗯,一位异人,姓甚名谁不便告知”

“老夫不信,老夫斗胆请总管再写几个字,不知……”

李安国一听,心里不禁有些犹豫,你这老头虽然是四部尚书,不过在我的眼里却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存在,何况眼下还是我的准阶下囚,你不赶紧与我商议投降事宜,扯这么多作甚?

最终还是后世宅男喜欢显摆的心思占了上风,他让人拿来纸笔,略运了一会儿气,抬腕便准备将后世太祖那千古名篇“沁园春.雪”一挥而就,他当时习练毛体字便是从这首词开始的,从初中开始一直到大学,练过不下几千遍,自然驾轻就熟。

毛笔尖刚要触碰白纸,李安国突然想到不妥,以前的张安国大字不识得几个,“死过”之后竟然会写一首好字,不仅会写好字,还能写出如此传世名篇,这也太惊世骇俗了,今后与张献忠汇合后如何说得清楚?

想到这里,不由停住了,唉,还是自己太过于显摆了,不懂得藏拙之道,惹下大麻烦了。

不过事已至此已由不得他了,于是便随手写了一副辛弃疾的词。

李安国写字时,李长庚紧盯着他的一举一动,等他写完了墨迹未干便迫不及待地拿起那张大纸欣赏起来。

边看边吟哦,一副怡然自得沉浸此中的模样,浑不知周围还有三人。

“好!果然是好字!不过与书信相比又弱了几分,似乎有些心不在焉,总管,这是何故?”

李安国心想,写书信时为了显摆自然全力以赴,这次心有波动,自然力有未逮。

便岔开话题,“李公,我等还是来商议一下战和的事吧”

李长庚将白纸轻轻地卷起来放到袖口,面不改色地说道:“总管有何条件尽管开口”

李安国一听不禁有些恼火,是你求我还是我求你?

最后他还是按下了心中的怒意,如果能通过和谈不战而下麻城,自己这区区薄面又算得了什么?

“请问李公,城中有还有多少人?兵、民各几?”

“尚有兵民总共六万多人,其中精壮兵丁一万余,精壮男丁一万余,其余民众四万余”

李安国听了又狠狠地捏了一下自己的大腿,还是后世与人说话时的“铺垫”在作怪,自己直接问钱粮不就结了?这下可好,人家尚有很大的实力,自然可以拿来讨价还价。

“.…..,哦,钱粮各有几何?”

“各家加起来应有白银二十万两,粮食二十万石”

李安国正想拍案而起,周文江开口了,“李公,此话太虚,周、李两家加起来也不止此数”

李长庚冷冷地盯着他,“周家有多少钱粮我不知晓,不过我李家最多可出白银五万两、粮食三万石”

李安国一听勃然大怒,他冷哼一声,“李公,你是城里做主的,以前又做过户部尚书,城里有多少钱粮怎会不知晓?!”

说完不等李长庚还嘴,便起身向汤志说道:“通知各首领,立即准备攻城,先让那两万青壮上,我就不信用两万人还拿不下区区一个麻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