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唐宋传奇 > 第七十八章 父子反目

唐宋传奇 第七十八章 父子反目

作者:洪刘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8 17:08:57 来源:笔趣阁

却说唐僖宗光启年间(885年―888年),朱温镇守宣武,他在扩大地盘时,为了照顾手下们的私生活,在军营里设立了“营妓”。所谓“营妓”,顾名思义,就是古代皇帝为了安慰神经紧张的前线战士,达到稳定军心、提高士气的目的,在外出征战的军队中设置的随军妓女。这些妓女大多是在战斗中俘虏来的敌方妇女,所以士兵们只当她们是发泄兽欲的工具,没有任何尊严、地位可言。而其中姿色上等、身段曼妙的营妓,有时会被当作奖赏或贡品,献给有功者或是上级领导。朱友珪他妈就是这么被拉到朱温床上去的。

当时,朱温刚刚到汴州上任宣武节度使,为争地盘率军打到了亳州地界。长时间行军的疲惫和战争带来的紧张感,让朱温憋了一身的火,便在随军营妓当中找到了颇有姿色的友珪妈,召其侍寝。

一个月后仗打完了,朱温的内火也泄得差不多了,他也动过把友珪妈带回汴州的心思,但他是个怕老婆的人,原配张夫人不太好惹,就准备把友珪妈扔在亳州拉倒。

这个女子是个心机婊,到手的长期饭票怎么能说扔就扔呢?朱温还没跟她提走的事儿,她就主动找到朱温,说她怀孕了,是朱家的骨肉。朱温又惊又喜,毕竟他当时只有俩个儿子,其中老二还是领养的,这亲儿子可不能就这么放手。于是朱温就在亳州置了一座小别墅,藏娇于此,又安排人小心伺候,让她安心待产,自己回到汴州静候佳音。

预产期过后,友珪妈派人到汴州送信,说自己生了个大胖小子,朱温一听欣喜不已,但自己事务繁忙,无法抽身前往,只给儿子取了个小名——遥喜【远方传来的喜讯。如果朱温知道将来会死于该子之手,应该叫遥悲才对】。

遥喜长大一些后,朱温将她们娘俩接到汴州身边。生米已经煮成熟饭,张夫人也不好说什么,也就默认了。

朱友珪应该活得很憋屈。朱友珪将所有的仇恨和屈辱默默地埋在心里,他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会以一个王者的姿态站在历史的舞台上。

朱温建国后,将原来宣武军的嫡系部队改编为左右羽林、左右龙虎、左右神武、左右天威、左右天武和左右英武等六军十二支部队,作为禁军,负责保卫皇城和自己的安全。后来又把禁军中政治可靠、军事过硬的部队单独挑出来,编为自己的亲卫军。亲卫军战斗力强,装备精良,负责保卫的同时也经常随朱温外出征战,实战经验丰富,可以说是梁帝国战斗力最强的部队。亲卫军又细分为控鹤军、厅子都、龙骧军等几支部队,在这些部队中,又以控鹤军兵力最多,战斗力最强。

朱友珪被封为郢王后,朱温又命其担任控鹤军的总指挥,这一任命可以说是朱温将自己的身家性命交给了朱友珪。

朱友珪接受任命后大为感动,没想到一向对自己非打即骂的老爹居然如此信任自己,再进一步想,老爹这样做是不是真的要让自己当太子呢?实际上,朱温那时才55岁,身体倍棒,吃嘛嘛香,在立储问题上没太多想,总认为自己还没老,过两年一统天下再立太子不迟。

再后来朱温为开疆拓土四处征战,但几次都败在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手上;尤其是在刘知俊叛变后,朱温先后经历了升平之战和柏乡之战的失败,又在北上复仇的途中被晋军耍得团团转,导致旧疾复发,一病不起,只好回洛阳宫中养病。

张皇后死后,朱温的**本性彻底暴露出来。朱友珪对此心知肚明,可老爹在自己心中一直是瘟神一样的存在,自己不敢怒也不敢言,何况要当太子还得老爹点头。

当时朱友珪之妻张氏在朱温身边服侍,得知朱温想传位给朱友文,就将此事告诉朱友珪,说:“皇帝把传国玉玺给了王氏,叫她到东京召朱友文,你要大祸临头了。”左右的人劝道:“事急出计谋,为何不早点想办法?”

朱友珪自身权柄微薄,当日便邀请交情深厚的王彦章与张归厚到府上商议,刚把房门关好,朱友珪便跪倒在地哭道:“二位将军救我性命!”王彦章和张归厚赶忙扶起朱友珪问道:“殿下何必如此,莫非有不测之祸?”

朱友珪流着眼泪痛诉道:“父王要立博王为太子,欲将友珪贬往他乡。倘若如此,朝中定然大乱。”

张归厚道:“博王乃圣上养子并非亲生血脉,岂能继承皇位?”

朱友珪道:“友珪乃众皇子之兄,如今父皇奸淫我妻,又要废长立幼,朱友珪恐怕命不保矣。”

王彦章怒道:“昏君!淫宿儿媳已乱人伦,如今又要废长立幼,我等岂能坐视不理?”

朱友珪道:“我欲效仿唐太宗李世民,先正皇室,再正朝纲。”

王彦章道:“殿下所言有理,我等应当明天下之大义,拥立明君,匡扶社稷。”

张归厚道:“葛从周在朝中威信极高,殿下若能邀葛将军共讨昏君,何愁朝中百官不服。”

朱友珪道:“既然如此,请二位将军速速备兵,我亲往葛将军府上。”

王彦章道:“如此甚好,那臣等暂且告退!”王彦章与张归厚辞别朱友珪各自回府。

朱友珪赶往葛从周府上,葛从周正在府上赋闲,忽有家丁来报:“启禀老爷,郢王殿下求见。”

“郢王求见?”葛从周自语道:“万岁重症难愈,郢王此来恐有立嗣之事相求。”葛从周顿时大悟,急令家人铺床。葛从周扯掉罩袍对家丁说道:“我诈装中风,尔等切勿说破。”葛从周卧于病榻,装作奄奄一息。家丁引朱友珪来至内室,朱友珪一看葛从周躺在床上耳目呆滞,便问左右侍者:“葛将军怎会病成这样?”

丫鬟答道:“前日老爷突发中风,卧床不起。”

只听葛从周用孱弱的声音问道:“何……何人来此呀?”

朱友珪赶忙凑近床边说道:“朱友珪特来拜会将军。”

“谁?”葛从周问道。

“朱—友—珪”朱友珪提高嗓门答道。

“听不见了。”葛从周看也不看朱友珪,朱友珪只得对左右侍从说道:“老将军一世英武,老年却这般模样。待老将军清醒之时,就说郢王前来探望。”朱友珪无获而去。

当日傍晚,朱友珪又密邀王彦章、张归厚入府说道:“二位将军,今日我去探望葛从周,怎知老将军突患中风,已是卧病不起。”

王彦章道:“既是如此,我等可依计行事,请殿下带兵入宫拟诏称帝。”

朱友珪道:“有劳二位将军回府点兵,二更天时我率兵入宫,王将军封闭京畿要冲,张将军缉拿博王朱友文。”

当夜二更,朱友珪率一千亲兵冲入建昌宫,几个值夜的太监不等逃窜便被拿下,朱友珪问道:“本王奉密诏保驾,万岁何在?”

一个小太监答道:“今夜驾幸椒兰殿。”

朱友珪当即命手下包围椒兰殿,殿内太监、宫女顿时惊呼,朱友珪喝令格杀勿论!众士卒一拥而上,斩杀宫女、太监二十余人。忽闻屏障之后有孱弱声音问道:“何人作声?”

朱友珪闻言绕到屏障后面。朱温见他提刀来此惊问道:“我儿深夜何故来此?”

朱友珪骂道:“老淫贼!你奸宿我妻却又传位友文,是何道理?”

朱温强打精神怒道:“孽畜!难道你要造反不成?”

朱友珪大骂:“无道昏君,禽兽之为!你能杀君孩儿就能杀父,今夜就送父皇去见玉皇!“朱友珪边骂边指示自己的马夫冯廷谔砍杀朱温。冯廷锷挺剑扑向床边,朱温慌忙下床绕着屋柱躲闪。冯廷锷连劈三剑,都被朱温躲过,剑锋砍入柱子中。朱温几次躲闪头昏眼花,支持不住倒在床上。冯廷锷一剑刺入朱温腹部,朱温挣扎了一会儿死去。

朱温被杀时六十一岁,他肯定没有料到,自己一生杀人无数,最后却被自己的儿子杀死;一生贪淫好色,最终却因女人结束了一生。令人叹惋的是,他没有遵从妻子张惠临终前的“戒杀远色”遗言,以致最后身败名裂。正是:

堪叹朱温太不仁,

翁婚儿妇灭人伦,

椒兰殿上频回首,

天道谁言报不均。

朱友珪杀死朱温,连夜草拟伪诏。早朝之时,百官见朱友珪已在金祥殿登基,不由惊讶万分。这时有太监宣读朱温遗诏:

“天命延祚,特旨诏曰:龙位受命于天,君主德归于民。朕艰难创业三十多年,为帝六年。朱友文阴谋异图将行大逆。昨夜派甲士入宫行刺,多亏朱友珪领兵剿贼保全朕体。然病体受到震惊,危在旦夕。特旨禅位于郢王,以济苍生之愿,成就三皇之志。钦此。”

众人质疑之时,张归厚手提朱友文夫妇人头上殿,对众人说道:“朱友文心生叛逆欲篡龙位,我奉先帝密诏诛杀反贼。”话音刚落,又有侍卫来报,大将军王彦章率五万精兵保驾京畿。左右大臣见生米已成熟饭,只得下拜朱友珪,高呼万岁。

朱友珪弑父篡位,朱全忠诸子十分气愤。朱全忠养子朱友谦传檄诸道问罪朱友珪,并以河中镇归降晋王。宰相敬翔称病不出。宿将杨师厚素为朱全忠猜忌,这时也乘机占据魏博。朱友珪不敢得罪,只好承认既成事实,任命其为节度使。杨师厚从此更加骄横,对于朱氏诸子视若草芥。

不久李存勖入侵魏州北界,杨师厚立刻带兵迎敌,在唐店一带击败晋军,顺便带回五千多颗首级和一些都将级的俘虏,以雄辩的事实告诉李亚子:你杨大爷还是杨大爷,别以为梁朝出了内乱,你就觉得有机可趁,只要有老子在,你最好消停一点儿。

不仅李存勖怕杨师厚,朱友珪这位新皇上也怕。杨师厚手握河朔重兵,而且还是最不服从中央的魏博精兵,万一有点什么小九九的话,后果不堪设想。越想越害怕的朱友珪就给杨师厚传旨说:“北方有军机,欲与卿面议。”

朱友珪本来想召回杨师厚来个关门打狗,后来又觉得这个办法太明显了,杨师厚可能不敢来吧?

谁知道杨师厚接到诏令后没有丝毫犹豫,起身便走,身边亲信劝他不要以身犯险,杨师厚满不在乎地说:“朱友珪这小子是我看着长大的,他想放什么屁老子不用闻就知道,他敢拿我怎么样?再说我对大梁忠心耿耿,他有理由对付我吗?就算他敢做点儿什么,也得掂量掂量自己有没有这个本事!”说完带着自己麾下一万精兵,大张旗鼓地南下洛阳。

朱友珪听说杨师厚带兵前来吓得不轻,茶不思饭不想,整天紧张兮兮的,生怕杨师厚来为朱温报仇。

两日后杨师厚一行抵达洛阳城门口,他下令军队原地待命,自己仅率领十几个侍卫进宫朝见。杨师厚一见朱友珪就问:“皇上叫我来有什么军机商量啊?”

这一问可把朱友珪给吓着了,他哪有什么军机啊,就是个借口而已,一时间无话可说。虽然此时朱友珪心痒难搔,可就是这临门一脚他不敢踹下去,他瞅瞅杨师厚这阵势,只好亲自下座迎接,然后以一个晚辈的身份对杨师厚又是恭维又是夸奖,说什么杨叔叔是我朝栋梁、北方支柱,是友珪学习的榜样、治国的依仗云云,叫他来只是想他老人家,直把杨师厚的心里说得暖呼呼的。朱友珪说完还重赏银钱百万,极力讨好这位动不得的老家伙。

在留杨师厚寒暄六天之后,朱友珪并没有看出他有什么图谋不轨之心,便客客气气地命他回魏州去了。

有了杨师厚的背后支持,朱友珪彻底放下心来。他不是一个开疆拓土的能君,只求能保住大梁这一大块地盘,够自己过好下半辈子就成。所以在大权在握之后,朱友珪犯了和他爹一样的毛病,开始大肆淫乐,挥霍无度,朝政成了顺手做做的事情。宫内外对这个极端不负责任的新主子怨气颇大,人心渐渐离散。

却说在朱温所用的将才之中,徐怀玉绝对是一块名如其人的无瑕美玉,也素为朱温亲重。

徐怀玉,本名叫徐琮,怀玉是朱温的赐名。和很多草根逆袭的将领一样,徐琮也好似石头中蹦出来的一样,完全不知出生年月,也不知父系家人,只知道他是毫州焦夷人。当时朱老三在黄巢义军中混得风生水起,同为淮上子弟的徐琮就到朱温营中投军。公元883年,他又跟着朱温到了汴州,成为宣武军中的一名战士。

公元886年,占据郑州的秦宗权胃口大开,派兵向朱温的势力范围进击。当时秦军驻守在金堤驿。徐琮受命率轻骑前往金堤驿巡逻,结果与出寨打食的秦军不期而遇。徐琮也不搭话,立刻抢先发起攻击。部下也是一往无前,结果徐琮的巡逻队给不可一世的秦军送上了一个令人难忘的见面礼,此战让朱温见识了徐琮的厉害,立即将其任命为亲从副将,不久又改任左长剑都虞侯。

公元888年,朱温反客为主,向蔡州发动攻击。这下秦军可不干了,大将萧颢趁朱温立足未稳之际前来劫营,一下子就捅到了朱温的痛处。关键时刻,徐琮和张归霸率领部下从东南两门分别出击,然后并力杀向汹汹而来的秦军。暗夜之中,萧颢也不知来了多少敌人,只得转身防范。就在萧颢找不到北的时候,朱温率领整顿好的主力从正面兜头杀来,萧颢莫名其妙地挂了,其余秦军也逃得没了踪影。

不久,徐琮又跟着朱温破秦军于板桥,尽收其八寨,彻底打垮了这个吃人魔王。这一年,河阳节度使张全义遭遇了李存孝和李罕之的联合攻击,形势危急。正在魏博的朱温接到张全义的鸡毛信后,立即派出自己的得力战将丁会、徐琮.葛从周、牛存节、张存敬等一起赴援。一起对抗李存孝那个杀神.由于几大梁将配合到位,再加上张存敬、徐琮等英勇无畏,梁军竟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胜利,成功杀退疏于防范且久战疲惫的李存孝。

朱温看到李存孝被杀退,心里十分高兴。看到满身征尘的徐琮,一高兴就为他赐名徐怀玉,并表奏其为检校刑部尚书。朱温到底是塾师的儿子,又当了多年高官,学问也是渐涨,给手下起的名字竟然一个比一个好听。从此徐琮成为历史,徐怀玉靓丽登场,继续书写他的英雄传奇。

公元900年,刚刚由滑州右都押牙兼右步军指挥使,转任沂州刺史的徐怀玉,就遭遇了治青州的平卢节度使王师范的进攻。徐怀玉立刻披挂上阵,带着部下毅然向平卢军发起反击,一番苦战后最终将其击退。

王师范的背盟惹恼了朱老三,他派自己的侄子朱友宁率军讨伐。王师范打不过这个朱二代,只得向淮南求救。杨行密本着敌人的敌人是朋友的原则,派大将王茂章出击朱友宁,将其斩于阵中。失去侄子的朱老三彻底怒了,亲统大军来战。王师范束手请降,后来被朱温族灭。

公元904年,徐怀玉改任齐州防御使,加检校司空。这一年李茂贞怂了,被迫交出握在手里的唐昭宗。朱温在翦除唐昭宗身边的一切拥戴势力后,迫使唐昭宗迁都洛阳。徐怀玉跟着大军一起前往陕西迎接昭宗。听到昭宗在华州(今陕西渭南)对着父老哭诉“朕不复为汝主矣“,这位铁石心肠的将军也不禁心中落寞不已。可是他效忠朱温多年,早已打上了朱温的烙印,对此只能唏嘘。

公元906年,朱温又任命徐怀玉为左羽林统军,不久又转右龙虎统军,亲率手下劲旅开赴泽州。

徐怀玉据守泽州不久,晋军向泽州发起了猛攻。两军反复拉锯,互有胜负。晋军见正面攻击不成,就拿出了土拨鼠的本事,企图通过地道穴攻。徐怀玉发现河东军的意图后,逆向掘穴,并成功切入晋军所掘地道,将正在高高兴兴掘穴的晋军斩杀一空。

公元907年,朱温终于登上了梦寐以求的皇位。他大封功臣,加封徐怀玉为曹州刺史,加检校司徒。可是徐怀玉在曹州还没安生一年,就被朱温一纸调令调回晋州,又一次回到与河东对峙的前线。年初朱温还在为李克用的死心头窃喜,哪知道继任的李存勖,本事一点儿不比老爹小,不仅很快平定了内部隐患,还就势大破潞州,当年秋天又派军进攻晋州。关键时刻徐怀玉豁出去了,亲自挑选五十名最能打的亲从,呐喊着杀向晋军。城头上的其他梁军见主将玩命,也发一声喊拼死向前,最终梁军将杀上城头的晋军赶下城去。晋军丢下一地死尸含恨退去。

公元909年,徐怀玉升任鄜坊节度使、特进检校太保,成为一方镇帅。

公元913年正月,越老越荒淫的朱温死在自己的儿子手里.朱友珪出身不好,人缘更不好,后梁的地方实力派大多对他不买账。朱温的干儿子、冀王朱友谦就是一个大刺头。他据守河中拒不承认朱友珪这个新皇帝。不仅如此,朱友谦还派兵偷袭鄜州,将正在州中的徐怀玉抓个正着。就在徐怀玉不知所措之际,朱友珪受不了了,心说:“老爹的那些亲儿子还没反,你一个干儿子着什么急啊?既然你非要冒出头来找事,那就别怪我这个弟弟了。“于是派大将康怀英讨伐河中。朱友谦一面全力应付康怀英的大军,一面请人将徐怀玉押来,然后开始忽悠他,劝徐怀玉跟自己一起造反。哪知徐怀玉根本不吃这一套:“你当我傻,我不知道谁是亲的,谁是干的?你凭什么占据河中谋反,还偷袭老子,老子忠于先皇,郢王是先皇亲子,老子凭啥反他?“话不投机半句多,朱友谦知道徐怀玉不会为己所用。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将他杀死在河中。

朱友珪糊糊涂涂地过了半年,已是乾化三年元旦,友珪朝享太庙,返受群臣朝贺。越日祀圜丘,大赦天下,改元凤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