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唐宋传奇 > 第七十九章 兄弟残杀

唐宋传奇 第七十九章 兄弟残杀

作者:洪刘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8 17:08:57 来源:笔趣阁

却说皇帝后宫佳丽三千,粉黛宫娥如云,可能今天还在宠信某某某,明天就另觅新欢了,但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嫔妃们最能感受到帝王无情的时刻。不过皇子们为一父所生,本应和和睦睦,兄友弟恭,可亲情总是被利益腐蚀,为了争夺权力,他们不惜手足相残,血染龙庭。胡亥上位后,把兄弟姐妹二十余人屠戮殆尽;曹丕登基后,硬生生把曹植逼成了七步之才;杨广与五弟杨谅在并州厮杀。朱允炆为削藩和叔叔们大打出手......

朱友桂当上皇帝后,兄弟们的情况如何呢?

却说朱友桂登位半年以后,枢密使敬翔去均王朱友贞府上求见。朱友贞问道:“敬大人来此,不知有何要事?”

敬翔道:“殿下,下官此来乃是为先帝立嗣之事。”

朱友贞问道:“先帝传位于郢王,早就登基,有何异议?”

敬翔道:“郢王乃是真正的乱臣贼子,篡权小人。”

朱友贞闻言倒吸一口凉气,轻声问道:“此话怎讲?”

敬翔道:“先帝驾崩当日,曾拟密诏交与下官,但郢王连夜入宫,却于次日清早依诏登基。我料郢王入宫乃是杀父,先帝遗诏乃是伪诏。”

朱友贞惊异问道:“先帝给大人的密诏可曾携带。”

“内藏于身。”敬翔从怀中掏出朱温临终遗诏交与朱友贞道:“此诏乃当日午时,陛下令为臣亲笔草拟,所立太子乃是博王朱友文,且有逐郢王为刺史之意。博王已卒,殿下乃先帝正宫张皇后所生,为嫡长子,理应继承大统,所以下官前来通禀。”

朱友贞手攥遗诏狠狠地说:“婊子养的朱友珪,我定为父皇除此贼逆!”

敬翔道:“殿下不可求之过急,以为臣之见,除贼尚需时日。”

朱友贞问道:“大人可有除贼之策?”

敬翔道:“今观京畿,皆由王彦章、张归厚二人领兵把持,葛从周虽有虎符调兵,现在却卧病在床足不出户,难以除贼。殿下之妻乃是张归霸之女,可与张归霸交好以避祸端;再传言河北李存勖将举兵南下,哄郢王将王彦章调出,方有除贼之机。”

朱友贞道:“原来敬大人早已成竹在胸,我即遣人传言李存勖将由冀州南下,调王彦章离开京师,至于何人可进京勤王,全赖敬大人调遣。”

敬翔道:“下官不便久留,就此告退。”

数日之后,朱友贞前往张归厚府上。朱友贞一见张归厚便躬身言道:“叔父大人扫除奸贼官升兵部尚书,小侄特备薄礼前来敬贺。”

张归厚美滋滋地说道:“贤侄何必破费,非是我除贼有功,乃是仰仗郢王天威所至,满朝上下人心所向。”

朱友贞道:“近日发生一件大事,不知叔父知否?”

“何等大事?”张归厚问道。

朱友贞道:“晋王屯兵河北,意欲渡过黄河直捣开封。”

“本官已有耳闻,街市皆有传言,且民心多有不安,不知贤侄有何高见?”张归厚道。

朱友贞道:“以小侄之见当派一员大将屯兵黄河北岸,修筑壁垒以防晋兵南下。”

张归厚问道:“友贞之言正合我意,不知何人能当此职?”

朱友贞道:“非大将军王彦章不可。”见张归厚面生疑虑,朱友贞进而言道:“昔日潞州城下,王彦章连诛李克用五员上将,晋人听说王铁枪皆畏惧万分,所以非王将军领兵前去不可。”

张归厚点了点头道:“贤侄所言有理,明日我便奏明天子,出兵驻扎黄河沿岸。”

朱友贞赶忙奉承道:“叔父大人忧国忧民,小侄受益匪浅……”一阵甜言蜜语阿谀奉承,张归厚飘飘然不知所以。

朱友珪对张归厚言听计从视如心腹,不过数日,王彦章便率兵五万望黄河之北屯兵。

过了不久,朱友贞又问计于驸马赵岩,赵岩说:“这件事的成败,要看招讨使杨师厚的意思,得他向禁军传一句话,我们的事立刻可以成功。”

于是朱友贞拜心腹将领马慎前往魏州拜见杨师厚,先利诱说:事成之后,将赐五十万帛犒劳魏州,还答应继续让杨师厚做节度使。后晓理说:郢王弑父篡位,荒**政,处处奢靡,如今大势已去;而均王众望所归,公若因而成之,则有辅立之功,讨贼之效。

马慎的一番话确实动人,那五十万缗钱更加动人!可杨师厚还是有点犹豫,于是就和部下商量说:“郢王弑父篡位罪不可赦,可是出事的时候我没有发兵讨伐;现在君臣名分已定我去抽他,天下人会不会以为我是个乱臣贼子啊?”

这时有人就说了:“郢王弑父篡位,贼也;均王举兵复仇,义也。奉义讨贼,何君臣之有!彼若一朝破贼,公将何以自处乎?”

杨师厚深以为然,于是不再犹豫,悄悄派遣部将王舜贤前往洛阳,与赵岩、袁象先等人汇合,准备伺机举事。

这一日,开封城内如同以往热闹,均王府忽有兵士数千会集于此,朱友贞、敬翔、袁象先、寇彦卿、赵岩五人在此起事,均王朱友贞喊道:“先帝经营大梁三十余年,却被贼子朱友珪所害,我等焉能面对先皇在天之灵!”

朱友珪弑君弑父,这可不是小事儿!虽说朱温这人口碑不咋地,人性有点儿次,但毕竟也是大家承认的皇帝,在当时皇帝就是天,皇帝就是地,皇帝就是一切,不管他是雄韬伟略还是荒淫无道,也不是你朱友珪一个臣子该杀的,何况你还是他的亲儿子,弑君弑父千古奇闻!朱友珪犯的是天下第一大罪,大逆不道十恶不赦。

于是朱友贞率精兵五百保围张归厚府第,袁象先、寇彦卿、赵岩等率兵五千冲入皇城。

先表朱友贞率军包围张府,张归厚大喝道:“尔等何处兵马,竟敢闯入兵部尚书府?”只见朱友贞头戴金凤展翅盔,身披金甲银叶铠,从外院大摇大摆进来。张归厚一见赶忙问道:“贤侄此时用兵却是为何?”

朱友贞厉声怒道:“吾乃均王千岁,这贤侄也是你做臣子的该喊的吗?”

张归厚不知所措只得改口道:“不知均王殿下有何急事?”

朱友贞道:“朱友珪弑父篡位,汝乃帮凶,本王受众人拥立顺承天命。看在令兄份上,汝自裁吧!”张归厚此时才明白朱友贞已反,仰天叹曰:“吾皇休矣!”言罢拔剑自尽。

再表袁象先、寇彦卿、赵岩三将率五千士兵进宫,那朱友珪本是平庸之辈,登上皇位之后只图玩乐不理朝政。听说袁象先等乱军杀入,慌忙拼凑亲兵一支,不足千人且太监居多。朱友珪率领此军与五千牙兵交战,少顷亲兵死伤将尽,朱友珪退至椒兰殿中,袁象先怒声喝道:“朱友珪!汝天命已尽,快快束手就擒!”

朱友珪急忙拉着张皇后和冯廷谔逃往北宫城楼,准备翻墙逃跑。可情急之下三人死活爬不上墙,眼看追兵赶到,朱友珪只好命令冯廷谔先杀皇后,再杀自己。冯廷谔知道他们三人落到朱友贞手里会是什么下场,只得服从命令听指挥,利落地捅死两位主子,然后抹脖子自杀了。冯廷谔一介随从手刃两任皇帝,也算是侍从界的扛把子了。

暴乱士兵们见最大的目标已经死去,再也没了立大功受大赏的机会,于是在皇宫中大肆抢劫。原本驻守洛阳的梁军也被他们带动起剽掠的积极性,全员出动,对洛阳展开毁灭式抢劫。官员们有的在混乱中被砍死砍伤,有的仓皇避祸逃出城去,洛阳城秩序彻底崩坏,直到当天傍晚才在袁象先、赵岩等人的控制下有所恢复。

摆平洛阳的事儿之后,袁、赵二人拿着传国玉玺前去开封找朱友贞邀功,并准备迎接朱友贞去洛阳继位。朱友贞听说要他去洛阳登基时却不同意了,他觉得洛阳是老爹和老哥的身死之处,不吉利,而且洛阳刚被乱军劫掠,肯定是一片破败,自己可不想去接手烂摊子。再说他在开封经营许久,根深蒂固,当前形势下,更适合他运筹帷幄,于是朱友贞就地宣布继位,并恢复朱温在世时的乾化年号

朱友贞即位后,废朱友珪为庶人,且欲缉拿他的生前党羽。敬翔奏道:“万岁缉拿郢王旧部,驻扎在黄河北岸的王彦章必定心生变故,陛下不仅不可以缉拿,而且要重赏、安抚方为上策。”朱友贞恩准后下诏追封张归厚为太师,并说是暴病而亡,加封王彦章为右金吾卫上将军,以安定其心。

朱友贞无心改元,郊天大礼也延宕过去。宠妃张氏忽然得病,很是沉重。朱友贞亟册她为德妃,日间行礼,夜半去世,也算有情。朱友贞悲悼了好几日,自觉形神俱惫未晚即寝。到了夜间,梦寐中似乎有人行刺,朱友贞于是开匣取剑倚门而立。

忽一人持刀直入竟来行凶,不防梁主持剑以待将他刺死,后急呼卫士入室验视。有人识得是康王朱友孜的门客,即令卫士往捕朱友孜。朱友孜正待刺客返报,一闻叩门亲来启视,卫士顺手牵来押入内廷。梁主亲自审讯,朱友孜无可抵赖,梁主喝令处斩。

原来朱友孜系梁主幼弟,双目有重瞳子,遂自谓有天子相,欲弑兄自立,不意弄巧成拙竟至丧命。

同年,朱友贞授予葛从周潞州节度使之职,特许他不必上任,只管在家里享福,而且给他加授检校太师兼侍中的荣衔,并进封为陈留郡王。朱友贞特意命近侍持节到葛从周的乡间别墅里封赐,以表彰其卓越功勋。

凭心而论,梁末帝并不喜欢老爹留下的一帮老臣,但对这位老病号却格外荣宠,除了葛从周早已是个“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散仙,不会对其权力构成威胁外,葛从周的好人形象也为他加分不少。

葛从周最终卒于家中,又被赠予太尉荣衔,有幸成为五代时期得以善终的名将。

接着朱友贞又封杨师厚为邺王,加封检校太师、中书令。

朱友贞非常清楚杨师厚既然能拥立自己,也能拥立其他人,所以每次下诏不直呼其名,而是以官爵称呼他。而且事无巨细必先与杨师厚商量。杨师厚越发骄傲放肆,动不动就发脾气,朱友贞吓得瑟瑟发抖,生怕老爷子一个不高兴,拥立别人去了。

手下人告发杨师厚私养甲士,朱友贞听而不闻;

杨师厚亲自采巨石做碑记录自己的功德,朱友贞视而不见;

杨师厚截断朝廷的税银留为己用,朱友贞敢怒而不敢言;

杨师厚还经常自行带兵出征,焚烧扫荡街市房舍,移军掠劫稿城、束鹿,所劫掠的石材和钱财都拉到魏州不分与朝廷,朱友贞也没有办法。

915年三月,令朱友贞如芒在背的杨师厚在魏州病逝。

杨师厚的死讯传入东京,朱友贞下令辍朝三日哀悼,同时追赠其为太师。可是在朝堂之上一脸愁容的朱友贞一旦回到后宫,立刻喜笑颜开,召来赵岩等人摆酒庆贺,压在自己心头的巨石总算去掉了,能不高兴吗?

杨师厚死后,租庸使赵岩、判官邵赞请分天雄军为两镇减削兵权。朱友贞依计而行。天雄军旧辖疆土是魏、博、贝、相、澶、卫六州,梁主派贺德伦为天雄节度使,止领魏、博、贝三州;在相州置昭德军,以张筠为昭德节度使,兼辖澶、卫,二人受命赴镇。

贺德伦依着梁主命令,将魏州原有将士分派一半徙往相州。魏兵皆父子相承,族姻结合,不愿分徙,甚至连营聚哭,相率聚谋道:“朝廷忌我军府强盛,所以使我等分离,我等一旦骨肉分抛,生还不如死罢!”

于是当夜纵火大掠,副使张彦禁止党人剽掠,但逼贺德伦表达梁廷,请仍旧制,贺德伦只好依他奉表。梁主得表大惊,立遣供奉官驰抚魏军,许张彦为刺史,惟不准规复旧制。张彦一再固请,梁使一再往返,只是赍诏宣慰,始终不许复旧。张彦怒裂诏书散掷地上,戟手南指诟詈梁廷,且愤语贺德伦道:“天子愚暗听人穿鼻,今我兵甲虽强究难自立,请镇帅投款晋阳乞一外援,方无他患。”

贺德伦依言向晋输诚,并乞援师。

晋王扎营后召张彦议事,张彦率亲卒五百人往谒。晋王俟张彦伏谒即令拿下,并捕住党目七人。张彦等大呼无罪,晋王宣谕道:“汝陵胁主帅残虐百姓,尚得说是无罪么?我今举兵来此安民,并非贪人土地。汝向我有功,对魏有罪,功小罪大,不得不诛汝以谢魏人。”

张彦无词可答,即由晋王出令处斩,并及党目七人。晋王复传谕道:“罪止八人,他不复问。”众皆拜伏,争呼万岁。

贺德伦闻晋王到来,率将吏出城迎谒。晋王从容入城,贺德伦奉上印信,请晋王兼领天雄军。晋王谦让道:“我闻城中涂炭来此救民,公不垂察,即以印信见让,诚非本怀。”

贺德伦再拜道:“德伦不才,心腹纪纲多遭张彦毒手,形孤势弱,怎能再统州军?况寇敌逼近,一旦有失,转负大恩,请大王勿辞!”

晋王乃受了印信,调德伦为大同节度使。德伦行抵晋阳时为张承业所留,不令抵任。

朱友贞弄巧成拙,本想将魏博镇一分为二,可是却分给了人家。于是遣刘鄩率大军屯驻南乐,伺机夺回魏博。刘鄩多方寻找战机,准备重创李存勖。当刘鄩得知李存勖带兵离朝,立即以精兵万人奔袭太原。临出发时刘鄩担心晋军发现,就扎了些草人,身上绑着旗帜,用驴驮着在营中来回走动,竟然蒙骗晋军数日。

刘鄩这一招太狠了,如果成功的话,断了李存勖的后路和粮道,李存勖拿什么养活那么多军队?到时候刚刚投降不久的魏博军人恐怕又要造反了。真要这样还打个球?

哪知道刘鄩千算万算,却没算到老天爷不肯帮忙。军队刚到昔阳的乐平,就遇上多年不见的大雨,一下就是十余日,泥沙俱下道路尽毁,根本无法行军,只得坐等晴天。

一直对太原放心不下的周德威探得消息后来不及请示,便亲率五百骑阻截刘鄩。刘鄩知道太原有了防备,只好放弃偷袭计划,以免陷入腹背受敌的窘境。

偏偏梁帝急于求成,八月给刘鄩下诏说:朕把军事大权委派给你,就是想听到胜利的消息。可你却坐拥大军于河朔,虚耗钱粮劳而无功。如今国库空虚存粮用尽,实在无法供应前线了,如果再听不到好消息,将军的一世英名恐怕就要折损殆尽,甚至连你的先人都要为之蒙羞了。

刘鄩接到如此措辞严厉的诏书,很是懊怅,竟覆奏道:“臣今日无策,惟愿每人给千斛粮,始可破贼。”梁主友贞素性优柔,见了这种奏语有些忍耐不住,复下手谕道:“将军蓄米,将疗饥耶?将破贼耶?”刘鄩接得此谕不得已召问诸将道:“主上深居禁中不知军旅,徒与少年新进谋画军机,急求一逞,无如敌势方强,战必不利,奈何奈何?”诸将齐声道:“胜负总须一决,旷日持久亦非善策。”刘鄩不禁变色,退语亲军道:“主暗臣谀,将骄卒惰,我未知死所了!”

越日又召集诸将,每人面前置水一器,令他饮尽,众皆面面相觑无人敢饮。刘鄩便对诸将道:“一器中水尚难尽饮,滔滔河流能一口吸尽么?”众将知他借水喻意,莫敢发言。偏朝使到来总是促战。刘鄩乃自选精兵万余人,开城攻击敌营。面对不期而至的梁军,晋兵被杀得手忙脚乱,死伤颇多。

这时晋军大将符存审、李嗣昭率师来援,一番苦战梁军大败,慌乱中梁军踩塌桥梁,溺死者甚众。刘鄩决计坚守不准出兵,且详报梁主请勿求速。

胜败乃兵家常事,可在那些对刘鄩有意见的人看来,却是扳倒他的绝佳机会。一向忌惮刘鄩战功的赵岩、段凝等人乘机落井下石。在末帝面前搬弄是非,这让“一步百计”的刘鄩百口莫辩。

这时梁末帝也觉得刘鄩变了,而且老得不中用了,于是下诏让他返回洛阳。刘鄩本来还想与皇上掰扯掰扯,可他见到的却是手持三般朝典的河南尹张全义,面对这位改名与换主成瘾的家伙,刘鄩无话可说引鸩而亡。一代智将就此撒手人寰,时年六十四岁。

梁末帝听到刘鄩的死讯后,下诏追赠他为中书令。

刘鄩除了在波谲云诡的战场上尽显风流外,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故事,就是他与五代第一美女花见羞的罗曼史。

花见羞本姓王,是邠州城内王氏糕饼店老板的女儿,因天生丽质娇艳如花,眉如远山目如秋水,鼻似琼瑶齿似瓠犀,人称“花见羞”。当花甲之年的刘鄩听说花见羞温婉可人、知情达理后,非常喜欢。为了娶到年方十七的花见羞,他亲自上门提亲,花见羞的父母答应了这门亲事。

刘鄩死后,花见羞为丈夫守节三年。后来唐明宗李嗣源镇守邠州时也看上了花见羞,同样的老夫少妇,同样的美女英雄桥段再次上演。花见羞上位成了王淑妃,写就了一段艳冠后宫的佳话;而刘鄩与前妻所生的两个儿子遂凝、遂雍也得到花见羞的关照,成为方面之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