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美僮传奇 > 第一百八十九章 广州

明末美僮传奇 第一百八十九章 广州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4:49 来源:笔趣阁

十几日后,按察司从潮州传来了消息。

与李安国料想的有些出入,潮州总兵许有信竟然没理会郑芝龙的大军,他一方面派人去南京、肇庆通报郑芝龙的无理行径(丁魁楚与郑芝龙早有勾结,报了也是白报),一方面组织城里的青壮协助守城,一个月过去之后,竟然将郑芝龙麾下郑彩、郑联的三万大军封堵在潮州城下尺寸未进。

不过郑芝龙的军队也没有白来一趟,他们依靠提前投靠他的海山岛年仅十五岁的海盗朱阿尧,饶平的黄海如作为内应,连续攻占了潮州府下辖的大埔、程乡、平原、揭阳、普宁、潮阳、惠来、饶平、澄海等州县,如今除了潮州府城,加上三河坝的吴六奇,整个潮州府已在郑军的管辖之下。

而事先与郑芝龙勾结的许龙、杨虎、苏成等人发现郑军进入潮州后,并没有像郑芝龙事先承诺的那样,让各人盘踞的大寨保留原样,而是强令各大寨聚集的人口返回原来的住处,下辖的田亩按照郑军的规定上缴田赋。

这下许龙等人不干了,纷纷封锁寨门,与郑军对抗起来,一时对府城许有信的压力也减轻了。

至于被安**俘虏的张礼所辖的两处大寨,诏安寨与达濠寨,由于主将不在,张礼下面的一个头目又与郑军暗中勾结,结果两砦都被郑军攻破,寨内聚集的人口也被分散到各处。

张礼也回到了肇庆,听说潮州的事情之后,李安国也是紧闭双目盘算着对策。

如果现在进军潮州的话,自然对许有信、许龙等人有恩,击退郑军后,这些人也能投到安**的怀抱,不过七大寇下辖的大寨及管制却不能松动分毫,到时候还是一处难事。

还不如借助郑芝龙的手剪除七大寇,届时再攻占潮州将会事半功倍,想到这里便对张礼说:“张先生,不是我不想帮忙,如今广州未下,惠州的安**也只有万人,按照你说的,郑芝龙在潮州府就出动了五万大军……”

张礼沉默不语,半晌才道:“如此我便回去了”

李安国说道:“张先生准备去哪里?如今潮州战事正酣,何不留在肇庆,等安**攻占了广州,休养生息半年后必能收复潮州”

张礼摇摇头,“大都督,我如今已经改回原姓了,我本姓万,被舅父家收养成了张姓,如今达濠的万家一家已被郑芝龙那厮所杀,我自当改回万姓以继承万家的香火,这次战事中,碣石卫的苏成也被郑军杀了,如今镇守碣石卫的是苏利,我这就去投靠苏利”

“万礼?”,李安国一听,脑海里猛然跳出一个人物,历史上郑成功麾下有几名大将,其中一人也叫万礼,还是“五虎将”之一,难道是他?

“哦?嗯,万先生,不瞒你说,碣石卫的苏利已经与我镇守惠州的大将杨天星联系上了,其正准备投靠我军,你去投靠他还不如……”

万礼一听神色更加暗淡了,李安国又劝道:“如今郑芝龙海上的实力太大,我这边须得准备妥当后才能与之交战,最快一年,最迟两年,我军必定向潮州发起攻击,你若是不嫌弃的话,不如留在我的水师,就任千总一职,届时自有你报仇雪恨的机会”

“如今郑芝龙势大,对于他平白占了潮州一事,南京的朝廷多半不会理会,能对抗郑芝龙者,也就是我安**了,先生想要报仇雪恨,舍我安**其谁,俗话说得好,君子报仇十年不晚,难道你连两年时间也等不了?”

万礼寻思半晌,觉得除了投靠安**,还真找不到更好的办法,他也是爽快人,当即施礼道:“那就多谢大都督了”

广州。

肇庆被贼军攻克的消息很快传到了这里,一时城里人心惶惶,沸沸扬扬,不过由于李安国已经将陈文盛部的七十艘大船开到了广州长堤附近,彼等西、北、东三面都是安**,水路又被陈文盛的水师断绝了,想跑也没地方,只得困在城中一筹莫展。

与肇庆差不多,广州城北面是白云山,山上建有三处城堡,城池东面、西面是挖掘珠江支流建成的护城河,护城河还有关口,分别称为东关、西关(影视剧常见的东关大少,西关大少便是从这里来的),南面便是珠江,城池规模是肇庆的两倍,周长超过二十里,想要强攻的话也不容易。

城里倒还有几支兵马,广东总兵林察的五千精锐,加上原广州卫指挥使杨可观、指挥同知杨景晔的卫所兵,以及广东名宿陈子壮、陈邦彦、张家钰聚集的乡丁,总兵力还是很可观的。

眼下城中诸人皆以广东巡按王化澄为首,广东布政使顾元镜、广东按察使林佳鼎、广州知府严起恒分别助之,他们手中的兵力也就是陈子壮、陈邦彦、张家玉手中的三千乡丁,林察、杨可观等人对彼等自然是虚与委蛇。

若是原本历史上号称“岭南三忠”的陈子壮等人主政,李安国想要拿下广州城绝非易事,不过王化澄等人就不一样了。

若说丁魁楚是广东第一贪,那王化澄就称得上第二贪了,而顾元镜号称“风流太守”,贪财好色也不在话下,至于林佳鼎、严起恒等人都是庸庸碌碌之辈,一切以“代天巡狩”的王化澄马首是瞻。

听说安**攻占肇庆后,对总督、桂王等人并未横加屠戮,而是网开一面,送彼等回南京去了,王化澄便动了心思。

这日,王化澄召集顾元镜、林佳鼎、严起恒、林察、杨可观等人在布政司衙门商议,偏偏漏掉了一直坚持“坚守待援”的陈子壮三人,其用心昭然若揭。

堂堂一省巡按,自然不能明目张胆地提出要投靠敌军,这次商议的主题便是“战守事宜”。

“堂堂两省总督,竟然不战而降,简直有辱国体!眼下广州城四面皆是敌军,何去何从,诸位不妨畅所欲言!”

王化澄首先开口了,他一个七品巡按竟然坐在正中,对着堂下一溜四品以上的大员侃侃而谈,大明规制如此,其可怪也欤?

这尚且不论,不明就里的人听了他义正辞严的话语,还以为他要坚守城池,誓与城池共存亡呢,不过堂下诸人都知道此人是什么货色,也都不以为意。

见众人都沉默不语,王化澄心里着急,便开始点将了,广东总兵林察的兵力最强,无论战守都离不开他,他于是说道:“林总镇不妨先说说”

林察也有些犹豫,他手下原本有五千精锐,不过在肇庆损失了三千,眼下只有两千人了,虽说这两千人都是他最精锐的人马,不过想依靠他这两千人想要守住偌大的广州城无异于痴人说梦,至于杨可观的三千卫所兵以及陈子壮的三千乡丁更是不堪一击,也就是壮壮声势而已。

不过明目张胆地说投降敌军也不是他能说的,犹豫半晌他才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兵弱将寡,守住很难啊”

王化澄等的就是他这句话,他点点头,目光投向杨可观,此人是广州的老人,打仗是指望不上的,搜刮钱财倒是一把好手,在广州已历三代,家资之丰厚估计不亚于丁魁楚。

他倒是想干脆降了安**,安安稳稳继续做他的富家翁,不过安**出自西营,催逼钱粮的事他也有所耳闻,又有些舍不得他三代储存的银子。

犹豫了半天,他才说道:“末将倒是同意林总镇的判断,眼下连马都司都降了贼军,我等做下属的更是无能为力,不过听闻那贼军搜刮盘剥得厉害……”

作为同道中人,王化澄自然明白他的意思,他淡淡一笑,“此事容后再议”,又对顾元镜、林佳鼎、严起恒三人说道:“三位大人有何高见?”

三人对望一眼,都是官场的老手,怎能不明白巡按大人的意思,便一起起身说道:“一切以巡按大人马首是瞻!”

“哈哈哈”,王化澄大笑一声便站了起来,“诸位之意,我已尽知,接下来我等便商议商议这敬献钱粮的事宜”

一听说到正题了,大家都竖起了耳朵。

“安**催课之事本官也略有耳闻,不过与西营、闯营相比就宽松多了,在座的都是久历宦途之人,多少报一个数来,凑够一百万两,想必那安**的大头目也不会为难我等”

于是堂上便出现了激烈的争吵,一番讨价还价,半日之后方才达成一致,实际上在座诸人手中只消拿出三成的身家便可以凑够一百万两银子,饶是如此,彼等还达成了在座诸人出一半,让城里的大商户出一半的龌龊协议。

终于有了一个眉目,众人都松了一口气,事毕严起恒突然说道:“我等倒是达成了一致,这也是为盍城百姓着想,可如今在城中的原礼部尚书陈子壮、原翰林院庶吉士张家玉以及广东名宿陈邦彦都力主坚守,一旦走漏消息怕有大祸”

林察起身说道:“这事简单,巡按大人下一个命令,让彼等乡丁都隶属在末将名下,我的中军在肇庆损失了三千人,彼等正好入驻军营,此三人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手下没了兵卒也翻不起浪花”

“就这么办!”,王化澄闻言大喜,很快便一锤定音。

……

于是广州便不战而下,李安国也知晓这些官员的身家不止如此,不过看在两广的局势尚未稳定的情况下还是放了彼等一马。

接手广州后,李安国让徐勇安排三千人镇守肇庆,让阮发率领五十艘大船巡逻梧州到肇庆西江一带,在投降的明军以及乡丁里拣拔了三千人加入徐勇部,又竖起大旗在广州、韶州、惠州、南雄四府招兵买马,准备以彭家声为都督打造一个全新的广州营,兵员定为一万两千人,作为广东之地的机动力量。

又在广州附近的疍民中招募水兵,凑足广东陈文盛水师七十艘大船的人马。占领广州后,衡州之地出产的火炮、火铳、兵刃等物便可先经陆路到韶州,接着便通过北江直抵广州,有西江、北江在手里,安**物资的转运也方便起来。

至于原广州城里的诸官员,李安国一个没用,他任命周综文为广东布政使,徐勇为广东提督,先在广州府做探查,等探查清楚后便开始两册厘定诸事宜。

而原本准备在城中聚集乡丁协助守城的陈子壮三人,经过李安国三顾茅庐、一通“华夷之辩”、“天下究竟是何人之天下”的大道理之后最终都投向了安**。

三人中,陈子壮、陈邦彦都是四十左右的的壮年,张家玉才三十岁,陈子壮、张家玉都有官身,陈邦彦却是白丁,思虑再三后,李安国任命张家玉为徐勇部的监军兼广州知府,任命陈邦彦为惠州知府,任命陈子壮为礼部左侍郎,协助奚鼎铉处理两广诸事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