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仁者无相 > 第八十回 刘子润初改吏制 设置检查监察司

仁者无相 第八十回 刘子润初改吏制 设置检查监察司

作者:一技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02:59 来源:笔趣阁

至于赋税按原来的人丁赋来算的话,一百六十二万人丁需要缴纳粮赋共计:

四百多万石(每个人丁2.5石/年),折合银两也就四百多万两。

如果按照刘彻规定的田亩赋税计算,现有八百万亩的耕地的赋税,需缴纳粮赋:约为六百四十万石,折合银两六百四十余万两,足以应付灵州的要求。(正常每亩地年产一石五斗到两石)。

五郡的粮草产地,从西往东粮食从一年一熟,渐渐变成两年三熟。

一名人丁按一年二石的消耗来算,农户除去赋税及消耗,一年还应该有二到三成总计约:二百万石左右的结余,其中还要有一部分保证豫州军的基本军粮补给。

所以刘彻才会划定前期的八百万亩的耕地红线,这是保证豫州军自身发展的底线。

但所有的前提是,必须保证五郡的农户生产生活能够正常开展,这将是摆在刘彻面前的一道难题。

关于盐铁专营:

刘彻的意思是,所得利润全部用于豫州的军队建设,众人皆拱手称是,关于豫州军队的问题,所有人都表示完全遵循刘彻的意见。

随后众人又商议一番,把方案的细节一一补齐,商量妥当后,刘彻让众人各回官署按照商议好的方案,拟定章程在五郡执行。

待众人离开后,刘彻写了封信给金狼都帅郑恭,让墨云轩逐步接手灵州的盐铁专营之权,对于金狼在这一年来的表现,刘彻也是十分地满意,从离开南郡开始一路上的军资粮饷,都是金狼全力调拨,始终维持大军的后勤不绝,刘彻也适当的勉励了金狼一番。

当前已经制定了方案,后面就看下面官吏的执行了,治吏即治国,从县令一步步走上来的刘彻,深深明白那些世代延续的胥吏是多么难缠。

而五郡的地域跨度大,治理的难度要比南郡大太多,即便两个郡的改制后,依然需要部分胥吏来协助各个县衙的政令推行。刘彻明白必须对于这些胥吏,进行有效的监督,不然将会对政令的推行,造成极大的妨碍。

思虑一番后,刘彻决定在前朝的御史台的监督制度基础上,设立一个监察署。

并将自己的心腹,郑炎林任命为第一任监察署长官,让他从寒门弟子中,选拔能力出众者进入监察署,随后按照刘彻的命令,郑炎林对监察署的下属的各个司职责进行详略,刘彻审阅后便批复同意。

最后建立的监察署下辖:审计、廉政、察民三司,其中廉政专司检查各地官员贪腐情况,审计是审查郡县的账目、察民是体察民情,不会单单只听官员的上述,会从民间调查民情疾苦。

监察署直接向刘彻呈报公文,是刘彻前期掌控政令推行及官员治理能力的一个重要抓手。

在龙兴三年初春,刚刚抵达安平郡后,为保证春播的正常开展,豫州军按照刘彻的命令,化整为零,对灵州西南境内的山贼流寇,进行了拉网式的清理,考虑到大部分是流民,便以招安为主,只对极少数最大恶疾,且百姓深恶痛绝的悍匪进行了彻底的清剿。

经过数月的清剿,安平及弘农境内的山贼流寇大部分被一扫而空,虽然有少数流寇逃脱并躲入群山之中,但基本上不会对二郡的发展有太大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新招入豫州郡的新兵也得到了一定的锻炼。

随着二郡的治安情况好转,经过合并后的灵州西南,安平及弘农二郡的发展逐渐步上正轨。

安平郡府

初秋的安平,太阳已经没有了温和了许多,天气也变得凉爽了。

郡府庭院中,数十名下级官吏拿着各种文书来回穿梭,偶尔几个相熟才会稍稍停顿打个招呼。庭院中的树木已经做了简单的修葺,倒不会显得太过杂乱,重要的门廊处都有披甲执戟军士伫立,他们默默守卫着豫州军这个要枢的安全。

正厅之中,身着青衣儒袍的刘彻,正看着下属递送过来的行文及各地军情,不时踱步来到地图及沙盘前凝神思索。

因为刘彻真正掌控灵州西南地区已经是夏季,他推行的安农复耕的政策,并有来得及推行到所有郡府,从现在的情况看,今年的秋季的收成,可能达不到刘彻预期的水平。

特别是弘农郡经过多年的纷争,想在短短半年时间就恢复生产,几乎是可能完成的事情。

“主公,今秋的农田赋税初步估计为五百八十万石,虽然各地复耕开垦了不少良田,但需要明年才有收成。”立在刘彻身后不远处的成韬进言道。

合并后的两郡,弘农郡刘彻让朱彦领了一郡的太守,他自己暂领安平郡。

刘彻看着挂在墙上的西北地图,沉默少许。

“文卿,现在二郡的复耕及新开垦的土地统计为多少?”

“主公,目前安平郡及弘农郡复耕了一百六十万亩良田。其中弘农郡复耕的八十万亩是三年两熟的中等良田。二郡新开垦了八十万亩,总计为二百四十万亩。”成韬略一思索便娓娓道来,这些数字他早已谨记在心。

刘彻转身踱步身体前倾,看着沙盘喃喃道,“二百四十万亩。”

“下面的官员推行主公的政令得力,改人丁税为田亩税后百姓都动了起来。”成韬补充道。

刘彻心道:其实百姓想得到的很简单,安稳的生活,只要没有兵乱,他们的生活很快就能恢复正常,看来未来一年都需要让百姓休养生息一下,那只能在别的地方想办法获得赋税了。

“关于商税,文卿你们推算的结果如何?”

“之前西北之地,基本只是收取一个过路银两,一年三万两左右。如果按照十一税制,推算初步的商赋税在三十万两左右。”成韬心里其实不愿意跟那些商贾打交道,但他也知道为了主公的大业,现在他们需要想办法筹钱。

“商税先放一放,马上就到农闲季节,秋后发布告示:以工代赈,征集二郡闲民,修缮境内的道路、桥梁,确保各县城之间的官道畅通无阻。”刘彻头疼的事情很多,只能一步步来。缺钱的地方很多,还要不停地花钱。看来只能继续让金狼想办法筹措粮饷了。

成韬拱手告辞后缓步退下。

刘彻又看向西北地图,田亩赋税暂时指望不上,后续也要在商税上想办法,但中原地区因为战乱,流民四起,商路几乎断绝。所以刘彻将目光看向了雍州,那里曾经有一条无比兴旺的商路-丝绸之路。

或许可以在这条曾经给大周王朝带来无数财富的商路上做做文章,但要打通这条商路,首先自己必须要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想到这里,刘彻决定去成立了近半年的的兵器司看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