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仁者无相 > 第七十九回 五郡尽入刘彻手 大展拳脚锐意革

第二日,

王一直笑容满面地告知朱彦,看在好兄弟面子上,暂借灵州西南五郡给豫州军休养。

当朱彦听到王一直说借五郡之地给主公刘彻之时,差点以为自己耳朵出了毛病。

再三确认后,差点就要跟王一直杀鸡烧黄纸结拜亲兄弟了。

随后王一直让军师东方平为密使,随朱彦一起回到安平郡华池县,与刘彻当面商议借出五郡的相关事务。

这来回一个月时间,高平与钟海的大军已经在墨云轩的协助下,秘密控制了整个安平郡。

到达华池县后,灵州阀的军师东方平与刘彻进行了多次友好协商,历时多日两方针对暂借五郡的条件逐条谈判。

对于协防朝歌郡的事情,刘彻坦言:因为现在的豫州残军势弱,所让灵州军马暂时继续驻守,豫州军在后方的阳城协防。

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具体提供多少军资粮饷给灵州阀,

双方数次谈判都因为灵州方面要价太高不欢而散,最后军师东方平也觉得要的太多逼急了也不好弄,最后谈妥出借的条件是:

每年五郡向灵州军提供粮食一百五十万石,军饷五十万两。

不得不说这个条件也是极其苛刻,这个基本上就是这五郡赋税的近八成,可谓是刮地三尺,由此可见王一直就想,让刘彻尽心尽力做他的后勤官而已。

按照这个数目上缴如此多的粮饷后,豫州军再想发展自己的实力,几乎不可能,能活下去就不错了。

灵州阀王一直与军师东方平的算盘,那是打的真叫响。

随后刘彻与东方平两人在秘议协议上签字盖章,东方平得意满满的返回康城复命去了。

华池北门外,

刘彻带着数十名将军及其他官员,目送灵州精骑护送东方平的马车,渐渐消失在原野之中。

众将官不敢相信,灵州五郡除了灵州大军驻守的晋城及附近郡府外,就这么借到手了。

看着远去的东方平,刘彻砸了咂嘴轻声道:“青狼这钱花的值。”

几日后,

灵州西南五郡的官员,都接到了灵州节度使王一直的命令,将五郡交接给了豫州将军刘彻管理。

这些太守官员倒大多满心欢喜,这五郡真是穷的叮当响,现在交出去他们转任的其他任何灵州的郡县,那个也不比这五郡差,自然油水也比这五郡多得多,众官员自然心生欢喜。

顺利交接后,便都带着自家家眷及亲属,返回灵州中部的大城齐云城去了。

自此灵州五郡被刘彻牢牢掌控。

龙兴三年夏

安平郡治所庆阳城,这是一座人口十余万的城池,也是西南五郡中最大的一座城池了。

刘彻在获得灵州五郡后将治所设置在此城。

太守府中,各处要道都有军士伫立巡视,众多官吏手持公文在各个衙司间来往穿梭,一派繁忙的景象。

刘彻安排的各路官员基本都已经到位,成韬、郑炎林、朱彦等都各领一郡。

各郡县所有的官吏都换成了豫州随军的寒门子弟,通过他们刘彻很快就掌控了五郡。

依照刘彻的指示,各郡已经在清查人丁、田亩、矿产、盐池等重要的信息。

有了之前在南阳的经验,很快五郡的详细信息就摆在了刘彻面前。

五郡共有人丁一百六十二万,耕地这块由于安平、新余、河西三郡都缺少水源灌溉,耕地较少,弘农及朝歌的耕地主要沿着洛水及延河两岸,再加上灵州之变后战乱不止,土地大量荒芜,五郡合计耕地不到八百万亩,甚至不及刘彻原来治理的,豫州南阳一郡耕地的一半,可见这五郡之穷困的确是触目惊心。

好消息是,因为之前对南阳叶县盐矿暴利印象深刻,在刘彻的特别嘱咐下,墨云轩的密探五郡探查时发现,在安平郡以北定边县的有一座天然盐池,并已经按照刘彻的命令秘密保护起来。

同时五郡各地也发现一些石炭矿、铁石矿、铜石矿等。

刘彻早已命人在书房墙壁上绘制了五郡地图,现在将相关矿产分布一一标注在地图之上,方便查阅一目了然。

夜深人静之时,刘彻看着挂在墙上的五郡地图陷入沉思。

五郡的情况不乐观,刘彻只有经营好这五郡,才能保证在交出王一直要求的,一百五十万石粮食及五十万两白银后,仍有一定资源保证发展自己的力量。

刘彻开始闭目思考,所有的信息不断在大脑中汇集整理,以求达到一个最佳的解决方案,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个大胆的计划在刘彻大脑中慢慢成形。

清晨,庆阳城内的鸡鸣之声不绝于耳,刘彻也从沉思中睁开了双眼。

随后他走到书案边略一停顿便将一夜所思的方略一一写下。

一张宏达的战略蓝图逐渐展开。

数日后,郑炎林、成韬、朱彦等人都被召回庆阳太守府。

刘彻端坐正堂看着众人道:“

目前豫州军及五郡的情况,诸位都已经有所了解。当务之急是利用灵州五郡的资源尽快让我们发展起来,近日思量后我决定。

其一、立即将五郡合并为二郡重新整顿各郡资源及人口,裁汰冗员减少支出。

其二、将所有无主及大军新开荒的耕地全部收归官府所有,然后租赁给农户二十年为限,每丁按五亩地派租。

其三、并改变赋税制,将人丁税改为田亩税,降低单亩粮税为八斗,保障并鼓励农民开垦。

其四、同时实行盐铁专营,由官府出面设置专门的盐铁司负责买卖,严格惩治私盐铁的买卖。”

众人闻言皆感到无比的振奋,拱手应诺。

这就是刘彻本身的具体优势,他的下属大都是寒门子弟,没有门阀力量的羁绊,没有豪强大族牵扯,所有的事情刘彻都能拍板决定,在豫州军的大力支持下,他的政令会不折不扣的推行下去。

随后数日,刘彻与众谋臣仔细对之前的方案一一议定:

关于合并之事决定:

一、将弘农郡与朝歌为一郡为弘农,将安平、新余、河西三郡合一,仍然叫安平郡。

这样整个西南五郡合并后就变成安平及弘农两个郡。

同时将下属的各县根据人口分布,合并裁撤了二分一的县,粗略可以裁汰冗员一万余人,按每名官吏一年平均俸银十五两算,光俸禄这块就节省了十五万多两。

合并后两郡的相关官吏大概还有五千余人,一年俸禄支出大概为八万两。

二、收归无主及新开荒耕地在长期租赁给农人的政令,受到寒门出身的郑炎林、成韬等人的赞同,但朱彦等门阀子弟担心引起地主豪强的抵制。

刘彻望着众人斩金截铁地说道:

“此乃存亡大计,定当行之。执行时可以适当调整,对当地豪族的土地征募,但这八百万亩是底线!诸位尽管去做如遇抵抗便派大军弹压。”

朱彦等门阀背景的子弟皆起身,拱手称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