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唐宋传奇 > 第五十二章 钱镠投军

唐宋传奇 第五十二章 钱镠投军

作者:洪刘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8 17:08:57 来源:笔趣阁

诗曰:

贵逼身来不自由,

几年辛苦踏山丘。

满堂花醉三千客,

一剑霜寒十四州。

莱子衣裳宫锦窄,

谢公篇咏绮霞羞。

他年名上凌云阁,

岂羡当时万户侯?

五代以降,杭州的地位在中国水涨船高。在那些让杭州成为人间天堂的名人之中,总少不了钱镠的身影。这个出身贫寒的私盐贩子,在唐末借势起兵,保境安民,善事中国,苦心经营两浙之地,使杭州成为富甲天下的“东南形胜第一州“。

他不仅造福乱世遗民,而且福泽后世子孙。钱氏家风熏染之下,无数科学巨匠、文坛大师系出名门。他就是吴越国的创建者钱镠。

钱镠,字具美(一作巨美),杭州临安人,生于852年,卒于932年,在那个战祸绵延、人命危贱的时代,一位寿活81岁的乱世英雄,不免羡煞旁人。

对于贵人降世,经典的桥段是附会上一些神奇的现象。可是别人的天赋异禀会让我们觉得奇货可居,钱镠的异象却差点要了他的卿卿小命。

据说其母怀孕之时,家中时常火发;及至救之,又复不见。举家怪异。忽一日,黄昏时候,钱公自外而来,遥见一条大蜥蜴,在自家屋上蜿蜒而下。头垂及地,约长丈余,两目熠熠有光。钱公大惊!正欲声张,忽然不见。只见前后火光亘天,钱公以为失火,急呼邻里求救。众人听说钱家火起,都赶忙收拾挠钩、水桶来救,可到来后哪里有什么火?但闻房中呱呱之声,钱妈妈已产下一个孩儿。

钱公因自己错呼救火,又见了这条大蜥蜴,以为怪事;想所产孩儿必是妖物,留之无益,不如溺死以绝后患。也是这小孩儿命不该绝。东邻有个王婆,平生念佛好善,与钱妈妈往来最厚;这一晚因钱公呼唤救火,也跑来看。听说钱妈妈生产,进房帮助;见养下孩儿欢天喜地,抱去盆中洗浴。钱公劈手夺过孩儿,按在浴盆里面,要将其溺死。王婆倒身护住,定不容他下手。且连声说:“罪过,罪过!这孩子一难一度投得个男身,作何罪业要将他溺死?自古道:虎毒不食子,你老人家是何缘故?”钱妈妈也在床褥上嚷将起来。钱公道:“这孩子临产时,家中有许多怪异,只恐不是好物,留之为害。”王婆道:“一点点血块,那里便定得好歹。况且贵人生产多有奇异之兆,反为祥瑞也未可知。你老人家若不肯留这孩子时,待老身领去,过继与没孩儿的人家养育,也是一条性命。与你老人家也免了些罪业。”钱公被王婆苦劝不过,只得留了。取个小名,就做婆留。有诗为证:

五月佳儿说孟尝,

又因光怪误钱王。

试看斗文并后稷,

君相从来岂夭亡!

钱婆留长成五六岁,头角渐异,相貌雄伟,膂力非常。与里中众小儿游戏厮打,随你十多岁的孩儿,也弄他不过,只好让他为尊。这临安里中有座山,名石镜山。山有圆石,其光如镜,照见人形。钱婆留每日同众小儿在山边游戏,石镜中照见钱婆留头带冕旒,身穿蟒衣玉带,众小儿都吃一惊,齐说神道出现。偏婆留全不骇惧,对小儿说道:“这镜中神道就是我!你们见我都该下拜。”众小儿罗拜于前,婆留安然受之,以此为常。一日回去向父亲钱公说知其事。钱公不信,同他到石镜边照验,果然如此。钱公吃了一惊,对镜暗暗祷告道:“我儿婆留果有富贵之日,昌大钱宗,愿神灵隐蔽镜中之形,莫被人见,恐惹大祸。”祷告方毕,教婆留再照时,只见小孩儿的模样,并无王者衣冠。钱公故意骂道:“孩子家眼花说谎,下次不可如此!”

次日,婆留再到石镜边游戏,众小儿不见了神道,不肯下拜了。婆留心生一计。那石镜旁边有一株大树,其大百围,枝叶扶疏,可荫数亩。树下有大石一块,有七八尺之高。婆留道:“这大树权做个宝殿,这大石权做个龙案。哪个先爬上龙案坐下的,便是登宝殿了,众人都要拜贺他。”众小儿齐声道:“好!”

一齐来爬时,那石高又高,峭又峭,滑又滑,怎么爬得上去?婆留身材矫捷,又且有智。他想着:“大树在石头上,爬上去好借脚力。”于是跳上树根,一步步攀缘而上。约莫离石丈许,看得这块大石亲切,放手望下一跳,端端正正坐于石上。众小儿发一声喊,都拜倒在地。婆留道:“今日你们服也不服?”众小儿都应道:“服了。”婆留道:“既然服我,便要听我号令。”

当下折些树枝假做旗幡;双双成对,摆个队伍,不许混乱。自此为始,每早排衙行礼;或剪纸为青红旗,分作两军交战,婆留坐石上指挥。一进一退,都有法度;如违了他便打。众小儿打他不过,只得依他,无不惧怕。

婆留长到十七八岁时,顶冠束发,长成一表人材;生得身长力大,膀阔腰圆,十八般武艺,不学自会。虽曾进学堂读书,粗晓文义便抛开了,不肯专心;又不肯做农商经纪。在里中不干好事,专一偷鸡摸狗,吃酒赌钱。家中也有些小家私,都被他赌博,消费得七八了。爹娘若说他不是,他就蹩着气,三两日出去不归。因此管辖他不下,只得由他。此时里中都唤他做钱大郎,不敢叫他小名了。

却说钱塘县有个开赌场的,人称戚老汉,家中养下几个娼妓,专门招引赌客。这日婆留来到戚老汉家中问道:“有甚好赌客在家?”戚老汉道:“不瞒大郎说,本县录事老爷有两位郎君,好的是赌博,也肯使花酒钱。有多嘴的引他们到我家坐地,要寻人赌。他们都是现钱,分文不欠的。”婆留口中不语,心下思量道:“两日正没生意,且去淘摸几贯钱钞使用。”便向戚老汉道:“便对一局,打甚紧?只怕采头短少,须吃他笑话。等会儿去赌时,我只说钱在你处,你与我招呼一声,得采时平分便了;若还输去,我自赔你。”戚老汉素知婆留平日赌性最直,便应道:“使得。”

当下戚老汉同婆留进门,与二钟相见。这二钟一个叫做钟明,一个叫做钟亮,他父亲叫钟起,现为本县录事。戚老汉开口道:“此间钱大郎年纪虽少,最好拳棒,兼善博戏。听说二位公子在小人家里,特来进见。”原来二钟也喜拳棒,正好投机;又见婆留一表人材,不胜欢喜。当下叙礼毕,闲讲了几路拳法。钟明就讨双陆盘摆下,身边取出十两重一锭大银,放在桌上说道:“今日与钱兄初次相识,只赌这锭银子。”婆留假意向袖中一摸,说道:“在下本来出来拜一个朋友,不曾带得什么采来。”回头看着戚老汉道:

“上次还有几十两放在你处,你替我答应则个。”戚老汉一时应承了,只得也取出十两银子,做一堆儿放着。便道:“小人今日不方便,先还你十两银子,做两局赌么?”

一连两局都输。钟明收起银子便道:“得罪,得罪。”教小厮另取一两银子送与老汉,作为头钱。老汉虽然还有银子在家,只怕钱大郎又输去了,只得认着晦气收了一两银子,摆出酒肴留款。婆留哪里有心饮酒,便道:“公子宽坐,容在下回去取银再赌。何如?”钟明道:“最好。”钟亮道:“钱兄有兴,明日早些来。今日知己相逢,且共饮酒。”婆留只得坐了。

饮罢出得门来,自言自语道:“今日手里无钱赌得不爽利。还去借几贯钞,明日来翻本。”

第二天一早,婆留又来到戚老汉家。老汉兀自在床上躺着,被婆留叫唤起来,双手将两眼揩抹,问道:“大郎何事来得恁早?”婆留道:“钟家兄弟如何还不来?我寻他翻本则个。”又说道:“昨日未曾借到钱,恐怕又要烦你应采,以后一并还你。”戚老汉心里暗暗叫苦,假装去买早点,逃到儿子家去了。

却说钟明、钟亮在衙中早饭过了,袖了几锭银子,再到戚老汉家来。只听得打齁之声,如霹雳一般的响。二钟吃一惊!寻到小阁中,猛见个丈余长一条大蜥蜴据于床上,头生两角,五色云雾罩定。钟明、钟亮一齐叫道:“作怪!”只这声“作怪”便把云雾冲散,不见了蜥蜴。定睛看时,乃是钱大郎直挺挺地睡着。弟兄两个心下想道:“常听说异人多有变相,明明是个蜥蜴,如何却是钱大郎?此人后来必然有些好处。我们趁此先与他结交,有何不美?”两下商量定,等待婆留醒来。二人不言其故,只说:“我弟兄相慕信义,情愿结桃园之义,不知大郎允否?”婆留也爱二人爽快,当下就在小阁内八拜定交。因婆留年最小,做了三弟。戚老汉不在,这日也不赌钱,钟明把昨日赢的十两银子送还婆留,婆留那里肯收。他说:“愿赌服输,戚老汉的十两银子,日后再还。”【不是讲你放在那里的吗?】。钟明只得收去了。

自此三个人时常相聚,时人称之为“钱塘三虎”。钟起听到后好生不乐,将两个儿子禁约在衙中。钱婆留与二钟渐渐疏了,少不得与人贩盐为生。

唐朝后期实行严厉的食盐专卖政策,对走私食盐打击颇严,但是由于有厚利可图,因此私盐贩卖活动非常猖獗。为了对付官军的打击与查禁,私盐贩子往往也组织武装团伙进行对抗。据说钱镠贩盐时,每担盐重二百馀斤,可他却行走如飞。

却说江西洪州有个术士。此人善识天文,精通相术。有诗为证:

白虹贯日,

便知易水奸谋;

宝气腾空,

预辨丰城神物。

决班超封侯之贵,

刻邓通饿死之期。

殃祥有准半神仙,

占候无差高术士。

这术士唤做廖生,预知唐季将乱,隐于松门山中。忽一日夜坐,望见斗、牛之墟,隐隐有龙文五采,知是王气。算来该是钱塘分野,特地收拾行囊来游钱塘。乃装做相士,隐于临安市上。每日求相者甚多,都是等闲之辈,并无异人。忽然想起:“录事钟起是我故友,何不去见他?”即忙到录事衙中通名。钟起听说故人廖生到此,倒屣而迎。相见礼毕,各叙寒温。钟起叩其来意,廖生屏去从人,私向钟起耳边说道:“不肖夜来望气,知有异人在于贵县。求之市中数日,杳不可得。看足下尊相,虽然贵显,未足当此也。”钟起乃召明、亮二子求他一看。廖生道:“骨法皆贵,然不过人臣之位。所谓异人,上应着斗、牛间王气,惟天子足以当之,最下亦得五霸、诸侯,方应其兆耳。”钟起乃留廖生在衙中过宿。

次日,钟起只说县中有疑难事,欲共商议。备下酒席在吴山寺中,悉召本县有名目的豪杰来会,令廖生背地里一个个看过。其中贵贱不一,皆不足以当大贵之兆。当日席散,钟起再邀廖生到衙。

却说钱婆留在家,听说钟起在吴山寺宴会,悄悄地到他衙中,要寻二钟兄弟玩耍。钟明、钟亮见是婆留相访,乘着父亲不在,慌忙出来相迎。忽听得马铃声响,钟起回来了。婆留望见钟起,唬得心头乱跳,低着头望外便跑。钟起喝教拿下。廖生急忙向钟起说道:“奇哉,怪哉!所言异人乃应在此人身上,不可慢之。”钟起素信廖生之术,便改口道:“好好过来相见。”

婆留只得转来。钟起见是婆留,不由大笑一声,扯着廖生背地说道:“先生错矣!此乃里中无赖子,贩盐为生,目下幸逃法网,安望富贵乎?”廖生道:“我已决定不差。足下父子之贵,皆因此人而得。”乃向婆留说道:“你骨法非常,必当大贵,光前耀后!愿好生自爱。”又向钟起说道:“我所以访求异人者,非贪图日后挈带富贵,正欲验我法术耳。从此十年,吾言必验。今日相别,后会未可知也。”说罢飘然而去。钟起才信婆留是个异人,钟明、钟亮又将戚老汉家所见蜥蜴一事对父亲说了一遍,钟起愈加骇然。当晚,钟起便教儿子留款婆留。劝他:“勤学枪棒,不可出外为非,致损声名。家中乏钱使用,我当相助。”由此钟明、钟亮仍旧与婆留往来不绝,比前更加亲密。

后来黄巢兵起,攻掠浙东地方。杭州刺史董昌出下募兵榜文。钟起闻信对儿子说道:“即今黄寇猖獗,兵锋至近,刺史募乡勇杀贼。此乃壮士立功之秋,何不劝钱婆留一去?”钟明、钟亮道:“儿辈皆愿同他立功。”钟起欢喜。当下请到婆留,将此情对他说了。婆留磨拳擦掌踊跃愿行。

一应衣甲、器仗,都是钟起支持;又将银二十两助婆留为安家之费。改名钱镠,表字具美,取“留”、“镠”二音相同故也。三人辞家上路直到杭州。董昌见他器岸魁梧,试其武艺,果然娴熟,不胜之喜。三人皆署为裨将,军前听用。

不一日探子报道:“黄巢兵数万将犯临安,望相公策应。”董昌就假钱镠以兵马使之职,使领兵往救。问道:“此行用兵几何?”钱镠道:“将在谋不在勇,兵贵精不贵多。愿得二钟为助,兵三百人足矣。”董昌即命钱镠于本州军伍自行挑选三百人,同钟明、钟亮率领,望临安进发。

到石鉴镇,探听贼兵离镇止十五里。钱镠与二钟商议道:“我兵少,贼兵多;只可智取,不可力敌,宜出奇兵应之。”乃选弓弩手二十名,自家率领,多带良箭,伏山谷险要之处。先差炮手二人,伏于贼兵来路;一等贼兵过险,放炮为号,二十张强弓一齐射之。钟明、钟亮各引一百人左右埋伏,准备策应。余兵散布山谷,扬旗呐喊,以助兵势。

分拨已定,黄巢兵早到。原来石鉴镇山路险隘,止容一人一骑。贼先锋率前队兵度险,皆单骑鱼贯而过。忽听得一声炮响,二十张劲弩齐发。贼人大惊,正不知多少人马。贼先锋身穿红锦袍,手执方天画戟,跨一匹瓜黄战马,正耀武扬威而来;却被弩箭中了颈项,倒身颠下马来,贼兵大乱。钟明、钟亮引着二百人,呼风喝势,两头杀出。贼兵着忙,又听得四围呐喊不绝,正不知多少军马,自相蹂踏。斩首五百余级,余贼溃散。

钱镠全胜了一阵,想道:“此乃侥幸之计,不可再也。若贼兵大至,三百人皆为齑粉矣。”此去三十里外有一村,名八百里。引兵屯于彼处。乃对道旁一老媪说道:“若有人问你临安兵的消息,但言屯八百里就是。”

却说黄巢听得前队在石鉴镇失利,统领大军弥山蔽野而来。到得镇上,不见一个官军,遣人四下搜寻居民问信。少停拿得老媪到来。问道:“临安军在哪里?”老媪答道:“屯八百里。”再三问时,只是说:“屯八百里。”黄巢不知“八百里”是地名,只道官军四集,屯了八百里路之远。乃叹道:“向者二十弓弩手尚然敌他不过,况八百里屯兵乎?杭州不可得也!”于是贼兵不敢停留,径望越州一路而去。临安赖以保全。

广明元年(880年),董昌聚集杭州各县乡兵,组建八都兵,并以钱镠为石镜都副将。不久高骈召董昌、钱镠前往广陵,并对诸将称赞钱镠,认为他将来的成就必定能超越自己。后来董昌见高骈没有平定起义军的想法,便辞返杭州,表奏钱镠为都知兵马使、太子宾客。

却说越州观察使刘汉宏听说黄巢兵到,一时不曾做得准备。乃遣人多将金帛犒军,求免攻掠。黄巢受其金帛,径过越州而去。原来刘汉宏先为杭州刺史,董昌在他手下做裨将,充募兵使。后来刘汉宏升做越州观察使。就提拔董昌做杭州刺史。今日巢贼经过越州,虽然不曾杀掠,却费了许多金帛;访知杭州倒被董昌得胜报功,心中愈加不平。有门下宾客沈苛献计道:“临安退贼之功,皆赖兵马使钱镠用谋取胜。听说钱镠智勇足备,明公若驰咫尺之书厚具礼币,只说越州贼寇未平,向董昌借钱镠来此征剿。哄得钱镠到此,或优待以结其心,或寻事以斩其首。董昌割去右臂无能为矣。方今朝政颠倒宦官弄权,官家威令不行。天下英雄皆有割据一方之意。若吞并董昌,奄有杭、越,此霸王之业也。”刘汉宏志广才疏;这一席话正投其机。遂以手抚沈苛之背赞道:“吾心腹人所见极明。妙哉,妙哉!”即忙修书一封:

“汉宏再拜,奉书于故人董公麾下:顷者巢贼猖獗,越州兵微将寡,难以备御。闻麾下有兵马使钱镠,谋能料敌,勇称冠军。今贵州已平,乞念唇齿之义,遣镠前来,协力拒贼,事定之后,功归麾下。聊具金甲一副,名马二匹,权表微忱,伏乞笑纳。”

原来董昌也有心疑忌刘汉宏,先期差人打听越州事情,已知黄巢兵退。如今书上反说巢寇猖獗,其中必有缘故。即请钱镠来商议。钱镠道:“明公与刘观察隙嫌已构,此不两立之势也。闻刘观察自托帝王之胄,欲图非望。巢贼在境不发兵相拒,乃以金帛买和,其意不测。明公若假精兵二千付镠,声言相助。汉宏无谋,必欣然见纳。乘便图之,越州可一举而定。然后表奏朝廷,坐汉宏以和贼谋叛之罪。朝廷必重奖明公之功。”董昌欣然从之。即打发回书,着来使先去。随后发精兵二千付与钱镠。临行嘱道:“此去见机而作,小心在意。”

却说刘汉宏接了回书,知道董昌已遣钱镠到来,不胜之喜!便与宾客沈苛商议。沈苛道:“钱镠所领二千人皆胜兵也。若纵之入城,实为难制。今俟其未来,预令人迎之,使屯兵于城外,独召钱镠相见。彼既无羽翼,惟吾所制。然后遣将代领其兵,厚加恩劳,使倒戈以袭杭州。疾雷不及掩耳,董昌可克矣。”刘汉宏又赞道:“吾心腹人所见极明。妙哉,妙哉!”即命沈苛出城迎候钱镠,不在话下。

再说钱镠领了二千军马,来到越州城外。沈苛迎住,相见礼毕,沈苛道:

“奉观察之命:城中狭小,不能容客兵,权于城外屯扎;单请将军入城相会。”

钱镠已知刘汉宏掇赚之计,便将计就计,假意发怒道:“钱某本一介匹夫,荷察使不嫌愚贱厚币相招。某感察使知己之恩,愿以肝脑相报。董刺史与刘察使外亲内忌,不欲某来;又只肯发兵五百人。某再三勉强,方许二千之数。某挑选精壮,一可当百,特来辅助察使,成百世之功业。察使不念某勤劳,亲行犒劳;乃安坐城中,呼某相见,如呼下隶,此非敬贤之道!某便引兵而回,不愿见察使矣。”

说罢仰面叹道:“钱某一片壮心,可惜,可惜!”沈苛只当是真心,慌忙收口道:“将军休要错怪,观察实不知将军心事。容某进城对观察说知,必当亲自劳军,与将军相见。”说罢飞马入城去了。钱镠分付手下心腹将校:如此如此。各人暗做准备。

且说刘汉宏听沈苛回话,信以为然。乃杀牛宰马大发刍粮,为犒军之礼。

旌旗鼓乐前导,直到北门外馆驿中坐下,等待钱镠入见,指望他行偏裨见主将之礼。谁知钱镠领着心腹二十余人昂然而入。对着刘汉宏拱手道:“小将甲胄在身,恕不下拜了。”刘汉宏气得面如土色。沈苛自觉失信,满脸通红,上前发怒道:“将军差矣!常言军有头,将有主。尊卑上下古之常礼。董刺史命将军来与观察助力,将军便是观察麾下之人;今将军如此倨傲,岂小觑我越州无军马乎?”说声未绝,只见钱镠大喝道:

“无名小子敢来饶舌。”将头巾望上一拉,二十余人一齐发作。说时迟,那时快,钱镠拔出佩剑,沈苛不曾防备,一刀剁下头来。刘汉宏望馆驿后便跑。刘汉宏手下约有百馀人,一齐上前来拿钱镠。怎当钱镠神威勇猛,如砍瓜切菜般杀散众人,径往馆驿后园来寻刘汉宏,并无踪迹。只见土墙上缺了一角,已知爬墙去了。钱镠懊悔不迭,率领二千军众便想攻打越州。看见城中已有准备,自己后军无继,孤掌难鸣,只得拨转旗头重回旧路。城中刘汉宏听说钱镠回军,即忙点精兵五千,差骁将陆萃为先锋,自引大军随后追袭。

钱镠料定越州军马必来追赶,昼夜兼行。来到白龙山下,忽听得一声锣响,山中拥出二百余人,一字儿排开。为头一个好汉生得浓眉大眼,紫面拳须。钱镠出马准备交战,不料那好汉撇下刀纳头便拜。

钱镠认出他是老家的和尚顾三郎,名唤顾全武。看着这个英武灵秀的和尚,钱镠很是喜欢。东南一带佛教本就盛行,在乱世之中,人们更是争着皈依佛门,一则幻想来生转运,二则冀望佛门庇护。钱镠没想到有人会反其道而行之,主动从清静之地再入红尘。

此时顾全武问道:“大郎,久别!如何却在此处?”钱镠把刘汉宏事情备细说了一遍。便道:“今日幸遇三郎,正有相烦之处。小弟算定刘汉宏必来追赶,因此连夜而行。他自恃先达,不以董刺史为意。又杭州是他旧治,追赶不着,必然直趋杭州与董家索斗。三郎率领二百人暂住白龙山下,待他兵过,可行诈降之计。若兵临杭州,只看小弟出兵迎敌,三郎从中而起,汉宏可斩也。若斩了汉宏,便是你进身之阶。小弟在董刺史前一力保荐,前程万里,不可有误。”顾全武道:“大郎分付,无有不依。”两人相别,各自去了。正是:

太平处处皆生意,

衰乱时时尽杀机。

我正算人人算我,

战场能得几人归?

却说刘汉宏引兵追到越州界口,先锋陆萃探知钱镠星夜走回,来禀刘汉宏回军。

刘汉宏大怒道:“钱镠小卒,吾为所侮,有何面目回见本州百姓!杭州吾旧时管辖之地,董昌吾所荐拔;吾今亲自引兵到彼,务要董昌杀了钱镠输情服罪,方可恕饶。不然誓不为人!”当下喝退陆萃,传令起程向杭州进发。行至富阳白龙山下,忽然一棒锣声,涌出二百余人,一字儿摆开。为头一个好汉,手执大刀,甚是凶勇。刘汉宏吃了一惊,正欲迎敌。只见那汉约住刀头厉声问道:“来将可是越州刘察使么?”汉宏回言:“正是。”那好汉慌忙撇刀在地,拜伏马前道:“小人等候久矣。”

刘汉宏问其来意。那汉道:“小人姓顾,名全武,乃临安县人氏。因贩卖私盐,被州县访名擒捉,小人一向在江湖上逃命。近闻同伙兄弟钱镠出头做官,小人特往投奔。何期他妒贤嫉能,贵而忘贱,不相容纳,只得借白龙山权住落草。昨日钱镠到此经过,小人便欲杀之。争奈手下众寡不敌,怕不了事。闻此人得罪于察使,小人愿为前部,少效犬马之劳。”刘汉宏大喜!便教顾全武代了陆萃之职,分兵一千前行。陆萃改作后哨。

不一日来到杭州城下。此时钱镠已见过董昌,预作准备。闻越州兵已到,董昌亲到城楼上叫道:“下官与察使同为朝廷命官,各守一方。下官并不敢得罪察使,不知到此何事?”刘汉宏骂道:“你这背恩忘义之贼!若早识时务斩了钱镠,献出首级免动干戈。”董昌道:“察使休怒,钱镠自来告罪了。”

只见城门开处,一军飞奔出来,来将正是钱镠。左有钟明,右有钟亮,径冲入敌阵要拿刘汉宏。刘汉宏着了忙,急叫:“先锋何在?”旁边一将应声道:“先锋在此!”手起刀落,斩刘汉宏于马下。把刀一招,钱镠直杀入阵来,大呼:“降者免死!”五千人不战而降,陆萃自刎而亡。斩刘汉宏者,乃顾全武也。

钱镠立即决定将顾全武收在身边做亲校。从此顾全武再也不用晨钟暮鼓阿弥陀佛,而是冲锋陷阵,成为钱大王钟爱的一员大将。

董昌见斩了刘汉宏,大开城门收军。钱镠引顾全武见了董昌,董昌大喜!即将刘汉宏罪状申奏朝廷,并列钱镠以下诸将功次。那时朝廷多事不暇究问,乃升董昌为越州观察使,就代刘汉宏之位;李邈为杭州刺史,代董昌之位。钱镠为湖州刺史,;钟明、钟亮及顾全武俱有官爵。钟起将亲女嫁与钱镠为夫人。董昌移镇越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