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仁者无相 > 第八十一回 兵器司内议战甲 兵甲之强在于材

入秋午后的庆阳依旧是忙碌的,街巷中行人客旅络绎不绝,两边的商铺林立、酒楼茶肆,穿插其间,售卖吆喝,此起彼伏。

随着郡府署衙及临近府县工匠及家属的迁入,整个庆阳也如初升的红日般朝气蓬勃。

豫州军的兵器司设在庆阳城的东北角,离位于城北的太守府衙需要穿过三个街口,占地近百亩,此地原来是一处方便与胡人交易的市集,但灵州兵乱之后,商路断绝。此处仅剩数家胡商,豫州军便将数家胡商迁往商贸较为集中的南市,后征用了此地,筑起高墙建立了兵器司。

这个司衙是刘彻专门为豫州军事设立的后勤官署,作用就是为豫州军打造兵器铠甲,但刘彻可不想兵器司只是做个工坊,他更多的是想兵器司推进兵甲的革新与提升武器的威力。

之前官府已经从安平及弘农二郡,征调了大量的匠人,因为这几年战事极多,大量的工匠都被灵州军征调迁往北边。

为了保证兵器司的运转,官府索性将各个郡府,所有有匠籍的匠人都调入了庆阳城,加上豫州军随军工匠,兵器司有大约一千多名各类匠人,加上三千多学徒,将近五千人都统一安置在此地,专门从事打造修补兵器铠甲的工作。

日以偏西,兵器司外的东大街上,一辆马车在数十名精骑的护卫下,慢慢停在了正门外,正门处有数名甲士站岗,此处是官吏通行的正门,为方便运输,兵器司另外在东西两面还有两个出入口。

随行的亲卫给守卫眼看了腰牌,随后载着刘彻马车便直接进入了兵器司。

待马车听闻,铁牛虎步龙行来到马车边,轻轻掀开了布帘,刘彻便探出身来看了看四周,随后慢步走下马车。

兵器司司丞名为徐承恩,得了门房的通报,忙不迭地跑出署衙前来迎接。

刘彻看着扶着官帽飞奔过来的官员,没有理会,信步走入中庭。徐承恩赶忙小心翼翼地跟在了刘彻身后。

兵器司中庭东侧,是数十间锻造的火房,到处都是叮叮咚咚的锻打之声。兵器司可没有休息的时候,这里的工匠们,数班轮换,日夜不停,在各个火房中修补打造各类兵器铠甲。

不少穿着开襟短袖褂的精壮汉子,正扛着各类材料在各个火房间来回穿梭。

刘彻选了一间三开间的大敞厅走了进去。

工匠们见往日颇有威严的司丞大人,战战兢兢地跟在年轻人身后,自然知道此人身份尊贵,见刘彻进了工坊,数十名工匠忙跪下拜见,工匠籍贯基本都是世袭,这些匠人世代为官府做事,自然知道官老爷绝对不能得罪。

刘彻见状抬手虚扶,“不必行礼,各行其事。”

但工匠们依旧恭恭敬敬地拜见上官后,才起身继续做事。

不远处的东跨院中,好几口熔炉正在运作,数十名匠人们熟练的运用炒钢的工艺炼制粗胚。

而工坊内数十个火炉的炭火烧得通红,赤膊的学徒们在火炉的风箱边,不住抽拉,就见火焰炽烈升腾,火星四溅。

数名学徒一伍,用大铁锤轮番在铁毡上捶打火红的粗胚,然后用铁钳子将经过多次锻造后,形成的精胚放入老师傅身边的火炉中,最后成型的工序都是一些老师傅完成。

因为各个工匠的习惯不同,工坊内形成十余个小的锻造队伍,互不统属,各自锻造。

火炉的映照得工匠们满面的红光,随着每次锤击,汉水也不住流淌。

即便西北的秋天来得早,这工坊中也是闷热异常,工匠们不时用搭在肩膀上的汗巾擦汗。

刘彻看了一会,抬手招来司丞徐承恩,

“现在锻造兵器工坊的匠人几何?锻造兵甲几何?”

进了锻造工坊后,徐承恩的额头就不住冒汗,也不知道是热的还是吓的,他又不敢擦。

因为徐承恩低头跟着汗水流到鼻尖,滴滴答地流到地上。

一听主公问询,徐承恩忙拱手道:

“回主公,兵器司共有匠人,三百六十七人。每日可以锻造护甲三十副,主要的兵器枪头二百,朴刀二百,其他零碎修补兵器百余件。”

刘彻闻言不置可否,继续往后院走去。

众人跟随再后,刘彻见状对徐承恩说道,“有劳徐司丞去寻几名老师傅前来相见。”

徐承恩闻言,忙点头应是,随后躬身退了下去。

不多时,三名老师傅便听令来到了刘彻身边,看着三位神色紧张的老者,刘彻摆手示意亲卫不用跟得太紧。

三名老者近前就下跪参拜,刘彻赶忙上前将几人扶起,然后笑着问道:

“老师傅坐着说话吧。”

很快便有亲卫拿来几张圆凳。

三名老者忙说不敢,说什么都不坐凳子,指着台阶回道:

“小老儿等坐这里就可以了。”

随后,半挨着身子坐在了工坊的台阶之上。

刘彻倒也不好强求,怕这三位连台阶都不敢坐了。

看着三名面上干瘪,但双目有神的老者,刘彻轻声问道:

“这兵器司对诸位可有苛责之处?”

“没有!没有!”三位老者忙都摆手回到。

其中一名老者怕刘彻认为他们敷衍,便补充道:“回大人,兵器司将小人们,这些散落在各地的匠人聚集在此,不但食宿无忧,每月还有案例的月钱。这等厚待在以前小老儿等可是想都不敢想的。”

另外两名老者也是忙不地的点头赞同。

刘彻看着刚刚回话的老者询问道:“这位老师傅贵姓?”

“回大人。小老儿姓何,家中排行老二,故都叫小的何二。”老者忙半起身回到。

刘彻笑着问何二,“何师傅,真觉得兵器司待诸公尚可?”

闻听刘彻询问,何二忙回道:

“小的们在各郡都是属于工匠籍贯,其中大部分都是归官府管的官匠,本就没有田地可种,每月就指着衙署的例钱养家糊口。但近些年兵乱不止,例钱常被克扣,小的们只能在外面寻些短工才勉强糊口。现在不但每日衣食无忧,而且例钱也按月发放,这可比以前好多了。”

其他两名老者也是不住点头。

闻言刘彻走进几步,“如此甚好。对于兵器锻造几位老师傅都是行家,可否简单介绍一二?”

何二等人连声不敢,对视一眼后何二回道:

“回大人,兵器锻造最重要的就是材料,只有上好的精炼铁胚方能打造好的兵器与战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