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唐宋传奇 > 第八十章 良将殉国

唐宋传奇 第八十章 良将殉国

作者:洪刘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8 17:08:57 来源:笔趣阁

却说贺瑰小时洒脱不羁,有英雄气概,遇上乱世而从军。朱瑄任郓州马步军都指挥使时,提拔贺瑰为小将。

朱温在兖州进攻朱瑾时,朱宣派贺瑰和何怀宝、柳存等人率兵一万人救援,贺瑰赶赴待宾馆,打算断绝梁军的军饷供应线。梁太祖征战到中都,遇到投降的士兵,说贺瑰等人的军队奔赴待宾馆了!朱温挑选精兵夜晚飞驰百里,希望先赶到待宾馆迎战贺瑰,但天太黑,士兵迷路,早晨到达巨野东面时,和贺瑰的军队相遇,发起攻击,贺瑰逃走,梁兵紧追不放。贺瑰看到无路可逃,登上山坡大叫道:“我是贺瑰,不要杀我!”梁太祖驱马将贺瑰抓来,同时捉到何怀宝等数十人,降服他们的士兵三千多人。是日大风扬沙蔽天,朱温曰:“天怒我杀人少邪?”即尽杀降卒三千人,然后捆着贺瑰和何怀宝等人到兖州城下招降朱瑾,朱瑾不让他们进城,朱温于是斩杀何怀宝等十多人,只留下贺瑰。贺瑰感激梁太祖不杀之恩,发誓用生命为梁太祖效力。

贺瑰加入朱温的创业团队后也是蛮拼的,这既是他追求人生目标的必要表现,也是为了报答朱温对他的活命之恩。乱世里人心有时很复杂,有时也很单纯,一饭之情、滴水之恩,对于很多人来说,就可以支撑起为之效命的执念。

在追随朱温的日子,贺瑰参与了平定王师范的战斗,还和杨师厚一起南下荆襄,饮马长江。为了朱温也为了自己,不断地刷卡打分。他身上的帽子越来越多,既有偏文的泽州刺史,也有偏武的昭义军节度留后,还封了开国侯,至于加官,更是多了,诸如检校司徒、太保、太傅一大堆,估计他自己都数不过来。

朱温死后,他由右龙虎统军转任左龙虎统军,他并没有因为皇帝换人被冷落。龙虎军是皇家禁卫军,关系到皇帝安危,其主将必是皇帝信任的人,能够长期担任龙虎军统军,足见贺瑰的忠诚与能力。朱友贞上台后,重用宵小冷落宿将,贺瑰能保有龙虎军统军的军权,殊为不易。

杨师厚病故后,贺瑰接任,并且带副将谢彦章率兵五万驻扎濮州北行台村。

谢彦章,许州人氏,幼孤,跟随葛从周征战。葛从周见他年幼而聪明伶俐,认为义子,传授兵法。葛从周把大量钱币放入一个大盘中摆成行阵偏伍的形状,给谢彦章演示军队出没进退的诀窍,谢彦章尽得其妙。成年后,梁太祖任他为骑兵将领。当时梁军冠天下,贺瑰善将步兵,谢彦章善用骑兵,一时称为“双绝”。而谢彦章好诗书,礼儒生,常穿儒服领军,俨然有儒将之气。

遵照梁末帝的设想,先抵挡住李存勖的南下攻击,如战局顺利则进行反击,然后徐徐北上收拾已然丢失的河朔三镇;就算抵挡不住,能够挡住李存勖的脚步,不让其染指山东平原,维持住现在中原广大地区的局面,那么一切都有恢复的可能。

贺瑰和谢彦章的二人组合,谋略上取长补短,能力上相得益彰,梁末帝内心窃喜,当然他更看重的是身兼两家之长的悍将贺瑰。为了能够获得全胜,更是为了稳妥,梁末帝又将猛将王彦章和其治下的骑兵调遣过来,加入到贺瑰、谢彦章的完美组合。

反观李存勖手下,除了周德威和李存审有些看头,其他人皆是土鸡瓦狗。

梁晋两军列阵北行台,谢彦章排兵列阵颇有章法。晋王李存勖问道:“孤闻朱友贞令贺瑰为帅,不想他却能摆得如此阵势。”

大都督周德威道:“千岁,贺瑰虽善谋略,却非带兵战将,一定是两京太傅在这里,人传谢彦章最善阵法。”

“哦!”李存勖问道:“孤知道有个铁枪王彦章,这谢彦章又是何许人也?”

周德威道:“谢彦章乃葛从周义子,得兵法传授,今为北面行营排阵使。”

李存勖道:“什么排阵使?传令进兵!”只闻战鼓擂响,晋军步兵在前,杀奔敌阵。

贺瑰问谢彦章道:“将军何以御敌?”

谢彦章道:“我有部将审澄、温裕,点一千骑兵便可得胜。”贺瑰应允,谢彦章命审澄、温裕出战。审澄、温裕率骑兵奔袭杀来,把晋军步兵冲得溃散而败。

李存勖问:“何人可战?”史建瑭道:“末将愿率鸦兵出战。”史建瑭催马率所部沙陀骑兵出阵,审澄、温裕二将率兵相迎。一鼓冲杀,审澄、温裕二将甚是吃力。谢彦章亲率一支兵马喊杀而出,将史建瑭与沙陀骑兵困于阵中,士气反压晋军。此时,贺瑰却命令鸣金收兵。

谢彦章回到大营,问贺瑰道:“今日两军交战,沙陀兵危在旦夕,都督因何收兵退却。”

贺瑰道:“彼强我弱,如此缠斗损兵过多,故而鸣金收兵。”贺瑰又道:“吾观濮阳之东有一胡柳坡,这里山丘隆起,中间平坦安全,很适合作营地,本帅欲在胡柳坡盘扎营寨,坚壁据守。”

谢彦章骂道:晋军远来粮食不济,速战速决才能破敌,盘营扎寨又有何用?”说罢甩袖而去。

次日天明,探马来报贺瑰:“启禀都督,李存勖昨夜拔营,天明之时扎营胡柳坡。”

贺瑰道:“我昨日对谢彦章说胡柳坡乃要地,今日李存勖便扎营胡柳坡,定是谢彦章暗通晋王。”即令众将中军议事。

众人到齐,贺瑰道:“来人,将反贼谢彦章拿下!”左右侍卫一把按住谢彦章用绳绑住,众将大惊。谢彦章问道:“大都督何故绑我?”

贺瑰道:“汝暗通李存勖泄露军机,岂不该绑?”

“何以为证?”谢彦章问道。

贺瑰道:“昨日我说胡柳坡冈阜隆起其中坦然,乃营栅之地,晋军一夜之间便移营胡柳坡,不是你泄露军机,哪有如此巧合?快将此细作推出去斩首!”

谢彦章部将审澄、温裕赶忙劝道:“可能就是巧合,大都督刀下留人。”

贺瑰道:“将审澄、温裕一并拿下!左膀右臂亦应诛之,谁敢再劝与之同罪。”左右众人不敢再言。少顷,谢彦章、审澄、温裕三人人头献上。贺瑰道:“将三人首级悬于辕门之外,若有通敌者,本督绝不轻饶。”贺瑰拂袖而走。

牛存节跟出营帐追问贺瑰道:“大都督为何大战在即斩杀大将,恐怕不利军心。”

贺瑰叹道:“我也知道谢彦章不会通敌,此乃引蛇出洞之计。胡柳坡乃通往开封要道,一旦占据此地,我等在此屯兵已是徒劳无益。晋兵畏惧谢彦章布阵,李存勖若知谢彦章被斩,必然会冒然出战,此乃我等出兵之机。牛将军可整备兵马伺机而出。”原来贺瑰用的乃是周瑜打黄盖之计,可他却把“黄盖”打死了。计虽好而心太毒!

接到贺瑰表章的朱友贞暗自庆幸,他也不复核,直接派人诛杀谢彦章、审澄、温裕的家人,同时表彰贺瑰。这也好理解,每况愈下的后梁再也经不起叛变的打击了,宁可错杀一千,不可使一人漏网!

谢彦章等人被斩,首级悬于辕门,晋军探马报之李存勖。正为进退两难犯愁的李存勖高兴得戏瘾都犯了,在帐中手舞足蹈地说:“梁寇自相鱼肉,注定命不久长!孤欲出兵开封一统中原。”

次日天明晋军南下,贺瑰与牛存节点齐兵马阻截晋兵。贺瑰对牛存节说:“探马报李存璋押粮先行,若能烧其粮草方可胜敌。”

牛存节问道:“如何烧粮。”

贺瑰道:“我率三千人马引晋王向西追击,将军趁机袭其辎重,由东面相应,必胜也。”二人议定此计分兵而行。

李存勖率兵前行,忽有士卒来报,贺瑰率兵由西面杀来。李存勖即率兵来战,贺瑰对左右将士喊道:“晋王来了快退!”

李存勖即令三军追击,斩贺瑰者重赏。

此时牛存节命令道:“破敌全在今日,尔等随我劫粮。”牛存节率兵直奔晋军前锋,李存璋一见梁兵便对左右说道:“梁兵劫粮,速报晋王!”

有副将答道:“晋王向西追击贺瑰。”

“中计矣!”李存璋仓促率兵交战,牛存节率骑兵冲杀辎重,一时间晋军人倒车翻,梁兵纵火烧车,李存璋败退而逃。

贺瑰率兵退至胡柳坡西面高坡之上拒守,居高临下以弓弩抵敌。李存勖的士卒急报:“启禀千岁,大事不好,粮草被烧!”

“啊!”李存勖惊道:“速速撤兵。”

“报!”又有探马来报:“启禀千岁,牛存节率两万人马由东南杀来!”周德威在一旁说道:“末将前去抵挡,千岁快快撤走。”周德威遂与儿子周光辅向东杀去。贺瑰命梁军人马冲下山坡劫住李存勖退路。李存勖与周德威被困中间,梁军两侧夹击。

晋军将士见军粮被烧军心涣散,周德威父子拼死交锋,一位梁卒挥刀砍断周德威马腿,周德威倒地未等起身,几十个士卒执戟来刺,周德威惨死戟下。周光辅去救周德威,牛存节一枪戳中周光辅的后心窝,周光辅口吐鲜血坠马而亡。后人有诗叹曰:

慨叹英雄志未成,

身陷敌阵化灰尘。

遗恨沙场三晋泣,

马革裹尸幽燕悲。

人过胡柳休叹古,

雁飞濮阳难北归。

风云若记父子兵,

晋帅常忆周德威。

却说李存勖被梁兵重重包围。夏鲁奇持枪携剑捍卫庄宗,一人杀了数百人,夏鲁奇因此成为古代有历史记载的四大百人斩之一,而且他是在保护人的状态下完成的。

牛存节生于公元853年,字赞正(贞),本名礼,青州博昌人,家世贫寒,少以雄勇自负。

黄巢起义如火如荼,各地藩镇借着镇压义军之际大肆招兵买马。牛礼为了改变命运,也跟着父亲投靠了老乡诸葛爽的河阳军。哪知道诸葛爽命短,牛礼还没来得及展示才华,诸葛大帅就死了,其子被部下推为新主,不过是个傀儡。牛礼对自己的几个哥们说:“天下纷乱不休,咱们必须投靠真英雄!”众人问谁是英雄?牛礼认为朱全忠虽然出身草莽为人粗鄙,但有枭雄之姿。于是带着十几个心腹前往汴梁投靠朱温。

此时朱温正是四面受敌的艰难时期,迫切需要为他东挡西杀、南征北战的勇士,一见牛礼来投非常高兴,大赞牛礼是个好同志,而且为其改名牛存节。

牛存节很快表现出过人的军事天赋,他跟着朱温先后参与了平定蔡州秦宗权、郓州朱瑄、徐州时溥的战争;特别是在与徐州时溥的战斗中,牛存节居功最多。

牛存节有次随从康怀英攻打潞州,担任行营排阵使。大军行至天井关时,听说晋军正在急攻泽州,牛存节对诸将说:“此次我们奉命出征,虽然没有接到救援泽州的任务,但泽州是山西与中原交界的要冲,绝不可失陷敌手,我们应该先救泽州!”诸将不愿多事。牛存节却打定主意救援泽州,他大声说:“国家有难而不挺身相救,岂是勇士所为?”说完策马先行,部下大为感动,纷纷跟上。泽州百姓以为梁军不救,正准备焚城降晋。可是见到牛存节的援军及时到达,泽州军民立马安定下来。牛存节入城后主动协助泽州军民同心防守。晋军企图挖掘地道攻城,牛存节发现后立即挑选勇士数十人从侧面掘地切入,与晋军战于地道之中。牛存节还用强弓射击晋军,中箭的晋军甚至被射穿身体,死相极惨,一时军心动摇。晋军眼看就要到手的泽州瞬间变成铜墙铁壁,士气大伤,不得已只能焚烧军营解围而去。朱温为此多次夸赞和奖励牛存节。

却说胡柳坡之战晋军先胜后败,还折损了大将周德威。不可一世的李存勖惊惧不已,准备收兵还朝。李嗣昭挺身而出厉声谏道:“梁军已胜,旦暮思归。吾若收军,彼休息后整而复出,何以当之?宜以精骑挠之,因其劳乏可以胜也。”一语点醒梦中人,本就不甘心失败的李存勖闻言大振:“若无兄长之言,几坏吾之大事!”遂下令整军再战。

这时梁军已经登上无石山,庄宗派李嗣昭从山北进攻,而自己则率领银枪效节军边冲边喊:“今日之战得山者胜!”银枪军争先恐后地登山。梁军慌忙下来到山的西侧布阵,晋军从上向下发动猛攻,梁军大败,死伤数万,晋军乘胜进驻德胜城。

却说张全义虽然人品低下,但治理地方却是把好手。不幸的是,张全义交了个猪一样贪婪的队友李罕之。李罕之仗着自己曾对张全义有恩,将张好不容易攒下的家底吃了个空空如也。张全义不干了,就起兵与李罕之PK,却打不过,只得向朱温求助,牛存节奉令前往河阳帮助张全义对付李罕之。李罕之是仅次于秦宗权的刮杀高手,在他的辣手摧残之下,河阳诸州早已是白茫茫一片真干净,吃的东西想也别想。牛存节眼见手下军士吃光了少得可怜的军粮,肚子一天天瘪下去,急得两眼直冒火。幸运的是牛存节在一处山村遇上了一些农户,他们虽然没有粮食,却有干桑椹。牛存节自掏腰包将多余桑椹买下来充作军粮。牛存节一举大破李罕之,逼得这位不可一世的李摩云只得玩命地向北逃窜。

朱友贞杀死朱友珪上台后,朱友珪的铁粉蒋殷在徐州树起反旗。朱友贞派牛存节和刘鄩合兵进剿。蒋殷听说牛、刘二将联袂而来,忙向杨吴政权求救。杨吴派出大将朱瑾率兵救援。

朱瑾是杨吴政权中少数几个精通骑战的将领,在与朱温决裂投靠杨行密后,死心塌地地为杨行密训练骑兵,成为杨吴大将。此次救徐,朱瑾不敢怠慢,忙率骑兵火速驰援。

可是朱瑾赶到徐州城下时,牛存节的大军已经严阵以待。朱瑾本来是来摘桃子的,一看桃子被人摘了,只好灰溜溜地撤军。

牛存节虽然看好素昧平生的朱温,却一直没有离开河阳前往汴梁相投,原因就是老父亲身体不好。牛存节要留下来照顾年老多病的父亲,哪怕父亲一再催他早投明主,他也不忍离去。直到父亲病故,他在服丧期满后才去了汴梁。这在太平岁月容易做到,可在乱世之中就显得难能可贵了。

公元915年,牛存节镇守郓州,在子成的西南角大兴土木建宅邸,因造泥墙挖土,发现一个蛇洞,里面有大小蛇无数,牛存节命令把蛇都杀死,然后拉到野外去,拉了十多车才拉完。当时有人说,这是蛇聚集的地方。同年牛存节背上长疽,朱友贞闻讯后下诏让他去汶阳治病。不过为时已晚,在回到汶阳的第二天,牛存节就憾然辞世了。弥留之际,牛存节告诫儿子牛知业、牛知让要“竭尽忠孝,做自己的好儿子”!其他一概不谈。

朱友贞听到牛存节的死讯,着实悲伤,命令辍朝三日,并派大臣用竹简记录牛存节的功绩、高规格地予以安葬,并追赠其为太师,谥“威”。

919年八月,贺瑰在濮州病逝。朱友贞派王瓒接替其职位。王瓒上位后,一反梁军以往的防守架势,亲率五万人,北渡黄河偷袭澶州和魏州,采取游击战术,一碰到晋军就跑,坚决不与其正面接触。一通捣乱之后,王瓒率军驻扎在德胜城上游的杨村,并沿河修筑工事,还从洛阳运来大量竹子,在黄河上建造浮桥,用于从滑州运粮,支援前线。

晋军也仿照其做法,建浮桥运粮,又在魏州征调数万农民工,拓建德胜北城,然后以此为前线基地,与王瓒死磕,双方在黄河沿岸干了百十仗,互有胜负,谁也拿不下谁。

此时,刘鄩在兖州包围张万进已有一年多。当年刘鄩被葛从周困于兖州时大概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反过来围城吧。兖州城内眼看就要断粮,张万进过得困苦不堪,一再向李存勖求助,而李存勖正忙于对付王瓒,无暇东顾。张万进急了,派亲信刘处让再去求李存勖,可李存勖就是不答应,刘处让也急了,居然在晋军军营前拿刀把自己耳朵割下来一只,顶着满是鲜血的半边脸向李存勖喊道:“大王您再不派人救我们,我们就完了!”李存勖被他的忠心感动,准备派兵救援。没曾想晋军这边还没动脚,前方就传来消息,兖州失陷,刘鄩屠城,张万进全族被诛。刘处让这只耳朵算是白割了。

此后,晋梁之间又爆发了几次大规模冲突:十一月,王瓒集中优势兵力向德胜北城进发,途中与晋军李嗣源部遭遇,败退;十二月初,李存勖亲自出马袭击梁军后勤部队,俘虏众多梁兵。梁军反过来在其回营的必经之路设下埋伏,大败之,李存勖单骑逃出;几日后,两军在黄河南岸对战,梁军凭借人数优势在战斗之初占了不少便宜,还生擒晋将石君立等人,但晋军马上展开反攻,王瓒抵挡不住,撇下部队,在河边抢下一条快船逃命去了。梁军没了统帅损失万余,但石君立等俘虏被顺利押回开封,囚于狱中。

朱友贞听说石君立能冲能打是条汉子,就想说降他纳为己用,所以让人在监狱找了个亮堂的单间给石君立住着,整日好吃好喝地供着,企图让他感受到大梁的感召自觉归顺。可石君立不吃这一套,该吃吃该喝喝,吃完喝完就睡大觉,丝毫没有投降的意思。朱友贞派人引诱他,许给他官爵金银等许多好处,劝其投降。石君立仍不予理睬,说人各有主、人各有志,不会将旧爱变新仇,更不会把故敌当新友,让朱友贞趁早死了这条心。

石君立虽然将话说死了,但朱友贞这次一反常态地礼贤下士,铁了心想降服他,将同时俘虏的其他晋将全部斩首,只留下石君立一个人关在监狱里。

而王瓒从前线逃回后,朱友贞怪罪其作战不利,抹了他北方剿总的头衔,另派天平节度使戴思远接任,驻守黄河南岸的杨村,负责阻截随时南下的晋军。时值年末,李存勖回家过年了,前线晋军受命防守黄河北岸,没有进攻态势,双方默契地偃旗息鼓,互不侵犯。

胡柳坡之战晋军损失惨重,周德威战死,幽州镇痛失良将。李存勖生怕契丹乘机入寇生事,忙命李嗣昭权知幽州军事。

922年,契丹数万精骑乘势南下,形势危急,李存勖不得不放弃进攻后梁,挥军北上抵抗外侮。双方战于望都,李存勖又犯了轻敌冒进的老毛病,结果被契丹军重重围住。

关键时刻李嗣昭豁出去了,率领自己精挑细选的三百骑,迎着箭雨飞蝗冲入敌阵,愣是将李存勖救了出来。

这时契丹元帅阿古只搭弓上箭,“嗖”的一声,一支雕翎正中李嗣昭脑门。

此时李嗣昭箭袋中的箭早用光了,便从脑门上拔下敌箭回射阿古只;阿古只头一偏,仅射杀一名亲军。众人护着李嗣昭返回军营,彼时伤口流血不止,李存勖等人来至病榻近前,李嗣昭已是口不能言。见众人前来看望,李嗣昭死死盯住箭囊,一抹眼泪从眼角潸然而下,李存勖一把抓住李嗣昭的左手泣道:“先王遗恨,我等没齿难忘,诛燕王、逐契丹,灭朱梁……”此时李存勖只觉得李嗣昭手心冰凉,急令医官把脉,医官道:“二太保无脉也!”闻听此讯,众将官痛哭难抑。

却说阿古只一箭射中李嗣昭脑门,李嗣昭回射后坠马不起。身后士卒只顾去救李嗣昭,阿保机与阿古只侥幸逃脱。契丹大将萧敌鲁身陷重围,无奈只得死拼史建瑭。史建瑭一枪将萧敌鲁挑落下马,未等萧敌鲁爬起,史建瑭战马一蹄踩中他的后心窝,萧敌鲁吐血而死。

契丹大败,李存勖还军晋阳,再将李克用遗箭祭上,并将李嗣昭灵位摆放祭台之上。李存勖对李克用灵位说道:“父王临终遗命三箭,孩儿刻骨铭记,今契丹大败,逐回塞北,二恨已报。未想二兄阵亡,令儿痛心疾首。”李存勖折断第二支雕翎箭对众人说道:“先王三恨,仅剩朱梁未平。孤已修书一封给歧王李茂贞,约其明年八月会兵黄河。”

李存勖即位后,追赠李嗣昭为太师、陇西郡王。李嗣源上台后,又下诏将李嗣昭配飨庄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